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第二医院2011年12月至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92例十二指肠溃疡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病人入院尾号分为对照组(奥美拉唑治疗)与治疗组(泮托拉唑),每组各46例。比较两组病人腹痛消失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通过治疗,两组病人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病人的腹痛消失时间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病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均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但泮托拉唑能够在短时间缓解病人的腹痛症状,对提升病人的生活质量更为有效。
关键词:泮托拉唑;奥美拉唑;十二指肠溃疡
十二指肠溃疡一种非常常见的消化道病症,其在临床当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最近几年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因为饮食结构与习惯方面的巨大变化,导致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涨的势头[1]。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机制和胃黏膜保护能力下降、幽门螺杆菌感染以及胃酸分泌过多等众多因素息息相关,奥美拉唑与泮托拉唑都是临床当中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主要药物,然而究竟哪种药物的疗效更为显著,当前仍然存在一定的争议。鉴于此,本文主要对比分析了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效果,现进行如下总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第二医院2011年12月至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92例十二指肠溃疡病人。当中男性53例,女性39例;年龄31~73岁,平均年龄(47.8±8.6)岁。本组92例病人通过胃镜检查后都符合下面几个条件:①病人十二指肠溃疡的病灶数≤2个;②不存在消化道出血的情况;③没有并发其他位置的溃疡;④不存在质子泵抑制剂服用禁忌症;⑤进行治疗的前一天停用所有抗溃疡类药品;⑥不存在心、肝、肾功能不全症状;⑦不存在哺乳期、孕期妇女。根据病人入院尾号分为对照组(奥美拉唑治疗)与治疗组(泮托拉唑),每组各46例。
1.2、治疗方法。针对对照组病人,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每次20mg,每天一次,晨起口服,连续治疗28d。针对治疗组病人,采用泮托拉唑进行治疗,每次40mg,每天一次,晨起口服,连续治疗28d。此外,在治疗过程中严密监视两组病人的临床症状(主要监视灼烧感、恶心以及上腹疼痛等)的变化情况,同时采用胃镜复查病人溃疡的愈合状况。
1.3、疗效标准。治愈:病人腹痛、暖气以及呕吐恶性的症状完全消失,通过胃镜检查显示溃疡彻底消失,并且四周不存在炎症;显效:病人腹痛、暖气以及呕吐恶性的症状明显改观,通过胃镜检查显示溃疡基本消失,并且四周只存在较为轻微的炎症;有效:病人腹痛、暖气以及呕吐恶性的症状有所好转,通过胃镜检查显示溃疡缩小一半以上,四周仍然存在炎症;无效:病人临床症状没有变化,通过胃镜检查显示溃疡缩小程度不足50% [2]。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7.0实施数据处理,计量资料应用(X±s)来进行表示,两组之间的比较选用t来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选用X2来进行检验,P<0.05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28d的治疗以后,两组病人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腹痛消失时间为(2.68±1.24)h,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91±1.53)h,(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3、讨论
胃肠黏膜因为胃液消化而引发的黏膜肌层组织损伤称为消化性溃疡,其可以出现在消化道当中的各个位置,当中十二指肠溃疡与胃溃疡是临床当中最为常见的两种消化性溃疡。青壮年群体是十二指肠溃疡的高发群体,春冬季是该病的高发季节。十二指肠溃疡的病发主要和十二指肠黏膜自身的修复作用与损害作用失衡息息相关,胃酸分泌异常、非甾体抗炎药以及幽门螺杆菌是引发该病的主要因素,其发病位置大部分都位于十二指肠球位置,通常存在于幽门3cm以内的位置。节律性、周期性以及长期性是十二指肠溃疡所引发腹痛症状的主要特征,所谓节律性,主要指的是十二指肠溃疡所引发的腹痛症状多发生于半夜、进食前,当病人使用制酸剂或者在进食以后腹痛症状即有所缓解。所谓周期性,主要指的是十二指肠溃疡病人的病情存在反复发作的情况,同时因为情绪波动、季节变化以及饮食不调等多方面的因素会导致症状存在周期性的情况,通常来说,发作期能够长达几周,甚至几个月。所谓长期性,指的是大部分病人的病程通常都长达数年,甚至有的病人病程长达十多年。
大量的临床研究与实践证明,针对十二指肠溃疡病人,质子泵抑制剂是治疗的最佳方案,并且该种治疗方案已经通过大量的临床检验与广大专家的一致认可。奥美拉唑与泮托拉唑都属于质子泵抑制剂,并且在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方面都能够获得较为显著的临床疗效。泮托拉唑属于第三代质子泵抑制剂,其所具备的稳定性与把控性要远远优于之前所采用的同类临床药品,其可以特异性的抑制胃黏膜细胞ATP转运酶,同时抑制壁细胞当中的氢离子朝着胃肠腔进行转运,使得胃液当中的胃酸含量得到有效的控制。相较于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处在中性或者弱酸的环境中具有更好的稳定性,所以泮托拉唑药效作用的选择性更加显著,并且泮托拉唑和肝脏细胞当中的色素P450之间的亲和力非常低,其和许多通过该酶系实施代谢的其他类药品也不会出现较为明显的影响干扰,能够与多种药物进行联合应用,从而有效降低其本身所造成的不良反应[3]。
大量的临床研究与实践证明,通过口服泮托拉唑可以显著提升胃肠内部的PH值,使得病人的疼痛症状有所缓解,作为第三代质子泵抑制剂,人体吸收泮托拉唑的速度非常快,通常在24h就能够获得90%的抑制作用,能够让病人肠胃内的PH值始终控制在较高的水平,使得病人的腹痛症状得到有效的控制[4]。本组研究数据当中,两组病人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采用泮托拉唑的治疗组病人,其腹痛消失时间要明显优于采用奥美拉唑的对照组病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泮托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具有疗效显著、缓解腹痛迅速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孟红.埃索美拉唑针剂和奥美拉唑针剂治疗上消化道溃疡出血疗效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2009(11):361-362.
[2] 张雪芹.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学创新.2013(03):294-295.
[3] 张伟志.雷贝拉唑治疗小儿幽门螺杆菌十二指肠溃疡[J].当代医学.2012(02):516-517.
[4] 何明顺,漆红,李志.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疗效观察[J]. 中国全科医学.2010(11):115-116.
关键词:泮托拉唑;奥美拉唑;十二指肠溃疡
十二指肠溃疡一种非常常见的消化道病症,其在临床当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最近几年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因为饮食结构与习惯方面的巨大变化,导致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涨的势头[1]。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机制和胃黏膜保护能力下降、幽门螺杆菌感染以及胃酸分泌过多等众多因素息息相关,奥美拉唑与泮托拉唑都是临床当中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主要药物,然而究竟哪种药物的疗效更为显著,当前仍然存在一定的争议。鉴于此,本文主要对比分析了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效果,现进行如下总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第二医院2011年12月至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92例十二指肠溃疡病人。当中男性53例,女性39例;年龄31~73岁,平均年龄(47.8±8.6)岁。本组92例病人通过胃镜检查后都符合下面几个条件:①病人十二指肠溃疡的病灶数≤2个;②不存在消化道出血的情况;③没有并发其他位置的溃疡;④不存在质子泵抑制剂服用禁忌症;⑤进行治疗的前一天停用所有抗溃疡类药品;⑥不存在心、肝、肾功能不全症状;⑦不存在哺乳期、孕期妇女。根据病人入院尾号分为对照组(奥美拉唑治疗)与治疗组(泮托拉唑),每组各46例。
1.2、治疗方法。针对对照组病人,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每次20mg,每天一次,晨起口服,连续治疗28d。针对治疗组病人,采用泮托拉唑进行治疗,每次40mg,每天一次,晨起口服,连续治疗28d。此外,在治疗过程中严密监视两组病人的临床症状(主要监视灼烧感、恶心以及上腹疼痛等)的变化情况,同时采用胃镜复查病人溃疡的愈合状况。
1.3、疗效标准。治愈:病人腹痛、暖气以及呕吐恶性的症状完全消失,通过胃镜检查显示溃疡彻底消失,并且四周不存在炎症;显效:病人腹痛、暖气以及呕吐恶性的症状明显改观,通过胃镜检查显示溃疡基本消失,并且四周只存在较为轻微的炎症;有效:病人腹痛、暖气以及呕吐恶性的症状有所好转,通过胃镜检查显示溃疡缩小一半以上,四周仍然存在炎症;无效:病人临床症状没有变化,通过胃镜检查显示溃疡缩小程度不足50% [2]。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7.0实施数据处理,计量资料应用(X±s)来进行表示,两组之间的比较选用t来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选用X2来进行检验,P<0.05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28d的治疗以后,两组病人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腹痛消失时间为(2.68±1.24)h,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91±1.53)h,(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3、讨论
胃肠黏膜因为胃液消化而引发的黏膜肌层组织损伤称为消化性溃疡,其可以出现在消化道当中的各个位置,当中十二指肠溃疡与胃溃疡是临床当中最为常见的两种消化性溃疡。青壮年群体是十二指肠溃疡的高发群体,春冬季是该病的高发季节。十二指肠溃疡的病发主要和十二指肠黏膜自身的修复作用与损害作用失衡息息相关,胃酸分泌异常、非甾体抗炎药以及幽门螺杆菌是引发该病的主要因素,其发病位置大部分都位于十二指肠球位置,通常存在于幽门3cm以内的位置。节律性、周期性以及长期性是十二指肠溃疡所引发腹痛症状的主要特征,所谓节律性,主要指的是十二指肠溃疡所引发的腹痛症状多发生于半夜、进食前,当病人使用制酸剂或者在进食以后腹痛症状即有所缓解。所谓周期性,主要指的是十二指肠溃疡病人的病情存在反复发作的情况,同时因为情绪波动、季节变化以及饮食不调等多方面的因素会导致症状存在周期性的情况,通常来说,发作期能够长达几周,甚至几个月。所谓长期性,指的是大部分病人的病程通常都长达数年,甚至有的病人病程长达十多年。
大量的临床研究与实践证明,针对十二指肠溃疡病人,质子泵抑制剂是治疗的最佳方案,并且该种治疗方案已经通过大量的临床检验与广大专家的一致认可。奥美拉唑与泮托拉唑都属于质子泵抑制剂,并且在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方面都能够获得较为显著的临床疗效。泮托拉唑属于第三代质子泵抑制剂,其所具备的稳定性与把控性要远远优于之前所采用的同类临床药品,其可以特异性的抑制胃黏膜细胞ATP转运酶,同时抑制壁细胞当中的氢离子朝着胃肠腔进行转运,使得胃液当中的胃酸含量得到有效的控制。相较于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处在中性或者弱酸的环境中具有更好的稳定性,所以泮托拉唑药效作用的选择性更加显著,并且泮托拉唑和肝脏细胞当中的色素P450之间的亲和力非常低,其和许多通过该酶系实施代谢的其他类药品也不会出现较为明显的影响干扰,能够与多种药物进行联合应用,从而有效降低其本身所造成的不良反应[3]。
大量的临床研究与实践证明,通过口服泮托拉唑可以显著提升胃肠内部的PH值,使得病人的疼痛症状有所缓解,作为第三代质子泵抑制剂,人体吸收泮托拉唑的速度非常快,通常在24h就能够获得90%的抑制作用,能够让病人肠胃内的PH值始终控制在较高的水平,使得病人的腹痛症状得到有效的控制[4]。本组研究数据当中,两组病人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采用泮托拉唑的治疗组病人,其腹痛消失时间要明显优于采用奥美拉唑的对照组病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泮托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具有疗效显著、缓解腹痛迅速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孟红.埃索美拉唑针剂和奥美拉唑针剂治疗上消化道溃疡出血疗效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2009(11):361-362.
[2] 张雪芹.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学创新.2013(03):294-295.
[3] 张伟志.雷贝拉唑治疗小儿幽门螺杆菌十二指肠溃疡[J].当代医学.2012(02):516-517.
[4] 何明顺,漆红,李志.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疗效观察[J]. 中国全科医学.2010(11):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