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历史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学科,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高中历史课程承载着历史学的教育功能,学生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能够拓展历史视野,发展历史思维,提高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未来的学习、工作与生活打下基础。历史新课改的目的就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究历史发展的规律。本文总结了几点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面临的困难,在此基础上,对高中历史教师如何做好教学工作提出了几点策略,对提升高中历史的教学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历史;对策
引言:
高中歷史课程的目标是坚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形成作为现代公民应具备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持续发展,能够了解唯物史观、区分史实与其解释,了解我国国情,对祖国产生认同感。
一、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理念保守
从我国目前的高中教学现状来看,部分历史教师的教学理念还比较保守,以高考为主要目标的应试教育仍然处于主导地位。历史教育就是要让学生记住教材中的历史知识,学生能在高考中获得好成绩,就是历史教师方法得当的体现,这样的教学理念已经不能满足新的课程改革提出了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的要求。新课程体系要求高中历史教师必须更新和改变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树立符合高中新课程改革需要的新教育理念,帮助高中学生形成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二)忽略情感教育
部分高中教师的历史课堂中缺少历史情感的教育。在历史课程学习中,学生会认识到诸多的历史文化名人,如果脱离了感情教育,历史课堂将会变得空洞乏味。历史教育的本质是人文素质教育,从学科内容的包容性看,历史几乎包括了人的思想、行为等各个方面,历史教育的素材应该是最丰富的,而其中情感因素是历史素材中固有的丰富的资源。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缺少感情教育的历史教学,容易使历史课程变成简单的识记与背诵,难以支撑新课改培养学生国家情怀的核心素养。
二、高中历史教学的提升策略
(一)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教师对教育认识、教学思路、教学观念等的集中体现。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要求高中历史教师以帮助高中学生形成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为指导,制定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应试教育对学生的成绩的要求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不能因为考试的存在就将教学目标完全的集中在应试这一点上,科学的教学理念应该要将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文化教育进行有机融合,让高中学生了解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培养核心素养。
(二)重视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的关键是“启发和举一反三”,通过老师的教学设计与引导,启发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这一教学方式主要强调发挥学生主动性,通过一个知识点的学习,达到融会贯通、学会使用这一方法解决类似问题的目的。启发式的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够使学生在积极思考的过程中,锻炼思维能力,养成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发现探寻未知事物、学习新知识中的乐趣。高中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该善于设计教学思路、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达到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逐步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的目的。通过启发式教学,高中历史教师应该使学生学会历史学习的一般方法。在课堂中学到的学习方法策略,应该可以运用到课堂之外的历史学习中,使高中历史教师从帮助学生识记知识点的工作中脱离出来,将更多里时间与精力投入到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提升中,从而进入不断提高的良性循环。
(三)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独立思考是指学生在自主学习时,可以独自对某一个问题、知识点进行思考与探索的思维活动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相较于识字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而言,是一种较为高级的能力,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培养提高。对于高中历史教学而言,独立思考要求学生能够对历史事件、历史文献、历史人物等问题,进行符合历史学科要求的理性思考,并且能够形成有理有据的思考结果。在面对会遇到复杂的问题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多思考“为什么”,鼓励学习独立思考寻求答案,同时教导学生抵制“死记硬背、不求甚解”的学习方式。组织历史文化活动、开展历史学科小组讨论,是在高中历史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有效方法。通过集体讨论,多名学生可以就同一个问题交换观点,形成碰撞,有利于拓展学生独立思考时的思维面,也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独立思考能力强、讨论参与度较高的同学,教师应予以鼓励,以此增加其对历史学习兴趣,以提高学习质量和效果,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新历史课程方案修订,还进一步完善了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高中历史教师可以从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重视启发性教学,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三方面入手,结合新课改课程标准,改进课堂教学方案,推动新课改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谷炜.新课改下初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策略初探[J].考试周刊,2016(104):136-136.
[2]黄晓燕.新课改下中学历史生活化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3]于翔.新课改下初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策略初探[J].亚太教育,2015(35):130-130.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历史;对策
引言:
高中歷史课程的目标是坚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形成作为现代公民应具备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持续发展,能够了解唯物史观、区分史实与其解释,了解我国国情,对祖国产生认同感。
一、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理念保守
从我国目前的高中教学现状来看,部分历史教师的教学理念还比较保守,以高考为主要目标的应试教育仍然处于主导地位。历史教育就是要让学生记住教材中的历史知识,学生能在高考中获得好成绩,就是历史教师方法得当的体现,这样的教学理念已经不能满足新的课程改革提出了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的要求。新课程体系要求高中历史教师必须更新和改变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树立符合高中新课程改革需要的新教育理念,帮助高中学生形成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二)忽略情感教育
部分高中教师的历史课堂中缺少历史情感的教育。在历史课程学习中,学生会认识到诸多的历史文化名人,如果脱离了感情教育,历史课堂将会变得空洞乏味。历史教育的本质是人文素质教育,从学科内容的包容性看,历史几乎包括了人的思想、行为等各个方面,历史教育的素材应该是最丰富的,而其中情感因素是历史素材中固有的丰富的资源。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缺少感情教育的历史教学,容易使历史课程变成简单的识记与背诵,难以支撑新课改培养学生国家情怀的核心素养。
二、高中历史教学的提升策略
(一)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教师对教育认识、教学思路、教学观念等的集中体现。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要求高中历史教师以帮助高中学生形成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为指导,制定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应试教育对学生的成绩的要求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不能因为考试的存在就将教学目标完全的集中在应试这一点上,科学的教学理念应该要将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文化教育进行有机融合,让高中学生了解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培养核心素养。
(二)重视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的关键是“启发和举一反三”,通过老师的教学设计与引导,启发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这一教学方式主要强调发挥学生主动性,通过一个知识点的学习,达到融会贯通、学会使用这一方法解决类似问题的目的。启发式的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够使学生在积极思考的过程中,锻炼思维能力,养成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发现探寻未知事物、学习新知识中的乐趣。高中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该善于设计教学思路、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达到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逐步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的目的。通过启发式教学,高中历史教师应该使学生学会历史学习的一般方法。在课堂中学到的学习方法策略,应该可以运用到课堂之外的历史学习中,使高中历史教师从帮助学生识记知识点的工作中脱离出来,将更多里时间与精力投入到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提升中,从而进入不断提高的良性循环。
(三)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独立思考是指学生在自主学习时,可以独自对某一个问题、知识点进行思考与探索的思维活动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相较于识字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而言,是一种较为高级的能力,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培养提高。对于高中历史教学而言,独立思考要求学生能够对历史事件、历史文献、历史人物等问题,进行符合历史学科要求的理性思考,并且能够形成有理有据的思考结果。在面对会遇到复杂的问题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多思考“为什么”,鼓励学习独立思考寻求答案,同时教导学生抵制“死记硬背、不求甚解”的学习方式。组织历史文化活动、开展历史学科小组讨论,是在高中历史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有效方法。通过集体讨论,多名学生可以就同一个问题交换观点,形成碰撞,有利于拓展学生独立思考时的思维面,也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独立思考能力强、讨论参与度较高的同学,教师应予以鼓励,以此增加其对历史学习兴趣,以提高学习质量和效果,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新历史课程方案修订,还进一步完善了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高中历史教师可以从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重视启发性教学,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三方面入手,结合新课改课程标准,改进课堂教学方案,推动新课改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谷炜.新课改下初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策略初探[J].考试周刊,2016(104):136-136.
[2]黄晓燕.新课改下中学历史生活化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3]于翔.新课改下初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策略初探[J].亚太教育,2015(35):13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