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的性质是近半个多世纪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关于语文的性质,有人认为它是工具性的、也有人认为它是人文性的、还有人认为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等等。研诸相关材料,我们认为大家所争论的语文科“性质说”存在一定的误区,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阐述了工具性是语文的“经济基础”,人文性是语文的“上层建筑”,而工具性的内化便是人文性的观点。
关键词:性质;工具性;人文性;语文教育
自1904年语文单独设科开始,这门在历史潮流中几经辗转和演变的学科变得模糊不清。从它的语言到它的名称,从它的性质到它的真假。光这门学科的性质就争论了半个多世纪,直到现在我们对它的看法还是各持己见。
一、语文科“性质论”
关于语文的性质大讨论主要有“文道之争”、“工具与思想的论争”和“科学与人文的论争”。
(一)文道之争
“文道之争”是20世纪前期人们所争论的主要论题。当时,由于修身、读经、中国文字与文学等近代课程的出现,打破了传统语文教育“文道统一”的教学理念。一些文字、词藻、文学知识以及文章的写作手法受到了师生的亲睐,内容和形式的分开教学也就是知识教授和思想教化的分离引起了一些学者的不满,由此产生了一场关于语文教学中“文与道”的论争。但是无论是“重文轻道”还是“重道轻文”都有失偏颇,而主张“文道统一”者也很难在“文与道”中找到一个平衡点。可随着以“语文”命名的教科书的面世,第二轮性质论随波而来。
(二)工具性与思想性的论争
1950年发行的第一套以语文命名的语文课程教材,“编辑大意”中既强调了听、说、读、写的重要性又点明不能忽视政治思想的教育。但随着对语法知识的重视和一些“泛政治和泛思想化”的语文教学情况的出现,教育界又对“工具性和思想性”进行了一系列的讨论。最后以语文归根结底是一门工具,并且大纲中明文规定“一般不要把语文课讲成政治课,也不要把语文课讲成文学课”而暂告一段落。
(三)科学性与人文性的论争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中国步入了科学的春天。为了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叶圣陶、张志公、吕叔湘等老一辈教育教学者积极提倡语文教学的科学化。张志公和田小琳、黄成稳明确表示“语文教学效率不高的根本原因是缺乏科学性”。
在科学主义的带领下,“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情境教学法”、“五步程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相继出现,并且取得了一定效益。科学性的风靡引起了人文主义者的警惕,过分强调科学性使语文课缺失人文精神的熏陶,由此提倡语文教学“科学的艺术化”和“艺术的科学化”。科学性与人文性的论争也影响到了课程标准的规定,2003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性质大讨论后,现在很多人都认为语文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来自语文课程标准,但原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并未说明这是语文学科的性质。
二、语文科“性质说”的误区
新华字典中对“性质”的注释是:事物本身所具有的与其他事物不同的根本属性。那么语文学科的性质应该是与其他学科不同的属性,是语文的本质属性,这一性质的确立必须要与其他学科的性质区分开来。可是,“人文性”能让语文与其他学科区分开来吗?政治、历史、地理等没有人文性?“人文性”是人文课程的共同属性。倪文锦教授也曾说过:“人文性并非语文学科所独有。政治、历史、人文地理等学科同样具有人文性,同样需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4]不仅人文性不是语文的性质,思想性、科学性也不能说是语文的性质。科学性是自然学科的重要特征,思想性、人文性是人文学科的重要特征,至于他们的性质也就是他们的本质属性,恐怕也不是还未成完整体系就可以随便规定的。那么,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性质吗?为了避免语文教学的片面化,我们该如何处理工具性和人文性之间的关系?
三、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人文性及其关系
工具性与人文性一直以来就是语文科备受争议的两个特征。语文课不仅要讲语文知识,而且要提高学生的能力和语文素养。那么,“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便是上好一堂语文课的重要标准。新课改所提倡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语文学科所反映出来的也就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但是,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中经常有老师会把语文课上成“文字课”“文学课”或者是“政治课”“多媒体”课等,这些有缺失的课堂就是没有找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点,也就是他们之间的平衡点。
(一)工具性是语文的“经济基础”
叶圣陶先生在他的语文教育论集中曾说过:“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经;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没有语文基础,也就没有学习其他学科的能力,语文是我们学习、表达和交流的工具。所以,“工具性是语文学科安身立命的制胜法宝,是语文的本质属性。”无论语文学科发展到了一个什么程度,我们永远都不能舍弃甚至是摈弃语文的工具性。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字词句章等语文知识一定是语文学习的重点,只有拥有扎实的语文功底才有解读文章思想内涵,提高人文素养的能力。只有获得了听、说、读、写的能力才能体悟到母语的文化精神。物质生活是我们人类社会的经济基础,它的丰腴是人类生存和生活的保障,而工具性就像是语文学科的“物质生活”,她是语文发展的基础,她是语文长存的基本保障。
(二)人文性是语文的“上层建筑”
但是,我们在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语文这门交际工具的基础上,还必须让他们的思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语文是一门以语言文字为表,思想内容为里的学科。”[7]在扎实的掌握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上,还必须让他们透过语言文字,体会到其中隐含的思想内容,结合自己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形成自己独特的世界观。而不是教师一味的灌输这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如果语文课上所达到的目标只是让学生认识几个字,知道一些文学、语法知识而没有在语文教育下逐渐形成尊崇自己母语的文化认同感或产生一定的文化自觉性,那么这样的语文教育也是失败的。当然,教育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我们的语文教育中人文性的外显更是如此。 (三)工具性的内化便是人文性
为什么我们的老师同样是教语文,同样是教授某个知识点,有的老师会让学生走进课堂并且获得效益,而有的老师则会让学生觉得语文知识如此枯燥乏味,甚至厌恶语文课?每一种经过历史洗礼而保存下来的知识都有它存在下来的合理性和规律性,我们必须透过它的表象挖掘它的内容,而不是仅仅教授它的外表,教会学生怎么划分段落,概括中心思想,学习写作手法,而不和学生一起探讨为什么是这样,这样写到底好在哪里。中国的语言博大精深,中国的诗词歌赋更是璀璨夺目,这其中可以挖掘的内涵实在浩如烟海。所以,我们在教授这些经典作品时不能仅仅停留在结果上,而是应该多引导学生找到探究知识的方法和提高他们解读文本的能力。只有学生将语文知识性的东西真正掌握,并且获得解读知识,赏析作品的能力时,人文性才会自然而然的渗透到学生的大脑中。所以,正如刘国正先生所云:“工具性发挥出来就是人文性。”
四、小结
通过上文对语文“性质说”论争过程的梳理,我们清楚的认识到,大多数人所认为的语文学科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不准确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我们语文科的重要特征,但不能说是语文的性质。在二者的关系上,我们应该把工具性作为语文科的“经济基础”,人文性作为它的“上层建筑”来指导语文实践。而且必须把重点落在工具性的灵活运用上,因为工具性的内化便是人文性。
参考文献:
[1]课程教材研究所.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G].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张志公、田小琳、黄成稳.语文教学要大大提高效率——泛论语文教学科学化和进行语文教学科学研究的问题[J].中国语文,1978(1).
[3]徐龙年.论叶圣陶语文性质观的先进性[J].社会科学战线,2011(1):280.
[4]倪文锦.我看工具性和人文性[J].语文建设2007(7~8):5.
[5]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150.
[6]邵付国.游走在工具性和人文性之间[J].课程与教学,2010(10):60.
作者简介:
刘琳 (1990~ ),女,汉 ,湖南湘乡人,单位: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语文)。
关键词:性质;工具性;人文性;语文教育
自1904年语文单独设科开始,这门在历史潮流中几经辗转和演变的学科变得模糊不清。从它的语言到它的名称,从它的性质到它的真假。光这门学科的性质就争论了半个多世纪,直到现在我们对它的看法还是各持己见。
一、语文科“性质论”
关于语文的性质大讨论主要有“文道之争”、“工具与思想的论争”和“科学与人文的论争”。
(一)文道之争
“文道之争”是20世纪前期人们所争论的主要论题。当时,由于修身、读经、中国文字与文学等近代课程的出现,打破了传统语文教育“文道统一”的教学理念。一些文字、词藻、文学知识以及文章的写作手法受到了师生的亲睐,内容和形式的分开教学也就是知识教授和思想教化的分离引起了一些学者的不满,由此产生了一场关于语文教学中“文与道”的论争。但是无论是“重文轻道”还是“重道轻文”都有失偏颇,而主张“文道统一”者也很难在“文与道”中找到一个平衡点。可随着以“语文”命名的教科书的面世,第二轮性质论随波而来。
(二)工具性与思想性的论争
1950年发行的第一套以语文命名的语文课程教材,“编辑大意”中既强调了听、说、读、写的重要性又点明不能忽视政治思想的教育。但随着对语法知识的重视和一些“泛政治和泛思想化”的语文教学情况的出现,教育界又对“工具性和思想性”进行了一系列的讨论。最后以语文归根结底是一门工具,并且大纲中明文规定“一般不要把语文课讲成政治课,也不要把语文课讲成文学课”而暂告一段落。
(三)科学性与人文性的论争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中国步入了科学的春天。为了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叶圣陶、张志公、吕叔湘等老一辈教育教学者积极提倡语文教学的科学化。张志公和田小琳、黄成稳明确表示“语文教学效率不高的根本原因是缺乏科学性”。
在科学主义的带领下,“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情境教学法”、“五步程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相继出现,并且取得了一定效益。科学性的风靡引起了人文主义者的警惕,过分强调科学性使语文课缺失人文精神的熏陶,由此提倡语文教学“科学的艺术化”和“艺术的科学化”。科学性与人文性的论争也影响到了课程标准的规定,2003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性质大讨论后,现在很多人都认为语文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来自语文课程标准,但原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并未说明这是语文学科的性质。
二、语文科“性质说”的误区
新华字典中对“性质”的注释是:事物本身所具有的与其他事物不同的根本属性。那么语文学科的性质应该是与其他学科不同的属性,是语文的本质属性,这一性质的确立必须要与其他学科的性质区分开来。可是,“人文性”能让语文与其他学科区分开来吗?政治、历史、地理等没有人文性?“人文性”是人文课程的共同属性。倪文锦教授也曾说过:“人文性并非语文学科所独有。政治、历史、人文地理等学科同样具有人文性,同样需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4]不仅人文性不是语文的性质,思想性、科学性也不能说是语文的性质。科学性是自然学科的重要特征,思想性、人文性是人文学科的重要特征,至于他们的性质也就是他们的本质属性,恐怕也不是还未成完整体系就可以随便规定的。那么,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性质吗?为了避免语文教学的片面化,我们该如何处理工具性和人文性之间的关系?
三、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人文性及其关系
工具性与人文性一直以来就是语文科备受争议的两个特征。语文课不仅要讲语文知识,而且要提高学生的能力和语文素养。那么,“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便是上好一堂语文课的重要标准。新课改所提倡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语文学科所反映出来的也就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但是,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中经常有老师会把语文课上成“文字课”“文学课”或者是“政治课”“多媒体”课等,这些有缺失的课堂就是没有找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点,也就是他们之间的平衡点。
(一)工具性是语文的“经济基础”
叶圣陶先生在他的语文教育论集中曾说过:“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经;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没有语文基础,也就没有学习其他学科的能力,语文是我们学习、表达和交流的工具。所以,“工具性是语文学科安身立命的制胜法宝,是语文的本质属性。”无论语文学科发展到了一个什么程度,我们永远都不能舍弃甚至是摈弃语文的工具性。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字词句章等语文知识一定是语文学习的重点,只有拥有扎实的语文功底才有解读文章思想内涵,提高人文素养的能力。只有获得了听、说、读、写的能力才能体悟到母语的文化精神。物质生活是我们人类社会的经济基础,它的丰腴是人类生存和生活的保障,而工具性就像是语文学科的“物质生活”,她是语文发展的基础,她是语文长存的基本保障。
(二)人文性是语文的“上层建筑”
但是,我们在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语文这门交际工具的基础上,还必须让他们的思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语文是一门以语言文字为表,思想内容为里的学科。”[7]在扎实的掌握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上,还必须让他们透过语言文字,体会到其中隐含的思想内容,结合自己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形成自己独特的世界观。而不是教师一味的灌输这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如果语文课上所达到的目标只是让学生认识几个字,知道一些文学、语法知识而没有在语文教育下逐渐形成尊崇自己母语的文化认同感或产生一定的文化自觉性,那么这样的语文教育也是失败的。当然,教育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我们的语文教育中人文性的外显更是如此。 (三)工具性的内化便是人文性
为什么我们的老师同样是教语文,同样是教授某个知识点,有的老师会让学生走进课堂并且获得效益,而有的老师则会让学生觉得语文知识如此枯燥乏味,甚至厌恶语文课?每一种经过历史洗礼而保存下来的知识都有它存在下来的合理性和规律性,我们必须透过它的表象挖掘它的内容,而不是仅仅教授它的外表,教会学生怎么划分段落,概括中心思想,学习写作手法,而不和学生一起探讨为什么是这样,这样写到底好在哪里。中国的语言博大精深,中国的诗词歌赋更是璀璨夺目,这其中可以挖掘的内涵实在浩如烟海。所以,我们在教授这些经典作品时不能仅仅停留在结果上,而是应该多引导学生找到探究知识的方法和提高他们解读文本的能力。只有学生将语文知识性的东西真正掌握,并且获得解读知识,赏析作品的能力时,人文性才会自然而然的渗透到学生的大脑中。所以,正如刘国正先生所云:“工具性发挥出来就是人文性。”
四、小结
通过上文对语文“性质说”论争过程的梳理,我们清楚的认识到,大多数人所认为的语文学科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不准确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我们语文科的重要特征,但不能说是语文的性质。在二者的关系上,我们应该把工具性作为语文科的“经济基础”,人文性作为它的“上层建筑”来指导语文实践。而且必须把重点落在工具性的灵活运用上,因为工具性的内化便是人文性。
参考文献:
[1]课程教材研究所.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G].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张志公、田小琳、黄成稳.语文教学要大大提高效率——泛论语文教学科学化和进行语文教学科学研究的问题[J].中国语文,1978(1).
[3]徐龙年.论叶圣陶语文性质观的先进性[J].社会科学战线,2011(1):280.
[4]倪文锦.我看工具性和人文性[J].语文建设2007(7~8):5.
[5]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150.
[6]邵付国.游走在工具性和人文性之间[J].课程与教学,2010(10):60.
作者简介:
刘琳 (1990~ ),女,汉 ,湖南湘乡人,单位: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