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工党历来强调种族平等,痛斥种族歧视和肤色偏见,主张种族间的交流与合作,对外来移民给予道义同情与法律支持。二战后,在自由、自治和种族平等的新联邦理想主义的指导下,艾德礼工党政府制定了《1948年国籍法》,明确规定,无论英国及其殖民地公民还是独立后的英联邦国家公民,都能以英国国民的身份自由移民进入英国,为英联邦国家有色移民的涌入提供法律依据。1962年,麦克米伦保守党政府制定英国战后第一个带有种族歧视主义色彩,限制外来移民自由进出英国的《联邦移民法》,时任工党领袖的休·盖茨克尔强烈反对该法,认为这是最严厉的种族主义行径。然而,威尔逊工党政府上台后于1968年3月制定了更为严格的限制移民的《联邦移民法》,这与工党以往倡导的种族平等、包容移民的理念相抵牾。其原因何在?
首先,肯尼亚亚裔移民危机的爆发是威尔逊工党政府制定《联邦移民法》的直接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英国“打赢了一场战争,却失去了一个帝国”。战后,英帝国开始瓦解,殖民主义体系逐渐崩溃,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高涨。1963年12月12日,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英属肯尼亚殖民地获得独立。独立后的肯尼亚政府立即推行“非洲化”政策(Africanization)。根据肯尼亚新法律的规定,出生在肯尼亚或其父母一方出生在肯尼亚的亚裔人将自动成为肯尼亚公民;否认双重国籍,对于在肯尼亚拥有其他国籍的公民,给予两年时间申请加入肯尼亚国籍。据估计,当时在肯尼亚的亚裔移民人数约为19万人。除在肯尼亚独立之日自动成为肯尼亚公民的6万人外,大约仅有1万人在两年的有效申请期限内申请加入肯尼亚国籍,其余12万名亚裔移民不愿加入肯尼亚国籍,而仍希望自己是英国公民。①毫无疑问,这批亚裔人不愿加入肯尼亚国籍的行径,引起了肯尼亚当地人的不满与憎恨。他们怀疑,亚裔人在肯尼亚民族独立运动中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认为那些不愿加入肯尼亚国籍的亚裔人所处的经济地位有利于更好的剥削肯尼亚当地人;希望减少他们与亚裔人在经济上的巨大鸿沟;渴望获得土地和工作;强烈要求参与国家生活的各个方面。简而言之,“肯尼亚是非洲人的”。②
1967年,肯尼亚政府又陆续颁布《肯尼亚移民法》和《贸易许可证法》,几乎剥夺了亚裔移民在肯尼亚发展的希望。而在当时,印度和巴基斯坦已经独立,重返南亚次大陆已不可能。因此,他们别无选择,只能前往英国。他们持有英国的护照,根据《1948年国籍法》的规定,持有英国护照的殖民地公民可以随意进出英国而不受英国移民控制法的限制。据不完全统计,1967年上半年,英国接收来自肯尼亚的亚裔移民人数平均每月约为1000人,而到了1968年,仅仅前两个月,来自肯尼亚的亚裔移民人数就达到13000人,平均每月进入英国的人数为6000人左右。肯尼亚亚裔移民人数的突然猛增,加上新闻媒体的大肆渲染,引起威尔逊政府的忧虑,于1968年2月匆忙派遣麦克唐纳前往肯尼亚会晤肯亚塔总统,希望对方在该问题上予以让步。然而,出人意料的是,麦克唐纳的出访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威尔逊政府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也没有起到作用。面对肯尼亚亚裔移民像潮水般无休止的涌入,威尔逊政府别无他法,只有效仿前任保守党政府的做法,制定法律,限制肯尼亚亚裔移民进入英国。
其次,英国民众抵制移民的呼声越来越高,是威尔逊政府制定《联邦移民法》的主要原因。20世纪60年代下半叶,“英国病”开始发作。英国经济在1966年大选之后出现了危机,物价回升,实际工资下降,国际收支赤字严重,银根吃紧,公布的黄金流失数字造成社会的恐慌,经济指标降到2个月以来的最低点。工人失业率上升,1964—1966年,英国平均失业率为1.6%,而1966—1970年,其失业率上升至2.5%。③1967年11月,威尔逊政府被迫宣布英镑贬值14.3%。“英镑危机”的发生,进一步加剧国内经济的恶化。虽然首相威尔逊为了安稳人心,发表电视讲话称,英镑贬值并不意味着国内消费者口袋里的钱减少了14%,但民众已不再相信这些“美丽的谎言”。生活水平下降,百姓民怨沸腾,对工党政府的不满情绪上升。据盖洛普民意测验调查显示,工党的支持率从1967年9月的41%下降到1967年12月的32%,下降了9个百分点,而同期保守党的支持率却上升了5个百分点。④
恰在此时,肯尼亚亚裔移民像潮水般涌入英国,旋即引起英国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新闻媒体的大肆渲染,让本已苦恼的英国民众更加恐慌。越来越多的英国民众认为,移民抢夺了英国人的饭碗,是诱发英国犯罪增加、失业增多、住房拥挤以及疾病传播等社会问题的主要原因,要求限制移民涌入的呼声越来越高。盖洛普民意调查机构就“你是否同意政府采取措施限制英联邦国家移民”进行一项民意测验,结果显示,1961年12月,62%的英国民众赞成政府采取措施限制英联邦国家的移民,而到了1968年3月,这一比例上升至72%。威尔逊政府认为,工党要想执政稳固,离不开民众的信任与支持。英镑危机使政府的信誉严重受损,英国民众对工党政府的支持率下降。如果政府在移民问题上不能给百姓一个满意的答复,那么工党政府的执政地位将岌岌可危。因此,威尔逊工党政府迅速制定新的《联邦移民法》,顺应民意,以此来恢复工党政府与英国民众之间的裂痕,巩固工党政府的执政地位。当年曾力主引进《联邦移民法》的詹姆斯·卡拉汉,在其回忆录《时代与机遇》中曾坦言,这不是一件受欢迎的事,但是他并不后悔。因为“这个国家的民众情绪已经完全被调动……制定这样一部移民法主要是迫于公众的压力”。兰达·汉森也评价道:“它(指1968年《联邦移民法》)虽然遭到自由主义观点的抵制,却受到普通民众的欢迎。”
最后,移民问题日益政治化,两党在移民问题上逐渐达成共识。战后,英国的有色移民越来越多。据内政部估计,1945年,英国大约仅有7000多亚裔移民。1951年,英国的有色移民人数约为5万人。1961年,其人数接近于50万人。到了1965年,来自英联邦等地的有色移民人数达到85万人。①战后初期,两党在福利制度、国有化等诸多方面达成共识,但由于两党所持的根本立场不同,在移民和种族问题上却始终未达成一致。有色移民在历史传统、语言文化以及宗教习俗等方面与英国主流社会存在着巨大差异,种族矛盾和移民问题日益尖锐。移民问题日益政治化,逐渐成为英国政治生活的重要议题以及两党攻讦、竞选的有效政治武器。在1964年的全国大选中,移民问题首次成为选举的重要议题。曾经以“如果你想与黑鬼为邻,那么请投工党”为口号,公开反对有色移民的保守党候选人彼特·格里菲斯竟然出其不意的赢得了一向支持工党的斯梅西克选区的议席,这令威尔逊工党政府甚为震惊。威尔逊政府意识到,抵制移民在一些地区已经成为民众共同的心声,特别是移民问题已经成为选举成败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应当引起工党政府足够的重视。肯尼亚亚裔移民危机爆发前后,移民问题再次成为政治议题,反对党保守党利用移民问题向工党政府施加压力。1968年2月,以邓肯·桑迪斯和伊诺克·鲍威尔为首的保守党人在议会中陆续发表演讲,强烈要求政府立即采取果断措施,限制移民进入英国,并警告说:“如果肯尼亚的亚裔人目前以我们社会根本无法容纳的移民数量进入英国,那么,这将会对英国产生严重的社会问题,其后果不堪设想。”在他们的煽动下,英国国内种族主义情绪高涨。威尔逊政府认为,要想巩固执政地位,避免斯梅内克选举事件“悲剧”重演,安抚民众群情激昂的限制移民的情绪,就必须改变工党之前关于移民问题的基本立场,限制有色移民的涌入。曾经以强烈反对保守党制定移民法著称的工党主要领导人理查德·克罗斯兰不得不承认:“自从斯梅西克选举事件以来,很明显,移民已经成为工党竞选最主要的潜在‘选票杀手’,如果我们任由移民自由进入并愉快的居住在我们的城市。”后来,他又进一步解释道:“工党意识到在移民问题上,他们不得不向保守党靠拢,制定与保守党相类似的移民政策。”②
总之,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英国的经济形势每况愈下,“英镑危机”使威尔逊工党政府信誉严重受损,英国民众对工党政府的支持率下降。肯尼亚亚裔移民危机的爆发,进一步激发了民众的不满情绪。为维护工党执政地位,顺应民意的需要,威尔逊政府被迫放弃工党以往倡导的种族平等、移民自由的既定方针,在移民政策上与保守党达成共识,标志着英国工党对待移民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由包容开放到严格控制。《1968年联邦移民法》的出台,是20世纪60年代英国政治、经济变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首先,肯尼亚亚裔移民危机的爆发是威尔逊工党政府制定《联邦移民法》的直接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英国“打赢了一场战争,却失去了一个帝国”。战后,英帝国开始瓦解,殖民主义体系逐渐崩溃,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高涨。1963年12月12日,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英属肯尼亚殖民地获得独立。独立后的肯尼亚政府立即推行“非洲化”政策(Africanization)。根据肯尼亚新法律的规定,出生在肯尼亚或其父母一方出生在肯尼亚的亚裔人将自动成为肯尼亚公民;否认双重国籍,对于在肯尼亚拥有其他国籍的公民,给予两年时间申请加入肯尼亚国籍。据估计,当时在肯尼亚的亚裔移民人数约为19万人。除在肯尼亚独立之日自动成为肯尼亚公民的6万人外,大约仅有1万人在两年的有效申请期限内申请加入肯尼亚国籍,其余12万名亚裔移民不愿加入肯尼亚国籍,而仍希望自己是英国公民。①毫无疑问,这批亚裔人不愿加入肯尼亚国籍的行径,引起了肯尼亚当地人的不满与憎恨。他们怀疑,亚裔人在肯尼亚民族独立运动中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认为那些不愿加入肯尼亚国籍的亚裔人所处的经济地位有利于更好的剥削肯尼亚当地人;希望减少他们与亚裔人在经济上的巨大鸿沟;渴望获得土地和工作;强烈要求参与国家生活的各个方面。简而言之,“肯尼亚是非洲人的”。②
1967年,肯尼亚政府又陆续颁布《肯尼亚移民法》和《贸易许可证法》,几乎剥夺了亚裔移民在肯尼亚发展的希望。而在当时,印度和巴基斯坦已经独立,重返南亚次大陆已不可能。因此,他们别无选择,只能前往英国。他们持有英国的护照,根据《1948年国籍法》的规定,持有英国护照的殖民地公民可以随意进出英国而不受英国移民控制法的限制。据不完全统计,1967年上半年,英国接收来自肯尼亚的亚裔移民人数平均每月约为1000人,而到了1968年,仅仅前两个月,来自肯尼亚的亚裔移民人数就达到13000人,平均每月进入英国的人数为6000人左右。肯尼亚亚裔移民人数的突然猛增,加上新闻媒体的大肆渲染,引起威尔逊政府的忧虑,于1968年2月匆忙派遣麦克唐纳前往肯尼亚会晤肯亚塔总统,希望对方在该问题上予以让步。然而,出人意料的是,麦克唐纳的出访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威尔逊政府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也没有起到作用。面对肯尼亚亚裔移民像潮水般无休止的涌入,威尔逊政府别无他法,只有效仿前任保守党政府的做法,制定法律,限制肯尼亚亚裔移民进入英国。
其次,英国民众抵制移民的呼声越来越高,是威尔逊政府制定《联邦移民法》的主要原因。20世纪60年代下半叶,“英国病”开始发作。英国经济在1966年大选之后出现了危机,物价回升,实际工资下降,国际收支赤字严重,银根吃紧,公布的黄金流失数字造成社会的恐慌,经济指标降到2个月以来的最低点。工人失业率上升,1964—1966年,英国平均失业率为1.6%,而1966—1970年,其失业率上升至2.5%。③1967年11月,威尔逊政府被迫宣布英镑贬值14.3%。“英镑危机”的发生,进一步加剧国内经济的恶化。虽然首相威尔逊为了安稳人心,发表电视讲话称,英镑贬值并不意味着国内消费者口袋里的钱减少了14%,但民众已不再相信这些“美丽的谎言”。生活水平下降,百姓民怨沸腾,对工党政府的不满情绪上升。据盖洛普民意测验调查显示,工党的支持率从1967年9月的41%下降到1967年12月的32%,下降了9个百分点,而同期保守党的支持率却上升了5个百分点。④
恰在此时,肯尼亚亚裔移民像潮水般涌入英国,旋即引起英国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新闻媒体的大肆渲染,让本已苦恼的英国民众更加恐慌。越来越多的英国民众认为,移民抢夺了英国人的饭碗,是诱发英国犯罪增加、失业增多、住房拥挤以及疾病传播等社会问题的主要原因,要求限制移民涌入的呼声越来越高。盖洛普民意调查机构就“你是否同意政府采取措施限制英联邦国家移民”进行一项民意测验,结果显示,1961年12月,62%的英国民众赞成政府采取措施限制英联邦国家的移民,而到了1968年3月,这一比例上升至72%。威尔逊政府认为,工党要想执政稳固,离不开民众的信任与支持。英镑危机使政府的信誉严重受损,英国民众对工党政府的支持率下降。如果政府在移民问题上不能给百姓一个满意的答复,那么工党政府的执政地位将岌岌可危。因此,威尔逊工党政府迅速制定新的《联邦移民法》,顺应民意,以此来恢复工党政府与英国民众之间的裂痕,巩固工党政府的执政地位。当年曾力主引进《联邦移民法》的詹姆斯·卡拉汉,在其回忆录《时代与机遇》中曾坦言,这不是一件受欢迎的事,但是他并不后悔。因为“这个国家的民众情绪已经完全被调动……制定这样一部移民法主要是迫于公众的压力”。兰达·汉森也评价道:“它(指1968年《联邦移民法》)虽然遭到自由主义观点的抵制,却受到普通民众的欢迎。”
最后,移民问题日益政治化,两党在移民问题上逐渐达成共识。战后,英国的有色移民越来越多。据内政部估计,1945年,英国大约仅有7000多亚裔移民。1951年,英国的有色移民人数约为5万人。1961年,其人数接近于50万人。到了1965年,来自英联邦等地的有色移民人数达到85万人。①战后初期,两党在福利制度、国有化等诸多方面达成共识,但由于两党所持的根本立场不同,在移民和种族问题上却始终未达成一致。有色移民在历史传统、语言文化以及宗教习俗等方面与英国主流社会存在着巨大差异,种族矛盾和移民问题日益尖锐。移民问题日益政治化,逐渐成为英国政治生活的重要议题以及两党攻讦、竞选的有效政治武器。在1964年的全国大选中,移民问题首次成为选举的重要议题。曾经以“如果你想与黑鬼为邻,那么请投工党”为口号,公开反对有色移民的保守党候选人彼特·格里菲斯竟然出其不意的赢得了一向支持工党的斯梅西克选区的议席,这令威尔逊工党政府甚为震惊。威尔逊政府意识到,抵制移民在一些地区已经成为民众共同的心声,特别是移民问题已经成为选举成败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应当引起工党政府足够的重视。肯尼亚亚裔移民危机爆发前后,移民问题再次成为政治议题,反对党保守党利用移民问题向工党政府施加压力。1968年2月,以邓肯·桑迪斯和伊诺克·鲍威尔为首的保守党人在议会中陆续发表演讲,强烈要求政府立即采取果断措施,限制移民进入英国,并警告说:“如果肯尼亚的亚裔人目前以我们社会根本无法容纳的移民数量进入英国,那么,这将会对英国产生严重的社会问题,其后果不堪设想。”在他们的煽动下,英国国内种族主义情绪高涨。威尔逊政府认为,要想巩固执政地位,避免斯梅内克选举事件“悲剧”重演,安抚民众群情激昂的限制移民的情绪,就必须改变工党之前关于移民问题的基本立场,限制有色移民的涌入。曾经以强烈反对保守党制定移民法著称的工党主要领导人理查德·克罗斯兰不得不承认:“自从斯梅西克选举事件以来,很明显,移民已经成为工党竞选最主要的潜在‘选票杀手’,如果我们任由移民自由进入并愉快的居住在我们的城市。”后来,他又进一步解释道:“工党意识到在移民问题上,他们不得不向保守党靠拢,制定与保守党相类似的移民政策。”②
总之,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英国的经济形势每况愈下,“英镑危机”使威尔逊工党政府信誉严重受损,英国民众对工党政府的支持率下降。肯尼亚亚裔移民危机的爆发,进一步激发了民众的不满情绪。为维护工党执政地位,顺应民意的需要,威尔逊政府被迫放弃工党以往倡导的种族平等、移民自由的既定方针,在移民政策上与保守党达成共识,标志着英国工党对待移民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由包容开放到严格控制。《1968年联邦移民法》的出台,是20世纪60年代英国政治、经济变化发展的必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