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虎雄:走向“生动·大气”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lentmo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姚虎雄,江苏省吴江市实验小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苏州市名校长,苏州市学术带头人,江苏省实施素质教育先进个人。他崇尚“平等、自由、民主”的教育文化,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学相长”作为自己的教育信念。本着“为师生的未来发展丰厚素养”的追求,他提出了“生动·大气”的教育主张,创造性地建构相应的理念体系、教育实践体系和管理支撑体系;在管理实践中,他致力于“文化经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管理思想和风格。
  好的教育的标准是什么?答案可能很多,我的回答很简单:“按教育规律办的教育。”教育规律,大家都懂;真正能按教育规律办事,却不易。教育正被功利包围,教育立场正在错位,教育方向正在迷失。“生动·大气”教育,直面教育的死板、功利和短视,努力为儿童的未来发展丰厚最为关键的素养。
  “生动·大气”教育是呼应“儿童立场”的教育。教育为了儿童,教育依靠儿童来展开,教育应从儿童出发。这就是教育的儿童立场。儿童立场的教育必然是“生动”的。“生动”,与儿童有着天然的亲和性、一致性,它既是对儿童天性的反应和解读,也是对儿童天性发展的顺应和推动。儿童的教育应当生动活泼、生动自然、生动有趣,儿童的教育应当顺应儿童的年龄特征、个性特征。只有契合儿童的天性,焕发出教育的“生动性”,教育才能让儿童自觉接受,并激活儿童的求知欲,儿童才能在教育中找到自信、自我。教育的归宿不是让儿童成为教育目标的塑造品,教育的归宿是让这个儿童成为“这个”,那个儿童成为“那个”。“生动”,是儿童教育的应有之义。然而,这个朴素的规律,被普遍忽视。忽视的背后不仅仅是不幸,还可能是灾难。
  “生动·大气”教育是实现“素养至上”的教育。一个人的发展前景,在于他建立了怎样的“思维方式”。每个人的“思维方式”,跟他的“学习方式”有着巨大的正相关。“生动·大气”教育关注的,正是“学习思维”的改变,让学习者成为“创新的人”。创新的人,可以成为英雄,也可能成为罪人。德国科学家弗里茨·哈伯,就是个最有力的例证。他是奠定现代氮肥工业基础的科学天使,也是开毒气战先河的战争魔鬼。“创新的思维”不能丢失心灵的“温和”与“柔软”;心灵的“温和”与“柔软”的外在表现是对他人的“关心”与“尊重”,对自我的“反省”与“批判”。由此,我们提出小学阶段的三大生活习惯:“倾听”“共处”“自省”,从而完整地构建儿童未来发展最核心的素养——道德、创新的思维方式。
  “生动·大气”教育是需要“文化经营”的教育。“生动·大气”是一种教育主张,从“教育主张”到“教育文化”到“学校气质”,需要“过程经营”。“‘生动·大气’教育”的文化经营范式:文化悦纳—文化反思—文化传导—文化坚守—文化创新;“‘生动·大气’教育”的文化传导的“聚焦点”:“一师一卷”考试评价改革,将考试的主动权还给教师的“一师一卷”,这正日益改变着教师的日常工作方式、思维方式,改变着教师的日常行为方式、成长方式。“一师一卷”,为“‘生动·大气’教育”的文化创新,找到了一个实质性的突破口,学校也真正实现了文化增值,“增”在学生素质的最“薄”处,“增”在教师素养的最“弱”处,“增”在学校管理的最“短”处,“增”在师生未来发展的最“需”处。
  “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不是责任感,而是发现新的思维方法。”咀嚼美国教育家克洛威尔的话,觉得还少一样重要的东西:教育改革的胆略、胸襟和气度。“‘生动·大气’教育”的“大气”,至少具有这一内涵。
其他文献
摘要: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教育的本旨原来如此,养成能力、养成习惯,使学生终身以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使之内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将来就能自觉地去学习,去适应社会,去服务于社会。  关
在信息爆炸时代,媒体很难垄断某一消息的来源,于是使新闻报道独树一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比较《江淮晨报》、《安徽商报》、《合肥晚报》三家媒体对“3·15”的专题报道,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互联网变革,诸多传统行业必须结合当前的互联网技术,发展和推广“互联网+”模式.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药理学网络课程建设可以极大的突破传
互联网蹿红以后,不少人利用网络来发起募捐,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然而,与报纸和电视等传统媒介相比,网络慈善最大的缺陷即在于缺乏公信力。由于事实的真伪难以得到证实,
【摘要】如何提高课堂有效性依然是每位教师在教学中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实践证明,课堂教学中适当地运用"题外话",确能收到良好效果。 本文将重点探讨在语文教学中“题外话”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说好题外话。  【关键词】语文教学 题外话 作用  “题外话”,顾名思义,是指与主题不相关的话语。而本文所指的“题外话”是指语文教学中,在不偏离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原则下,向课外延伸以达到一定教学目标的教学言语
本文简单地概括了目前通常采用的故障检测与诊断方法的基本原理,优缺点及应用情况。提出一种系统故障诊断的智能方法——专家系统。对专家系统的构成,功能及其特点进行了探讨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各医学学科知识的不断扩张和大量新的交叉学科、边沿学科、综合学科的不断出现,大多数医学生普遍感到课程的门类逐渐增多,并且各课程的教材越来
目的:《河北医科大学学报》(以下简称《学报》)是河北医科大学主办的医学学术期刊,是河北医科大学对外学术交流的窗口。作为河北医科大学整体教学、科研和临床工作的有机组成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句话准确界定了语文课程的性质,明确告诉我们,学习语文的重点在于语言文字运用。强化语言文字运用,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运用能力,在听说读写的扎实训练中提升语文综合素养。贯彻落实课标精神,就应该把落脚点放在语言文字运用上面,引导学生抓住相关词句进行听、说、读、写、思,在扎扎实实的语言文字训练中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高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为发挥好思政课铸魂育人的重要作用,笔者对思政课在线教学进行了系统性和整体性的设计,即“四位一体”的在线教学模式,并进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