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会产生意识吗?

来源 :科学24小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b_lzh_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工智能会产生意识吗?这个问题的答案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人工智能技术能做什么,或将来能做什么,还取决于意识到底是什么。
  未来的人工智能技术将取得什么样的突破性进展呢?我们也许可以想象一下未来各种人工智能机器人的类型,有能够感知自身和周围环境的机器人,也有能够实时接收和处理大量数据的机器人,还有能够进入太空执行危险任务或上战场加入战斗的机器人等。人工智能除了能够自动驾驶汽车,还会做饭、打扫和洗衣服,甚至还会有陪伴老人聊天的陪护机器人。
  利用未来技术制造的人工智能机器人甚至可以取代人类从事几乎所有的工作,让人类可以免除许多繁重危险工作带来的风险,但同时大量出现的人工智能机器人也有可能会动摇许多社会基础,不工作只玩乐的生活可能会变成一种反乌托邦的社会现象,这并非是一个真正理想的世界。
  虽然想象中的人工智能世界十分美好,但人们不无忧虑,例如,如此先进的机器人会产生意识吗?有了意识的机器人有一天会与人类为敌吗?有意识的机器人也许还将会引发许多令人不安的法律和道德问题,例如,一台有意识的机器会成为法律意义上的“人”吗?如果它的行为伤害了人类,或者导致了什么问题,它也要承担法律责任吗?再想一想更为可怕的情景:如果这些机器人拥有了真正的意识,会不会产生反抗人类的心思,并希望彻底消灭人类?
  从事机器学习、计算机科学和量子理论研究的科学家和研究人员对于超级人工智能机器人是否会真的出现仍存有分歧。机器人是否会产生和一些动物,甚至人类相类似的意识这一问题也还存在争议。其中的一些问题与技术有关,而另一些问题则与意识本身,即意识究竟是什么相关。

人工智能能否拥有足够的意识


  大多数计算机科学家认为,机器意识是随着技术发展而出现的一个特征。有人认为,机器意识包括接受新信息、储存和检索旧信息,以及对这些信息有所认知并进行处理的能力,这些都是构成认知和行动的一部分。如果这一理论能够成立,那么终有一天机器将发展出终极意识。人工智能超强大的计算能力意味着它们将能够收集到比人类更多的信息,存储比许多图书馆加在一起还要多的信息,它们能够在毫秒间访问庞大的数据库,通过对所有信息的快速计算作出比任何人类能够作出的更复杂、更完美、更合乎逻辑的决策。
  但也有物理学家和哲学家认为,人类发达而复杂的大脑所产生的一些思想和行为,有更多东西是机器计算所无法效仿和企及的,例如,人类的创造力和人们所拥有的自由感,这些似乎都不可能来自逻辑或计算。
  然而,关于意识究竟是什么,机器能否产生意识,以上观点并不是唯一的,科学家对此还有很多不同的观点。

源自量子理论的观点


  关于意识的另一种观点来自量子理论,量子理论是物理学中最玄奥、最深刻的理论。根据正统量子论的哥本哈根解释,意识和物质世界是同一现实互补的两个方面。当一个人对物理世界的某个方面进行观察或实验时,此人有意识的互动亦在导致物理世界明显的相应变化。
  意识和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了一个经过80年的争论之后仍然没有得到解决的悖论,众所周知的一个例子是“薛定谔的猫”。在“薛定谔的猶”的悖论中,猫被置于一种或是生或是死的密闭环境中,这两种可能性同时存在,而观察者的行为本身就是确定结果的原因。
  相反的观点认为,意识是从生物学中产生的,正如生物学本身是从化学中产生,而化学又是从物理学中产生的一样。这一理论与神经科学家的观点一致。意识现象可能需要一种自我组织系统,就像大脑物理结构的系统一样,这是如今的人工智能机器人所短缺的。
  研究者们不能确定的是,适应性的自我组织机器人是否能被设计成像人脑一样复杂,目前还没有这样系统的数学计算理论。也许只有生物机器才有足够的创造力和灵活性,但这意味着人们应该或者很快就会开始致力于设计新的生物结构,这样的结构也许有可能成为有意识的。

为何人工智能永远不会真正拥有意识


  许多先进的人工智能项目的研究者声称,他们正致力于开发一台有意识的机器,其想法是建立在大脑功能只是编码和处理多种传感信息的想法之上的。因此他们认为,假设一旦正确破解了大脑功能的秘密,就有可能通过编程,将这种功能编制到计算机中。不久前,微软宣布将通过一个投资10亿美元的项目来实现这一目标。
  一些研究人员坚持认为,计算机模拟神经科学是一条出路,但其他一些人则认为这些努力注定要失败,因为他们不认为意识是可以计算的。其基本论点是,大脑整合和压缩了由多种不同感官感知组成的某种体验,包括视觉和嗅觉在内的各种感官感知,而这是当今计算机感知、处理和存储数据的方式所无法处理的。

  大脑的工作方式与电脑并不一样,生物体在主体和环境之间的活动过程中会不断调整神经连接,将以往经验储存在大脑中,而计算机是将数据记录在短期和长期保存的内存块中。这种差异意味着大脑的信息处理方式与计算机的工作方式是不同的。大脑会积极主动探索环境,以找到指导或执行某个或另一个动作的各种元素,感知与感觉数据没有直接关系,一个人可以从许多不同的角度来识别一个图表,而不必有意识地解释数据。
  另有观点认为,最普通的记忆任务也与大脑的多个区域有关,技能学习和专业知识都涉及到神经元的重组和物理变化。例如,改变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模式或强度,这些转换都无法在具有固定体系结构的计算机中得到完全复制。
  意识不可计算还有其他一些原因。例如,一个有意识的人能意识到自己在想什么,并且有能力停止思考某件事而开始思考另一件事,不管他最初的思路是在哪里中断的,而这对电脑来说是不可能的。80多年前,英国计算机科学先驱艾伦·图灵曾表示,没有任何方法可以证明任何特定的计算机程序可以自行停止,而这种能力正是意识的核心。
  甚至在艾伦·图灵之前,德国量子物理学家维尔纳·海森堡也表明,物理事件的客观存在性质和观察者对它有意识的认识之间是有着明显差异的。奥地利物理学家欧文·薛定谔曾解释道,这意味着意识不能像计算机一样,来自于一个将所有操作简化为基本逻辑论证的物理过程。

  醫学研究结果也证实了这些观点,即大脑中并没有专门处理意识的独特结构。相反,功能磁共振成像显示,不同的认知任务发生在大脑的不同区域。神经科学家塞米尔·泽基从中得出结论:“意识不是一个整体,而是分布在时间和空间中的许多意识。”这种大脑产生意识的无限制能力不是有所限定的计算机能力所能应付的那种挑战。因此,计算机永远不可能拥有真正的意识。
其他文献
1972年,我国政府和科学界面临着一个重大选择:是否建设大型对撞机。对撞机是现代物理研究的基础设备,是研究物质基础结构和相互作用的探针。二战之后,近一半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发给了与对撞机相关的研究成果。但大型对撞机需要各种高新技术的支持,耗资巨大,建设和操作难度极高。经审慎讨论,在中央政府和小平同志的全力支持下,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以下简称BEPC)在1984年开建,并于1988年10月实现首次对撞
世贸组织(WTO)是唯一规范全球贸易组织的国际组织,其争端解决机制与其他国际性法律争端解决机构相比较,数量上有很大的优势,在解决贸易纠纷维护成员利益方面成绩斐然,被誉为
对物质结构的探索物理学是一门非常古老的学科。几千年前,哲学家们就在思考世界到底是由什么构成的。古希腊人从空间的角度来思考这一问题,继而想到了物质的结构。芝诺认为空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期刊
以火针发展的现状、火针临床病症治疗依据、火针基本操作、火针烧针、火针刺法流程、针刺方法分类、"火针疗法"注意及禁忌、火针临床施术的全过程为主线介绍火针临床精髓和规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较系统地介绍了美国水污染物排放限值确定方法中基于水环境质量的综合毒性法的基本技术内容和具体应用情况,同时对德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综合毒性指标的概念、现有排放限值
随着人们追求健康的步伐不断加快,益生菌已经不再是新鲜事物,而它的功能却在不断拓展中。从最早的纠正腹泻、帮助消化,发展到减肥、抗过敏等,益生菌的市场前景一片大好。尽管益生菌市场异常火爆,但其实公众对它还是比较陌生的。绝大多数人并不知道益生菌是什么。今天,胖叔就给大家普及一下吧。菌群身份大揭秘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到底什么是肠道菌群和益生菌。其实,相对于益生菌而言,肠道微生物是一个非常大的概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