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呈现出多元化特点。由于我国大类招生下的专业分流处于探索阶段,大类招生改革也带来了些学生管理工作及教学资源配置的问题。基于上述状况,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法相结合拟作大学生专业分流选择考虑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以探究专业分流选择不尽科学的原因,寻求改善其现状的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专业分流选择;影响因素;建议;自我认知
一、专业选择意愿分析-基于问卷数据和访谈
由于该调查针对的是专业分流后的学生,因此,学生对自身所学的大专业已经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我们分析数据发现影响学生选择专业的主要因素包括个人兴趣、就业机会、职业发展潜力、学术能力、高考分数落点、父母及家人的影响等。
我们以性别作为调查基准,发现男女生的在专业分流时主要考虑的自身因素为:毕业后就业是否顺利、个人兴趣、自身性格、预期的晋升空间。其中,以毕业后就业是否顺利作为主要考虑因素的,男女均占很大比例。而男生以个人兴趣为主要考虑因素的比例位于各考虑因素之首,占58.93%,高出就业因素约19个百分点。而女生的个人兴趣和就业考虑相差约为6个百分点,根据以上数据分析,可推知大学生专业分流主要考虑因素在男女生中存在相对差异,因此我们就该问题做了进一步的调查分析。
经过我们进一步的调查结果并分析了性别在专业分流中对其选择专业存在的影响:由问卷的问题“你的性别是”和就“专业自身而言,以下哪几个原因是你在进行专业选择中优先考虑的”交叉分析表格1-2可得,男同学在进行专业选择时更加注重专业的名声,在众多考虑因素中仅专业名声就占了近45%,而与之相对应的女同学的考虑因素主要为专业竞争程度和是否有利于掌握一门技术。这样的对比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在专业选择的过程中,女生较男生而言更加谨慎,务实。这与我们的调查问卷中所显示的经济管理类中女生所占比例超过70%,且学习会计专业的占比重最大的实际状况相符。
从我们问卷有关于学生专业分流选择后所学习的专业是否为其第一志愿的问题中发现,尽管大多数学生分流后所学的是自己的第一志愿,可还是存在着近30%的学生无法学习自己的第一志愿。这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专业选择自由,多元化培养的原则。基于该问题我们对分流选择被调剂的同学与学习自己的第一志愿专业的学生就以下两个方面做了进一步的对比和分析。由您所学的专业是否为自己的第一志愿和您对目前所学专业的满意程度如何的交叉分析
根据研究发现大类分流过程中学生专业选择意愿形成机制,利用工商学院大类专业分流的学生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工商学院学生对专业满意度普遍较低,只有在专业前景较好的情况下专业满意度较高,并且发现学生的专业兴趣与满意程度存在显著相关,此外专业的就业前景也是影响学生满意水平的重要因素,多数学生满意程度低源于所学的专业是被调剂的除此之外就是没有更多的专业选择空间,专业分流时被调剂的学生对目前所学专业的满意度分流时成功学习到自己的第一志愿的学生的专业满意度约低10%个百分点。
我们发现:就城镇大学生与农村大学生在专业分流时主要考虑的客观因素而言。城镇学生与农村学生相比更加趋向于选择专业竞争较弱,课程难易程度较低的专业,这两项因素在城镇学生中分别占41.43%和30%左右,而在农村学生中专业名声和可以掌握一门技能为主要考虑的客观因素,分别占农村学生人数的约40%和32%。由此可推知城镇学生相比农村学生而言直面问题与挑战的接受能力较弱,内心主动规避现实的心理相较农村学生而言更为突出,而农村学生更倾向去随大流选择专业,并且更加贴近实际和现实。
二、专业类型对专业选择因素的影响
由“在专业分流过程中哪些因素对做出专业选择有重要影响”和“所学专业类型”的交叉表分析可以看出:1、无论是哪种专业的学生,在做出专业选择的时候,个人兴趣占了很大的比重。由学生专业选择的影响因素可以推断,现阶段大学生的个人兴趣是促使专业选择的重要因素。
其中,经济管理学专业的学生把个人兴趣放在了首位,工程技术类和理化医学类都把“社会对专业的普遍法”作为专业选择的首要考虑因素。当然,从当前严峻的社会就业形势看,这一点也是可以理解的。面对每年逐步增长的高校毕业生的数量,无疑,毕业生顺利就业成为显著的社会问题。工程技术类和理化医学类都是属于比较具有技术专业性质的专业,而社会对于这两类专业还是持有比较看好的观点,有比较大的发展前景的,选择这样的一个专业对于顺利毕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文学法律类专业的学生,在面临专业选择的时候,朋友意见和自身兴趣占了比较大的比重。可见文学法律类专业的学生在遵从自身兴趣的基础之上,很大成程度采纳了朋友的意见。
在校大学生不论男女选择专业首先要考虑的因素是自身兴趣,大约占所有影响因素的就四分之三,并且我们发现大部分同学在填报志愿时对专业方面的信息了解的很少,而且容易受父母、媒体等外界的影响。除了自身对专业本身兴趣之外,社会对专业的普遍看法也是在大学生选择专业的一大考虑因素,说明当今大学生选择专业趋冷避热,相当多的大学生在选择专业前有一种只凭分数选专业的倾向。
高分报“热门”,低分冷门碰运气。于是社会上相继出现了医学热、计算机热等“专业热”;另一方面则是师范冷、“农林水地”冷。许多大学生凭在校成绩完全可以选上其它专业,但由于不切实际的盲目赶“热门”而失去了升学的良机,十分让人惋惜。另一部分大学生生则受从众心理的影响,自己拿不定主意,“儍子过年看邻居”。左右观望,最后随大流,看大多数人报什么专业,自己也报什么专业。认为既然大多数人都这样选择,那这个专业肯定错不了。他们既不考虑自己的优势,又不知道社会的需求和发展趋势。专业选择中由于从众心理的作用,导致很多人都集中在某些热门专业上。
三、研究结论及建议对策
(1)建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学生专业分流选择权的机制。针对高校部分学生无法就读自己第一志愿的,导致这一部分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和专业满意度较低,并且他们对未来的就业前途抱有消极心态的这一亟需改善的现实状况.我们有必要采取有效的措施。
由于教学资源的局限性,我国现有的并且正在运行的专业分流方案主要采取志愿优化、成绩择优分流原则。仅仅以学分积点作为最终专业的选择标准过于单一化,分流依据有失偏颇。对于目前的这种专业分流模式我们应该进一步的完善。学校可以进一步优化考核指标,适当放宽对学生专业选择权的限制。
(2)建立专业分流信息共享机制。针对在进行专业分流选择时,大部分学生对备选专业的信息不了解并且获得专业信息的途径窄的这一根本性问题,我们可以构建一个专业分流信息的共享和交流平台,在这个平台中以学校为主导包含学生、学校、家长、企业四个主体。在这个平台中学生可以快速地系统的了解到有关专业分流的信息,并且可以与学校、企业和家长进行在线交流和沟通。
(3)在我们的调查问卷中,大部分学生在影响其专业选择的主要因素一题中主要倾向于就业前景、自身兴趣两项。与之对应的另一个问题有关于学生盲目地就就业前景因素去选择自己的专业。随着就业机制的转变和就业形势的严峻,大学生就业与专业的关联度呈现越来越弱的趋势。分析大学生非对口专业就业的原因,构建有针对性的积极引导策略,有助于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卓有成效地开展。
其次,学校可以增设一些有关于大学生自我认知的课程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自己。除此之外,学校可以在专业分流前对全体面临专业分流的学生做一个系统的性格特征测评和相关职业测评作为学生专业分流选择的一个较为科学的依据。
参考文献:
[1]许长勇.大学生专业承诺对学习投入和学习收获影响机制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3.
[2]严晓春.大学生专业认同的调查分析报告——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为例[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10.
[3]王晓霞.“被转”专业大学生专业认同的现状及与职业决策困难的相关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
关键词:大学生;专业分流选择;影响因素;建议;自我认知
一、专业选择意愿分析-基于问卷数据和访谈
由于该调查针对的是专业分流后的学生,因此,学生对自身所学的大专业已经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我们分析数据发现影响学生选择专业的主要因素包括个人兴趣、就业机会、职业发展潜力、学术能力、高考分数落点、父母及家人的影响等。
我们以性别作为调查基准,发现男女生的在专业分流时主要考虑的自身因素为:毕业后就业是否顺利、个人兴趣、自身性格、预期的晋升空间。其中,以毕业后就业是否顺利作为主要考虑因素的,男女均占很大比例。而男生以个人兴趣为主要考虑因素的比例位于各考虑因素之首,占58.93%,高出就业因素约19个百分点。而女生的个人兴趣和就业考虑相差约为6个百分点,根据以上数据分析,可推知大学生专业分流主要考虑因素在男女生中存在相对差异,因此我们就该问题做了进一步的调查分析。
经过我们进一步的调查结果并分析了性别在专业分流中对其选择专业存在的影响:由问卷的问题“你的性别是”和就“专业自身而言,以下哪几个原因是你在进行专业选择中优先考虑的”交叉分析表格1-2可得,男同学在进行专业选择时更加注重专业的名声,在众多考虑因素中仅专业名声就占了近45%,而与之相对应的女同学的考虑因素主要为专业竞争程度和是否有利于掌握一门技术。这样的对比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在专业选择的过程中,女生较男生而言更加谨慎,务实。这与我们的调查问卷中所显示的经济管理类中女生所占比例超过70%,且学习会计专业的占比重最大的实际状况相符。
从我们问卷有关于学生专业分流选择后所学习的专业是否为其第一志愿的问题中发现,尽管大多数学生分流后所学的是自己的第一志愿,可还是存在着近30%的学生无法学习自己的第一志愿。这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专业选择自由,多元化培养的原则。基于该问题我们对分流选择被调剂的同学与学习自己的第一志愿专业的学生就以下两个方面做了进一步的对比和分析。由您所学的专业是否为自己的第一志愿和您对目前所学专业的满意程度如何的交叉分析
根据研究发现大类分流过程中学生专业选择意愿形成机制,利用工商学院大类专业分流的学生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工商学院学生对专业满意度普遍较低,只有在专业前景较好的情况下专业满意度较高,并且发现学生的专业兴趣与满意程度存在显著相关,此外专业的就业前景也是影响学生满意水平的重要因素,多数学生满意程度低源于所学的专业是被调剂的除此之外就是没有更多的专业选择空间,专业分流时被调剂的学生对目前所学专业的满意度分流时成功学习到自己的第一志愿的学生的专业满意度约低10%个百分点。
我们发现:就城镇大学生与农村大学生在专业分流时主要考虑的客观因素而言。城镇学生与农村学生相比更加趋向于选择专业竞争较弱,课程难易程度较低的专业,这两项因素在城镇学生中分别占41.43%和30%左右,而在农村学生中专业名声和可以掌握一门技能为主要考虑的客观因素,分别占农村学生人数的约40%和32%。由此可推知城镇学生相比农村学生而言直面问题与挑战的接受能力较弱,内心主动规避现实的心理相较农村学生而言更为突出,而农村学生更倾向去随大流选择专业,并且更加贴近实际和现实。
二、专业类型对专业选择因素的影响
由“在专业分流过程中哪些因素对做出专业选择有重要影响”和“所学专业类型”的交叉表分析可以看出:1、无论是哪种专业的学生,在做出专业选择的时候,个人兴趣占了很大的比重。由学生专业选择的影响因素可以推断,现阶段大学生的个人兴趣是促使专业选择的重要因素。
其中,经济管理学专业的学生把个人兴趣放在了首位,工程技术类和理化医学类都把“社会对专业的普遍法”作为专业选择的首要考虑因素。当然,从当前严峻的社会就业形势看,这一点也是可以理解的。面对每年逐步增长的高校毕业生的数量,无疑,毕业生顺利就业成为显著的社会问题。工程技术类和理化医学类都是属于比较具有技术专业性质的专业,而社会对于这两类专业还是持有比较看好的观点,有比较大的发展前景的,选择这样的一个专业对于顺利毕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文学法律类专业的学生,在面临专业选择的时候,朋友意见和自身兴趣占了比较大的比重。可见文学法律类专业的学生在遵从自身兴趣的基础之上,很大成程度采纳了朋友的意见。
在校大学生不论男女选择专业首先要考虑的因素是自身兴趣,大约占所有影响因素的就四分之三,并且我们发现大部分同学在填报志愿时对专业方面的信息了解的很少,而且容易受父母、媒体等外界的影响。除了自身对专业本身兴趣之外,社会对专业的普遍看法也是在大学生选择专业的一大考虑因素,说明当今大学生选择专业趋冷避热,相当多的大学生在选择专业前有一种只凭分数选专业的倾向。
高分报“热门”,低分冷门碰运气。于是社会上相继出现了医学热、计算机热等“专业热”;另一方面则是师范冷、“农林水地”冷。许多大学生凭在校成绩完全可以选上其它专业,但由于不切实际的盲目赶“热门”而失去了升学的良机,十分让人惋惜。另一部分大学生生则受从众心理的影响,自己拿不定主意,“儍子过年看邻居”。左右观望,最后随大流,看大多数人报什么专业,自己也报什么专业。认为既然大多数人都这样选择,那这个专业肯定错不了。他们既不考虑自己的优势,又不知道社会的需求和发展趋势。专业选择中由于从众心理的作用,导致很多人都集中在某些热门专业上。
三、研究结论及建议对策
(1)建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学生专业分流选择权的机制。针对高校部分学生无法就读自己第一志愿的,导致这一部分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和专业满意度较低,并且他们对未来的就业前途抱有消极心态的这一亟需改善的现实状况.我们有必要采取有效的措施。
由于教学资源的局限性,我国现有的并且正在运行的专业分流方案主要采取志愿优化、成绩择优分流原则。仅仅以学分积点作为最终专业的选择标准过于单一化,分流依据有失偏颇。对于目前的这种专业分流模式我们应该进一步的完善。学校可以进一步优化考核指标,适当放宽对学生专业选择权的限制。
(2)建立专业分流信息共享机制。针对在进行专业分流选择时,大部分学生对备选专业的信息不了解并且获得专业信息的途径窄的这一根本性问题,我们可以构建一个专业分流信息的共享和交流平台,在这个平台中以学校为主导包含学生、学校、家长、企业四个主体。在这个平台中学生可以快速地系统的了解到有关专业分流的信息,并且可以与学校、企业和家长进行在线交流和沟通。
(3)在我们的调查问卷中,大部分学生在影响其专业选择的主要因素一题中主要倾向于就业前景、自身兴趣两项。与之对应的另一个问题有关于学生盲目地就就业前景因素去选择自己的专业。随着就业机制的转变和就业形势的严峻,大学生就业与专业的关联度呈现越来越弱的趋势。分析大学生非对口专业就业的原因,构建有针对性的积极引导策略,有助于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卓有成效地开展。
其次,学校可以增设一些有关于大学生自我认知的课程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自己。除此之外,学校可以在专业分流前对全体面临专业分流的学生做一个系统的性格特征测评和相关职业测评作为学生专业分流选择的一个较为科学的依据。
参考文献:
[1]许长勇.大学生专业承诺对学习投入和学习收获影响机制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3.
[2]严晓春.大学生专业认同的调查分析报告——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为例[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10.
[3]王晓霞.“被转”专业大学生专业认同的现状及与职业决策困难的相关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