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对话教学策略之我见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risekar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学科,由于缺乏实践基础与语言独有情景,学生英语学习困难重重、枯燥乏味,往往很难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语课堂对话教学中。如何巧妙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已成为广大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共同探讨的难题。我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发现对话教学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
  一、突破语言障碍,调动欲望
  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发展与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态度,语言学习成功体验是与情感态度密切相关的。所以,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构建一种和谐、平等、民主的课堂对话环境对于语言学习是及其有利的。教师幽默的口语、丰富的体态语与夸张的表情,对学生积极的评价等等都能很好吸引学生,消除学生心理上的障碍,我们英语教师还要注意帮助学生突破语言障碍。对于需要运用大量语言进行实践的小学英语课堂来说,激活学生已有的语言知识,调动学生想学要学的欲望能够使对话教学的效果达到事半功倍。激活与调动的策略如下:
  1.游戏或歌曲的渲染,创设英语语言学习情境
  游戏是孩子们的天堂与乐园,将游戏引进小学英语课堂对话教学中,能将枯燥、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成学生愿意接受与认可的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形式。游戏和歌曲内容的选择要有利于核心语言的训练和使用,能够搭建新旧知识的关联性,能够切实培养学生的综合语用能力。
  2.大量的听说训练在前,可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先由教师导说,再自然逐渐过渡到自主猜测说
  这样学生既觉得有趣,又能促使学生大胆思维,大胆说话,充分培养发散性思维。《小学英语课程标准》:“语言技能是构成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个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听和说是理解技能,说和写是表达技能;这四个技能在语言学习和交际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学生应通过大量的专项和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真实语言交际打下基础。”
  二、充实教材语境,形成线索
  基于原教材语境本身,利用“横着加、深里挖”的方法,对教材语境的情感线索和逻辑发展进行丰实,并在此丰实的语境中实现情感带动、语用体验、语言训练与思维发展的共进。
  现笔者以人教版pep小学英语四年级Unit 3 Part A Let’s talk 为例,对如何充实教材语境进行探讨。
  案例:本案例为人教版pep《英语》(三年级起点)四年级下册Unit 3 Weather Part A Let’s talk。本部分的核心语言学习内容是“Can I …”。教材语境为外面天气很冷,Mike呆在家里很无聊,他很想出去外面玩,他用“Can I go outside now?”询问妈妈他能出去玩吗?中午,Mike吃午饭,他用“Can I have some soup?”询问妈妈他能喝点汤吗?
  基于这个故事,教师该如何丰富教材语境呢?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提供与课文语境相同或相似的语境,在更丰富的语境中进行扎实训练。就本单元话题天气而言可进行大量形式丰富的语言操练,如学生居住城市的天气状况,以及学生现在的特别想法,用“Can I …”表达现在能做什么吗?由学生自己迁移到Mike。教师创设天冷,Mike呆在家里很无聊的情境。Mike想做点什么呢?教师可先导说:I suppose Mike wants to watch TV. So Mike asks his mum“Can I watch TV, Mum?”接下来由学生猜测Mike 想做什么,学生用核心语言“Can I …”进行猜测。学生就出现各种猜测:Can I read books, Mum?/ Can I do my homework, Mum?
  三、用好教材语境,训练语言
  对话教学关键是让学生在理解语篇的基础上学习语言,这样语言就有了生命,就成了活生生的语言。在教学中教师应采用整体教学的模式,把词汇、语法放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接着以上述案例为例,学生就核心语言熟悉训练后自然过渡到教材中的对话。经过呈现,以问题为导入,促进学生对对话的理解和把握,学生已经初步感知、理解了语言,接下来就到了操练的阶段,操练对于句子的掌握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感知和理解不能代替运用,而真正学会运用,必须有模拟的操练和练习。组织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操练,对话听读、模仿跟读、同伴互读、角色扮演、对话表演,层层深入,练熟教材中的对话。口语对话活动犹如游泳、开车一样,只有在大量的练习中,才能将知识内化上升为应用能力。
  四、创设相似情境,活用语言
  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延伸,增加更多的语言训练场景(公交车上、餐桌上、教室里等等),让学生用核心语言“Can I …”询问许可,提供更多地运用性操练活动机会,让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及综合语言应用能力得到训练,为以后真实的情景交流打下基础。教师可充分利用教材资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性,让学生观察、想象、并应用核心语言自编对话和小故事。
  对话不仅是一种沟通,更是一种互动,对话教学中的师生都应当是主动参与、平等对话的关系。因此,在小学英语课堂对话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消除学生学习的心理和语言障碍,创设直观的、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教学情境,即生活化的情境,创造性地用活教材语境,组织多样化的对话教学形式,营造良好师生、生生对话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从而实现课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实现学生理解能力到表达能力的跨越。
其他文献
最近看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的一本书《做最好的老师》,其中一篇《我的语文教育观的形成过程》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作为语文老师,该教给学生的不仅是几本语文书的知识,还应该有能力,而且是把知识能力的提高同思想認识的提高融合自一起才好。  一、孤立的语文教学是不可取的  知识固然重要,它是基础,但如把眼光只放在这个上面,“教”不如“不教”。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那种除了上课、教科书、家庭作业、分数以外什么都不想的
期刊
英语教学要从娃娃抓起,这已成为当今教育界的共识。虽然目前我国英语教育已基本普及到小学阶段,但是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却非常令人担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小学师资力量有限  随着二孩政策的开放,农村小学学生人数逐年上升,而农村小学每年招聘的教师人数---特别是英语教师人数相应的增加。开设了英语这门课程,却没有专业对口的老师。这就迫使大部分农村学校不得不将其他科目的老师安排在英语这个岗
期刊
本文结合人教版《化学选修4》“第三章”的课程设计,讨论如何根据“构建高效课堂”的教学目标设计出导学案。  一、深入了解高考,以确定考点分值分布  在近7年的高考中,考题主要集中在离子浓度及沉淀的溶解平衡与转化上。该课题既着重考查了溶液中存在的粒子浓度的顺序,同时重点研究了溶液中的三大守恒的关系,这就使题目在考纲范围内有了比较强的技巧性。题型上从原来的文字表述题向图像题转变。  二、设计思维导图,有
期刊
生活处处有语文,生活处处需要语文,两者息息相关,把语文教学与生活拉近,强化生活意识使学生渐渐领悟语文的原貌——源于生活,为了生活,服务于生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注重运用学生的丰富生活经验去理解语文知识,再让学生将学到的语文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这样把语文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下面谈谈自己在农村小学语文课教学的体会。  首先,教师应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为学生服务,教师就应转变
期刊
小学生学英语是顺应时代所需。在小学英语的教学中,不管是使用哪一个版本的教材,单词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小学生学习英语单词就好比学习语文的生字词,但又不完全一样,要先学习了生字词才能更好的去学习课文。所以说,学习好英语单词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但由于小学生的年龄、性格特点及英语词汇的复杂性,学习好英语并不是一件易事,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特点与教材特色,两者相结合进行教学。下面就结合本人
期刊
一、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第一,教学目标的设计应体现客观性。要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情况而定,不能具有随意性。  第二,教学目标要全面,要做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目标的内在统一。需要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发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而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教学中需要优先考虑和实施的课程目标。  第三,目标要有弹性,要体现在教学过程的“生成性”,给学生留下发挥主体的空间与时间。  第四
期刊
一、精读课文的精彩呈现与经典成效  (一)作者简介与作品拓展  知名的作家作品,学生只了解文本呈现的作者简介是远远不够的。如《窃读记》——林海音,《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季羡林,《梅花魂》——陈慧瑛,朱自清、鲁迅……在教学这些篇目时,我们充分借助课件,介绍作者的生活经历。我们先在白板上展示一两个作品片段让学生拜读,再回归课堂,即运用“课件”共同分享与交流名著。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经典文本这样教学
期刊
现代数学源于数千年前人们的生产实践,自古以来就与人类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作为一名农村小学数学教师,我发现身边的老师在教学中,往往过于注重传授数学知识本身,而很少关注它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高分低能”用在我们农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上再也上合适不过。孩子们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脱节,他们根本感受不到学习数学的趣味和作用。这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
期刊
一、迁移能力的定义和运用的必要性  (一)迁移能力的定义  教育心理学对“迁移”做了如下定义:“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将过去所学知识应用到新的情境,进行旧知识与新情境的链接,进而促进新问题的认知和解决。这种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促进作用称为正迁移。相反,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干扰或抑制作用的称为负迁移。教学中,教师应遵循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原则,尽量引导正迁移,减少或杜绝负迁移,促进
期刊
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人的行为是自动自发的,外力能影响人的行为,但无法发动其行为,外在的权力、命令无法使一个人产生真正的效忠行为,这就是说教学中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必须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其能动作用;人的行为的产生都是有一定的原因和目的的,行为同人的需求有关,还同该行为所导致的后果有关,就需求来说,人们的行为受他自己的需求所激励,而不受别人认为他应该有的需求所激励,有时,在旁人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