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滨水空间是城市建筑硬质界面和水体这一软质界面的过渡空间,也是城市的开放空间及休闲空间,往往具有城市“窗口”的作用。西宁属高原高山寒温性气候,是典型的河谷高原城市。本文希望通过对麒麟公园滨水休闲空间的解析,为西宁市的整体滨水休闲空间规划提供借鉴。
关键词: 麒麟公园; 滨水休闲空间;设计特色
Abstract: Xining is a plateau alpine cold temperate climate, it is a typical valley highland city. This article hope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Xining City's overall waterfront recreation space planning through the resolve of the Unicorn Park waterfront recreation space.Key words: Unicorn Park; waterfront recreation space; design features
中圖分类号:TU98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3-0020-02
引言:“滨水地区是一个城市非常珍贵的资源,也是对城市发展富有挑战性的一个机会,它是人们逃离拥挤的、压力锅式的城市生活的机会,它是人们在城市生活中获得呼吸清新空气的疆界的机会。”国外一般是利用滨水区的良好区位条件将其改造为休闲娱乐场所,增加滨水区的公共性,以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西宁市具有良好的滨水环境,湟水河及其支流南川河、北川河三川交汇流经全市。近些年,西宁市为改善城市环境,加强对城市滨水区的改造与规划,如湟水河、南川河沿岸的改造,都取得了相当显著的成效。其中南川河麒麟公园的改造就是一个相当成功案例,为西宁市整体滨水空间的开发利用提供借鉴。
1 西宁城市滨水的现状
西宁市位于青海省东部,湟水河上游,是一座具有2100多年历史的高原古城,是汉藏文化的结合部,也是农区与牧区的结合部,扼青藏高原东方之门户。西宁四面环山,城内湟水河及其支流南川河、北川河纵横交错,三川会聚,使得西宁城市有着别具一格的高原山水格局(图1)。
西宁市是典型的河谷型高原城市,河流在城市空间布局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城市滨水7区成为城市最具开发潜力的地区。西宁市河流形成的“大十字”骨架也是西宁市城市发展“大十字”格局,西宁城市发展与河流息息相关。 西宁市众多城市开敞空间、市民休闲空间、旅游景点等均在滨水区,例如,人民公园、文化公园临湟水河而建,鲁青公园是结合湟水河及沿岸自然风貌形成的原生态公园,中心广场、麒麟湾公园、南川河滨河游园、小游园、长青园、南川公园等均临南川河设置,北川河岸的朝阳公园,它们给滨水区注入活力,成为城市最有生机的地区(图2)。
2009年,青海省提出“四区两带一线”的发展规划纲要,西宁市位于东部地区的中心,同时还处于沿湟水发展带及兰青—青藏铁路的发展轴线上。西宁市区受四面环山、三川汇流的地形地貌影响,重点打造山水城市的西宁还提出“三河六岸”视觉景观带的建设理念,市区范围内的南川河、北川河、湟水河沿岸景观建设将进一步提升西宁的“滨河气质”。“十二五”期间,西宁市政府着力将“三河六岸”变成景观道。可见,河流对西宁的空间格局及城市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麒麟公园滨水休闲空间的设计特色
2.1西宁市麒麟公园概况
麒麟公园位于南川河畔,北至西关大街,西以黄河路为界(图3)。西宁历史悠久,麒麟公园也伴随着城市的发展逐渐完善的。1928年(民国十七年),西宁府在大西门外南川河滩林地建成麒麟公园。1949年9月西宁解放,麒麟公园更名为胜利公园。1986年,将公园的原址扩建为西宁儿童公园。2006年起, 根据《西宁市城市街景整治规划》要求,儿童公园被改造成开放式滨河绿地公园,将儿童公园中原有的麒麟泉水引出,汇成溪流,与南川河景观形成一个新型滨河景观带。西宁人本着对历史的尊重,对传统文化的挖掘,恢复麒麟公园旧名。麒麟公园因麒麟泉得名,现在麒麟泉依然甘甜清澈,流淌不息,在公园的高台区还有十多处泉眼,因季节时令不同而变换位置与流量,给公园增加了几分神秘感与情趣。麒麟公园改造定位是都市中的园林式娱乐休闲区,建造总用地面积为11.9万平方米(图4)。
麒麟公园滨水休闲空间的设计特色
麒麟公园滨水休闲空间规划作为西宁市滨水区改造中的成功案例,它的设计特色有以下几点:
(1)地方文化气息浓厚
麒麟公园的改造整治充分挖掘西宁市历史文化、自然文化及现代文化,适用自然、生活、艺术相结合的表现手法,在浓郁的艺术氛围中确立以“历史性,文化性、以人为本”三合一的建园理念,全力打造与西宁古城相协调的生态环境城市公共绿地,充分展示高原古城的泉水文化魅力。
麒麟公园园内有著名的麒麟泉长流不息,曾经是西宁“户户垂柳,处处涌泉”风光的绝佳代表。泉,使过去的西宁增色不少。现在西宁市的许多地名,如水井巷、玉井巷、饮马街等地方都与泉水有着直接的关系。麒麟公园将丰富的泉水充分恢复起来,在相当范围内形成一个水面,使古城西宁的麒麟泉文化展现新姿(图5)。
公园的西侧的麒麟湾商业区,主色调为深灰色的商铺按照地形地势沿南川河滨河风景线蜿蜒错落,酷似老西宁城古朴的院落在270多棵百年杨树间完善布局,营造出了商业街从未有过的人文环境。麒麟湾商业街的砖雕,仿照了明朝的建筑风格,屋顶配有灰色的琉璃瓦,充分结合了青海民居的元素,体现了当地的民俗文化(图6)。
(2)多样的功能和丰富的空间
麒麟公园滨水休闲空间的功能是多样化的。它包含主入口北广场、观景眺台区,综合服务区、御水广场区、休闲娱乐区、商业街入口区、妙趣园、特色餐饮区等十四个区域,吸引了多层次和多个年龄段的人群。其中,麒麟湾商街占地总面积为2.3万平方米,由大型餐饮娱乐区、休闲精品区和民俗零售区等三大区域组成,荟萃餐饮、美食、娱乐、休闲、酒吧、康体、时尚、民族精品等多维业态,最大的设计亮点是“公园中的商业街”。同时,公园以数十处景观小品和以水为主题的景观而贯穿,与麒麟湾商街的规划融为一体,沿河设置众多的游乐项目,形成真正的公园、乐园的氛围。麒麟公园滨水休闲空间中休闲活动的类型主要有水上活动、室外健身活动、观赏活动等。它在设置功能时,针对不同的年龄群和消费水平整体设计,在具体设计时,注意到这些功能中部分功能可以相互融合,但有些功能需要分隔开来,使其不受干扰,保持自身的独立性。
(3)人性化的空间设计
麒麟公园滨水休闲空间在设计上,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主导思想,注意和水的结合,强调人与自然的对话关系。注意到人性化设计会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研究者投入大量的精力长期的观察和分析,找出其中的规律。人性化的空间设计在麒麟公园南川河河道改造及南川河防洪堤岸设计上得到充分体现。
南川河是西宁城区一条非常重要的景观河,自南向北流经西宁古城,终入湟水河。南川河不同于南方清澈的河流,河水浑浊,其水中夹杂着大量泥沙,并且河流量季节性变换很大,不能为市民提供一个良好的亲水戏水的环境。规划者针对它的含沙量大的特点,在河道中设置橡皮水坝加以拦截,人工造就河水落差,河水湍湍,一方面在河水上游自然沉降河沙,另一方面清脆的河水声隔离了城市噪音,给人置身大自然的感受。由于河沙自然沉降形成了众多大大小小的河滩,河滩自然生长的芦苇,在风中摇摆,别有一番高原粗犷情怀。
麒麟公园紧邻南川河,考虑到城市河道堤防工程建设,公园在总体规划中结合地势采用退台式布局。南川河岸设计为市民休闲漫步道,并作为滨河的第一道防洪堤岸,其中狭长空间与开敞空间交错结合,并灵活设置休闲座椅,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亲临南川河的漫步平台。拾阶而上即为南川河的第二道防洪堤岸麒麟公园。汩汩的泉水汇成弯弯曲曲的河流缓缓流淌于园内,河水清且浅,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乐趣横生的亲水环境。南川河第三道防洪堤有三种处理方式:漫坡游园、两层商业建筑、垂直绿化。园中青砖灰瓦的商业建筑——麒麟湾商业街,其高度略低于它紧邻的黄河路路基,行人漫步在黄河路,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郁郁葱葱,建筑物若隐若现。总之,麒麟公园利用高差退台式人性化设计手法将城堤防工程建设与公园规划相结合,不仅丰富了公园的空间,隔离了城市道路带来的噪音污染和潜在危险,还为市民提供了一个安全、静谧、宜人的休闲场所(图7、圖8)。
麒麟公园滨水休闲空间存在的问题
麒麟公园滨水区休闲空间的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城市的人居环境。现在的滨水区已成了市民们经常休闲游憩的地方,并且激发了周边地区的房地产开发,同时对城市形象的改变也起了功不可没的作用,但也出现了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亲水驳岸设计景观单一,活动类型过于单调
在南川河河道堤岸的建设中,不得不考虑防洪的要求。考虑到南川河流量随季节性变化较大且含沙量大的特点,不能设置供游人亲水戏水的平台,做成为防洪修建的混凝土护岸,没有考虑到生态驳岸的设计。这种设计容易给人一种单调的、人工化的感觉。这种做法虽然能使整个河岸景观看上去简洁、美观,但是却忽略了人在河边的感觉。有些节点空间功能单一、目的性过强,能满足游人的漫步、休息,却没有考虑到在周边或利用自身空间适当设置相对私密性的空间以满足特殊人群的使用。例如,某些开敞空间除了简单地放置座凳外,没有任何空间的划分和引导亲水观水的空间暗示,做法单调。在此活动相对来说是比较单调,人们的主要活动是散步、休息(图9)。如何让丰富的活动注入,进而来提高滨水区休闲空间的整体品质,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对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挖掘不够
麒麟公园规划着重挖掘西宁的泉文化,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但它对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挖掘的并不够。麒麟湾公园中的西宁府城模型、青海湖版图等景观虽力图向市民展示西宁及青海文化,但没有相关文字介绍,给市民全面了解带来了不便。西宁历史文化资源众多,构筑成多民族、多地域相互融合、兼容并蓄的多元文化结构,具有神秘的宗教色彩。麒麟公园应更多的挖掘西宁地方特色,让人们在游玩观赏中发掘西宁的历史与文化。
交通不方便
麒麟公园紧邻小游园和中心广场,三者均为下沉式功能片区,但它们却被西关大街和南川河分割,造成三功能片区联系不畅。游客从麒麟公园要穿越城市道路才能到达小游园,通过过街天桥才能到达中心广场,而中心广场也要通过南川河上的跨桥才能到达小游园,给游客游览带来了一定的不便。
公共设施不足
麒麟公园内公厕数量严重不足并且没有小卖部等购物场所, 滨河步道缺少健身器材给市民带来了不便。下至滨河步道的台阶太追求图案化、雕塑化,台阶凹凸不平,两侧没有设置扶手,也没有无障碍设计,给老年人及残疾人使用带来了不便。园区内部分富有趣味的雕塑缺少标识,未能达到科普教育意义。公园夜晚照明效果不好,公园内漆黑一片(除经营的商业街一侧),影响市民夜间使用。
破坏严重,维护不足
麒麟公园中部分景观破坏严重,维护不足。麒麟公园北面的“青海湖版图”景观遭到破坏,镶嵌在四周的彩色石头被人抠掉。游戏区的起伏地面富有趣味性,但损毁比较严重。林间休闲场所的铺地未加处理,雨后地面泥泞,游人无法使用。滨水区某些防护设施存在安全隐患,如护栏有所损坏更甚者没有护栏防护。有些临水步道也未加处理,不方便游人亲水游览。
小结
麒麟公园滨水休闲空间不仅改善了西宁市的城市环境,还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休闲游憩场所,突出浓郁的高原地域文化特色。然而,麒麟公园滨水区休闲空间的改造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有待改善。在以后的开发中,应该考虑西宁作为高原古城的地方特色,遵循生态优先、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原则,使河流、景观、人文、地域有机地结合,河流治理、空间景观规划和地域文化相互结合,才能实现社会、经济、环境、文化等方面利益的共赢。
参考文献:
[1] 彭静怡,滨水休闲空间的人性化思考;广东建材2009年第8期
[2] 陈慧宇、陈林,城市滨水休闲空间设计初探——以武汉江滩公园为例
[3] 颜慧,城市滨水地段环境的亲水性研究;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关键词: 麒麟公园; 滨水休闲空间;设计特色
Abstract: Xining is a plateau alpine cold temperate climate, it is a typical valley highland city. This article hope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Xining City's overall waterfront recreation space planning through the resolve of the Unicorn Park waterfront recreation space.Key words: Unicorn Park; waterfront recreation space; design features
中圖分类号:TU98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3-0020-02
引言:“滨水地区是一个城市非常珍贵的资源,也是对城市发展富有挑战性的一个机会,它是人们逃离拥挤的、压力锅式的城市生活的机会,它是人们在城市生活中获得呼吸清新空气的疆界的机会。”国外一般是利用滨水区的良好区位条件将其改造为休闲娱乐场所,增加滨水区的公共性,以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西宁市具有良好的滨水环境,湟水河及其支流南川河、北川河三川交汇流经全市。近些年,西宁市为改善城市环境,加强对城市滨水区的改造与规划,如湟水河、南川河沿岸的改造,都取得了相当显著的成效。其中南川河麒麟公园的改造就是一个相当成功案例,为西宁市整体滨水空间的开发利用提供借鉴。
1 西宁城市滨水的现状
西宁市位于青海省东部,湟水河上游,是一座具有2100多年历史的高原古城,是汉藏文化的结合部,也是农区与牧区的结合部,扼青藏高原东方之门户。西宁四面环山,城内湟水河及其支流南川河、北川河纵横交错,三川会聚,使得西宁城市有着别具一格的高原山水格局(图1)。
西宁市是典型的河谷型高原城市,河流在城市空间布局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城市滨水7区成为城市最具开发潜力的地区。西宁市河流形成的“大十字”骨架也是西宁市城市发展“大十字”格局,西宁城市发展与河流息息相关。 西宁市众多城市开敞空间、市民休闲空间、旅游景点等均在滨水区,例如,人民公园、文化公园临湟水河而建,鲁青公园是结合湟水河及沿岸自然风貌形成的原生态公园,中心广场、麒麟湾公园、南川河滨河游园、小游园、长青园、南川公园等均临南川河设置,北川河岸的朝阳公园,它们给滨水区注入活力,成为城市最有生机的地区(图2)。
2009年,青海省提出“四区两带一线”的发展规划纲要,西宁市位于东部地区的中心,同时还处于沿湟水发展带及兰青—青藏铁路的发展轴线上。西宁市区受四面环山、三川汇流的地形地貌影响,重点打造山水城市的西宁还提出“三河六岸”视觉景观带的建设理念,市区范围内的南川河、北川河、湟水河沿岸景观建设将进一步提升西宁的“滨河气质”。“十二五”期间,西宁市政府着力将“三河六岸”变成景观道。可见,河流对西宁的空间格局及城市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麒麟公园滨水休闲空间的设计特色
2.1西宁市麒麟公园概况
麒麟公园位于南川河畔,北至西关大街,西以黄河路为界(图3)。西宁历史悠久,麒麟公园也伴随着城市的发展逐渐完善的。1928年(民国十七年),西宁府在大西门外南川河滩林地建成麒麟公园。1949年9月西宁解放,麒麟公园更名为胜利公园。1986年,将公园的原址扩建为西宁儿童公园。2006年起, 根据《西宁市城市街景整治规划》要求,儿童公园被改造成开放式滨河绿地公园,将儿童公园中原有的麒麟泉水引出,汇成溪流,与南川河景观形成一个新型滨河景观带。西宁人本着对历史的尊重,对传统文化的挖掘,恢复麒麟公园旧名。麒麟公园因麒麟泉得名,现在麒麟泉依然甘甜清澈,流淌不息,在公园的高台区还有十多处泉眼,因季节时令不同而变换位置与流量,给公园增加了几分神秘感与情趣。麒麟公园改造定位是都市中的园林式娱乐休闲区,建造总用地面积为11.9万平方米(图4)。
麒麟公园滨水休闲空间的设计特色
麒麟公园滨水休闲空间规划作为西宁市滨水区改造中的成功案例,它的设计特色有以下几点:
(1)地方文化气息浓厚
麒麟公园的改造整治充分挖掘西宁市历史文化、自然文化及现代文化,适用自然、生活、艺术相结合的表现手法,在浓郁的艺术氛围中确立以“历史性,文化性、以人为本”三合一的建园理念,全力打造与西宁古城相协调的生态环境城市公共绿地,充分展示高原古城的泉水文化魅力。
麒麟公园园内有著名的麒麟泉长流不息,曾经是西宁“户户垂柳,处处涌泉”风光的绝佳代表。泉,使过去的西宁增色不少。现在西宁市的许多地名,如水井巷、玉井巷、饮马街等地方都与泉水有着直接的关系。麒麟公园将丰富的泉水充分恢复起来,在相当范围内形成一个水面,使古城西宁的麒麟泉文化展现新姿(图5)。
公园的西侧的麒麟湾商业区,主色调为深灰色的商铺按照地形地势沿南川河滨河风景线蜿蜒错落,酷似老西宁城古朴的院落在270多棵百年杨树间完善布局,营造出了商业街从未有过的人文环境。麒麟湾商业街的砖雕,仿照了明朝的建筑风格,屋顶配有灰色的琉璃瓦,充分结合了青海民居的元素,体现了当地的民俗文化(图6)。
(2)多样的功能和丰富的空间
麒麟公园滨水休闲空间的功能是多样化的。它包含主入口北广场、观景眺台区,综合服务区、御水广场区、休闲娱乐区、商业街入口区、妙趣园、特色餐饮区等十四个区域,吸引了多层次和多个年龄段的人群。其中,麒麟湾商街占地总面积为2.3万平方米,由大型餐饮娱乐区、休闲精品区和民俗零售区等三大区域组成,荟萃餐饮、美食、娱乐、休闲、酒吧、康体、时尚、民族精品等多维业态,最大的设计亮点是“公园中的商业街”。同时,公园以数十处景观小品和以水为主题的景观而贯穿,与麒麟湾商街的规划融为一体,沿河设置众多的游乐项目,形成真正的公园、乐园的氛围。麒麟公园滨水休闲空间中休闲活动的类型主要有水上活动、室外健身活动、观赏活动等。它在设置功能时,针对不同的年龄群和消费水平整体设计,在具体设计时,注意到这些功能中部分功能可以相互融合,但有些功能需要分隔开来,使其不受干扰,保持自身的独立性。
(3)人性化的空间设计
麒麟公园滨水休闲空间在设计上,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主导思想,注意和水的结合,强调人与自然的对话关系。注意到人性化设计会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研究者投入大量的精力长期的观察和分析,找出其中的规律。人性化的空间设计在麒麟公园南川河河道改造及南川河防洪堤岸设计上得到充分体现。
南川河是西宁城区一条非常重要的景观河,自南向北流经西宁古城,终入湟水河。南川河不同于南方清澈的河流,河水浑浊,其水中夹杂着大量泥沙,并且河流量季节性变换很大,不能为市民提供一个良好的亲水戏水的环境。规划者针对它的含沙量大的特点,在河道中设置橡皮水坝加以拦截,人工造就河水落差,河水湍湍,一方面在河水上游自然沉降河沙,另一方面清脆的河水声隔离了城市噪音,给人置身大自然的感受。由于河沙自然沉降形成了众多大大小小的河滩,河滩自然生长的芦苇,在风中摇摆,别有一番高原粗犷情怀。
麒麟公园紧邻南川河,考虑到城市河道堤防工程建设,公园在总体规划中结合地势采用退台式布局。南川河岸设计为市民休闲漫步道,并作为滨河的第一道防洪堤岸,其中狭长空间与开敞空间交错结合,并灵活设置休闲座椅,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亲临南川河的漫步平台。拾阶而上即为南川河的第二道防洪堤岸麒麟公园。汩汩的泉水汇成弯弯曲曲的河流缓缓流淌于园内,河水清且浅,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乐趣横生的亲水环境。南川河第三道防洪堤有三种处理方式:漫坡游园、两层商业建筑、垂直绿化。园中青砖灰瓦的商业建筑——麒麟湾商业街,其高度略低于它紧邻的黄河路路基,行人漫步在黄河路,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郁郁葱葱,建筑物若隐若现。总之,麒麟公园利用高差退台式人性化设计手法将城堤防工程建设与公园规划相结合,不仅丰富了公园的空间,隔离了城市道路带来的噪音污染和潜在危险,还为市民提供了一个安全、静谧、宜人的休闲场所(图7、圖8)。
麒麟公园滨水休闲空间存在的问题
麒麟公园滨水区休闲空间的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城市的人居环境。现在的滨水区已成了市民们经常休闲游憩的地方,并且激发了周边地区的房地产开发,同时对城市形象的改变也起了功不可没的作用,但也出现了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亲水驳岸设计景观单一,活动类型过于单调
在南川河河道堤岸的建设中,不得不考虑防洪的要求。考虑到南川河流量随季节性变化较大且含沙量大的特点,不能设置供游人亲水戏水的平台,做成为防洪修建的混凝土护岸,没有考虑到生态驳岸的设计。这种设计容易给人一种单调的、人工化的感觉。这种做法虽然能使整个河岸景观看上去简洁、美观,但是却忽略了人在河边的感觉。有些节点空间功能单一、目的性过强,能满足游人的漫步、休息,却没有考虑到在周边或利用自身空间适当设置相对私密性的空间以满足特殊人群的使用。例如,某些开敞空间除了简单地放置座凳外,没有任何空间的划分和引导亲水观水的空间暗示,做法单调。在此活动相对来说是比较单调,人们的主要活动是散步、休息(图9)。如何让丰富的活动注入,进而来提高滨水区休闲空间的整体品质,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对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挖掘不够
麒麟公园规划着重挖掘西宁的泉文化,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但它对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挖掘的并不够。麒麟湾公园中的西宁府城模型、青海湖版图等景观虽力图向市民展示西宁及青海文化,但没有相关文字介绍,给市民全面了解带来了不便。西宁历史文化资源众多,构筑成多民族、多地域相互融合、兼容并蓄的多元文化结构,具有神秘的宗教色彩。麒麟公园应更多的挖掘西宁地方特色,让人们在游玩观赏中发掘西宁的历史与文化。
交通不方便
麒麟公园紧邻小游园和中心广场,三者均为下沉式功能片区,但它们却被西关大街和南川河分割,造成三功能片区联系不畅。游客从麒麟公园要穿越城市道路才能到达小游园,通过过街天桥才能到达中心广场,而中心广场也要通过南川河上的跨桥才能到达小游园,给游客游览带来了一定的不便。
公共设施不足
麒麟公园内公厕数量严重不足并且没有小卖部等购物场所, 滨河步道缺少健身器材给市民带来了不便。下至滨河步道的台阶太追求图案化、雕塑化,台阶凹凸不平,两侧没有设置扶手,也没有无障碍设计,给老年人及残疾人使用带来了不便。园区内部分富有趣味的雕塑缺少标识,未能达到科普教育意义。公园夜晚照明效果不好,公园内漆黑一片(除经营的商业街一侧),影响市民夜间使用。
破坏严重,维护不足
麒麟公园中部分景观破坏严重,维护不足。麒麟公园北面的“青海湖版图”景观遭到破坏,镶嵌在四周的彩色石头被人抠掉。游戏区的起伏地面富有趣味性,但损毁比较严重。林间休闲场所的铺地未加处理,雨后地面泥泞,游人无法使用。滨水区某些防护设施存在安全隐患,如护栏有所损坏更甚者没有护栏防护。有些临水步道也未加处理,不方便游人亲水游览。
小结
麒麟公园滨水休闲空间不仅改善了西宁市的城市环境,还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休闲游憩场所,突出浓郁的高原地域文化特色。然而,麒麟公园滨水区休闲空间的改造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有待改善。在以后的开发中,应该考虑西宁作为高原古城的地方特色,遵循生态优先、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原则,使河流、景观、人文、地域有机地结合,河流治理、空间景观规划和地域文化相互结合,才能实现社会、经济、环境、文化等方面利益的共赢。
参考文献:
[1] 彭静怡,滨水休闲空间的人性化思考;广东建材2009年第8期
[2] 陈慧宇、陈林,城市滨水休闲空间设计初探——以武汉江滩公园为例
[3] 颜慧,城市滨水地段环境的亲水性研究;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