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机械专业主要包括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业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等。中职机械类专业所学知识具有很高的实训性和应用性,技术含量也极高,开展该项专业教学活动,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与创新实践精神,不断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将简析中职机械类专业学生核心素养的活动设计方案,并提出个人见解。
关键词:中职机械类专业;核心素养;活动设计方案
一、 中职机械类专业教学活动存在问题分析
(一) 教学活动与教学目标出现脱轨现象
机械类专业教学有三大子目标,分别是培养学生的安全生产意识,加强学生对未来职业技能的了解;引导学生客观评价自己;及时反思实训过程以及通过小组合作评价活动塑造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然而,在进行实际教学活动过程中,部分教师忽视了这三大目标,割裂了教学活动与教学目标的关系,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机械创造与加工技能,阻碍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 教学技术设备落后
發展中职机械类专业教学事业,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学技术设备所起到的作用不容忽视,可是,当前大多数中职院校由于资金不足或者教学观念不正确等因素的限制,教学技术设备相对落后,无法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实训教学活动不能满足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机械类专业教学活动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教师必须定期为学生组织高效的实训活动,而当前的实训教学活动不能满足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还有待加强和扩展。大多数中职院校只为毕业生提供三个月的校外顶岗实习时间,这必然无法满足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需求。
(四) 未能做好实训效果评价工作
中职机械类专业实训活动效果评价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而大多数教师都忽视了这一工作,不重视实训效果评价内容,没有根据客观的评价结果来总结更为有效的活动设计方法。
二、 中职机械类专业学生核心素养的活动设计方案
(一) 立足于教学目标
教师在设计机械类专业学生核心素养活动的过程中应该立足于三大教学目标,鼓励学生积极、自主地参与机械类实训活动,指导学生正确、安全地进行实践操作,分析自身的技能欠缺,合作完成实训作业。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机械类专业课教材深入地分析课本知识,然后通过多方位、多角度的形式设计教学活动,比如,知识抢答、游戏互动、问题竞赛等形式,全面提高学生的思维创造性和知识灵活运用性以及多角度的空间想象力,使得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更好的提高。
(二) 创新教学设备技术
中职院校应加大对教学设备技术的投资基金,大力支持机械类专业教学活动的发展。教师可以协同学生一起研究和修复教学技术设备,设计有创新意义的实践活动,发挥教学设备技术的最大价值,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设备维护意识。
(三) 提升实训教学效果
提升实训教学效果,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要广泛开辟校内外实训基地,而且还要促进机械类专业实训活动流程精细化。从宏观的视角来分析,机械类专业实训教学组织流程分为三步,即课前组织、课间组织和课后组织。课前组织特指上课铃声之前的组织,实训教学活动的课前组织要求学生在铃响之后要立刻穿戴整齐,备好劳保用品,实训组长要引导组员排好队,并清点人数,向教师报告是否存在缺勤人员。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和安全文明意识,教导学生保持尊重教师的良好习惯。
课间组织是机械类专业实训教学的重要环节,该环节又分为四个步骤,分别是做好教学准备工作、做好入门指导工作、耐心进行巡回指导性练习、做好整理工作。其中,做好教学准备工作需要记录每次的考勤状况,编撰完整的实训日志,科学分组,安排好每一个工位,分发划针、样冲、钢直刀、壁刀、手锯、麻花钻、游标卡尺、万能角度尺、粗锉、精锉、多用扳手等各种工具和各种文献资料,并做好纪律教育工作。进入入门指导活动以后,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知本次实训任务,了解实训要求、实训步骤以及如何分析工艺、选择材料、判断质量是否达标和选用设备技术等。教师在进行示范性操作时,必须明确操作要领和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对于巡回指导性练习活动,教师要以此指导学生了解工位,熟悉机械操作技术方法与工艺流程,帮助学生解读疑问,教导学生掌握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提醒学生及时报告重要事项。整理工作通常是实训课堂即将结束时的工作,在这一阶段,教师应指导学生清洁本次实训活动所使用的机械设备,然后将其归仓和复位,打扫实训场地,完成关电、关机、关扇、关窗、关门等“五关”,编撰完整的“工具设备使用记录”。课后组织的目标是判断和检测学生是否掌握了专业理论知识、机械类专业操作技能与机械加工,帮助学生加强实训要点,积累有效的实训经验,并编撰本次的实训报告,做好课后辅导。需要注意的是,实训报告属于学生参与机械类专业实训活动的重要材料,内容应包括本次机械类专业实训课题、教学活动的目标、所需要的机械设备和仪器、操作过程、安全要点、实训体会、教师的评价和小组综合成绩评价等。
(四) 做好实训效果评价工作
对于最终的教学评价工作,教师理应细分评价程序,提升评价工作的全面性与客观性,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教学评价工作是由一系列具有先后次序的工作组成的,一般包括确定评价标准、实施评价、全面评价、评价面谈和确定改进方案。在确定评价标准时应注意评价标准必须要客观,不能过高或者过低;在实施评价时,应明确这一阶段的教学工作是将工作的实际情况与评价标准进行比较,并发现需要改进的问题;进行评价面谈时,应做到坦诚沟通,做好师生之间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工作,改善评价方案,制定最科学的评价标准。在确定改进方案时需要对原方案进行改进,使之更加切合实际。
三、 结语
综上所述,提升机械类专业教学质量,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引导学生熟练掌握机械操作与加工技术及其操作方法,灵活使用理论知识,培养高素质实践人才,教师理应立足于机械类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安全生产意识,加强学生对未来职业技能的了解,引导学生客观评价自己的能力,及时反思实训过程,通过小组合作评价活动塑造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创新教学观念,树立新理念,做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衔接工作;细化机械类专业实训教学组织流程,并做好教学评价工作。
参考文献:
[1]王春蕾.试论中职机械制造和自动化专业教学问题与对策[J].科学技术创新,2016(24):62.
作者简介:
王志梅,吉林省梅河口市,吉林省梅河口市职教中心。
关键词:中职机械类专业;核心素养;活动设计方案
一、 中职机械类专业教学活动存在问题分析
(一) 教学活动与教学目标出现脱轨现象
机械类专业教学有三大子目标,分别是培养学生的安全生产意识,加强学生对未来职业技能的了解;引导学生客观评价自己;及时反思实训过程以及通过小组合作评价活动塑造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然而,在进行实际教学活动过程中,部分教师忽视了这三大目标,割裂了教学活动与教学目标的关系,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机械创造与加工技能,阻碍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 教学技术设备落后
發展中职机械类专业教学事业,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学技术设备所起到的作用不容忽视,可是,当前大多数中职院校由于资金不足或者教学观念不正确等因素的限制,教学技术设备相对落后,无法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实训教学活动不能满足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机械类专业教学活动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教师必须定期为学生组织高效的实训活动,而当前的实训教学活动不能满足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还有待加强和扩展。大多数中职院校只为毕业生提供三个月的校外顶岗实习时间,这必然无法满足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需求。
(四) 未能做好实训效果评价工作
中职机械类专业实训活动效果评价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而大多数教师都忽视了这一工作,不重视实训效果评价内容,没有根据客观的评价结果来总结更为有效的活动设计方法。
二、 中职机械类专业学生核心素养的活动设计方案
(一) 立足于教学目标
教师在设计机械类专业学生核心素养活动的过程中应该立足于三大教学目标,鼓励学生积极、自主地参与机械类实训活动,指导学生正确、安全地进行实践操作,分析自身的技能欠缺,合作完成实训作业。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机械类专业课教材深入地分析课本知识,然后通过多方位、多角度的形式设计教学活动,比如,知识抢答、游戏互动、问题竞赛等形式,全面提高学生的思维创造性和知识灵活运用性以及多角度的空间想象力,使得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更好的提高。
(二) 创新教学设备技术
中职院校应加大对教学设备技术的投资基金,大力支持机械类专业教学活动的发展。教师可以协同学生一起研究和修复教学技术设备,设计有创新意义的实践活动,发挥教学设备技术的最大价值,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设备维护意识。
(三) 提升实训教学效果
提升实训教学效果,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要广泛开辟校内外实训基地,而且还要促进机械类专业实训活动流程精细化。从宏观的视角来分析,机械类专业实训教学组织流程分为三步,即课前组织、课间组织和课后组织。课前组织特指上课铃声之前的组织,实训教学活动的课前组织要求学生在铃响之后要立刻穿戴整齐,备好劳保用品,实训组长要引导组员排好队,并清点人数,向教师报告是否存在缺勤人员。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和安全文明意识,教导学生保持尊重教师的良好习惯。
课间组织是机械类专业实训教学的重要环节,该环节又分为四个步骤,分别是做好教学准备工作、做好入门指导工作、耐心进行巡回指导性练习、做好整理工作。其中,做好教学准备工作需要记录每次的考勤状况,编撰完整的实训日志,科学分组,安排好每一个工位,分发划针、样冲、钢直刀、壁刀、手锯、麻花钻、游标卡尺、万能角度尺、粗锉、精锉、多用扳手等各种工具和各种文献资料,并做好纪律教育工作。进入入门指导活动以后,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知本次实训任务,了解实训要求、实训步骤以及如何分析工艺、选择材料、判断质量是否达标和选用设备技术等。教师在进行示范性操作时,必须明确操作要领和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对于巡回指导性练习活动,教师要以此指导学生了解工位,熟悉机械操作技术方法与工艺流程,帮助学生解读疑问,教导学生掌握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提醒学生及时报告重要事项。整理工作通常是实训课堂即将结束时的工作,在这一阶段,教师应指导学生清洁本次实训活动所使用的机械设备,然后将其归仓和复位,打扫实训场地,完成关电、关机、关扇、关窗、关门等“五关”,编撰完整的“工具设备使用记录”。课后组织的目标是判断和检测学生是否掌握了专业理论知识、机械类专业操作技能与机械加工,帮助学生加强实训要点,积累有效的实训经验,并编撰本次的实训报告,做好课后辅导。需要注意的是,实训报告属于学生参与机械类专业实训活动的重要材料,内容应包括本次机械类专业实训课题、教学活动的目标、所需要的机械设备和仪器、操作过程、安全要点、实训体会、教师的评价和小组综合成绩评价等。
(四) 做好实训效果评价工作
对于最终的教学评价工作,教师理应细分评价程序,提升评价工作的全面性与客观性,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教学评价工作是由一系列具有先后次序的工作组成的,一般包括确定评价标准、实施评价、全面评价、评价面谈和确定改进方案。在确定评价标准时应注意评价标准必须要客观,不能过高或者过低;在实施评价时,应明确这一阶段的教学工作是将工作的实际情况与评价标准进行比较,并发现需要改进的问题;进行评价面谈时,应做到坦诚沟通,做好师生之间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工作,改善评价方案,制定最科学的评价标准。在确定改进方案时需要对原方案进行改进,使之更加切合实际。
三、 结语
综上所述,提升机械类专业教学质量,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引导学生熟练掌握机械操作与加工技术及其操作方法,灵活使用理论知识,培养高素质实践人才,教师理应立足于机械类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安全生产意识,加强学生对未来职业技能的了解,引导学生客观评价自己的能力,及时反思实训过程,通过小组合作评价活动塑造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创新教学观念,树立新理念,做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衔接工作;细化机械类专业实训教学组织流程,并做好教学评价工作。
参考文献:
[1]王春蕾.试论中职机械制造和自动化专业教学问题与对策[J].科学技术创新,2016(24):62.
作者简介:
王志梅,吉林省梅河口市,吉林省梅河口市职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