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年冬,额吉成了孤儿。冬日里的珠日河草原是一望无际的纯白色,举目茫茫。额吉不说话,默默地流泪。
为了生计,额吉的哥哥巴图带额吉到珠日河镇上找哈斯奶奶,学做刺绣和哈啾嗨。
哈啾嗨——蒙古娃娃。蒙古族小女孩非常喜欢玩哈啾嗨,几乎人手一个或几个,若几个小女孩聚拢,会拿出各自的哈啾嗨玩过家家。
哈斯奶奶最拿手的是蒙古袍刺绣艺术,还有头饰、靴子、赛马服、荷包等等,而所有做这些东西的技法她都能用到哈啾嗨身上。她家有很多蒙古服饰的图案,中间柜台模样的桌子上摆着形态各异的哈啾嗨,再往上,挂着大小新旧不一的袍子。牧区人大多找她做袍子或者改补救,顺便给孩子买几个哈啾嗨。
那天,哈斯奶奶著一件深蓝色旧蒙古袍,灰白的辫子掖在耳朵后面,露出晒黑的脸,高高的颧骨在她不苟言笑的脸上越发凸起。哈斯奶奶知道额吉的来意之后,摇摇头,把额吉和巴图推到蒙古包门口,叫他们回去,说从来不收徒弟。额吉跪下哭着说我的额吉阿爸都不在了,哈斯奶奶手上的线团一下就滚到地上。
珠日河草原独特的自然条件,养育着大量的畜群,但哈斯奶奶的牲口不多。听说哈斯奶奶也是孤儿,嫁了男人后不能生育,有一天,男人赶着羊群走了,再也没有回来,而她总是盼着男人哪一天能够回家,盼了多少个日夜,已经记不清了。后来,她爱上了做哈啾嗨。
起初,哈斯奶奶叫额吉负责到羊倌那里接送那十几只羊和打扫蒙古包的卫生,但她从来不让额吉动那些哈啾嗨,更不让她动那个红漆金边的小木箱。额吉很听话,但看着形态各异的哈啾嗨,也想摸摸它们的眼睛和辫子,整整它們的衣裙,抱抱它们。从那时起,额吉对哈斯奶奶崇拜不已。额吉闲下来时,负责给哈斯奶奶穿针引线。平时,哈斯奶奶话不多,有客人来才说几句,但从来不笑。额吉一边观察哈斯奶奶如何绣,用什么针法,一边帮忙整理线团。不久后,额吉居然动手刺绣了,在旧布上绣袍子的边饰,每一针都不敢大意。哈斯奶奶也在一旁走针,不紧不慢,手上的祥云渐渐发亮。
额吉第一次绣完边饰,手指肚几乎被针扎烂了。她攥紧瘦小的手,生怕哈斯奶奶看到。而哈斯奶奶就像预先知道一样,转身取出身旁那个红漆小箱子,原来里面是纱布、消毒水、消炎膏、一些绸缎布头、花边和一个小首饰盒。哈斯奶奶让额吉伸出手,嘴里不停念叨:“我可怜的孩子,一切都会好起来的……”然后,把额吉揽入怀中,嘴里还是念叨着那句话。
晚上,哈斯奶奶会叫额吉先睡,独自干活。她和额吉隔了一个圆桌的距离,洋油灯放在离她最近的桌边。她把粗细不一的圆滑的小木棒和碎布头搁身边,时不时用针撩撩蓬松的头发。
后来,哈斯奶奶一连几天熬夜,都在做同一个哈啾嗨。那圆圆的小脑袋上是两条马尾辫,绒嘟嘟的眉眼,尤其裙子是锦缎镶边。锦缎是当时牧区唯一的奢移品,用来给有钱人的袍子镶边。哈啾嗨的裙子上,萨日朗红艳惊人,额吉没有见过这么漂亮的哈啾嗨,痴痴地看着。哈斯奶奶把哈啾嗨递给额吉:“我可怜的孩子,这是送给你的,让它每天陪着你。”
额吉笑了,抱着哈啾嗨转圈,像小蝴蝶。
哈斯奶奶说哈啾嗨虽然不会说话,只会悄悄地听,会寸步不离地陪着你。
时隔五十年,额吉的回忆依旧清晰。她给哈啾嗨起了“多兰”这个名字,多兰——蒙语的意思是温暖。从此,多兰真的陪着额吉,静静地望着她。每次跟多兰说完话,额吉会小心地包好,她们之间有了属于自己的秘密。有了多兰,额吉变了,甚至面对饥饿和恐惧也无所谓。额吉像珠日河草原上的草那样发芽,她变成一个高超的绣手,一个漂亮的姑娘。
一阵马蹄声在哈斯奶奶的包前停止了,一个熟悉的声音喊着妹妹,原来是巴图。巴图不是前段时间刚来过吗?他告诉额吉,要接她回家。额吉愣住了。
“这个时刻总要降临的,该离开了。”哈斯奶奶轻轻叹了一口气。
巴图哥哥有马了,哪里来的呢?额吉正纳闷时,巴图开口了,原来他把额吉许了一户好人家,换了两匹马,这在那个年代是特别大的彩礼。虽然额吉只有14岁,但牧区的男人和女人一般十四五岁就有大人气了,要订婚、成家,自立门户。额吉没有想到哥哥会这么快给自己找人家。哈斯奶奶又问了一遍巴图,是不是回去成亲?是不是好人家?巴图说千真万确,并再三保证是好人家。哈斯奶奶点了点头,似乎想说什么。
额吉第一次和一个陌生的老男人面对面坐着。老男人问额吉的名字和年龄,额吉狠狠回答我不知道,我要退亲。老男人听了哈哈大笑。巴图知道后搧了额吉一个大嘴巴,说她是蠢妹妹。
巴图把额吉关进蒙古包,和老男人喝酒去了。
夜黑了,满山遍野都是风。额吉抱着多兰,闭上眼睛,又回到了哈斯奶奶家。门帘哗地被掀开,迈进两只大脚,进来一个大男孩,手上提着两只新靴子,傻乎乎地问:“这,这靴子是谁做的,小了半寸,脚疼、疼得……”额吉差一点笑出来,哈斯奶奶却是真的笑了。这个大男孩叫其木德尔,后来成了我的阿爸。那是他和额吉的第一次见面。
茫茫翻卷的草浪上,其木德尔骑着黑骏马,大眼睛兴奋地闪光,颧骨泛红。他翻身下马,来到额吉身边。额吉递给他一个哈啾嗨,神态像极了他。他笑得前仰后合。
清早,额吉听到老男人和巴图哥哥回来了,他们在外面嘀咕了一阵子。额吉心里乱糟糟的,但她相信其木德尔一定会来找她。
所有的一切都瞒不过哈斯奶奶。
额吉离开后,哈斯奶奶卖了几只羊,四处求人,打听其木德尔的消息。几乎与此同时,哈斯奶奶也意外的知道了丈夫的下落。
一阵熟悉的脚步声越来越近,额吉紧张起来。门开了,四目相对,额吉和阿爸相拥而泣。
老男人不是别人,是阿爸的阿爸。
额吉和阿爸的婚礼定在八月。
额吉太想见哈斯奶奶了,她要带上哈啾嗨,把全部的喜悦一倾而尽。
哈斯奶奶的蒙古包还是原来的样子,额吉迫不及待地掀开门,愣住了。屋子里一切都变了,没有那些熟悉的哈啾嗨、服饰、边饰和花纹,只有一个带小孩的妇人迎过来。妇人说哈斯奶奶去找她的丈夫了,具体去了哪里她不知道,但她知道额吉是哈斯奶奶说到的姑娘,便拿出红漆金边小木箱,说是哈斯奶奶特意留给额吉的。
多年以后,额吉开了一家店子,名字就叫“哈斯奶奶的哈啾嗨”。店里有十多名妇女,手工缝制各类蒙古族服饰的哈啾嗨。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学会微信公众平台
为了生计,额吉的哥哥巴图带额吉到珠日河镇上找哈斯奶奶,学做刺绣和哈啾嗨。
哈啾嗨——蒙古娃娃。蒙古族小女孩非常喜欢玩哈啾嗨,几乎人手一个或几个,若几个小女孩聚拢,会拿出各自的哈啾嗨玩过家家。
哈斯奶奶最拿手的是蒙古袍刺绣艺术,还有头饰、靴子、赛马服、荷包等等,而所有做这些东西的技法她都能用到哈啾嗨身上。她家有很多蒙古服饰的图案,中间柜台模样的桌子上摆着形态各异的哈啾嗨,再往上,挂着大小新旧不一的袍子。牧区人大多找她做袍子或者改补救,顺便给孩子买几个哈啾嗨。
那天,哈斯奶奶著一件深蓝色旧蒙古袍,灰白的辫子掖在耳朵后面,露出晒黑的脸,高高的颧骨在她不苟言笑的脸上越发凸起。哈斯奶奶知道额吉的来意之后,摇摇头,把额吉和巴图推到蒙古包门口,叫他们回去,说从来不收徒弟。额吉跪下哭着说我的额吉阿爸都不在了,哈斯奶奶手上的线团一下就滚到地上。
珠日河草原独特的自然条件,养育着大量的畜群,但哈斯奶奶的牲口不多。听说哈斯奶奶也是孤儿,嫁了男人后不能生育,有一天,男人赶着羊群走了,再也没有回来,而她总是盼着男人哪一天能够回家,盼了多少个日夜,已经记不清了。后来,她爱上了做哈啾嗨。
起初,哈斯奶奶叫额吉负责到羊倌那里接送那十几只羊和打扫蒙古包的卫生,但她从来不让额吉动那些哈啾嗨,更不让她动那个红漆金边的小木箱。额吉很听话,但看着形态各异的哈啾嗨,也想摸摸它们的眼睛和辫子,整整它們的衣裙,抱抱它们。从那时起,额吉对哈斯奶奶崇拜不已。额吉闲下来时,负责给哈斯奶奶穿针引线。平时,哈斯奶奶话不多,有客人来才说几句,但从来不笑。额吉一边观察哈斯奶奶如何绣,用什么针法,一边帮忙整理线团。不久后,额吉居然动手刺绣了,在旧布上绣袍子的边饰,每一针都不敢大意。哈斯奶奶也在一旁走针,不紧不慢,手上的祥云渐渐发亮。
额吉第一次绣完边饰,手指肚几乎被针扎烂了。她攥紧瘦小的手,生怕哈斯奶奶看到。而哈斯奶奶就像预先知道一样,转身取出身旁那个红漆小箱子,原来里面是纱布、消毒水、消炎膏、一些绸缎布头、花边和一个小首饰盒。哈斯奶奶让额吉伸出手,嘴里不停念叨:“我可怜的孩子,一切都会好起来的……”然后,把额吉揽入怀中,嘴里还是念叨着那句话。
晚上,哈斯奶奶会叫额吉先睡,独自干活。她和额吉隔了一个圆桌的距离,洋油灯放在离她最近的桌边。她把粗细不一的圆滑的小木棒和碎布头搁身边,时不时用针撩撩蓬松的头发。
后来,哈斯奶奶一连几天熬夜,都在做同一个哈啾嗨。那圆圆的小脑袋上是两条马尾辫,绒嘟嘟的眉眼,尤其裙子是锦缎镶边。锦缎是当时牧区唯一的奢移品,用来给有钱人的袍子镶边。哈啾嗨的裙子上,萨日朗红艳惊人,额吉没有见过这么漂亮的哈啾嗨,痴痴地看着。哈斯奶奶把哈啾嗨递给额吉:“我可怜的孩子,这是送给你的,让它每天陪着你。”
额吉笑了,抱着哈啾嗨转圈,像小蝴蝶。
哈斯奶奶说哈啾嗨虽然不会说话,只会悄悄地听,会寸步不离地陪着你。
时隔五十年,额吉的回忆依旧清晰。她给哈啾嗨起了“多兰”这个名字,多兰——蒙语的意思是温暖。从此,多兰真的陪着额吉,静静地望着她。每次跟多兰说完话,额吉会小心地包好,她们之间有了属于自己的秘密。有了多兰,额吉变了,甚至面对饥饿和恐惧也无所谓。额吉像珠日河草原上的草那样发芽,她变成一个高超的绣手,一个漂亮的姑娘。
一阵马蹄声在哈斯奶奶的包前停止了,一个熟悉的声音喊着妹妹,原来是巴图。巴图不是前段时间刚来过吗?他告诉额吉,要接她回家。额吉愣住了。
“这个时刻总要降临的,该离开了。”哈斯奶奶轻轻叹了一口气。
巴图哥哥有马了,哪里来的呢?额吉正纳闷时,巴图开口了,原来他把额吉许了一户好人家,换了两匹马,这在那个年代是特别大的彩礼。虽然额吉只有14岁,但牧区的男人和女人一般十四五岁就有大人气了,要订婚、成家,自立门户。额吉没有想到哥哥会这么快给自己找人家。哈斯奶奶又问了一遍巴图,是不是回去成亲?是不是好人家?巴图说千真万确,并再三保证是好人家。哈斯奶奶点了点头,似乎想说什么。
额吉第一次和一个陌生的老男人面对面坐着。老男人问额吉的名字和年龄,额吉狠狠回答我不知道,我要退亲。老男人听了哈哈大笑。巴图知道后搧了额吉一个大嘴巴,说她是蠢妹妹。
巴图把额吉关进蒙古包,和老男人喝酒去了。
夜黑了,满山遍野都是风。额吉抱着多兰,闭上眼睛,又回到了哈斯奶奶家。门帘哗地被掀开,迈进两只大脚,进来一个大男孩,手上提着两只新靴子,傻乎乎地问:“这,这靴子是谁做的,小了半寸,脚疼、疼得……”额吉差一点笑出来,哈斯奶奶却是真的笑了。这个大男孩叫其木德尔,后来成了我的阿爸。那是他和额吉的第一次见面。
茫茫翻卷的草浪上,其木德尔骑着黑骏马,大眼睛兴奋地闪光,颧骨泛红。他翻身下马,来到额吉身边。额吉递给他一个哈啾嗨,神态像极了他。他笑得前仰后合。
清早,额吉听到老男人和巴图哥哥回来了,他们在外面嘀咕了一阵子。额吉心里乱糟糟的,但她相信其木德尔一定会来找她。
所有的一切都瞒不过哈斯奶奶。
额吉离开后,哈斯奶奶卖了几只羊,四处求人,打听其木德尔的消息。几乎与此同时,哈斯奶奶也意外的知道了丈夫的下落。
一阵熟悉的脚步声越来越近,额吉紧张起来。门开了,四目相对,额吉和阿爸相拥而泣。
老男人不是别人,是阿爸的阿爸。
额吉和阿爸的婚礼定在八月。
额吉太想见哈斯奶奶了,她要带上哈啾嗨,把全部的喜悦一倾而尽。
哈斯奶奶的蒙古包还是原来的样子,额吉迫不及待地掀开门,愣住了。屋子里一切都变了,没有那些熟悉的哈啾嗨、服饰、边饰和花纹,只有一个带小孩的妇人迎过来。妇人说哈斯奶奶去找她的丈夫了,具体去了哪里她不知道,但她知道额吉是哈斯奶奶说到的姑娘,便拿出红漆金边小木箱,说是哈斯奶奶特意留给额吉的。
多年以后,额吉开了一家店子,名字就叫“哈斯奶奶的哈啾嗨”。店里有十多名妇女,手工缝制各类蒙古族服饰的哈啾嗨。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学会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