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以四川省公务员考试为例,针对《申论》考试中概括题、分析命题出题原则和答题逻辑,提出了简便易行的“贴标签”应试方法。
关键词:《申论》 概括题 标签
公务员考试已经成为现今选拔公务员人才的一种基本方式,随着逐年公务员考试人数的增多,作为公务员考试的必考科目《申论》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而作为《申论》的一道基本题型——概括题,则难倒无数考生。《申论》的考试材料一般在三千字左右,有的甚至达到五千字和八千字,且所给材料段落次序混乱,内容繁杂,而概括题通常要求考生根据给定材料概括主要内容或主要问题,字数限制在200字以内。针对这种答题要求,大多数考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对给定材料进行概括,常常是答非所问,因此,得分都比较低。尤其是不少考生的语言基本功虽然较强,但往往将主要内容概括成对材料的主题概括,这对于基本采用要点给分的概括题来说,得分就很不理想。笔者现结合多年的研究经验,对这道题的解答提出应试方法。
一、把握一个基本原则
不少考生在答题时,通常有一种想法,认为既然是概括题,就得对原文进行高度概括,用自己的话来描述。其实,纵观历年考试,参考答案其实都蕴藏在原材料中。据不完全统计,历年考试参考答案有90%的文字均出自原材料,而不是考生所殚精竭虑、挖空心思的自己概括。因此,与其说这道题是考查考生的语言概括能力,不如说是考查考生的整理能力。考生如果思路正确,方法得当,就完全可以把命题人的“标准答案”或阅卷人的“参考答案”整理出来。因此,“答案源于材料”应该是考生答题的一个基本原则。
二、理解一种基本逻辑
《申论》考试是否考查逻辑能力?答案是肯定的。但是《申论》的逻辑能力是如何考查的呢?体现在命题答案的语段表达中。关于《申论》的文体,2007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录公共科目考试大纲指出:“《申论》材料通常涉及某一个或某几个特定的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要求报考者能够准确理解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内容,全面分析问题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并能在把握材料主旨和精神的基础上,形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思路或解决方案,准确流畅地用文字形式表达出来。”[1]这就告诉我们,《申论》不是通常我们想象的议论文,而是类似于政府公文的议论文。政府公文的逻辑思路常有两种:第一种是递进逻辑,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层层深入的逻辑;第二种是总分总逻辑,这个通常在政府的总结报告中看到。递进逻辑侧重于对问题的深入分析,能够表现分析者思维的深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通常成为《申论》考试的考查点。所以,把握递进的逻辑,其实就是把握《申论》概括题的主线,也即把握参考要点的分布,而不至于不知如何寻找答案,不知如何组织参考要点。例如:
“投资环境直接关系着一个地区招商引资和地方经济的发展。(话题緣起)成都市在改善投资环境方面做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工作,但同时存在不少问题,诸如投资体制不顺、审批环节过多、行政效率低下、“亲商”意识不够、工作作风不实、“三乱”现象严重,等等。(陈述问题)这一切严重影响了成都投资软环境,阻碍了成都市的发展。(分析问题)要努力改善成都市投资环境:加大投资体制改革的力度,减少行政审批事项:转变政府职能;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改进工作作风,热情为企业服务。(提出对策)”[2]
这是四川省某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考试概括题的参考答案要点,答案要点呈现这样一种逻辑:话题缘起、陈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对策。而参考答案中的要点实则均出自于原材料。据不完全统计,四川省历年《申论》考试概括题的80%均采用这种思路。
三、学习一个基本方法
《申论》概括强调思维逻辑完整、概括要点全面、内容准确,因此,一个标准的概括答案必须是一个逻辑结构清晰、要点全面、语言准确的完美语段。而这些逻辑结构、要点都已经出现在散乱的材料当中。我们将这些散落在原材料各语段中的答案要点抑或关键词称为标签,因此,解答概括题就是在把握概括题的逻辑结构下,按照“标签”寻找、组织起来的就是完美参考答案的雏形,这就是贴标签方法。
所谓的标签,即材料中出现的一些与概括内容有关的要点,通常是“问题、重要性、原因、后果、对策、对比性事件、对比性观点”等。在材料中这些标签是散乱的,而组织答案则要把它们用递进的逻辑整理出来,即构成组织答案的逻辑结构:1.重要性(话题缘起);2.问题/对比性事件或观点(陈述问题);3.后果/原因(分析问题);4.对策(提出对策)。
所谓的“重要性”,即材料中有某段某句表明该问题的影响,这就是重要性,它可以作为我们组织答案的“话题缘起”部分(如果材料中没有类似的话,则自己组织加进去,这是一个答案要点)。“问题”,即材料中陈述的各类不良现象或情况,绝大多数材料都会给出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就是整个材料中的核心概括内容,阅读时要注意把握全面,不要漏掉。“对比性事件”,即有些材料在指出不良现象的同时,还提出了一些值得对比的正面现象,因此,在陈述问题部分如果有正面现象就必须加进去,这样答案才算完整。“对比性观点”是在另一类型的材料中出现的,即材料提出一个争议性的观点,有两方意见,在陈述问题部分就是要将这两方意见概括出来,不能偏颇。“问题、对比性事件、对比性观点”构成了通常的《申论》递进逻辑概括的“陈述问题”部分。“原因”,即材料中会对出现问题进行一些探索,指出很多原因,这些就构成了答案的“分析问题”部分。值得关注的是材料中可能会指出多种原因,注意分类,不能遗漏。“后果”,即某些材料描述了该问题产生的后果或不良影响,这种不良后果也是分析问题部分不可缺少的,通常是答案的一个要点。因此,材料中出现类似的“后果”标签,也须概括进去,如果没有出现,则可以忽略。“对策”,材料中针对出现的问题,会提出一些解决办法,比如领导人的讲话、政府政策或针对问题而出现的一些方面(应该值得提倡的现象)这些都是“提出对策”,在概括材料时要注意把对策部分写进去,使整个语段结构完整。
多年来,《申论》考试的第一道题几乎都是概括材料主要内容或主要问题,但题目要求考生概括全面,漏掉或多概括都会影响成绩,因此,面对一大堆材料怎样取舍,使很多考生犯难,继而把握不住重点。而贴标签方法则提供了一种思路,符合标签的,就是答案需要的,不符合标签的,就是材料中的干扰信息,应果断地砍掉。
参考文献:
[1]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录公共科目考试大纲[Z].2007.
[2]2010年四川省公务员考试申论、行政历年真题(第三版)[M].2009.
关键词:《申论》 概括题 标签
公务员考试已经成为现今选拔公务员人才的一种基本方式,随着逐年公务员考试人数的增多,作为公务员考试的必考科目《申论》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而作为《申论》的一道基本题型——概括题,则难倒无数考生。《申论》的考试材料一般在三千字左右,有的甚至达到五千字和八千字,且所给材料段落次序混乱,内容繁杂,而概括题通常要求考生根据给定材料概括主要内容或主要问题,字数限制在200字以内。针对这种答题要求,大多数考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对给定材料进行概括,常常是答非所问,因此,得分都比较低。尤其是不少考生的语言基本功虽然较强,但往往将主要内容概括成对材料的主题概括,这对于基本采用要点给分的概括题来说,得分就很不理想。笔者现结合多年的研究经验,对这道题的解答提出应试方法。
一、把握一个基本原则
不少考生在答题时,通常有一种想法,认为既然是概括题,就得对原文进行高度概括,用自己的话来描述。其实,纵观历年考试,参考答案其实都蕴藏在原材料中。据不完全统计,历年考试参考答案有90%的文字均出自原材料,而不是考生所殚精竭虑、挖空心思的自己概括。因此,与其说这道题是考查考生的语言概括能力,不如说是考查考生的整理能力。考生如果思路正确,方法得当,就完全可以把命题人的“标准答案”或阅卷人的“参考答案”整理出来。因此,“答案源于材料”应该是考生答题的一个基本原则。
二、理解一种基本逻辑
《申论》考试是否考查逻辑能力?答案是肯定的。但是《申论》的逻辑能力是如何考查的呢?体现在命题答案的语段表达中。关于《申论》的文体,2007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录公共科目考试大纲指出:“《申论》材料通常涉及某一个或某几个特定的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要求报考者能够准确理解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内容,全面分析问题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并能在把握材料主旨和精神的基础上,形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思路或解决方案,准确流畅地用文字形式表达出来。”[1]这就告诉我们,《申论》不是通常我们想象的议论文,而是类似于政府公文的议论文。政府公文的逻辑思路常有两种:第一种是递进逻辑,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层层深入的逻辑;第二种是总分总逻辑,这个通常在政府的总结报告中看到。递进逻辑侧重于对问题的深入分析,能够表现分析者思维的深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通常成为《申论》考试的考查点。所以,把握递进的逻辑,其实就是把握《申论》概括题的主线,也即把握参考要点的分布,而不至于不知如何寻找答案,不知如何组织参考要点。例如:
“投资环境直接关系着一个地区招商引资和地方经济的发展。(话题緣起)成都市在改善投资环境方面做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工作,但同时存在不少问题,诸如投资体制不顺、审批环节过多、行政效率低下、“亲商”意识不够、工作作风不实、“三乱”现象严重,等等。(陈述问题)这一切严重影响了成都投资软环境,阻碍了成都市的发展。(分析问题)要努力改善成都市投资环境:加大投资体制改革的力度,减少行政审批事项:转变政府职能;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改进工作作风,热情为企业服务。(提出对策)”[2]
这是四川省某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考试概括题的参考答案要点,答案要点呈现这样一种逻辑:话题缘起、陈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对策。而参考答案中的要点实则均出自于原材料。据不完全统计,四川省历年《申论》考试概括题的80%均采用这种思路。
三、学习一个基本方法
《申论》概括强调思维逻辑完整、概括要点全面、内容准确,因此,一个标准的概括答案必须是一个逻辑结构清晰、要点全面、语言准确的完美语段。而这些逻辑结构、要点都已经出现在散乱的材料当中。我们将这些散落在原材料各语段中的答案要点抑或关键词称为标签,因此,解答概括题就是在把握概括题的逻辑结构下,按照“标签”寻找、组织起来的就是完美参考答案的雏形,这就是贴标签方法。
所谓的标签,即材料中出现的一些与概括内容有关的要点,通常是“问题、重要性、原因、后果、对策、对比性事件、对比性观点”等。在材料中这些标签是散乱的,而组织答案则要把它们用递进的逻辑整理出来,即构成组织答案的逻辑结构:1.重要性(话题缘起);2.问题/对比性事件或观点(陈述问题);3.后果/原因(分析问题);4.对策(提出对策)。
所谓的“重要性”,即材料中有某段某句表明该问题的影响,这就是重要性,它可以作为我们组织答案的“话题缘起”部分(如果材料中没有类似的话,则自己组织加进去,这是一个答案要点)。“问题”,即材料中陈述的各类不良现象或情况,绝大多数材料都会给出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就是整个材料中的核心概括内容,阅读时要注意把握全面,不要漏掉。“对比性事件”,即有些材料在指出不良现象的同时,还提出了一些值得对比的正面现象,因此,在陈述问题部分如果有正面现象就必须加进去,这样答案才算完整。“对比性观点”是在另一类型的材料中出现的,即材料提出一个争议性的观点,有两方意见,在陈述问题部分就是要将这两方意见概括出来,不能偏颇。“问题、对比性事件、对比性观点”构成了通常的《申论》递进逻辑概括的“陈述问题”部分。“原因”,即材料中会对出现问题进行一些探索,指出很多原因,这些就构成了答案的“分析问题”部分。值得关注的是材料中可能会指出多种原因,注意分类,不能遗漏。“后果”,即某些材料描述了该问题产生的后果或不良影响,这种不良后果也是分析问题部分不可缺少的,通常是答案的一个要点。因此,材料中出现类似的“后果”标签,也须概括进去,如果没有出现,则可以忽略。“对策”,材料中针对出现的问题,会提出一些解决办法,比如领导人的讲话、政府政策或针对问题而出现的一些方面(应该值得提倡的现象)这些都是“提出对策”,在概括材料时要注意把对策部分写进去,使整个语段结构完整。
多年来,《申论》考试的第一道题几乎都是概括材料主要内容或主要问题,但题目要求考生概括全面,漏掉或多概括都会影响成绩,因此,面对一大堆材料怎样取舍,使很多考生犯难,继而把握不住重点。而贴标签方法则提供了一种思路,符合标签的,就是答案需要的,不符合标签的,就是材料中的干扰信息,应果断地砍掉。
参考文献:
[1]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录公共科目考试大纲[Z].2007.
[2]2010年四川省公务员考试申论、行政历年真题(第三版)[M].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