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的儿童生活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tles7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古诗是中华文学艺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许多的古诗的内容都是源自于当时的人民生活,展现当时的风土人情,这其中描述儿童生活的古诗也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这些古诗选取记录了儿童生活中有趣的片段,语言朴实直白、活泼童真、通俗易懂,对如今的儿童也有很好的熏陶教育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古诗词中儿童生活的具体展现,又从两方面探索了引导学生感悟古诗中的儿童生活的重要性和教学方法。以此来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关键词:古诗;儿童生活;引导感悟
  引言
  在我国古代的诗歌作品中,描写儿童生活的诗歌大多都是取材于实际生活,内容童趣盎然,语言朗朗上口,历来为人们所喜爱。而且,这类表现儿童生活的古诗都比较浅显易懂、活泼有趣,形式也较为短小简练,很适合给小学生来做文学启蒙和熏陶,且这类古诗能够给当代小学生展现古代儿童的生活风貌,为小学生搭建起一个了解古代生活、培养对古诗词的阅读兴趣的桥梁,对于小学生有很积极的影响作用。
  一、古诗中儿童生活的具体展现
  在我國古代众多的诗歌中,不仅有以成人世界为主要内容的作品,以展现儿童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歌也比比皆是。这类古诗反映儿童天真烂漫的童真生活、活泼可爱的性情以及丰富多彩的游戏等,读起来童趣盎然,令人愉悦[1]。童年的时光总是在游戏中度过,古诗中关于儿童生活的描写很多也是围绕着游戏展开的,这其中“放风筝”就是表达儿童生活趣味的一个重要的意向。清朝诗人高鼎所做的《村居》中就有“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的描写。草色新绿、鸟飞莺啼的春日里,孩子们放学后迫不及待的聚在一起,在阵阵东风中放风筝玩儿,寥寥数字便将一场儿童游戏描写的具体形象、有声有色。除了有趣的儿童游戏,对于孩子的探索欲和好奇心的描写,也是展现儿童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儿童对于生活总是充满想象力的,他们对生活事物充满兴趣,渴望探索。南宋诗人杨万里所作的《新宿市徐公店》中便有“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的诗句,小小的黄蝴蝶便能吸引孩童的注意力,他们欢快的追逐扑打着蝴蝶,欢声笑语散落在花间。而“无处寻”三字便将孩子们追丢了蝴蝶后那种茫然的情态展现出来,令人读后也不禁随之一笑。这些古诗以儿童为主要描写对象,选择他们生活中的一个片段进行具体的展现,很能引起读者特别是当代小学生的注意力,非常适合小学生来诵读学习。
  二、引导学生感悟古诗中儿童生活的重要性
  伴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和教材的全面革新,小学阶段学习内容中,古诗词所占的比重有所增加,学习古诗词已经成为小学阶段的一项重要目标。不同于其他的诗歌,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因为儿童天真活泼的性格,内容也相对轻松自在、语言直白易懂。而且因为表现主体是儿童,所以总是带着童趣和天真,比较能吸引同龄孩童的注意力,很适合在小学阶段用来给小学生做古诗词学习的启蒙和熏陶。虽然描写儿童生活的故事内容浅显直白,但是小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有限,对与古诗词的内涵是很难自己全部感受领悟的,这就需要教师们进行有效的引导,帮助学生完成这类儿童古诗的学习[2]。与现代文学不同,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的语言精练,往往只用数十个字就能展现一幅生动童趣的画面。古诗的语言简练,其中所含的意蕴却是非常浓厚的,小学生凭借自己的阅读难以体会理解。因此教师必须教给学生方法,引导学生入情入境,与古代的儿童产生交流共鸣。
  三、引导学生感悟古诗中儿童生活的教学方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读诗兴趣
  儿童古诗虽然是以展现儿童生活为主题的,但是由于时代的限制,毕竟与现代社会的儿童生活方式有所不同。因此,要想小学生在读诗时能够充分理解诗意、产生共鸣之感,就必须创设出相应的情境,来引导学生进入古诗的世界[3]。比如在学习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的故事《村居》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畅谈自己放风筝的经历,等到激发起学生的兴趣之后,再引导学生学习古诗。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能够主动地去学习古诗,感悟古代儿童放纸鸢的游乐过程,并且能够和自己的生活产生对比,领会其中所含的趣味。
  (二)阅读思考,体会古诗的意境之美
  古诗的语言精简凝练,讲究意境内涵,包括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虽然语言较为质朴,但是依然包含着诗人的思想情感。因此在带领学生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必须用指导学生用多种方式反复读诗,通过反复的阅读,来理解诗中重点词语的意思,从而理解整首诗。在理解是的文本意思的基础之上,才能展开想象力,感受诗人倾注在诗中的思想情感。比如学习《新宿市徐公店》一诗时,学生首先通过反复诵读理解诗句的基本含义,然后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想象,构建出一副儿童逐蝶的画面,从而感受到作者对天真孩童的那种喜爱之情。
  (三)群文阅读,拓展古诗的阅读范围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小学生古诗词阅读的积累也有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因此教师不止要带领学生学习课本教材上规定的古诗词,还要进行课外延伸,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增加阅读量。以“古诗中的儿童生活”这一主题为例,除了课本上所指定的古诗外,教师还可以选取同一题材的古诗,如《新宿市徐公店》、《牧童诗》等,形成群文阅读的学习模式,这样学生可以将同一主题的不同古诗产生对比,体会表达方式和思想情感上的异同,这种以一带多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古诗,达到事半功倍之效[4]
  四、结束语
  古诗是极具特色的语言艺术,以展现儿童生活为主题的古诗更是充满天真童趣和个性魅力。在教师的适当引导下,当代小学生可以通过科学的学习方法来诵读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感受古代儿童的生活情趣,得到趣味的感染和美的熏陶,这对陶冶小学生情操是非常有利的。且这类古诗语言优美,意蕴深厚,对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只要进行适度的引领教导,必定可以实现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国宝. 关注古诗学习中真实的儿童[J]. 江苏教育研究, 2014(32):35-37.
  [2] 罗在兴, 沈丹. 短笛无腔信口吹——论古诗中的童趣[J]. 衡水学院学报, 2007, 9(4):83-85.
  [3] 汪一波. 古诗教学与儿童生活经验的契合[J].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 2010(9):77-79.
  [4] 吴茜. 以儿童的视角传达诗意的美好——小学低段古诗词阅读教学相关策略研究[J]. 好家长, 2018(48):83-83.
  (作者单位:四川省雷波县渡口乡中心校)
其他文献
小学语文作为各个学科的文化基础,需首要改进提升教学质量,加强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聚焦核心素养,明确教学目标  小学生的核心素养主要在于逻辑思维形成,借助学习将思维有效地遷移转化的能力。所以,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教育,需要教师明确教学目标,健全学生个体发展和日常行为管理,并以注重培养学生开放性思维为主,简化知识的领导地位,确保在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育能够突出学生的探索能力,改变教师在教学
期刊
摘要:高校的教学管理水平、教学质量以及人才培养目标在很大程度上都会受到高校教学管理队伍整体素质水平的严重影响。目前我国高校教学工作仍然存在综合素质低下、队伍结构不合理、专业化程度低的一些问题。本文主要与高校的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实践作为基本出发点,从体制深化改革、职务职称晋升等多个角度对高校的教学管理队伍建设进行了深入探讨。突破了我国当前高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瓶颈问题。  关键词:高校;教
期刊
2019年8月,“岸芷汀兰——台北故宫经典书画复本展”在安徽博物院展出,本展览精选了台北故宫经典书画复本79件(套),包括山水、花鸟、人物等各类题材,呈现了晋、唐、五代、宋、元、明、清各时期代表性画家作品,包括王羲之、蔡襄、苏轼、黄庭坚、米芾、刘松年、马远、赵孟頫、吴镇、倪瓒、王蒙、文征明、唐寅、董其昌、徐渭、王翚、恽寿平等足令人高山仰止的大家之作,较为全面地展示了中国傳统书画艺术的精髓。  这些
期刊
兴趣是最积极的内在学习动机,是开发智力的催化剂,是促进人们求知欲望的强大动力。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乐意走进课堂,去品味学数学的乐趣,才会有展示自我能力的欲望。在人们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数学课堂是严肃的、一本正经的,教师不言苟笑地教,学生规规矩矩地学。知识就在这样一种不乏枯燥和单调的氛围中由教师传授给学生。或许学生的学习成绩还不错,但总觉得这样的数学课堂并
期刊
摘要:小学数学每次考试都要求老师做质量分析,一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二是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查漏补缺。在单元质量分析中发现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较弱,其实也从侧面反映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较弱。所以可以从审题方面、说题方面、以及平时教学中进行提问练习等方面来培养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审题说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一、重视审题能力的培养  审题是解决问题的基
期刊
摘要: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也是最常见的教学手段。教师精心设计、恰到好处的课堂提问,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点燃学生对知识的探究热情,从而极大的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课堂提问;精心设问;技巧  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也是最常见的教学手段。教师精心设计、恰到好处的课堂提问,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点燃学生对知识的探究热情,从而极大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期刊
摘要:新课程标准对语文的阅读教学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立足于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升,小学生通过阅读得到情感体验。同时,通过阅读让学生积累较丰富的写作素材,能够进行较好的语感训练。语文教师如何对小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小学生掌握多种阅读方法,对文章的阅读情感得到熏陶,展示小学生的个性特征,极大地丰富小学生的精神世界。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感悟反思;提高效益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阅读教学是教学
期刊
教师的教学策略对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低有着很大的影响作用,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策略。年轻教师对教学充满热情,敢于创新、敢于质疑权威,老教师教学经验丰富,稳扎稳打但循规蹈矩。本文对新老教师的教学策略进行了对比研究,并提出了几点改进建议。教学策略是指教师在向学生们教授知识的过程中,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尤其是根据同学们的实际情况,对他们所运用的教学活动,课堂形式组织,上课的方法,教学的内容,课堂上课顺序等
期刊
汉语拼音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但学生学起来易感枯燥乏味。要想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学好拼音首先就要了解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一年级学生正处于从幼儿向儿童的时期过渡,处于这一时期的儿童理解能力差,记忆全靠死记硬背,他们擅长于记忆形象、具体的材料。另外,一年级学生的记忆效果与他们的情绪有着极大的关系,即在高兴时记忆效果好,反之较差。依据一年级学生这样的认知特点,在课堂上,我不断变换讲课的方
期刊
今天的少年,是21世纪国家的栋梁,担负着振兴中华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而小学是基础教育,作为启蒙教育的小学班主任老师对孩子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促使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高尚的爱国情操,良好的行为习惯及个性心理品质,使他们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他们才能驾驭自己,在一生中不断求索,不断完善,从而更好地去发展自己。我觉得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榜样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