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摘 要:王祥夫说,自己写东西“只是想让人们想起某种生活”。在延续其底层小说写作传统的同时,近年来,他也更多地将笔触延伸到与生活、文化、人性相关的更为广阔的精神背景中。《金色琉璃》通过细碎的生活场景的描写,用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个平凡又温情的故事,王祥夫作为作家和画家,其中的诸多表现手法都体现了中国式的美学特征。 关键词:金色琉璃;王祥夫;中国美学;平淡叙事 作者简介:张辰悦(2000.1-),女
其他文献
摘 要:《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在中国曾两次翻译,引起了两度“昆德拉”热,1987年,韩少功翻译的《生命难以承受之轻》(作家出版社出版)2003年许钧翻译《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版(上海译文出版往出版),被人们广泛认可,使用至今。主题和书名之间的鸿沟在这一次改动中渐渐填平,翻译学的不断发展也显而易见。但即便是做出了改动,中文的翻译也远不及其原本的意蕴。因为漏掉了其中重要的主题,全书中心的灵魂所在“Be
一 暮色中的祖屋 母亲把柴火 塞进炉膛 一艘老式蒸汽船 越过云海 緩缓向我驶来 二 父亲的床 安在地下两米 原来 世间最远的距离 长不过两米
摘 要:《三棵青春树》用平实的语言描述了上一世纪二十年代、四十年代和六十年代三个家庭从农村进入城市后父子两代人之间受社会潮流、生活方式、文化形态的影响而产生的各种矛盾冲突,为读者呈现了一幅陕西关中地区城市和农村的“清明上河图”。作者创作中有创新,有突破,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关键词:写作方式;语言特点;作品结构 作者简介:赵妍(1976-),女,山东曲阜人,北京市东城区职工大学讲师,文学硕士,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市2019年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中国诗词大会》模式对高职高专古代文学教改创新的借鉴研究”(项目编号193396)阶段性成果。 摘 要:“月亮”意象在诗歌中频繁出现,这与意象本身所具有的象征意义和情感内涵密切相关。然因为不同诗人情趣和抒情手法的差异,同一“月亮”意象便拥有不同的内涵,这种差别在中西诗歌间尤为显著。中唐诗人严维和德国女诗人许尔斯霍夫在各自文化内涵的熏陶下,
摘 要:中日古诗词中的“花”意象使用都很常见,中国古诗词中的“花”意象使用的比例更高、使用花的种类更多;日本古诗词中的“花”意象使用比例相对较低、种类相对较少。两者都使用了菊花和枫叶两种“花”意象,日本人偏爱樱花和枫叶两种“花”意象。中国古诗词描写景色、积极明快的多;日本古诗词中除写景外、借景抒发忧伤落寞之情的比例高。 关键词:花意象;对比;分析;频率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
你就这样走远 带走了属于我的 一段美丽的时光 和时光里那 尚且年轻的样子 曾有温热的手 抚过那些火红的玫瑰 曾有欣喜的眼眸 漫过绿色的树影 夏季 嵌入我生命的 一段蓬勃的光阴 我该怎样送别你 夏季 我们相爱又相互温暖的季节 你是否还会 常常出现在我的梦里 待明年 你携百花归来 你是否 还和今年一样茁壮 我是否 拥有现在的活力 夏季走了 仿佛一个转身般 倏地走远 而我只能站
很快就扯起的黑幕 又被刽子手掀了起来 急切切地扫向寒露 一片嘈杂过后 梳着浓密发辫的姑娘 缓缓地 穿行于渐枯的原野 和寂廖的街巷 固执地 把最后的纏绵 吻向辽阔 嘀嗒 嘀嗒 塞外的秋雨 从不嫌弃贫瘠
那一根根青絲上写满了故事 就像树心上那一圈圈年轮 诉说着千年的故事 熟透了的青丝 亲自体验了 人世间的爱恨情仇 饱经风霜后 才恋恋不舍地 变了颜色 就像把一张白纸 写得密密麻麻
摘 要:以?安家?和?卖房子的女人?这两部影视作品为研究对象,从价值观这一方向探析中日影视作品价值观输出,并进行对比。文章从整体价值观差异和传递自我价值观的方式差异这两个角度出发对这两个研究对象的价值观输出进行分析。 关键词:影视作品;价值观输出;?安家?;?卖房子的女人? 作者简介:白阳明(1974-),女,汉族,湖北秭归人,湖北工业大学副教授,文学博士,研究方向:翻译、文学与英语教学;汪慧
我看到白云 落到了地上 是那么輕 仿佛八月里的秋天 一只绣花针掉落在了窗台 西风很紧 一只猫踮着脚尖走过 母亲手里的汤面还有余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