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洋过海的关爱

来源 :小读者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sj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感恩是人间的温暖与呵护,是真诚的奉献与付出,是对人间温情的期待。
   班尼是美国犹他州盐湖城人,1990年来到中国,在西安外语学院支教。1993年7月的一天,她带着丈夫和几位美国朋友来到安康岚皋县,准备游览慕名已久的南宫山。
   当时的南宫山完全原生态,上山的道路也未建成,游人登山只能徒步前往。当时已经68岁的班尼走到山腰,就已累得气喘吁吁,于是决定独自原地休息,观赏一下风景再爬山。
   山腰所在位置,是南宫山镇宏大村。太阳火辣辣地照射着大地,班尼站在一棵树荫下向四周眺望,看见不远处有个绿树环绕的小山村,正在欣喜,村民成国喜刚在地里干完活,准备回家,见班尼站树下,不停地抹着汗水,就把她带到家里休息。进屋后,班尼不停地用“hello”向成国喜打招呼,从没见过外国人的成国喜并不知道“hello”是什么意思,只是报以微笑,并试图用手势与班尼交流。虽然交流有点困难,但班尼非常高兴。成国喜担着木桶挑水,班尼在一旁新奇地拍照;成国喜在厨房做饭,班尼学着往灶膛里加柴火;饭熟了,成国喜用手势比划着,让班尼吃饭。班尼对山里人的朴实好客非常感动,不停地翘起大拇指说:“good,verygood。”
   吃完饭后,成国喜拉着班尼去村子里转转。当来到上溢小学门前时,班尼停住了。木头做的校门开关时吱吱作响,教室是两座土墙瓦房,前面是坑洼不平的操场,虽然简陋,但收拾的干净整洁。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在小院里回荡着,班尼沉醉其中,仿佛回到了自己的学生时代。
   下课了,孩子们好奇地围上来,老师教孩子们用“Hello”“Welcome”向班尼问好。孩子们一双双炯炯有神的眼晴,透出大山里孩子的灵动,眼前这一幕,深深感动了班尼,如此天真烂漫的孩子却因为贫困,只能在这么艰苦的环境里学习。
   回到成国喜家,班尼比划着表示自己很喜欢她挑水用的木桶,希望留作纪念,并把成国喜认作自己的“妹妹”,成国喜还把亲手绣的鞋垫送给班尼。
   班尼离开安康岚皋后,上溢小学那些孩子可爱的笑脸,时常在她脑子浮现,于是,她将岚皋的所见所闻讲给身边的同事和朋友,朋友告诉她,安康是贫困山区,不仅学校很简陋,而且好多孩子还因交不起学费而上不起学。
   一颗爱心的种子,慢慢在班尼心里生根、发芽,她决定尽自己的努力,来为这个小山村的孩子们做点什么。第二年春天,班尼带着朋友一起,从美国来到上溢小学,同时带来了好几箱子书籍、教具和文体用品,并抄录了30名困难学生名单。从此,班尼开始了不远万里的爱心“长跑”。
   25年的光阴流转,上溢小学的校长换了一茬又一茬,可班尼对上溢小学的感情却一直没有变。班尼亲自带朋友或带家人来上溢小学18次,有时还委托朋友及在中国的学生来上溢小学5次,累计捐款捐物44万余元人民币。受她的影响,从上溢小学毕业的学生也纷纷反哺母校,尽自己的力量回报学校。2018年,班尼带着儿子、女儿、外孙女、重外孙、重外孙女等四世同堂来到上溢小学。并给孩子们带来了故事书、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及很多巧克力豆与孩子们分享。当她看到崭新的教学楼,塑胶操场,篮球、排球等体育设施,孩子们也能用简单的英语与自己交流。班尼高兴地说这是她最希望看到的,與美国的学校几乎变的一样了。
   如今的班尼已步履蹒跚。尽管腿脚不便,但班尼仍然坚持与以前一样,走进教室与孩子们互动,同行的家人也和孩子们一起,打篮球、打排球、跳绳、聊天,整个校园沉浸在欢愉中。看着孩子们可爱而又真挚的目光,班尼觉得既熟悉又感动。班尼说:“我每一次来都非常期待,非常开心。这一次也很高兴地带来了家人,特别是两位重外孙,希望把学校的美丽展现给他们,希望他们从中能学到东西,对今后的学习成长有帮助。也希望上溢小学的孩子们认真学习,做一个有梦想的人,来实现自己的美好人生。”班尼重外孙女索菲亚说:“我第一次来中国,上溢小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一定努力学习,把曾祖母的精神传承下去。”
   班尼老人心怀大爱的善举,一定能凝聚全社会的爱心接力,向贫困儿童传递温暖,给孩子们一个美好的未来。
其他文献
佛印是北宋有名的僧人,他学识渊博,经常出入苏轼家,与苏轼品茶吃饭、谈诗论词。渐渐地,两人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两人之间也经常开一些玩笑。  一天,苏轼正在读书,忽然看到“魯”这个字,脑子里就有了一个想法,他要借这个字捉弄捉弄佛印。于是他写了份请帖,派人去寺庙里送给佛印,说明天要在家里设半“鲁”宴招待佛印。佛印一看便知这半“鲁”宴是什么意思,“鲁”字去掉下半部的“日”,就剩下上半部的“鱼”字。他想:
期刊
小朋友们,这是拼合在一起的三块长方形,上面画着一根绳圈,头尾相连。但我們只要将这三块长方形重新组合一下,就能使上面的一根绳圈变成三个小绳圈。怎么重拼,才能使左图变成右图的样子呢?试试吧!
期刊
1893年12月26日,毛泽东出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的一个农民家庭。  1902年,8岁的毛泽东进入韶山南岸私塾读书,他的启蒙老师是邹春培。  毛泽东进私塾后,与其他的学生一样,先是学《三字经》,后来读《幼学琼林》《论语》《孟子》和《诗经》等。  尽管所学内容都一样,但毛泽东的表现却与众不同。在当时的情况下,学生读书不仅要大声朗读,而且要求在读书时要摇头晃脑。可是,毛泽东读书却从不读出声来。邹先生发
期刊
(1)“三国”指的是( )( )( )。  (2)“三结义”的人物是( )( )( )。  (3)“三顾茅庐”中的“茅庐”是( )的住宅。  (4)“三气周瑜”中周瑜是被( )智谋气死。  (5)“三國”武将排位“一吕二赵三典韦”中的“吕”是( ),“赵”是( )。  (6)“三英战吕布”中的“三英”是( )( )( )。  (7)“三国”中的“
期刊
猫是老鼠的天敌,老鼠见到猫就躲,哪里还敢骑到猫身上去呢?可在科学小实验中就能办到。不信,你试试。  【准备材料】  同样大小的小块长方形平面镜两块 塑料薄膜 卡纸 铁丝 双面胶 剪刀 彩色笔  【实验步骤】  (1)制作。按镜片大小用卡纸做一个有底无盖的长方形纸盒。盒底呈正方形,在盒的一面中心位置处,用剪刀挖一个直径约1厘米的圆孔。将其中一面镜子中心处的水银用小刀刮去,放入盒内,能通过圆孔和镜子看
期刊
有个秀才老年得子,因此给儿子取名为“年纪”。谁知第二年,又生了一个儿子,看模样像个读书人,就取名为“学问”。第三年又生了一个儿子,秀才笑道:“我这样大的年纪还能得子,别人一定觉得可笑。”就取名为“笑话”。  三个儿子渐渐长大了,却无事可做,秀才只好让他们去山里打柴。晚上,三个儿子都回来了。秀才问妻子:“三人谁打的柴多?”妻子说:“年纪有了一把,学问一点没有,笑话却是有一担。”  妻子的回話原意是:
期刊
春天在哪里?  我们来到山野里寻找春天!  满地的野花代表春天来了;  脚下松软的泥土代表春天来了;  锄头开垦的声音代表春天来了;  林里的小鸟叽叽喳喳代表春天来了;  小船兒一动小蝌蚪们到处游,  代表着春天来了!  春风吹在脸上软绵绵的,  告诉我们春天来了;  油菜花里蜜蜂嗡嗡唱,  告诉我们春天来了;  树尖上点点嫩芽,  像一个一个的小人舞动着,  告诉我们春天来了。  紫叶李迎春花绚
期刊
如果善良是一泓清澈的碧水,那么它——感恩,就是一汪奔涌的灵泉,时刻为你滋润着生命的繁花。  我在22岁的时候,去到一家咖啡厅里工作。   我從来没有想过这份工作会如此艰难:有些顾客说我的咖啡太浓,有些顾客又说太淡,有些顾客说我放了太多的糖,还有些顾客说冰块放得太少……   我每天都在挑剔的顧客们面前手忙脚乱,一次又一次地调整,直到他们满意。我对顾客们感到愤怒,也对自己感到失望,我决定要放弃这份
期刊
茅以升(1896—1989),字唐臣,江苏镇江人,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工程教育家。他主持修建了我国第一座公路铁路两用的现代化大桥——“钱塘江大桥”,这成为中国铁路桥梁史上的一块里程碑。新中国成立后,他又参与设计了“武汉长江大桥”,还撰写了许多桥梁方面的著作,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建桥人才。  茅以升小时候住在南京,他最喜欢的就是过端午节了。秦淮河在离他家不远的地方,每年端午节,秦淮河上都要举行庆祝活动—
期刊
请战书中鲜红的手印是白衣天使的誓言隔离病房里忙碌的身影是白大褂对信仰的坚守新型冠狀病毒的肆虐筑成一堵堵封闭的藩篱  生命是可贵的  每一个鲜活的生命背后  都有一个家庭  为了使命感  白色的防护服成为唯一  远离自己的亲人  义无返顾地  阻挡病毒的侵蚀  守护着一个又一个家庭的圆满奋斗日日夜夜把安康和温暖注入命脉中华大地春雷滚滚那是众志成城的心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