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之父战上海

来源 :上海故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yedie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书的日子里,夏瑞芳与该学校校长鲍哲才的三个儿子鲍咸恩、鲍咸昌、鲍咸亨成了同学好友。鲍校长老丈人看女婿,越看越喜欢,毫不犹豫把小女儿嫁给瑞芳。鲍家三兄弟毕业后,好运连连来,由学校介绍到教会开设的美华印刷馆当学徒。咸恩学刻字,咸昌学排字,咸亨学印刷,为后来夏瑞芳与他们集资创建商务印书馆打下契机。
  1889年,夏瑞芳在同仁医院做男护士。一年后,他又跳槽转行英租界当巡捕,经常在美华印书馆附近站岗。一天,他看见咸昌的身影,心头一热,忙唤住了小舅子。咸昌把瑞芳介绍到字林西报学习中西文排字。夏瑞芳如鱼得水,做得头头是道,很快官升三级,担任排字领班。
  1896年春天,瑞芳特地邀请鲍氏三兄弟,聚会江西路口三洋泾桥小茶楼,喝咖啡谈心。夏瑞芳捧起杯子:“诸位,我设想开一家属于我们自己的印书馆,不知诸位意下如何?”鲍氏三兄弟拍手鼓掌,全票通过。万事俱备,只欠东风。1897年2月11日,他们共募集资金4000大洋,在市区江西路北京路德昌里末弄三号,租屋三幢设印刷工场,正式挂牌开张营业,招牌上“商务印书馆” 几个大字历历在目。经商议,大家一致推荐夏瑞芳任总经理,全部设备仅有两部手摇小印机,三台脚踏圆盘机和三部手板压印机。小试牛刀,初接任务,印刷商业表册、账本和教会图书。夏瑞芳对馆里事务亲力亲为,这个小作坊渐渐名声在外了。

2.集结英雄帖


  经营之初,夏瑞芳发现编书比印书利润更高。那个时候,中国还没有英文教科书,他就将课本、字典一同出版,销售数万计,一版再版。此后,他又请了一批富有创意的营销人员做帮手,又陆续印刷了《华英字典》《华英初阶》等畅销书籍,使商务创利颇丰。
  好花不常开。谁知,出乎意料的一幕发生了。有一天,舅爷咸昌找来,说是近期亏损逾万,惊得夏瑞芳面孔变色。原来,起先因销路很好,夏瑞芳匆匆请人翻译了一批日文书,满以为种树收果畅销满天下,殊不知选题路子不对,满盘皆输亏大了,症结在于不懂行造成。夏瑞芳意识到,要办成一个出版社,非要找个有学问的人做当家人。此时,出版界的“绿林好汉” 张元济出现了。张元济正准备集巨股办出版,也想找个精于印刷技术且富于管理经验的人合作,在出版方面共创辉煌。夏瑞芳想到张元济,张元济肯定也想到了夏瑞芳。只是两个“大亨” 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英雄之间没有人牵线搭桥,自然相见恨晚了。

  1899年一天,印书馆来了一位头戴铜盘帽,身穿长衫皮鞋的儒雅汉子。张元济来到印书馆,只为了一批印刷业务。舅爷咸昌见状,拱拱手,说是总经理夏瑞芳有请。张元济豪爽地应允。
  走进经理室,夏瑞芳迎上,三句话不离本行,直奔主题,说要建一个编译所,特邀请南洋公学(现交通大学)译书院院长张济元加盟商务。张元济戏言:“上午栽树,下午乘凉——哪有这么快?让我来,月工资不得少于这个数。”张元济故意伸出1个手指头,意思不可少于100个大洋。谁想,夏总还要厉害,按下张元济的1个指头,换成了3个指头,变成300个大洋。张元济大笑,心诚则灵,成交。   说起来,张元济也是上海名流,在南洋公学的日子里,他一直担任译书院院长之职,并兼任代校长一职。如今走马上任,当头一炮,一炮打响,介绍同科“进士” 好友蔡元培进商务所,聘请蔡元培主持编译所。不久,蔡元培因故离去,张元济辞去南洋公学校长职务,正式进商务主持。
  夏、张两人配合默契,珠联璧合,一时在文化界引起轰动。商务所除了出版大量的有权威的教科书,还出版了辞书、学术著作和文学作品。我国文史上影响最大的大型综合性杂志《东方杂志》,以及《小说月报》《教育杂志》,均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一批知名人士,如严复、郭沬若、沈雁冰、黄炎培、胡愈之、叶圣陶、陶行知等,都曾为商务馆立下赫赫功绩。
  到了1914年,商务印书馆除上海的印刷所、编译所、发行所之外,已经在各国各地设立21个分馆、4个支馆、1个支店,资本达200万,员工有750人。商务印书馆成为解放前旧中国数一数二的出版巨头,不得不归功于夏瑞芳的慧眼识英雄。
  谁料想,风云滚滚突变,一场灾祸张开黑网,正悄悄逼近,一支黑洞洞的枪口,瞄准夏瑞芳。

3.芳名永古存


  1913年7月18日,上海滩发生了惊天动地之事。为反对袁世凯,陈其美宣布上海独立。黄兴任命陈其美为讨袁军总司令,誓与袁世凯拼个你死我活。反袁派和亲袁派的南北战争一触即发。
  其实,讨袁军司令部也是空壳子,要枪没枪,要人没人,一切都靠空麻袋背米。陈其美拉拢亲信蒋介石,两个人动足脑筋,就地取材,“若要发,众人头上刮”,水门汀里照样种出长枪和大炮。如此一来,上海时局一下子吃紧了。
  上海商界一片恐慌,成立了上海保卫团,维持治安,试图调停南北战争。夏瑞芳凭着超人的人脉关系,和其他商界巨头联合召开大型茶话會,提倡议,作呼吁,声明上海人的生存权利。7月27日,租界工部局以中国商民夏瑞芳等人要求保护生命财产为由,派遣总房巡捕30多人,跑到闸北福州会馆,驱逐上海讨袁军司令部所有人员,驻守司令部的蒋介石部207人被缴械。事后,蒋介石在一封密报中,用小刀在“夏瑞芳” 三个字下面,划下了重重刻痕。
  1914年1月10日,上海《申报》刊登了商务印书馆的一则广告,宣布:“公司为完全由国人集资营业的公司,已将外国人股份全数购回。”坐在办公室里的夏瑞芳,用手轻轻抚摸着这份带有墨香的报纸,长长地吐了一口气。想起几日前亲赴日本,代表商务印书馆与金港堂签订退股协议,夏瑞芳足足盼了17个年头。夏瑞芳呷了一小口咖啡,抬头看看墙上大自鸣钟,指针指向下午4:00,起身,拎起黑色公文包,踱出发行所的大门。
  发行所地处热闹的河南路口。路边,一辆锃亮的马车,稳稳停在离大门不远的上街沿边,车夫兼保镖胡友庆,忠诚地垂手躬立,等待夏公上车。夏公拍拍胡友庆,连连说:“辛苦、辛苦。”老胡是家乡朱家角的渔民,善长打船拳,有些拳脚功夫,一直跟着夏公走南闯北。像往常一样,老胡搀着夏公,跨上凳,欲扶他上马车。
  一个头戴压舌帽浑身脏乎乎的“小赤佬” ,摇摇晃晃靠了上来,凑近老胡,“老爷叔,江西中路朝前走,还是往后走?”老胡也没在意,刚想回答,手扶的动作慢了一拍,夏公扭头看了小赤佬一眼。说时迟,那时快,小赤佬从后腰掏出手枪,对准夏瑞芳胸膛“砰砰” 两枪。夏瑞芳立即倒地,已经说不出话了。凶手拔脚就逃。胡友庆叫了声:“不好。”对发行所门口的门岗指指,展开拳脚,飞也似地朝前扑去。那个小赤佬,像条烂水蛇,左突右晃,钻小弄堂,穿烟纸店,脚底就像抹上油,胡友庆紧追不放。突地,有个乞丐,拄着讨饭棍,拦住老胡的去路,伸手乞讨钞票,老胡抽身摆脱,凶手早已不见人影。
  众人将夏公送到当时的仁济医院,为时已晚,夏瑞芳没来得及留下一句遗言,便匆匆离世。这一年,夏瑞芳只有43岁,距商务创立17年。
  夏瑞芳遭暗杀后,其亲友义愤填膺,要找出幕后,苦于没有确凿的证据。对于夏公被杀,有的认为因执意退还日资遭怨恨;有的认为,夏瑞芳因和沪军都督陈其美唱反调,而被杀鸡吓猴当样板。据《张元济年谱》云夏瑞芳之死“乃因先前出于维护商界利益,陈嫉恨之,唆使人暗杀”。张元济的说法,现在看来是比较可信的。夏瑞芳遇刺两年后,陈其美也被袁世凯收买的张宗昌刺杀于上海。
  令夏瑞芳不会想到的是,就在他逝世五年的1919年,一个操着相同青浦口音的家乡少年,从古镇练塘出发,风尘仆仆走进了商务印书馆,这个清瘦的少年叫陈云。1982年,陈云同志在庆祝商务印书馆85周年贺词中说:“商务印书馆是我在那里当过学徒、店员,也进行过阶级斗争的地方。应该说,商务印书馆在解放前是中国的一个很重要的文化教育事业单位。”
  夏瑞芳是青浦人的骄傲,也是国人的骄傲。商务之父夏瑞芳的传奇人生,人们至今仍然口耳相传着……
其他文献
这两天,周良军正为同学所说的入股款发愁。上个周末,几个大学同学在一起聚会,混得最好的班长告诉他们一个赚钱的好门路,入股他所在的网络金融公司,月息1分5厘,三个月结一次息,入股金20万元起步,且入股款可随时撤走。虽说投资有风险,可班长已在这家公司工作了好几年,挣了不少钱,不仅还清了房贷,还买了辆宝马。曾有同学去年就入股了,拿到了三四万的利息,比存银行强多了。周良军家中正好有20万存款,可老婆死活不愿
张三喜欢喝茶,每次都放很多茶叶,泡出的茶汤颜色特浓。虽然网上对喝酽茶褒贬不一,但他依然我行我素。  这天,张三去参加同学聚会。酒喝得差不多了,他倒上一杯茶品起来。喝着喝着,旁边的李四实在看不下去了,就劝张三别再喝酽茶了。李四是做医生的,随后从各种角度强调了喝酽茶的坏处,可张三根本不为所动,说:“我自己喝着挺好。”  李四挺执拗,抓着头发想了半天,又开口说道:“其实健康还是其次,关键喝酽茶费钱啊!”
祝萧铭是做服装生意起家的,趁着那两年行情好,赚了钱买房买车。后来他瞅准时机决定扩大经营,拿房子抵押贷款在市里的大商场搞了四个服装销售店面。谁想到这两年实体店面的生意一天不如一天。钱都砸在进货和店铺上,银行贷款就要到期,把祝萧铭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却没有什么好办法。  这天,祝萧铭接到正在读大学的女儿打来的电话,说想利用暑假和同学们出去旅行,不回家了,还想找他资助一点旅费。前两年生意好的时候,祝萧铭
1  民国年间,昱城最大的牲口市场在北门这一带,叫万安牲口交易市场。市场里设了牙行中介,买卖双方达成协议后,就找来持证上岗的牙倌,开具证明,银货两清,双方再无纠缠瓜葛。  城里的牙行协会会长叫洪延展,人称“老爷子”,是个又黑又白的人物。说白,他这个官是政府承认的,可以光明正大地控制着全城各种中介买卖;说黑,他又是城中帮派老大,手下弟兄遍布下五门。  牲口市场的中介所就是洪延展开的一个分行,由牙商赵
傍晚五点半,陆家嘴的办公楼依然忙碌一片,半小时之后,地铁会迎来下班高峰期。阿拉把日报上传了钉钉,又给自己冲了一杯咖啡,她需要保持清醒,因为晚上还有一份工作要努力。  办公室里,业已准备下班的同事们聚在一起聊天打趣。小刘举起了手机,停留在一个公众号的界面:最新工资出炉!你拖后腿了吗?  “啧啧!上海2019年平均工资出炉了,10662!”  “哎,看看我,读书的时候拉低班级平均分,工作拉低平均工资。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网络的普及,现在人们,需要用到互联网的技术越来越多,互联网带给人们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如何利用好互联网是当前教育事业的重中之重。小学英语教学中,互联网的出现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师授课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的上课效率。本文就互联网在小学英语阅读课程中的运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互联网;小学英语教学;阅读课程;策略  【作者简介】杨靓,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乡文康
(一)  胡同口开了家“张记酒馆”,老板张文东年近五十,厨艺没得说,人又善谈,一时间生意火爆,回头客、老主顾颇多。  张文东有个老朋友叫李雨,住家离张记酒馆不远,时常过来和张文东聊天。李雨看了张文东的经营后,很不解张文东如何赚钱,于是询问其盈利秘诀。起初他是不肯说的,后来架不住再三詢问,终于开口泄了密:“我这饭店盈利有两个秘诀。一是菜品精致,菜价卖贵点也有客人,可保持一定的利润。另一个却是盈利的大
【摘要】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突破,各行各业都在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行业的转型和优化,对于教育领域来说,教育是国之根本,关系到祖国的发展,更需要重视起来,利用信息技术来实现教育上的突破和转型,提高我国整体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能力。微课是一项新型的教学方式,对于课堂教学有着很突出的作用,尤其在中学英语教学方面,微课技术的融入对整体中学英语的教学质量有着很强的促进作用,本文将主要以该内容为话题,对于微课在中学
至今依旧单身的童妙玲在一家大公司做销售,过着和所有的都市白领一样模式化的生活,爱情对她来说是一个可遇不可求的奢侈品。但她从没想到,一个人的出现,让她平静的生活出现了不小的波澜。  这天,童妙玲接到总监安排的任务,让她去接一下销售部新到的同事。让她想不通的是,这种勤杂保障的活儿,怎么会安排她一个视一分一秒为利润的销售去做。正在她心中疑惑之时,总监说道:“暂时让他住你对门那间公寓,你就负责安顿。”  
周末,刚提拔的王局长兴冲冲地回老家报喜,却只看见母亲一个人在厨房里忙活,王局长忍不住问:“娘,我爹呢?”  “回来了,”娘笑着抬起头,“听说你要回来,你爹忙活着下湖打鱼去了。”  嘿,这老爹,你儿子不比从前喽。以前,每次回家都要带些鲜鱼回去,现在什么鱼吃不上?王局长提着大包小包的礼品进了屋。  娘见了责怪:“买这么多东西,又乱花钱!”  这些是昨天晚上喝酒时刘老板送的,少說也得一千多块。  王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