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观测约束下的中国大陆活动地块运动学模型

来源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 被引量 : 30次 | 上传用户:qing198812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中国大陆及邻区1683个GPS测站的观测资料,建立由31个活动地块组成的大陆变形运动学模型,这些地块主要以约30条产状各异、滑动速率不等但不高于20mm/a的第四纪活动断层为边界。模拟中将大陆构造变形视为活动地块的刚性旋转和地块边界断层闭锁的弹性变形的综合响应。结果表明,在GPS观测精度内,该模型整体上较好地反映了中国大陆构造变形的主要特征。模型给出的主要断层滑动速率在青藏高原及周边为6~18mm/a,在中国东部地区为1~4mm/a,与地质长期速率比较一致;模拟表明地块内部变形不过10×10-9
其他文献
<正> 湖北省京山县特殊教育学校是一所山区农村特校,于1990年10月开办。10多年来,京山县特殊教育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共招收聋童班9个(已毕业4个班),培智班4个(已毕业1个班)。
针对昆仑山口大地震,总结了多种地形变(大地测量)手段所显示的异常变化及其时空分布,结果显示:8.1级大震前存在空间尺度大、时间尺度长的地形变前兆异常.简要介绍了相关的异
根据多孔介质中的力学理论 ,推导了在地壳中存在微孔洞时介质的应力应变本构关系的表示公式 ,讨论了描述地壳中空洞形成过程的孕震模型参数 ,讨论了孕震模型参数的变化与地壳介质状态的变化和地面重力变化的关系 ,并根据乘法分解理论推导了孕震过程计算重力变化的弹塑性递推计算方法 ,并采用 GTN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在此基础上 ,将数值模拟结果与发生在 1 996年云南丽江 Ms=7.0地震前后的重力变化进行
利用JASON-1卫星测高数据反演了海洋垂线偏差,分析了垂线偏差对用卫星测高数据建立海平面高模型的影响。结果表明:垂线偏差造成的测高误差为-5~5mm,在个别海域的误差超过10cm,建议在应用卫星测高数据建立海面高模型时,引入垂线偏差改正的影响(特别是在垂线偏差较大的海域)。
在住宅建筑施工中,现场用电的施工机械及机具有着较高的操作移动性,用电事故在安全施工中已占了主要比例,制订临时用电方案是保证施工现场用电安全的有效途径。文章针对施工用电
为防止堤身在洪水作用下不时发生散浸、管涌、渗漏等险情,本文探索如何利用锥探灌浆的施工工艺来解决大堤的渗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