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水彩画虽在我国艺术发展的历史进程当中时间较短,但却以极其猛烈的形式发展,虽然水彩画是一个舶来的画种,但它与中国传统的绘画在材料上有着诸多的相似,这是让水彩艺术能更快的融入本土藝术的主要原因之一。著名水彩画家应金飞则是在中国众多的水彩画艺术家中较为杰出的一位,其本人艺术创作上主张形式先行,所以他的水彩画作品不仅具有艺术上的形式美感,更能给人以深刻的哲理启迪。本文将通过应金飞的水彩艺术来谈当代中国水彩艺术中的所蕴含的中国传统美学。
关键词:水彩艺术;民族性;意象;中国传统绘画美学
一、水彩在中国的发展
水彩画在1715年的时候,由郎世宁带入中国,在这曲折而复杂的历史进程中历练了三百多年。直至这一百多年来,水彩开始融入中国,融入中国艺术,形成了具有中国文化性质和语言特征的中国水彩。由于中国本土的绘画艺术——水墨画,与水彩有着几近相同的性质,它们都是以水为媒介,调和颜色进行绘画,这无疑给了水彩艺术融入东方艺术的进程一个巨大的推动力。在材料上的熟悉使得中国人能很快的熟悉并掌握技巧,并且把自己本民族的绘画语言带入水彩艺术之中。
因为有着地域的不同,文化的不同,历史背景的不同,导致人的哲学思维与审美的不同,因而中西两方对绘画的艺术创造和精神内涵在本质上有着非常大的区别。每当说到国画,映入脑海的便是疏密有致的优美线条和大胆恣意的水墨画,还有细致精美的工笔画,种种都给人一种和谐的美感和艺术感。而西方的绘画,从一开始给人的印象就是严谨、写实、注重对大自然的临摹,但在色彩上非常的丰富。这两方的绘画艺术差异可以说主要是表现在写实方面,国画比较注重表达意境,多以线造型。西方绘画就在写实上非常的注重,在光和色的创作上做了非常深入的研究。在现今科技、信息、交通的飞速发展下,中西文化开始了有史以来信息最完整、最全面的呈现,东西方的文化开始相互融合、相互借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中国水彩就是在这文化大融合中的产物,并在不断发展中,完善自己,成为中国本土艺术中不可缺少的一员。
二、应金飞艺术主张
应金飞曾说“在我看来,形式和精神是我理解的创作规律的核心,所谓无常为常,无界为界。以一种自己擅长的近似冥想式的状态创作,并通过用心体悟和实验,从中找出具有视觉规律和精神价值的部分,来构建自己的绘画体系。”这些都与中国传统的绘画美学和中国古人们提出诸如“立象以尽意”、“俯观、俯察”的观物取象等方式相统一。在中国传统绘画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和理论积淀逐渐形了追求“气韵生动”的表现效果,通过“外师造化,中得心原”的艺术创造过程,达到可“饱游沃看”,“意在象外”的画面意境。也许就是这种植根于骨子里的意象性的传统绘画观念和美学精神从中国画家们接触水彩之初,以及后来不同时期中国水彩革新求变的过程中,逐渐显示着它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得益于本民族文化的诗化审美心理和民族思辨的素质,应金飞以及中国其他水彩画家们也将传统绘画的意象精神自然而然的融入到水彩画的艺术表现中,这也同传统的“天人合一”及客体与主体融会贯通,浪漫、抒情的美学思想相契合,从而赋予了水彩艺术空灵的气质。在中国当代水彩艺术创作的发展过程中,这种意象的艺术精神更为自觉,水彩作品的意象化特征也更为明显。
应金飞的水彩作品以人物为主,经常把人物画得朦胧,忽略细节甚至是五官,让这些肖像产生某种茫然与虚幻,但却又可以从他的画中感受到精致。他的系列作品《浮生若梦》以大面积不着一笔的留白暗示了人生的飘渺不定,以透明水色绘写的梦中裸女,显示出不着一丝纤尘的高华与纯净。他的作品不会直接再现日常生活场景中的人物,而是力图通过某些富有寓意的姿态或者手势或者表情,创造一个同样是具有视觉体验性的画面来揭示后现代社会的人们的精神维度,而水彩画的媒材审美特质也因此获得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体现了应金飞通过水性色彩精准而生动的塑造形象能力。他的系列作品还有《花样年华》、《似水年梦》等,都表达了一种虚幻飘忽的状态。他注重构图的独特性,对背景的忽略能给人充分的想象空间,即有残缺美感又不失完整,在水份没有完全渗透到纸中,时完成色彩的衔接,形成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
三、总结
应金飞善于思考,勤于创作,他以他扎实的具象写实基础融入中国水墨的写意精神和美学,创当代意象水彩画艺术之妙境。他对于意象水彩创作所进行的一系列尝试和探索,必将对当代中国水彩画做出巨大的贡献,而他所创造的独有的意象化语言形式亦将进一步丰富中国水彩画艺术的美学内涵,为水彩艺术与本民族文化的融合增加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国书画美学概论 / 徐志兴著.—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16.2
[2]中国水彩画史/袁振藻.上海画报出版社 2000
[3]试析当代中国水彩画对水墨画的借鉴/ 刘春霞 艺术理论 2008.10
作者简介
任诗雨(1995-2-),女 汉 湖南郴州人 广东工业大学 硕士研究生在读 研究方向:绘画艺术与理论研究。
(作者单位: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关键词:水彩艺术;民族性;意象;中国传统绘画美学
一、水彩在中国的发展
水彩画在1715年的时候,由郎世宁带入中国,在这曲折而复杂的历史进程中历练了三百多年。直至这一百多年来,水彩开始融入中国,融入中国艺术,形成了具有中国文化性质和语言特征的中国水彩。由于中国本土的绘画艺术——水墨画,与水彩有着几近相同的性质,它们都是以水为媒介,调和颜色进行绘画,这无疑给了水彩艺术融入东方艺术的进程一个巨大的推动力。在材料上的熟悉使得中国人能很快的熟悉并掌握技巧,并且把自己本民族的绘画语言带入水彩艺术之中。
因为有着地域的不同,文化的不同,历史背景的不同,导致人的哲学思维与审美的不同,因而中西两方对绘画的艺术创造和精神内涵在本质上有着非常大的区别。每当说到国画,映入脑海的便是疏密有致的优美线条和大胆恣意的水墨画,还有细致精美的工笔画,种种都给人一种和谐的美感和艺术感。而西方的绘画,从一开始给人的印象就是严谨、写实、注重对大自然的临摹,但在色彩上非常的丰富。这两方的绘画艺术差异可以说主要是表现在写实方面,国画比较注重表达意境,多以线造型。西方绘画就在写实上非常的注重,在光和色的创作上做了非常深入的研究。在现今科技、信息、交通的飞速发展下,中西文化开始了有史以来信息最完整、最全面的呈现,东西方的文化开始相互融合、相互借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中国水彩就是在这文化大融合中的产物,并在不断发展中,完善自己,成为中国本土艺术中不可缺少的一员。
二、应金飞艺术主张
应金飞曾说“在我看来,形式和精神是我理解的创作规律的核心,所谓无常为常,无界为界。以一种自己擅长的近似冥想式的状态创作,并通过用心体悟和实验,从中找出具有视觉规律和精神价值的部分,来构建自己的绘画体系。”这些都与中国传统的绘画美学和中国古人们提出诸如“立象以尽意”、“俯观、俯察”的观物取象等方式相统一。在中国传统绘画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和理论积淀逐渐形了追求“气韵生动”的表现效果,通过“外师造化,中得心原”的艺术创造过程,达到可“饱游沃看”,“意在象外”的画面意境。也许就是这种植根于骨子里的意象性的传统绘画观念和美学精神从中国画家们接触水彩之初,以及后来不同时期中国水彩革新求变的过程中,逐渐显示着它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得益于本民族文化的诗化审美心理和民族思辨的素质,应金飞以及中国其他水彩画家们也将传统绘画的意象精神自然而然的融入到水彩画的艺术表现中,这也同传统的“天人合一”及客体与主体融会贯通,浪漫、抒情的美学思想相契合,从而赋予了水彩艺术空灵的气质。在中国当代水彩艺术创作的发展过程中,这种意象的艺术精神更为自觉,水彩作品的意象化特征也更为明显。
应金飞的水彩作品以人物为主,经常把人物画得朦胧,忽略细节甚至是五官,让这些肖像产生某种茫然与虚幻,但却又可以从他的画中感受到精致。他的系列作品《浮生若梦》以大面积不着一笔的留白暗示了人生的飘渺不定,以透明水色绘写的梦中裸女,显示出不着一丝纤尘的高华与纯净。他的作品不会直接再现日常生活场景中的人物,而是力图通过某些富有寓意的姿态或者手势或者表情,创造一个同样是具有视觉体验性的画面来揭示后现代社会的人们的精神维度,而水彩画的媒材审美特质也因此获得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体现了应金飞通过水性色彩精准而生动的塑造形象能力。他的系列作品还有《花样年华》、《似水年梦》等,都表达了一种虚幻飘忽的状态。他注重构图的独特性,对背景的忽略能给人充分的想象空间,即有残缺美感又不失完整,在水份没有完全渗透到纸中,时完成色彩的衔接,形成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
三、总结
应金飞善于思考,勤于创作,他以他扎实的具象写实基础融入中国水墨的写意精神和美学,创当代意象水彩画艺术之妙境。他对于意象水彩创作所进行的一系列尝试和探索,必将对当代中国水彩画做出巨大的贡献,而他所创造的独有的意象化语言形式亦将进一步丰富中国水彩画艺术的美学内涵,为水彩艺术与本民族文化的融合增加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国书画美学概论 / 徐志兴著.—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16.2
[2]中国水彩画史/袁振藻.上海画报出版社 2000
[3]试析当代中国水彩画对水墨画的借鉴/ 刘春霞 艺术理论 2008.10
作者简介
任诗雨(1995-2-),女 汉 湖南郴州人 广东工业大学 硕士研究生在读 研究方向:绘画艺术与理论研究。
(作者单位: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