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有你在,我不觉得孤独

来源 :闽南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zs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人对于孤独的定义就是:独来独往,独自一人去餐厅,去图书馆,去逛街等等。这种人在那些活泼外向、合群的人看来,是一种病态,因为他们不合群,似乎也没有什么朋友,你看到他们的样子总是孤孤单单一个人。然而,所有的人,都在误解。事实上,孤独是灵魂的放射,理性的落寞,也是思想的高度,人生的境界。孤独是一种常态,每一个都会有,只是程度不一样而已。在面对孤独时,处理的方式不一样,所带来的结果也会不一样。
  好友问过我,哎,你感到孤独吗?我愣了一下,笑着说,会,不过很少,因为很多时候,我并不觉得也不记得孤独是什么样,又是什么感觉。他说,当我一个人在寝室的时候,看着空无一人的寝室,就会感到一种莫名的孤独感包围着我,让我喘息不止。老实说,我并不能理解他的孤独,相反,即使一个人在寝室,我也能很快就适应,自娱自乐。我给他的解释是,因为我不会让自己闲下来,即使是难得的空闲,你看到我的样子是这样:可能在电脑前敲敲打打,可能在写字,也可能是在专注地看书。如果你要问我,为什么?我只能说,我生性如此。后来,我渐渐地明白,并不是生性如此,而是读书给予我的莫大勇气,这种勇气足够激励我去战胜那种莫名而来的孤独感。让我有一种心境去面对如恶魔般的孤独感。
  或许我并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但是通过读书,我知道我不想要的是什么。我们都想要诗与远方。如果,你在现实的生活中,没有时间去考虑诗与远方。那么在书里,你会获得另一种诗与远方。书里的世界,千姿百态,看到别人的生活,在想象中去往那个远方。
  读书,让我对自己喜欢的事情更加坚定。人生只有一次,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开始写小说的时候,是因为失恋的缘故。有时候输入的东西太多了,就需要输出。尤其是失戀后的负面情绪,如果没有地方发泄出来,那么很快,你就会被自己的坏情绪所禁锢。那时,是我第一次动笔写,陌生、没有逻辑,根本就不像小说。有个朋友,他也是写小说的,听说很厉害。我们互相关注了。他看了我的小说开头,就说,没有悬念,感觉像是抄袭了“何以笙箫默”的开头。还说,你不适合写小说。我说,可能是凑巧吧。后来,我没有再和他说过话。“何以笙箫默”好像是挺火的,但是我没看,至于小说,好像是以前看了开头两段,后来看不下去了。就没有看完。难道是我的记忆深处里,真的存在了和那本小说一样的镜头?我不得而知。也许他说得很对,我是不适合写小说。但是,我并没有因此而放弃想要成为一名作家的梦想。因为喜欢,所以坚持。虽然天空没有留下我的身影,但是我已经飞过了,这就足够了。
  直到现在,我还是很喜欢写作,我把它当作一种终生追求的目标,把自己的故事带给更多人。因为恋上写作,也更加喜欢读书。我喜欢远足,但是我更爱安静地看看书,做笔记,这样的时刻让我很安心。
  喜欢读书的人是幸福的,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通过阅读,我们可以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界。梭罗在《瓦尔登湖》里谈论过阅读。他认为真正的阅读,是一项高贵的活动,而这项活动,会让读者感到更加劳累。他认为,读书需要的训练,就像运动员接受的那样的训练,而且,人们差不多要终其一生,追求这个目标。具有阅读能力的人,无形间获得了超越有限生命的无限可能性。
  因为有你在,我不记得孤独是什么样子。因为有你在,我学会了和孤独和解,也和自己和解。
其他文献
少时家境贫寒,兄弟姐妹众多,但是持家有道的父母,总能想方设法让日子过得丰富多彩。  从前的水果和蔬菜不像现在这样不受时令限制,可以随时解馋。想要吃几个柑桔,非得等到严冬到来。还记那时候,每次吃柑桔时,父亲都会叮嘱我们一定把桔皮留下來。  他把我们剥下来的桔皮,放到那个陪伴他大半辈子的铝制圆坦盘里。天晴的时候,放到太阳下暴晒一番。冬天的大晴天,阳光也是柔软的。父亲有的是等待的耐心。过些时日,待桔皮彻
期刊
人,若略微上点年纪,不可太久不见。  常常相见,便不会有什么特别不同的感受,若太久不见,便会有许多惊讶的发现,最明显的一点便是:唉,老了!  此感慨,始于若干年前。  一日路遇一老人,约摸八十上下年纪,拄杖而行,其行动不便明显是大病后遗症所致。老人头发稀疏发白,仍一丝不苟地向后梳理着,浑身上下收拾利索,显得精神矍铄。但与其自己的往日相比,已显非常不济。  这位老人,我颇有印象,在我年幼时,他是邻居
期刊
我提着梦影在走  其实不过 是在染缸里又走了一回  其实 裁缝也在云想花想  画饼画不成的圆月  我提着一只鹿腾空而越  邮电已成电邮  无信一身轻的邮差  再也无需担忧——  言语会把轮胎压爆!  缭乱着一种声音的直逼  缭乱着子虚乌有的乌有  当孩子的谎言光鲜起来  我只好蜷缩在颠倒的时空  梦影如是阳光下的肥皂泡  如是舊时光的再次侵蚀  返照着被挖空心思的冷眼  趁月色还在 提梦影行走  
期刊
艾草,气味芳香,又称香艾,有祛湿散寒,温血活血等功效。我喜欢用艾草泡脚,每次泡脚时,闻着艾草散发出来的香气,就会想起小时候的一件事。  一次农忙时节,村里来了几个收购艾草的外乡人,他们用大喇叭每天喊着:“艾叶一斤五分钱!艾叶一斤五分钱!”艾草长满田间地头,村民们都动起来了。但大人们实在忙不过来,于是这赚钱的机会就落在了孩子们身上。每天放学,我都提着个大篮子和小伙伴们一起去摘艾叶。没几天,村庄附近的
期刊
春暖花开的季节,回味着桃李的芬芳,观赏完灿烂的樱花,漫步在南湖湖畔的小道,蓦一回头,骤然发现绿荫草坪上那醉人的黄花风铃木,更让人一饱眼福。  黄花风铃木,据说,它原产墨西哥、中美洲、南美洲,1997年前我國自南美巴拉圭引进栽种。  黄花风铃木,一听这名字,就已令人醉,它是一种会随着四季变化而更换风貌的树,又是春天来临时的指标花卉。百花丛中,它与众不同,先花后叶,落落大方地盛情绽放,给人一种积极向上
期刊
向来喜欢两件事,一喝茶,一看书。有说像着了迷,有说是入了神,而我只是觉得,一切习惯了而已。书香与茶香,是生命中最理想的依托。  网上戏称福建人,一天到晚都在喝茶。似乎说得挺对,尤其我们诏安人。早起有早茶,下午喝个下午茶,晚上就更有理由喝茶了,若是饭后没有一杯茶,从口腔腹腔到心里,都会变得寡淡无味。岩茶的大气端庄沉稳内敛,八仙的清冽甘醇粗犷淳朴,红茶的厚重浓郁婉约细腻,都能在诏安找到知音。而我是不讲
期刊
南国的小城,又到了入冬的时节。  每天早晚,走在热闹或清冷的小街,会觉得有了些寒意,只想快快回家或躲到上班的地方去。匆匆地走着,忽听到后面有人唤我一声“小菁”,心里顿时涌起一股暖流,即刻回头寻找那熟悉的久已不见的身影,我知道,这是我漳州一中的老师或同学在叫我。  “小菁”这名字,我把它留在了伴我度过六年初高中生涯的一中校园里。那年九月,我带着期盼,走进这座至今已历经110春秋的学校的校门。长长的校
期刊
踏过火盆,迎面伸来一双手,稳稳接住了我。抬头一望,一双带笑的眼,慈祥的面容,干净利落的短发——是爱人的妈妈,我的婆婆!  这双手是那样地厚实、有力,牵着我走进红幅高悬布置一新的厅堂,紧张的心渐趋平静。妈的嘱咐犹然在耳:“孝敬公婆,当个好媳妇。”  寒冬傍晚,下班踏進家门,婆婆望着我,眼里满是心疼。  “嘴唇又冻紫了,手伸过来下。”  又是这双大手,将我的手拖了去。瞬间,暖流传导至全身,所有细胞活跃
期刊
晾台上种植的迎春花葱茏青翠,远方吹来的一缕缕寒风越过防盗金属网摇曳着花枝,枝头含苞欲放的红色、金黄色蓓蕾轻轻晃动了起来,那是迎春的舞姿;立春节气天空中流淌着春天的气息,春暖乍寒是花的守候;蓝天下的云彩裹着阳光缓缓移动,那是流年的红尘,潮来潮去;花开花谢,辗转着不息的轮回。  时光流逝,岁月沉淀。窗帘外,行道树上刚刚悬挂起来的一盏盏红灯笼,为迎接春节的到来营造出了一派祥和的节日气氛。年,越来越近,心
期刊
品尝着母亲从乡下捎来的农家自产小麦面粉,故乡就近了。  去年春暖花开时,正是举国上下齐心协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非常时期,我们一家响应政府号召,选择就地过年。时光飞逝如电,母亲得知我们国庆节要回家,竟兴奋得一夜未眠,她早早地守候在村口的大榕树下,眼巴巴地望着迎来送往的车辆,生怕遗漏掉什么。  家里的晚餐很简单,包水饺是母亲的“拿手好戏”,这道美餐一做就是三十多年了,那皮薄肉嫩的水饺分明是母亲的味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