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一个适合学生发展的现代教育集团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ttermonk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杭州市十三中学教育集团前身为创办于1969年的杭州市第十三中学,即杭州师范学院附属中学,系省一级重点中学,2004年4月成立为教育集团。集团下辖公办的杭州市十三中学、丰潭中学和嘉绿苑中学。下属三所学校的办学均有一定的独立性——有自己独立的校舍、独立配套的硬件设施及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集团依靠“三个统一”:统一的文化引领,统一的孵化机制,统一的人财物管理,资源共享,统筹发展,获得了同行和社会的高度认可。集团努力构建“团结、和谐、宽容、大气”的校园文化;强调“学生第一”和“教师第一”的办学理念;营造适合教师发展的氛围,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
  汪建红,现任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党总支书记、总校长,浙江省特级教师,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省级骨干校长培训班实践导师,杭州市名师培养基地科学导师团负责人,2001年、2010年两次受聘为国家义务教育教科书《科学》编委,享受杭州市政府的特殊津贴。任教32年,汪校长一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提出了课堂内“动态分层、张扬个性”和“学为中心、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承担了多项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主编书籍《孩子创造的学校》《按孩子想象构建我们的社团》《一切从这里开始——打造现代教育集团的实践与研究》等。
  记 者 自2012年4月开始启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课堂教学改革,作为杭州市初中教育的航母,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引起了杭城教育不小的“波澜”:有人说杭十三中教育集团的课改是高起点的课程改革,有人说杭十三中教育集团的课改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教师的主导性,也有人说杭十三中教育集团的课改是一种教育的集约化……汪校长,您作为集团的总校长,全程跟进并主持着杭十三中教育集团“新课改”,能否对这次课改为我们作个详细介绍?
  汪建红 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的“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课堂教学改革正式启动于2012年4月份。正如每一次改革都有准备一样,我们的课程改革也经历了一个酝酿、培训、提升实践的过程。
  2010年11月9日,当时的浙江省教研室研训部主任张丰老师来校做题为“先学后教 研学促教——课堂教学变革的核心”报告,这场报告会引起教师们对现今课堂教学变革的反思,我也在学习中反思,提升,时间一眨眼过了一年,2011年10月20日,我们在杭十三中举行了以“关注课堂教学改革”为主题的校本研修活动,我为全校教师做了《课堂已经悄悄发生转型》的专题报告,报告让教师认识到“学生—教师—知识的三者关系需要重构”,课堂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提出问题,再把学生的问题提炼出来,共同讨论解决问题,整个过程是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的过程,教师的作用是“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的学习活动”,2012年3月9日,在丰潭中学我们举办了题为“教师生涯的第二次成长”的研讨活动,从理念、心理等精神层面,使教师们真正领悟课改的真谛,并决心投身到课堂教学改革中去;3月24日,我们对杭十三中全体教师进行“新课程标准”培训活动,让教师们把握国家新颁布的“课程标准”,“标准”中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转变为老师们课堂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正是前期重视了对教师进行新课程理念的培训及思想的转变,我们的课程改革才能在两年不到的时间内初具成效。
  学校正式启动以“基于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课堂教学改革”,广泛借鉴国内外“自主合作学习”的教学理念,努力完善与之相配套的学校教育管理机制。学校先后成立了集团课改领导小组、校区领导小组、以及学科执行小组,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良好工作机制。通过开展课改动员报告会、课改理论学习会、专家引领讲座、课改论坛活动、课改课题申报立项等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活动,推动了课堂教学改革。
  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与实践,2012年6月,我们举行了“两地四校”新课改展示活动,省教研室张丰副主任、区教育局钱志清局长以及各学科教研员莅临现场指导,展示活动得到了上级和同行的高度认可和评价,认为“课改方向正确,学生学习热情高,教师积极主动”。8月暑期研讨会,我们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具体细化落实课改工作,特别是出台了集团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方案,切实保障“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课堂教学改革的有序推进。
  当前,我集团的课堂教学已经发生了变化和转型,转型的主要特征是“学为中心、以学定教”。
  记 者 T字形、长方形、E字形等“学习小组”是当前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教室里座位排列的一道独特“风景”,上课方式也随着座位的变化发生了改变。请汪校长对相关课堂形式作一个详细解读。
  汪建红 因为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们灌输式的一讲到底,而是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所以各班主任智慧地将班级学生组建为7~8个合作学习小组,每组5~6人。T字形、长方形、E字形等位置编排方式,成了合作学习的一个重要载体。小组建设在遵循“同组异质,异组同质”原则的同时,还提出了“竞选组长,双向选择”原则。
  课堂教学为什么要合作学习?课堂中教师的作用到底是什么?我想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力,学习归根到底是个体的自主学习,而这种自主学习的能力需要在学校的团队合作学习中得到培养和提升,在当前独生子女的家庭背景及独门独户的居住环境下,更需要学校提供合作学习的平台,他们需要同学之间的这种思想的碰撞以及与老师的平等对话,老师从讲台上走下来,走入学生中间,这种班级小组的合作学习方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真正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学习就是对知识进行重构及顿悟的过程,发生于生生互动与师生互动,互动质量越高,学习成效越好。现在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带着问题进课堂,与同学讨论、交流、质疑,在老师的带领下提升、深化,这是我们真正需要的课堂,也是学习力提升的保障。
  在这种学为中心的合作学习关系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即为“搭桥、铺路和导航”,让学生不断获得成功体验,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记 者 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的“小组合作”外在呈现的“拼桌学习”,实际是一种“抱团合作”。这种形式的上课方式势必有其对应的评价方式,请汪校长为我们讲解“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课堂教学改革独特的评价方式。
  汪建红 评价方式的改变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以往我们太过重视终极性评价,以分数论英雄,而忽略了分数背后学生付出的代价,这次的改革就是希望在提升教育质量的同时能关注学生快乐成长的过程,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极性评价相结合,真正有利于学生的发展。集团经过研究制定出了一套适合学生发展并与杭州市综合素质评定体系相匹配的学生学习过程评价标准,图1即是我们的这套综合评价系统的内容。
  集团还创建了学生学习过程评价系统,实施流程如图2。
  为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尝试了如下几种评价方式:
  1.对学生的学业学习进行评价。每个学生能为小组贡献多少分,取决于该生的测试成绩比自己过去的平均成绩高多少,同时,不论基础成绩如何,测试成绩“优秀”的学生总能获得最高分,使得每个小组成员都能比照个人过去的成绩为小组作出相应的贡献。
  2.课堂教学中做好即时评价和过程评价(运用课堂教学评价表)。
  3.为合作学习评定等级,既要为小组评定等级,又要为个人评定等级(既奖励最终的结果,也奖励促成这一结果的合作行为),两种评价方式共存:评价小组成果、评价个体贡献(每月一评)。
  4.认可、赏识合作的成果。
  (1)借助电子通讯汇报并发布小组和个人成果;
  (2)在教室及校园内进行宣传;
  (3)向家长、全校学生、专家作汇报。
  教师经常使用的奖励方法还有:为学生的某些任务、行为打分(APE);分发五星、笑脸或表扬卡(提升学生的成绩等第);评选学习、社会活动优秀生,给予表彰(优秀学生、校园之星评比);提供给学生的特权有:表现优秀者可以得到额外的休息时间、在特殊的时间完成自己特殊的任务、可以不做某些规定的工作、有自由的阅读时间。
  我们精心设计的奖励制度和特权制度,极大地鼓励了某些行为并抑制其他行为。这种合作性的奖励体系提升了学生对学业学习的重视,改变了评价成就的标准。
  记 者 在过去将近两年的时间里,汪校长您听到了各种有关学校新课改的声音,相信许多是肯定和支持的声音,但也不乏有一些阻力和困惑,您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
  汪建红 集团近两年的新课改确实是一段艰辛而富有成效的经历。课改伊始,我们确实遇到了一些困难,总结起来主要有来自学生的和家长的。
  学生方面,如座位排列变动后引起的学生管理问题,是否影响学生身体健康问题,分小组抱团合作,会不会拖学业优秀学生的“后腿”等问题……我们就向教师和学生广泛收集金点子,大家献计献策,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我们始终坚信:只要方向正确,方法总比问题多,直面问题寻找解决方法已经是我们的思维习惯,在此,我要由衷感谢十三中教育集团的老师们,是这一支优秀教师团队破解了来自学生中的问题,使学生真正喜欢上了现在的课堂教学。
  另一方面,针对家长们的担心,我们及时改变了家校合作形式:开放课堂,让家长随时进课堂听课;家长会邀请家长体验学生的小组合作;让家长在家长会上畅谈教育理想;参与社团活动;等等。让家长感受并体验这样的课改方式,让我们的家长消除担忧,使家长放心。现在每次家长会,我们“家长小组”也养成了抱团合作意识。十三中教育集团的课改能顺利地进行到今天,也有家长的一份贡献。
  记 者 随着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您对学校有哪些愿景和展望?
  汪建红 随着集团数字化进校园项目的推进,我们的课改将与现代教育技术更紧密地整合。课程改革需要最大范围地使用信息技术,让学生能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如针对一些知识的重点难点,我们建构微课堂、形成微课程,学生可以通过校园学习库,下载微课堂视频,根据个体的基础和能力,有选择性、个性化的进行自主学习,然后带着问题进课堂进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学校现已有1000余个微视频,供给学生选择学习,同时在每个班级门口安装云视窗,展示学生的校园生活,使学生更阳光、更快乐,也充分体现了我们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
其他文献
编者按  近年来,磐安县的教育走出了一条具有磐安特色的发展之路。与此同时,磐安县教育系统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典型,如感动中国2012年度人物陈斌强老师、在严寒中跳入冰河勇救落水妇女的潘福云和郭指威老师……这些离不开磐安县教育局多年来扎实推进且主题鲜明的师德师风建设,离不开教育局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工作上的各种制度保障,离不开教育局在促进城乡师资均衡发展工作上的种种创新举措……正如浙江省委宣传部副巡视员陈
期刊
山区职校的教师,经常会发出这样的感叹:要开开心心地当好一个职校教师,实在是不容易。这是因为不如意的招生情况经常出现,不成功的教育事例时有发生,不中听的评价时有耳闻……许多初出茅庐的教师很快磨掉了激情和锐气,许多上了年纪的教师盼望着早日退休……当前,国家对职业教育寄予厚望,职校要发展,就必须打造一支师德高尚、善于管理、勇于开拓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学校”,基于这样的使命感,
期刊
教育者,不一定是先知先觉者,但一定是勇为人先者;科学的实验,渐进的改革,明晰的理念,自觉的践行,是我们从教者的应有属性。当前,创建省特色示范学校这一重大举措的推行,顺应了浙江省普通教育的发展要求,同时也和深入开展新课程改革的步调相一致。  什么样的属性可以称为“特色”?什么样的特色可以长葆活力?把特色放在什么样的位置,才可以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教学实践的改进?这是需要我们认真加以思考的问题。 
期刊
一、我的成长误区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主要包括道德成长、教学成长和科研成长三个方面。也就是说,良好的师德师风、较强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是一名专业教师应同时具备并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但长久以来,我对这一概念心存误解。  我之前认为教师的道德水平是与生俱来的,而且水平高低与教书育人没有直接关系,直到教师群体中曝出一件件有损师德
期刊
2012年,为将我校办成学生喜欢、人民满意的九年一贯优质学校,校长提出了“美丽大成,幸福成长”的理念,其中“争做最美教师”和“营造美丽课堂”对我们一线教学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才能有效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如何才能在课堂中真正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为解决这一系列难题,真正使“美丽大成,幸福成长”转化为现实,在校长的领导下,学校创造性地进行以教学案为载
期刊
从未来教育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来看,创新人才教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目前存在的严重问题,即学校忽视创造性与想象力的培养、课堂教学模式陈旧、实践教学水平低下等已经成为创新人才健康成长的瓶颈。办学质量上乘、品牌特色凸显的名牌中学,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道路中,该如何突破这些瓶颈,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有力并有效地推动创新人才的培养?该如何用战略的
期刊
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一直是困惑语文教师的难题。一则,学生投入少。他们每天朝七晚五面对风火轮般不停旋转的课程,回家还要面对各科老师留下的各种家庭作业,休息日还要忙于补习,能静下心来认真写作的时间真是少之又少。二则,学生积累少。他们日常奔走于学校、家庭和补习班的三点一线中,课外阅读少,更无暇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去观察和体验生活,写作时自然绞尽脑汁、搜肠刮肚也写不出来。笔者一直试图解决这个难题。通过具体
期刊
【名师档案】 赵群筠,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拱墅区教研室主任、拱墅区教科室主任,杭州市文晖中学校长。曾获得浙江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浙江省优秀青年教师等荣誉。担任的社会职务有全国语文学习科学专业委员会浙江省分会副会长、浙江省名师名校长工作站导师、杭州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等。赵群筠始终坚信“用平和的心态积极迈好每一小步,一定能收获一份意想不到成功的快乐”,始终用“一颗燃烧的心”呵护理想
期刊
师资是最具活力的教育因素,是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的关键。磐安县教育局促进城乡师资均衡发展的活血策略包含输血、换血和造血三大举措(如图1所示)。  一、输血行动:输送新优师资,实施全员培训  (一)为乡镇输送新优师资  1. 新教师留城委培下乡  教育局规定新招教师一律分配到乡镇学校任教。为了让每一位新教师“先入门,后上路”,还规定全部新教师都留城区学校代培期满1年,熟悉业务后再到所分配的乡镇学校任教
期刊
语文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的教学机智。唯有“教师教得活”,学生方能“学得乐、学有成”。以下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引领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进而以“活教”促“乐学”的一点想法。  一、激活情绪,情感对话  (一)理论依据  海德格尔主张:“我们对世界的知觉,首先是由情绪和情感揭开的,并不是靠概念,这种情绪和情感的存在方式,要先于一切主体和对象的区别。”情绪唤醒理论认为:唤醒的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