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运用开放型教学模式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taoz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围绕深入开展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活动并谋求良好的教学质效,通过开放性教学过程,根据学情,对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情趣化教学、灵活性教法、多学科整合、自主化教学和发展性评价等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中职教育;开放型教学;计算机应用基础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3-0084-02
  1 前言
  在中等职业教育中,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融理论、技能和实训于一体的基础性课程。通过学习,有利于学生掌握在信息社会中所必需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相对系统地建立计算机概念和微机操作技术,能够熟练掌握网络获取和信息交流的能力,为促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和个性化发展打下良好基础。那么在中职教育中如何有效开展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开放性教学活动呢?
  2 对中职基本学情的分析
  新课程教育高度重视并特别强调“以生为本、以学为主”的核心理念。所谓“以生为本”,就是必须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學生,为了学生一切”。因此,要了解并有效掌握学生及其学习活动的基本情况是实现这个目标的客观基础和必要前提。中职学生的基本学情究竟如何呢?
  首先,中职生生源的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学习基础较差,继续努力、不懈进取的动力不足。
  其次,中职生群体的计算机基础水平普遍较低,对计算机的认知程度和掌握水平上参差不齐,新生入学门槛低加剧了这一矛盾,从而为计算机应用基础等教学活动正常开展带来了一些困难和挑战。
  最后,中职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多集中在上网聊天和玩游戏等,而对于包括文字录入、办公自动化和CAD等整个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普遍兴趣不高。
  由于中职教育的专业类型划分非常明显,学生中长期存在“重专业技能、轻基础课程”的现象,因而人数更多的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群体的学习目标多设定在考核过关,对于切实掌握计算机基础技能知识很少关注[1]。因此,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应从上述基本学情实际出发,积极推动开展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开放性教学活动,以取得令人期待的教学效果。
  3 开放型教学模式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构建与运用
  情趣化原则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如果教师善于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积极开展寓教于乐的开放性教学活动,则更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如在教学“Word文档格式化”时,教师要摒弃传统授课模式,采用微课形式:在微视频播放之初,分别呈现出“个人档案设计”“精美图案设计”“数据图表的创建与编辑”等动态性过程,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接下来引导学生了解,只要学习并掌握了“Word文档格式化”知识,就能随时进行设计和制作这些作品;然后微视频呈现相应的操作步骤,让大家边学习边动手实践,从而获取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2]。
  灵活性原则 灵活性原则主要是针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而言的。教无常法,贵在得法;衡量课程教学活动的生动程度、精彩与否、效果如何,其根本标准并不在于教师的自我感觉,而在于能否因势所需、因时而化,并且以良好的教学方法和活动手段真正赢得学生的兴趣、互动与认可,否则即使再缜密精美的教学设计也只能是徒劳无功。
  以“Excel电子表格公式和函数”内容为例,根据实际教学和学生发展情况需要,教师在“深入教材、超越教材”的基础上,可对基础教材内容做出适当的增减或者相应调整其前后顺序。而且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可采取“任务驱动法”,组织他们参与制作“全班期中考试成绩总表”等实践活动,内容包含班级成员的各科成绩、平均成绩、各科平均分、班级总分与平均分、最高与最低总分以及平均分在90以上的人数、不及格人数项目等。而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则以自学和小组合作形式,按部就班地学习Sum(求和函数)、Average(求平均值函数)、Max(最大值函数)、Min(最小值函数)、Countif(统计函数)和if(条件函数)等,然后进行综合性实践应用[3]。
  整合性原则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虽然是一门相对独立的基础性技能课程,然而它与许多学科之间始终存在一种相辅相成的紧密关联。正因为如此,积极开展以优化教学为目标的学科整合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更好地学用结合、熟能生巧。
  如在文字录入训练活动中,可与语文等学科之类的知识,也可根据班级专业情况实行整合:对于机电专业班,选取机电安全规程等方面的一些文字资料录入;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班,选取旅游法规、旅游管理常识等方面的一些文字资料录入。又如在Word图文混排教学过程中,也可根据班级专业特点选用训练素材,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选取一些旅游景点图片以及景点介绍等作为练习素材;对于机电专业的,选取一些机床图片、操作规程等作为训练材料。不仅有利于充分发挥并有效放大学科整合的“双赢”作用,而且能够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源源不断地注入活力元素。
  自主性原则 如果说学习能力培养是新课程理念中的核心要求,那么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则是“核心之核心”。由于中职院校有着较大的地区差异,学生群体的计算机基础和水平起步也大不相同。有鉴于此,学校可首先对入学新生开展计算机水平测试,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分班,并在此基础上采取分层教学,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开展循序渐进式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而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则直接开展计算机应用教学。也就是在教师的适当引导下,学生主要采取个体自学和同伴合作的形式,积极开展自主化学习活动,以逐步锻炼自己的上机操作能力。历经一段时期的教与学之后,也可激励并引导学生以“自愿 指定”为原则,开展互相之间的“面对面结对帮扶”和“网上结对帮扶”活动,使之把“师教生”和“生教生”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值得提出的是,无论在课堂教学还是课后学习中,教师都要通过相应的主题活动形式,如图表制作竞赛等,持续保持学生群体自主学习的热情[4]。
  发展性原则 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开展因人而异的分层教学活动,积极引入以激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机制。比如把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考评分为“过程评价”“笔试考核”和“实践能力考核”等3个部分。前者主要以学习态度与品质、课堂出勤与纪律、学生平时成绩为依据;笔试考核主要是对基础理论和基本概念等知识进行考核;后者则主要以实训成绩为考核依据,指向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以及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如果条件允许,可组织学生参加计算机等级水平考试,用证书成绩来考评他们计算机基础应用课程的学习情况。
  参考文献
  [1]汤毅.情境教学法在课程教学中的实施:以《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为例[J].科技创新导报,2011(6):164.
  [2]伍励涛,吴柏雄.案例教学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信息,2008(17):109-110.
  [3]钟琦,武智勇.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微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
  [4]张哲.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探索[J].科教文汇,2009(5):80.
  作者:刘立勇,青岛市黄岛区高级职业技术学校(266431)。
其他文献
摘 要 家校合作对农村学校来说一直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大难点,“互联网 ”的普及让人对家校沟通有了新的思路与想法。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构建便利的沟通平台,创新沟通方式,不断解决家校沟通面临的新问题。  关键词 互联网 ;家校沟通;班级QQ群;班级微信群;校讯  通;美篇  中图分类号:G6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9)01-0064-02  1 前言  “互联
摘 要 从实践教学的真实情境出发,进行问卷调查和实地调查,对虚拟实训方法进行研究,找到VRP虚拟实训环节的问题所在,提出增强教学效果的具体途径和方法,为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增强高等教育实训教学效果、改进教学方法提出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 虚拟现实平台;虚拟现实技术;实训教学  中图分类号:TP391.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6-0013-04  Abstract
今年第二季度,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超越了苹果公司,成为全球第二大智能机制造商,华为第二季度的智能机出货量占到市场份额的15.8%,华为P20/P20 Pro系列手机需求旺
摘 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普及,学生的思想状况和行为方式发生很大变化。班主任只有与时俱进,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才能适应这种变化,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性。联系工作实际,就如何开展班级管理常规工作、主题班会以及克服网瘾等进行探究。  关键词 班级管理;信息技术;主题班会  中图分类号:G622.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13-0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保证事业单位内部资金正常运行,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的完善就显得极为关键。虽然经
本文以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内涵为切入口,重点分析对工程造价管理实行监控的重要性,着重深入细致地探讨如何加强建筑经济市场中的工程造价管理的有效措施和注意事项,希望为相
在后金融危机状况下,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得愈来愈严峻,我国农产品贸易因为受到国际需求不断缩减、人民币持续升值以及农产品外贸市场份额降低等各类负面因素的影响而停滞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