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数学课堂教学、校本教学以及社团活动中的无边界渗透,创新了教学方法,优化了课堂教学过程,拓宽了学生获取信息途径,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开发了学生多元智能的变革与创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生动;互动;兴趣;享受
虽然,近几年我国的新课程改革对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进行了调整,对更新教与学的观念、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和重建学校管理与教育评价制度等方面做了要求,但并没有区别培养数学家、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的不同要求,很大一部分学生对课本中枯燥、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内容束手无策,数学课难以唤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我在自己的教学中不断思考和实践,感受到如果能结合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接受能力,尽可能将一些复杂、综合性的概念和定理简单化,让其穿插在贴近生活的实例中,在实践中体味数学的快乐,一定会重拾数学的学习兴趣.下面将自己一年来数学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让数学课堂也“声动”
经常羡慕语文、英语课的“声情并茂”,数学课堂如何也变得“有声有色”呢?信息技术可以充分发挥其在音、视、声、色等各个方面的优势,动态地显示出知识的演变过程,这样创新出的教学方法让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以2012年5月我在全校举行的“小班化教学高级教师展示课”为例,授课的课题是:选修2-1椭圆.首先我播放了“天宫一号发射过程的视频录像”和“美国Kangoo Jumps公司最近推出的一款神奇的回弹鞋”以及鸟巢俯瞰图,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椭圆的形状及几何特征.
二、让学生学习“真”动起来
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互动的过程.从现代教育信息论的角度来看,教学中的互动方式大致呈现为四种类型:教师向学生讲授的单向型、师生互动的双向型、师生与生生多边互动的多向型、师生平等参与和互动的成员型.我认为让每一名学生真正主动地参与是实现这一要求的根本.
如我在上“归纳推理”一课时,首先利用多媒体动画演示了汉诺塔的挪动次数的猜想,燃起了智慧的火花.在PPT演示同时学生们就按捺不住,纷纷动手利用身边的大大小小的书本实验.我们通过自己的亲手实验验证知识.
课外活动时间也拿出在淘宝网上买的汉诺塔实物游戏或手机中游戏继续研究其中奥秘.
自主式的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尽可能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时间,多些活动的空间,多一些自我表现和交流的机会,多一些尝试成功的体验,让学生自始至终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大胆放手,更多地提供学生参与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各种感官功能,让他们多动手、多动口、多动脑,参与观察、思考、讨论、实验,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三、让学生爱上数学
抓住趣味这个环节,就掌握了培养学生兴趣的金钥匙.在本学期和赵永老师一起开设的校本课程——趣味数学里让学生爱上数学.
如在我主讲的“抛物线”一节,我首先介绍了《太平洋英雄》游戏中也存在不少利用抛物线的环节.如第十七关玩家操纵岸炮抵挡敌人登陆舰的进攻.不过与众不同的是这门岸炮没有瞄准工具,玩家要完全依据抛物线远离来计算炮弹轨迹.敌人的登陆舰由远及近,开到岸边还没击中的话,基本会GAME OVER.据了解,很多玩家都卡在这一关很长时间,后来慢慢掌握炮弹的轨迹,发现过关也不难.
在电脑上我下载了这个游戏的电脑版,让学生们重温这个游戏的同时,让大家谈论《愤怒的小鸟》游戏推出后红火的原因.原来《愤怒的小鸟》将抛物线发挥到了极致,玩家需要掌握力度、角度、高度以及变化,当玩家能够更好地掌握这些物理规律,就更容易获得更高的积分.《愤怒的小鸟》完全凭借着游戏性赢得了玩家的认可,而说到这款游戏的玩法,似乎也是简单的抛物线运动,有研究表明,人们会对抛物线轨迹运动产生沉迷,或许这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吧.
四、让学生“品位”数学
在社团活动中,我又引领学生经历体验知识生成的全过程,强化学生的直接感知和直接体验,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和潜在的创造力,产生独特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个性化的主观意识支配下,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形成自己的认识和结论,学得实实在在,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请看在本学期举行的“数学学科月的游戏周”里,根据电脑演示,学生自己动手做出了“高尔顿”概率分布的实物展板.一经推出大受追捧,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热情推向了高潮,充分体验出做中学、学中做的教育思想,加强了学科创新能力之间的有效迁移,以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创新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品位数学真正的价值体验,为终身发展之生命主体的教育理念的实现,做出了可喜的一步.
总之,新课程改革为数学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我想作为教师应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紧紧围绕新的课程标准、围绕教学目标、围绕学生的实际,以人为本,以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创新型、实践型人才为目标,充分合理地运用好信息技术,不断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生动;互动;兴趣;享受
虽然,近几年我国的新课程改革对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进行了调整,对更新教与学的观念、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和重建学校管理与教育评价制度等方面做了要求,但并没有区别培养数学家、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的不同要求,很大一部分学生对课本中枯燥、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内容束手无策,数学课难以唤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我在自己的教学中不断思考和实践,感受到如果能结合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接受能力,尽可能将一些复杂、综合性的概念和定理简单化,让其穿插在贴近生活的实例中,在实践中体味数学的快乐,一定会重拾数学的学习兴趣.下面将自己一年来数学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让数学课堂也“声动”
经常羡慕语文、英语课的“声情并茂”,数学课堂如何也变得“有声有色”呢?信息技术可以充分发挥其在音、视、声、色等各个方面的优势,动态地显示出知识的演变过程,这样创新出的教学方法让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以2012年5月我在全校举行的“小班化教学高级教师展示课”为例,授课的课题是:选修2-1椭圆.首先我播放了“天宫一号发射过程的视频录像”和“美国Kangoo Jumps公司最近推出的一款神奇的回弹鞋”以及鸟巢俯瞰图,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椭圆的形状及几何特征.
二、让学生学习“真”动起来
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互动的过程.从现代教育信息论的角度来看,教学中的互动方式大致呈现为四种类型:教师向学生讲授的单向型、师生互动的双向型、师生与生生多边互动的多向型、师生平等参与和互动的成员型.我认为让每一名学生真正主动地参与是实现这一要求的根本.
如我在上“归纳推理”一课时,首先利用多媒体动画演示了汉诺塔的挪动次数的猜想,燃起了智慧的火花.在PPT演示同时学生们就按捺不住,纷纷动手利用身边的大大小小的书本实验.我们通过自己的亲手实验验证知识.
课外活动时间也拿出在淘宝网上买的汉诺塔实物游戏或手机中游戏继续研究其中奥秘.
自主式的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尽可能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时间,多些活动的空间,多一些自我表现和交流的机会,多一些尝试成功的体验,让学生自始至终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大胆放手,更多地提供学生参与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各种感官功能,让他们多动手、多动口、多动脑,参与观察、思考、讨论、实验,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三、让学生爱上数学
抓住趣味这个环节,就掌握了培养学生兴趣的金钥匙.在本学期和赵永老师一起开设的校本课程——趣味数学里让学生爱上数学.
如在我主讲的“抛物线”一节,我首先介绍了《太平洋英雄》游戏中也存在不少利用抛物线的环节.如第十七关玩家操纵岸炮抵挡敌人登陆舰的进攻.不过与众不同的是这门岸炮没有瞄准工具,玩家要完全依据抛物线远离来计算炮弹轨迹.敌人的登陆舰由远及近,开到岸边还没击中的话,基本会GAME OVER.据了解,很多玩家都卡在这一关很长时间,后来慢慢掌握炮弹的轨迹,发现过关也不难.
在电脑上我下载了这个游戏的电脑版,让学生们重温这个游戏的同时,让大家谈论《愤怒的小鸟》游戏推出后红火的原因.原来《愤怒的小鸟》将抛物线发挥到了极致,玩家需要掌握力度、角度、高度以及变化,当玩家能够更好地掌握这些物理规律,就更容易获得更高的积分.《愤怒的小鸟》完全凭借着游戏性赢得了玩家的认可,而说到这款游戏的玩法,似乎也是简单的抛物线运动,有研究表明,人们会对抛物线轨迹运动产生沉迷,或许这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吧.
四、让学生“品位”数学
在社团活动中,我又引领学生经历体验知识生成的全过程,强化学生的直接感知和直接体验,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和潜在的创造力,产生独特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个性化的主观意识支配下,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形成自己的认识和结论,学得实实在在,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请看在本学期举行的“数学学科月的游戏周”里,根据电脑演示,学生自己动手做出了“高尔顿”概率分布的实物展板.一经推出大受追捧,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热情推向了高潮,充分体验出做中学、学中做的教育思想,加强了学科创新能力之间的有效迁移,以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创新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品位数学真正的价值体验,为终身发展之生命主体的教育理念的实现,做出了可喜的一步.
总之,新课程改革为数学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我想作为教师应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紧紧围绕新的课程标准、围绕教学目标、围绕学生的实际,以人为本,以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创新型、实践型人才为目标,充分合理地运用好信息技术,不断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