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其主阵地仍然在课堂,其核心仍然是课堂上的文本阅读。然而,在现行中学语文教学中,由于大语文观念的提出和第二课堂的引入,加之现行中学语文课本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受到一些专家学者的批评甚至抨击,导致一些语文教师对课堂文本阅读的作用和价值认识不足,或远离文本,架空分析;或漠视文本,以练代讲;或弃置文本而代之以课外阅读、语文知识讲座,忽视了课堂教学中文本对于人的个性发展的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因而走进了文本教学的误区,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西方接受美学认为,文本是相对理解和接受者而存在的,而我们的文本阅读教学却让学生远离文本,何以发挥文本的作用,何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就文本而言,老师和学生都是读者,老师的主导作用就是要把学生引导到文本中去,让他们从中接受熏陶、感染,发挥想象、创造,而不是把学生带到老师的"教参"那里。正如看风景,如果只看到导游图或导游,没看到风景,那只能是徒劳往返。同时,作为文学文本不只是表层句子所构成,还有体现在话语中的深层意义,文学阅读"是读者借助想象创造的一种想象话语,实现文本独特的意义指称,揭示话语背后的隐喻或象征意义。"不同对象的阅读主体在理解和接受文本意义时是不同的。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帕秘史"(鲁迅语)。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就此而言,文本对于读者来说是一个无限开放的世界。由此可见,没有学生对文本的真正参与,真情体验,真切感悟的阅读教学是何等的荒谬,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就在这种对文本的冷落和疏离中,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又是何等可悲!
从文化学角度看,一种教材就是一种文化。作为纸介文化的代表、缩影、精华的课本,它的作用突出地表现在它对人的知识、能力、思想、情感、心埋、品质的全万位的影响上。可以说,几乎任何人的成长都摆脱不了课本文化的影响。为了强化这种影响,不论哪个国家,哪个朝代的统治者都非常重视课本文化建设。在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中国封建社会,"四书五经"被奉为必读经典就是典型一例。不仅如此,统治者们还非常注重儿童启蒙读本的编写,力求从内容上、形式上优化这种读本,以便更好地发挥其影响作用。家喻户晓的《三字经》、《百家姓》、《干家诗》,流传之广泛,影响之深远,足见统治阶级和一些文人学士的良苦用心。中国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教材改革也正是针对己有教材己经远远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远远不能适应青少年发展的需要,所采取的重要措施。语文教学和其它学科教学一样,必须注重两个实际:一是教材 (文本)的实际。从内容上讲,每个文本所负载的信息都有一定的认知指向,尽管这种指向不是单一的,并且随着认知对象的区别而有所不同,但它仍然制约着教学的方向,方式和方法;从形式上讲,每种文本都有着内在的特质,其认识规律是不尽相同的,对教和学都有其内在的规定性。二是学生实际。每个生命个体都有其区别于其它生命个体的特点,包括知识、经历、理智、情感等。
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充分关注这种生命个体的区别,因材施教,放飞心灵,张扬个性,达成教学的内在和谐。文本教学的超越就是要在这些既定条件的限制和制约下,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生命个性,使教和学逐步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要实现这种超越,我认为,必须树立以下观念。
一、文本阅读的整体观
这个观点并不很新鲜,但在实际教学中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究其原因是传统的"三段式"教学模式在我们许多教师的头脑中根深蒂固,往往在实践中表现为一种不自觉的行为。要实现文本教学的超越,必须首先具备这种观念。一方面虽然任何形式的文本都是由词和句子组成的,但其意义并不是词和句子的简单相加,它的作用和意义必须从文本整体中认识,换一个语境,其意义就会发生变化;另一万面"文学文本不只是表层句子所构成,还有体现在话语中的深层意义。"对这种探层意义的把握,更需要从整体话语上去认识。正如读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文中的"背影"是渗透了父爱和父子之情的文学形象,话语浸染着中国传统的亲情文化,如果我们仅只理解为人的形象背面,那只能叫做雾里看花,或者简直"不识庐山真面目"了。传统文本阅读教学,从字词句到篇章结构,乃至于中心思想、写作特点,把学生的悟性和情感淹没在冰冷的课文分析之中,只见部分,不见整体,只见部分的拼凑不见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的有机联系,从根本上违背了文本特质及其阅读规律。
二、文本阅读的人文观
把文本阅读从工具性、文章学中解放出来是时代的要求,是素质教育的呼唤,是学生人性、人格发展的需要。高中语文新大纲明确指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提高国民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 。大纲还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情感,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精神,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如前所述,课本是纸介文化的精华,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工具。正是屈原那上下求索追求真理的执着精神,范仲淹那忧以天下、乐以天下的博大襟怀,文天祥那永垂青史的民族气概,诸葛亮那鞠躬尽瘁的赤诚态度……在课本中闪烁着摺摺光彩,孕育了一代又一代志士仁人,造就了一个又一个民族脊梁。文学即人学,人文之学,它可以在更高层次上优化人的精神品质、思想情操。
三、文本阅读的感性观
从语言的角度看,文本的每个词语,都有一定的意义,每一个句于都有一定的形式,每一种文体,都有其自身的语言特点,对它们的认识,并将其内化为一种能力,是一个长期的感知和积累过程,并不是靠老师在课堂上的分析和在黑板上的图解来完成的。从话语的角度看,文本中呈现的每个形象 (包括物象),都溶注着作者的思想、情感、想象,需要读者全身心的去感受,在二者的互动和碰撞之中,迸发生命的火花,体味生命的律动,从而创造出新的形象,展现作品的意义。这是更高层次的体验和感知。
四、文本阅读的主体观 首先,文本阅读应该成为阅读主体(学生)的生命需要。许多语文教师常常谈到这样一些现象:语文水平好的学生大都得益于课外;有的课文,学生在课外读得津津有味,一拿到课堂上就提不起兴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研究者们认为,课外阅读是出于阅读主体的生命需要,是一种自觉的行为。其显著特点是不需要进行内容和形式上的分析,不需要做大量的练习题,只为获取信息而读,为实用而读,为兴趣而读,是一种真实的阅读,而课内阅读不仅带有一定的规定性和强制性,并且伴随着枯燥的文本分析和阅读训练,并非出自阅读主体的真正需要,兴趣自然也就大减。因此,要提高课堂阅读教学效率,就要把课外阅读的这种"真实性"引进课堂,便之成为阅读主体的真正需要。其次,文本解读应该成为是阅读主体的真实体验。西万现代文论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解读文本应该是读者中心,而不是作者中心、作品中心,更不是教师中心。每一个读者都是独特的生命个体,对作品的解读有着鲜明的个性。
五、文本阅读的创造观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文本的理解和接受本身就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耍要善于激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想象,从而创造出溶注学生自身情感和智慧的新形象,显现作品话语背后的隐喻和寓意。同时,在作品提供的多层次结构框架中,往往隐匿着许多作者有意或无意留下的未定性意蕴空间,如《孔乙己》中孔乙己结局到底怎样呢?死了没有?怎么死的呢?这些"空白"有待读者去发现,去填补,去阐释。文本的阅读,就是要驱谴学生的生命原动力去发现,去填补这些"空白",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六、文本阅读的生活观
文学作品源于生活,这是文学埋论的一个基本观点,从这个意义讲,我们的文本阅读教学是离不开生活的。既要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生活,体验生活,理解生活,又要让学生在阅读中观照生活,介入生活,创造生活。前者主要针对文本中描述的生活而言,例如,阅读鲁迅先生的《孔乙己》,学生可以从中了解到在封建科举制度下,不同生活境遇的知识分子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状态,体验到他们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和世态炎凉,从而认识到封建科举制度对于知识分子的深层毒害和封建社会人们对于弱势群体的漠视和冷酷。后者主要针对现实生活而言,学生一但将自身的生活积累和生活经验融入文本之中,就会通过自身的独特体验创造出崭新的形象,显示自己对文本生活的独到见解;反过来,学生又可以用文本中积累到的生活经验、领悟到的生活意蕴观照现实生活,形成自身对现实生活的意见、看法、观念,创造自己的生活和人坐。老师既要善于把学生体验到的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引进文本,又要善于把高于现实的文本生活引进现实,实现两种生活的对流,才能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接受文本。素质教育要求我们的课堂阅读教学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发展,赋予它鲜明的人文性、创新性,使之向文化发展,向文学发展,向生活发展,向人的需要发展。这是一个根本性的?昵称?转变,它不仅需要我们在观念上的脱胎换骨,而且需要我们在实践上改弦更张。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阅读教学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超越,才能真正走上素质教育的轨道。
从文化学角度看,一种教材就是一种文化。作为纸介文化的代表、缩影、精华的课本,它的作用突出地表现在它对人的知识、能力、思想、情感、心埋、品质的全万位的影响上。可以说,几乎任何人的成长都摆脱不了课本文化的影响。为了强化这种影响,不论哪个国家,哪个朝代的统治者都非常重视课本文化建设。在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中国封建社会,"四书五经"被奉为必读经典就是典型一例。不仅如此,统治者们还非常注重儿童启蒙读本的编写,力求从内容上、形式上优化这种读本,以便更好地发挥其影响作用。家喻户晓的《三字经》、《百家姓》、《干家诗》,流传之广泛,影响之深远,足见统治阶级和一些文人学士的良苦用心。中国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教材改革也正是针对己有教材己经远远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远远不能适应青少年发展的需要,所采取的重要措施。语文教学和其它学科教学一样,必须注重两个实际:一是教材 (文本)的实际。从内容上讲,每个文本所负载的信息都有一定的认知指向,尽管这种指向不是单一的,并且随着认知对象的区别而有所不同,但它仍然制约着教学的方向,方式和方法;从形式上讲,每种文本都有着内在的特质,其认识规律是不尽相同的,对教和学都有其内在的规定性。二是学生实际。每个生命个体都有其区别于其它生命个体的特点,包括知识、经历、理智、情感等。
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充分关注这种生命个体的区别,因材施教,放飞心灵,张扬个性,达成教学的内在和谐。文本教学的超越就是要在这些既定条件的限制和制约下,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生命个性,使教和学逐步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要实现这种超越,我认为,必须树立以下观念。
一、文本阅读的整体观
这个观点并不很新鲜,但在实际教学中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究其原因是传统的"三段式"教学模式在我们许多教师的头脑中根深蒂固,往往在实践中表现为一种不自觉的行为。要实现文本教学的超越,必须首先具备这种观念。一方面虽然任何形式的文本都是由词和句子组成的,但其意义并不是词和句子的简单相加,它的作用和意义必须从文本整体中认识,换一个语境,其意义就会发生变化;另一万面"文学文本不只是表层句子所构成,还有体现在话语中的深层意义。"对这种探层意义的把握,更需要从整体话语上去认识。正如读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文中的"背影"是渗透了父爱和父子之情的文学形象,话语浸染着中国传统的亲情文化,如果我们仅只理解为人的形象背面,那只能叫做雾里看花,或者简直"不识庐山真面目"了。传统文本阅读教学,从字词句到篇章结构,乃至于中心思想、写作特点,把学生的悟性和情感淹没在冰冷的课文分析之中,只见部分,不见整体,只见部分的拼凑不见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的有机联系,从根本上违背了文本特质及其阅读规律。
二、文本阅读的人文观
把文本阅读从工具性、文章学中解放出来是时代的要求,是素质教育的呼唤,是学生人性、人格发展的需要。高中语文新大纲明确指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提高国民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 。大纲还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情感,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精神,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如前所述,课本是纸介文化的精华,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工具。正是屈原那上下求索追求真理的执着精神,范仲淹那忧以天下、乐以天下的博大襟怀,文天祥那永垂青史的民族气概,诸葛亮那鞠躬尽瘁的赤诚态度……在课本中闪烁着摺摺光彩,孕育了一代又一代志士仁人,造就了一个又一个民族脊梁。文学即人学,人文之学,它可以在更高层次上优化人的精神品质、思想情操。
三、文本阅读的感性观
从语言的角度看,文本的每个词语,都有一定的意义,每一个句于都有一定的形式,每一种文体,都有其自身的语言特点,对它们的认识,并将其内化为一种能力,是一个长期的感知和积累过程,并不是靠老师在课堂上的分析和在黑板上的图解来完成的。从话语的角度看,文本中呈现的每个形象 (包括物象),都溶注着作者的思想、情感、想象,需要读者全身心的去感受,在二者的互动和碰撞之中,迸发生命的火花,体味生命的律动,从而创造出新的形象,展现作品的意义。这是更高层次的体验和感知。
四、文本阅读的主体观 首先,文本阅读应该成为阅读主体(学生)的生命需要。许多语文教师常常谈到这样一些现象:语文水平好的学生大都得益于课外;有的课文,学生在课外读得津津有味,一拿到课堂上就提不起兴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研究者们认为,课外阅读是出于阅读主体的生命需要,是一种自觉的行为。其显著特点是不需要进行内容和形式上的分析,不需要做大量的练习题,只为获取信息而读,为实用而读,为兴趣而读,是一种真实的阅读,而课内阅读不仅带有一定的规定性和强制性,并且伴随着枯燥的文本分析和阅读训练,并非出自阅读主体的真正需要,兴趣自然也就大减。因此,要提高课堂阅读教学效率,就要把课外阅读的这种"真实性"引进课堂,便之成为阅读主体的真正需要。其次,文本解读应该成为是阅读主体的真实体验。西万现代文论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解读文本应该是读者中心,而不是作者中心、作品中心,更不是教师中心。每一个读者都是独特的生命个体,对作品的解读有着鲜明的个性。
五、文本阅读的创造观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文本的理解和接受本身就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耍要善于激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想象,从而创造出溶注学生自身情感和智慧的新形象,显现作品话语背后的隐喻和寓意。同时,在作品提供的多层次结构框架中,往往隐匿着许多作者有意或无意留下的未定性意蕴空间,如《孔乙己》中孔乙己结局到底怎样呢?死了没有?怎么死的呢?这些"空白"有待读者去发现,去填补,去阐释。文本的阅读,就是要驱谴学生的生命原动力去发现,去填补这些"空白",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六、文本阅读的生活观
文学作品源于生活,这是文学埋论的一个基本观点,从这个意义讲,我们的文本阅读教学是离不开生活的。既要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生活,体验生活,理解生活,又要让学生在阅读中观照生活,介入生活,创造生活。前者主要针对文本中描述的生活而言,例如,阅读鲁迅先生的《孔乙己》,学生可以从中了解到在封建科举制度下,不同生活境遇的知识分子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状态,体验到他们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和世态炎凉,从而认识到封建科举制度对于知识分子的深层毒害和封建社会人们对于弱势群体的漠视和冷酷。后者主要针对现实生活而言,学生一但将自身的生活积累和生活经验融入文本之中,就会通过自身的独特体验创造出崭新的形象,显示自己对文本生活的独到见解;反过来,学生又可以用文本中积累到的生活经验、领悟到的生活意蕴观照现实生活,形成自身对现实生活的意见、看法、观念,创造自己的生活和人坐。老师既要善于把学生体验到的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引进文本,又要善于把高于现实的文本生活引进现实,实现两种生活的对流,才能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接受文本。素质教育要求我们的课堂阅读教学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发展,赋予它鲜明的人文性、创新性,使之向文化发展,向文学发展,向生活发展,向人的需要发展。这是一个根本性的?昵称?转变,它不仅需要我们在观念上的脱胎换骨,而且需要我们在实践上改弦更张。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阅读教学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超越,才能真正走上素质教育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