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文本解读——读写一体语言实践课的着眼点
当我们把目光聚焦到语言的运用上时,就不仅要知道文章写了什么,还要知道它是怎么写的。这样的解读就决定了教学设计的走向,直指课堂着眼点。
《卡罗纳》选自《爱的教育》,课文字里行间洋溢着浓浓的关爱之情。本组课文的教学目标是“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体会互相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没有提出语言训练目标。那么教学仅仅是止于“感受真情”吗?对于像这样一篇学生一读就懂,一读就被感动的文章,再花大力气去研读、渲染,也难以教给学生有价值的东西。于是,笔者拨开文本的丛林,从写的角度去发掘,发现文本在写作形式上的两个秘妙:一是通篇课文从卡罗纳承受的巨大悲痛和大家对他的无限关爱这两方面来写的,而且两两对应;二是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情进行细致的描述,体现大家对卡罗纳的关爱。为此,教者就紧紧围绕这两方面的特点来设计板块:板块一,疏通经脉、发现线索;板块二,咀嚼涵泳、习得方法;板块三,创设语境、运用写法。通过三个板块创设了从读到写、读写结合的语言实践课堂。
二、 熟习范文——读写一体语言实践课的立足点
课文都是经典范文,不光文质兼美,而且语言形式、写作手法别具一格,对初学写作的小学生来说,有很多的借鉴之处,是非常宝贵的学习资源。如果学生能从具有“样本”特性的课文中习得习作方法,再用实践来检验方法的运用,是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的。
《卡罗纳》第一板块的教学是,按要求选择文中关键语句进行填写,完成语言梳理:在卡罗纳 时, (谁) (怎么样)。通过梳理、集约组块,既把握了文本的内容构成,又明确了教学内容,突出了教学重点,还便于学生发现其中的表达方式:课文从卡罗纳承受的巨大悲痛和大家对他的无限的关爱这两方面来写的,更为第三板块从这两方面写话,做了有效的语言形式迁移。怪不得,学生经过填写后,一目了然地道出了这一形式的奥妙,轻而易举地概括了文章的大意。第二板块的教学是找出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抓住关键词语做批注、谈感受。学生在自主“体悟、交流、朗读”实践的基础上,教师恰到好处地渗透了语言表达方法:课文就是用一个个亲密的动作、一个个关切的眼神、一句句温暖的话语,把心中的爱表达出来的。在这个自主学习过程中,重在语言习得,兼及情意感受,较好地处理了“言”“意”之间的关系。通过第一、第二板块的教学,学生熟习了课文语言表达形式上的特点,就能顺顺当当地实现第三板块的交接:运用学到的语言表达形式,表达心中的愛。因此,熟习范文是语言实践课的立足点。
三、 学习运用——读写一体语言实践课的关键点
《卡罗纳》一课教学的第三板块是结合文本内容,创设写话的语用情境,进行语言实践:活动课上,同学们像一群快乐的小鸟,飞向了操场,而此时的卡罗纳却在教室里……如果你是卡罗纳的同学,你会怎样关爱他呢?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写作方法(从卡罗纳的悲痛和大家的关爱两方面入手,用一个个动作、一个个眼神、一句句话语,表达对卡罗纳的关爱)当堂描述下来。只有现学现用,学生才会在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形成一定的习作运用能力。学生即兴创作后,教师说:“倾听是学习的过程,也是欣赏的过程。我们来当语言化妆师,来帮同伴润润语言。”引领学生在互评互赏中进一步强化运用语言的方法,不知不觉地巩固了新的写作方法。
学习运用,是语言实践的关键点。教师要结合文本情境,创设一个学生习作的话题,让学生有本可依,有话可说,学以致用,完美地实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四、 回归生活——读写一体语言实践课的延伸点
在《卡罗纳》一文的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配合课文内容及学习的主题给学生推荐《爱的教育》这本书,采用一篇带一本的方法引出了名著,让学生课后去阅读全部作品,驱动学生走向广阔的课外阅读空间,使读书真正成为他们的一种学习和生活方式。阅读完整本书后,学生被这些温馨的故事深深地感动,人物的爱心深深地烙在心头。这时,教师要顺势而导,让学生也像故事中的主人公一样当爱的天使,用爱心去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用笔记录身边爱的故事,然后全班汇集成册,出一本《××班爱的教育》的书。学生写的故事不亚于书本,因为他们阅读过、经历过、感动过、模仿过、推敲过,虽稚嫩,但别出新裁;虽短小,但感情真挚。
回归生活,引导学生形成“语文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须臾离不开语文”的理念,养成事事、时时、处处吸收与运用语文规律,在社会生活中培养语言运用的好习惯。语文能力,主要表现为读写能力。只有创设读写一体的语言实践课,恰如其分地运用为“语用”服务的教学策略,才能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成功架设桥梁,实现语文教学的高质量。
当我们把目光聚焦到语言的运用上时,就不仅要知道文章写了什么,还要知道它是怎么写的。这样的解读就决定了教学设计的走向,直指课堂着眼点。
《卡罗纳》选自《爱的教育》,课文字里行间洋溢着浓浓的关爱之情。本组课文的教学目标是“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体会互相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没有提出语言训练目标。那么教学仅仅是止于“感受真情”吗?对于像这样一篇学生一读就懂,一读就被感动的文章,再花大力气去研读、渲染,也难以教给学生有价值的东西。于是,笔者拨开文本的丛林,从写的角度去发掘,发现文本在写作形式上的两个秘妙:一是通篇课文从卡罗纳承受的巨大悲痛和大家对他的无限关爱这两方面来写的,而且两两对应;二是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情进行细致的描述,体现大家对卡罗纳的关爱。为此,教者就紧紧围绕这两方面的特点来设计板块:板块一,疏通经脉、发现线索;板块二,咀嚼涵泳、习得方法;板块三,创设语境、运用写法。通过三个板块创设了从读到写、读写结合的语言实践课堂。
二、 熟习范文——读写一体语言实践课的立足点
课文都是经典范文,不光文质兼美,而且语言形式、写作手法别具一格,对初学写作的小学生来说,有很多的借鉴之处,是非常宝贵的学习资源。如果学生能从具有“样本”特性的课文中习得习作方法,再用实践来检验方法的运用,是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的。
《卡罗纳》第一板块的教学是,按要求选择文中关键语句进行填写,完成语言梳理:在卡罗纳 时, (谁) (怎么样)。通过梳理、集约组块,既把握了文本的内容构成,又明确了教学内容,突出了教学重点,还便于学生发现其中的表达方式:课文从卡罗纳承受的巨大悲痛和大家对他的无限的关爱这两方面来写的,更为第三板块从这两方面写话,做了有效的语言形式迁移。怪不得,学生经过填写后,一目了然地道出了这一形式的奥妙,轻而易举地概括了文章的大意。第二板块的教学是找出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抓住关键词语做批注、谈感受。学生在自主“体悟、交流、朗读”实践的基础上,教师恰到好处地渗透了语言表达方法:课文就是用一个个亲密的动作、一个个关切的眼神、一句句温暖的话语,把心中的爱表达出来的。在这个自主学习过程中,重在语言习得,兼及情意感受,较好地处理了“言”“意”之间的关系。通过第一、第二板块的教学,学生熟习了课文语言表达形式上的特点,就能顺顺当当地实现第三板块的交接:运用学到的语言表达形式,表达心中的愛。因此,熟习范文是语言实践课的立足点。
三、 学习运用——读写一体语言实践课的关键点
《卡罗纳》一课教学的第三板块是结合文本内容,创设写话的语用情境,进行语言实践:活动课上,同学们像一群快乐的小鸟,飞向了操场,而此时的卡罗纳却在教室里……如果你是卡罗纳的同学,你会怎样关爱他呢?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写作方法(从卡罗纳的悲痛和大家的关爱两方面入手,用一个个动作、一个个眼神、一句句话语,表达对卡罗纳的关爱)当堂描述下来。只有现学现用,学生才会在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形成一定的习作运用能力。学生即兴创作后,教师说:“倾听是学习的过程,也是欣赏的过程。我们来当语言化妆师,来帮同伴润润语言。”引领学生在互评互赏中进一步强化运用语言的方法,不知不觉地巩固了新的写作方法。
学习运用,是语言实践的关键点。教师要结合文本情境,创设一个学生习作的话题,让学生有本可依,有话可说,学以致用,完美地实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四、 回归生活——读写一体语言实践课的延伸点
在《卡罗纳》一文的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配合课文内容及学习的主题给学生推荐《爱的教育》这本书,采用一篇带一本的方法引出了名著,让学生课后去阅读全部作品,驱动学生走向广阔的课外阅读空间,使读书真正成为他们的一种学习和生活方式。阅读完整本书后,学生被这些温馨的故事深深地感动,人物的爱心深深地烙在心头。这时,教师要顺势而导,让学生也像故事中的主人公一样当爱的天使,用爱心去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用笔记录身边爱的故事,然后全班汇集成册,出一本《××班爱的教育》的书。学生写的故事不亚于书本,因为他们阅读过、经历过、感动过、模仿过、推敲过,虽稚嫩,但别出新裁;虽短小,但感情真挚。
回归生活,引导学生形成“语文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须臾离不开语文”的理念,养成事事、时时、处处吸收与运用语文规律,在社会生活中培养语言运用的好习惯。语文能力,主要表现为读写能力。只有创设读写一体的语言实践课,恰如其分地运用为“语用”服务的教学策略,才能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成功架设桥梁,实现语文教学的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