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危险区相关论文
深入理解活动地块如何控制区域强震活动是地震危险性评价的关键。文中采用双差定位法对岷山活动地块及其邻近地区2000—2019年39 0......
本文是在多年实际工作的基础上,综合了国内外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的方法理论与研究状况而撰写的城市地质工作中有关区域地壳稳定性......
据印度报业托拉斯新德里1978年12月14日电,国际地震专家决定最优先在西隆建立一个高级仪器设备的地震台阵,他们认为这个地区是世......
地震给人类造成的灾难是难以估量的。地震预测是公认的世界性难题,假如能准确地预测未来大地震的地点、时间和强度,无疑可以拯救无数......
我们的研究表明,特定地震区每轮孕育周期主震事件震级值相差较小,因此可根据主震震级值确定地震区危险性等级.据此,对已划定的中国......
鲜水河是青藏高原东缘一条活动性很强的左旋走滑断裂带.本文基于ANSYS接触单元模块平台,定量研究断裂带上1893年以来M 6.7级以上地......
地壳流体与地震的孕育、发生有密切的关系。地震科学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流体科学与构造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震学等学科之间......
学位
本文在对渤海强震区地质构造环境、断裂带分布特征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机械加工聚碳酸酯材料制成渤海强震区域的地质模型,分......
在对沂沭断裂带的地质构造环境、断裂带分布特征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采用聚碳酸酯材料制成沂沭断裂带构造区域的地质模型,分别运......
通过在选定的地震危险区布设基于台阵布设方式、现场流动组网、数据传输模式等实用化技术成果的地磁台阵,实践地磁台阵数据预处理......
以县为评估单元,将县城和农村区分开,采用确定性的地震灾害评估方法,建立了鲁北地震危险区地震灾害快速评估系统。破坏性地震发生后,能......
综合考虑云南地区三维波速结构、活动地块构造、地震活动性等多种因素,建立研究区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利用GPS观测资料确定有限元模......
使用DYL型地应力测量仪 ,利用天然场源在地面上探测地下 5km、 7km、 1 0km深部地质体所承受地应力的相对大小。通过探测的地应力......
本文选取地震活动图像演化和地震学参数变化两项指标,采用有时间段的时空扫描进行演化研究,逐步将这种演化研究推进到短期阶段进行......
研究了本区主要构造断裂演化发展历史及各个时期地壳运动时的构造应力场特征以及它们的生成时间,通过对伊兰一伊通、龙江山字型、绥......
在我国大陆开展的流动重力重复观测是监测地震前兆异常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对大地震前流动重力场观测资料研究结果表明,区域性持......
汶川地震发生后,川滇地区陆续发生盈江Ms5.9,攀枝花Ms6.1和Ms5.6,姚安Ms6.0,盈江Ms5.9以及边缘区域玉树^砖7.1等系列Ms≥5.5强震,系列强震发生......
2008年8月30日新疆和静发生5.6级地震,地震发生在新疆2008年度地震危险区内。震前由作者负责的南天山东段6级地震危险区短临跟踪小组......
晋冀蒙交界地区位于山西地震带与张渤地震带的交汇部位,构造复杂。交界区内及周边地区强震活动频繁,备受国内外地震学者的关注。多年......
张家口-渤海地震构造带(简称张渤带)在华北地区的地震活动历年来备受关注,特别是1991年后张渤带西段的晋冀蒙交界区多年来被确定为地......
2015年4月15日内蒙古阿拉善左旗(39.8°N,105.3°E)发生5.8级地震,恰好落在《宁夏回族自治区2015年度地震趋势研究报告》圈......
2014年11月18日,应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李小军研究员的邀请,来自俄罗斯科学院地震预报理论和数学地球物理研究所的两位专家亚历......
运用随机函数理论,将滇西北至滇南地区的地震活动能量场看作时间和空间的随机函数,用自然正交函数展开方法,研究主要能量场的时间......
对2013—2017年晋冀蒙交界区的流动重力观测资料重新进行整体平差计算,对比分析了该区域不同尺度的重力场变化特征,再结合重力场变......
地震是群灾之首,具有突发性强,瞬间成灾,破坏性大、次生灾害严重、社会影响深远和难以防御等特点。以加强地震重点危险区地震应急......
将大陆地震地下流体观测在台湾南投 7.6级地震发生前后 5天内出现的显著异常变化命名为响应异常。统计分析了异常的变化过程及其空......
利用广西台网30多年地震观测资料,根据P波初动半周期和地震震级资料测定环境剪应力的方法,测算了广西及邻区大量中小地震震源的相......
2001年以来,在巴颜喀喇地块周缘相继发生2001年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2008年汶川8.0级地震、2010年玉树7.1级地震、2012年芦山7.0......
介绍了 2 0 0 1年 10月 2 7日永胜 6 0级地震前中国大陆西部地震活动背景 ;分析了西南地区即四川西部至川滇交界地区中强震呈现频......
利用环境剪应力较高的地区较容易发生中强地震这一原理,提出了将人工神经网络应用于估计潜在地震危险区的方法。由于该方法是通过......
对青海省1990年以来年度地震危险区进行了分析,整理总结了青海省年度地震危险区的分布、预测面积及地震对应情况,得出预测正确率为......
在系统地研究了华北北部 5次中强以上地震前地下流体异常空间演化过程的基础上 ,分析了地下流体动态异常的迁移特征 .根据迁移特征......
根据地震目录统计分析一次强震对外围地区所产生的地震影响空间危险度,在此基础上结合区域地震背景空间危险度及其先发生的若干次......
综合考虑云南地区三维波速结构、活动地块构造、地震活动性等多种因素,建立研究区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利用GPS观测资料确定有限元模......
首先简单介绍了我国地震预报的科学思路,分析了地震预报能力评价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在此基础上应用R值评分方法,讨论了1990~2000年我......
地电场观测对象为天然地电场,包括源自外空的大地电场和源自地下的自然电场两个部分。我国最早开展模拟地电场观测在1966年邢台地震......
采用R值评分方法 ,对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 0 0 1— 2 0 0 4年度划定的全国地震危险区进行了评估 ,2 0 0 1— 2 0 0 4年度的......
位于地震危险区的海底管道及立管系统,在地震作用下会受到由于地震波传播引起的海床瞬时震动,也需要承受地震作用下由于海床砂土液......
1998年张北6.2级地震前,山西、河北及其附近地区出现的定点形变、流体前兆异常,具有随时间推移从震区外围大范围区域向震区附近迁......
岩石圈、地壳由众多板块、地块及层圈组合而成,是开放性复杂巨系统,活断层在地壳中犹如神经网络也是复杂的开放体系.因此活断层之......
一、考纲展示与考情分析 二、构建知识结构 三、考点精析 1 世界主要气象灾害类型 2 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分布......
针对昆仑山口大地震,总结了多种地形变(大地测量)手段所显示的异常变化及其时空分布,结果显示:8.1级大震前存在空间尺度大、时间尺......
利用1988-1999年10月中国地震基本台网观测得到中国地区3103个体波震级mb≥3.8的地震资料,计算了它们的构造环境剪应力值0,得到了......
分析郯庐带中南段与其邻区井水位对汶川8.0级与日本9.0级地震的同震响应特征,指出汶川地震时同震阶升井集中出现在安徽地区,之后该区发......
利用华东地区1970年以来的地震目录,对华东地区、郯庐断裂带100km范围、2007年度划定为地震危险区的苏鲁皖交界地区及安徽地区,以......
通过对西秦岭北缘断裂带全新世活动、地震活动和现今排气活动等特征的分析研究,认为本断裂带东段是地震危险段,未来发生强震(M_s≥6)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