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本刊读者Email、传真及电话、信函投票,梁晓声的长篇小说《我和我的命》荣获2021年第一站“《当代》最佳”称号。
“《当代》文学拉力赛”2021年第一站读者来信选登
本刊已增设网络渠道选登读者留言。本刊微信公众号(ID:dangdaizazhi)将定期组织线上评刊,推动新媒体与纸刊的互动阅读。留言一经采用,均有稿酬及赠刊。我们期待读者鲜活、中肯、豐富多元的短评。
读者:李凌
本期我阅读了阿宁的《舅舅在母亲心中》一文,感同身受。我的姥姥出生于保定一读书人家,姥爷祖籍东北珲春,一颗报国的心,使他弃笔从戎。姥姥接受了开明的教育,向往自由,于是冲破重重阻力与姥爷完婚。和文中一样,姥爷撒手人寰比较早。我有四位舅舅,妈妈总说亲娘舅,姐姐对弟弟的感情,那真是至亲稀言。我的舅舅也和文中的舅舅一样,在异乡娶妻生子、成家立业。妈妈对舅舅的牵挂和舅舅对我们思念,一直环绕着我们的大家庭。姐弟间深厚的情感无需过多的言语,文中妈妈执着地织毛衣,妈妈是把对舅舅的惦念和疼爱一针一针织进了毛衣里,年迈的舅舅抱在怀里的是对姐姐的深情。读到此,我终于理解了为什么微信、视频通讯如此便捷的今天,妈妈还要漂洋过海去看望舅舅。同样是相见无语的场面,却一切尽在不言中。原来是此中有真意,欲辩已无言啊!
读者:黄宁
见识可以让人能洞悉世相背后的真实,世相也可以提升写作者的见识。肖铁的异域生活经历显然是构筑《蓝烟囱》中那个复杂而细微的世界的必要条件。这个故事让人压抑、沉重,是个校园霸凌故事,又夹杂着种族问题。孩子是懵懂无知的,即使受到伤害也并不确知背后的本质原因,可以因为一顿好吃的而放下纠结,但是身为庇护者的父亲,却无法消除内心的无力、无助、尴尬,这种尴尬是如此深入骨髓,让人产生深深的同情和质问,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出国)?但交流与融合是人类文明史中掐不断的细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缘由,每一种选择都有它必须承受的代价。也正因为如此,小说的隐约曲折中才有一种厚实的力量,尽管是让人不舒服的力量。这是写作者的功力。
读者:何文潮
长篇小说《我和我的命》最佳。中国社会发展史,也是人物命运发展史。个人命运离不开社会变革这个历史大舞台。或者说,正是一个个人物的命运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这是整体与个体的不可分割的现实。
《我和我的命》具有画龙点睛之妙。可以说是一部个人命运发展史,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段整体社会发展史。作品把人物命运放到改革开放的社会前沿——深圳这个大舞台,真实地描写了一个中断大学学业的打工妹的人生轨迹和精神状态,写出了个人命运和城市发展、社会发展的链带关系。这里以女性视角审视、洞察社会,有倔强、有冲动,更有行动,带给读者更多的思考。
读者:王兵
葛亮的笔把一个故事从里往外写,让读者看到了一篇非常传神的小说《瓦猫》。因为要给一档纪录片补几个镜头,“我”去云南的得钦,非常不适的“高反”中,一直想见玄幻的卡瓦格博,途中突然看到一尊四面佛像,再加上“雾、浓、顶”“报应”和房顶上的塑像,一袭袭神秘的面纱拂面撩来。而五保户仁钦奶奶要“我”替她转交友人一封信,她还手执一串佛珠合十对着信喃喃念祷。重重玄象,瓦猫、甲炮、大丹巴、龙泉镇、明永,再又是收信人荣瑞红家,从司家营去瓦窑村,面对荣瘫婆家,荣瑞红(收信人)还是没见到,只见到猫婆家制作的瓦猫立在地产公司拆除失败了的房顶墙头,一副猫吃鬼的神态。公司老板被“双规”,女儿国外读书遭车祸,故事于此猝然顿笔。一面夹着远古色香的历史烟云窗户砰然打开,令人愕然!
读者:周昕
我选《舅舅在母亲心中》。该作以第一人称“我”亲身所见,反映了当前急待解决的老年社会课题。作品里的舅舅想去参军,母亲不愿意舅舅当兵,舅舅偷偷报了名,通过工作人员给母亲做工作,终于参了军。舅舅在甘肃靖远县的一条山沟里当兵,母亲失望,舅舅也失望。一场恋情断送了舅舅,因为女孩子未婚先孕了。幸好女孩子以命相争,舅舅没有受到严重处分。舅舅最终选择了退伍,留在了女方家乡甘肃。回不来的舅舅成了母亲最大的痛。两位老人在长期的牵挂中变得呆傻。母亲时而清醒时而糊涂,误把“我”当父亲。看到这种现状后,“我”马上联系,让舅舅与母亲相见。相见后,母亲都认不出舅舅了,睁大眼看了一会儿说:你老了!舅舅说我都八十六了。母亲说:你没我老!说完不再理他。忽然又问舅舅:你怎么来的?舅舅说坐火车。母亲说挺远的跑什么,再过两年我就死了!舅舅想跟母亲解释什么,嘴唇抖了半天,却说出一句:我也快死了!我想咱妈,想咱爸,该去伺候他们了!
读者:伊国华
我推荐中篇小说《瓦猫》。作品观照现实与历史、爱情与罪恶、乡愁与爱国情怀,立体地再现了五彩滇地的民俗风情。作者在乡村旅游时发现了传统手工艺品泥塑“瓦猫”,以“瓦猫”为引子见到了仁钦奶奶,由帮仁钦奶奶带信到昆明的事件讲述了父(母)子两代人的爱情故事。于是,民居、乡街子、马帮、文保单位、拆迁、异地办学、泥塑手艺、爱情、日本侵华战争、抗日、“文革”、支教、寻找遇难者、拍摄纪录片、手艺传承等细节、情节在作者笔下渐次展开,把人带进浓浓的乡愁里,传承文化,传承文明。
读者:刘丽萍
梁晓声的作品非常令人惊艳。《我和我的命》以层层推进的故事,活灵活现的人物,精彩纷呈的文字,牢牢地抓住了人们的眼球。小说描绘的扣人心弦的故事与人物所辐射出来的催人奋进的精神,荡人心魄,启迪思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该小说保持了《今夜有暴风雪》等作品的特点,好读耐读,值得反复品味。据此,推荐《我和我的命》为本期冠军。
读者:南天
特别喜欢梁晓声《我和我的命》,作者讲述了一名女孩子的生活。从农村女孩成为市长家的千金,从大学生一夜之间变成深圳的打工妹,从贵州山区走进深圳特区,从特区的暂住人口成为深圳人,这种起伏变化的人生,让一个女孩子迅速成长。她独自一人回乡探望至亲却被当成摇钱树,她独自一人在工地打工面对老板父子,她去医院做护工却要面对有钱不讲理的父女,她要面对不同的阶层、不同的性别、不同的朋友……各种经历,各类生活,各种想法,各色人等,故事引人入胜,从一个视角反映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女主人的话,作者表达了一种正能量,如“我并不以平凡和普通而自卑,因为我从没因平凡而懒散,从没因普通而对自己没了心向阳光的要求”。作者虽然是男性,但能以第一人称讲述女性为主的故事,很不容易。不同性别的作家会有不同的体验和感受,要站在“他者”的立场上去讲话,需要深入体验“他者”的生活。
“《当代》文学拉力赛”2021年第一站读者来信选登
本刊已增设网络渠道选登读者留言。本刊微信公众号(ID:dangdaizazhi)将定期组织线上评刊,推动新媒体与纸刊的互动阅读。留言一经采用,均有稿酬及赠刊。我们期待读者鲜活、中肯、豐富多元的短评。
读者:李凌
本期我阅读了阿宁的《舅舅在母亲心中》一文,感同身受。我的姥姥出生于保定一读书人家,姥爷祖籍东北珲春,一颗报国的心,使他弃笔从戎。姥姥接受了开明的教育,向往自由,于是冲破重重阻力与姥爷完婚。和文中一样,姥爷撒手人寰比较早。我有四位舅舅,妈妈总说亲娘舅,姐姐对弟弟的感情,那真是至亲稀言。我的舅舅也和文中的舅舅一样,在异乡娶妻生子、成家立业。妈妈对舅舅的牵挂和舅舅对我们思念,一直环绕着我们的大家庭。姐弟间深厚的情感无需过多的言语,文中妈妈执着地织毛衣,妈妈是把对舅舅的惦念和疼爱一针一针织进了毛衣里,年迈的舅舅抱在怀里的是对姐姐的深情。读到此,我终于理解了为什么微信、视频通讯如此便捷的今天,妈妈还要漂洋过海去看望舅舅。同样是相见无语的场面,却一切尽在不言中。原来是此中有真意,欲辩已无言啊!
读者:黄宁
见识可以让人能洞悉世相背后的真实,世相也可以提升写作者的见识。肖铁的异域生活经历显然是构筑《蓝烟囱》中那个复杂而细微的世界的必要条件。这个故事让人压抑、沉重,是个校园霸凌故事,又夹杂着种族问题。孩子是懵懂无知的,即使受到伤害也并不确知背后的本质原因,可以因为一顿好吃的而放下纠结,但是身为庇护者的父亲,却无法消除内心的无力、无助、尴尬,这种尴尬是如此深入骨髓,让人产生深深的同情和质问,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出国)?但交流与融合是人类文明史中掐不断的细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缘由,每一种选择都有它必须承受的代价。也正因为如此,小说的隐约曲折中才有一种厚实的力量,尽管是让人不舒服的力量。这是写作者的功力。
读者:何文潮
长篇小说《我和我的命》最佳。中国社会发展史,也是人物命运发展史。个人命运离不开社会变革这个历史大舞台。或者说,正是一个个人物的命运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这是整体与个体的不可分割的现实。
《我和我的命》具有画龙点睛之妙。可以说是一部个人命运发展史,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段整体社会发展史。作品把人物命运放到改革开放的社会前沿——深圳这个大舞台,真实地描写了一个中断大学学业的打工妹的人生轨迹和精神状态,写出了个人命运和城市发展、社会发展的链带关系。这里以女性视角审视、洞察社会,有倔强、有冲动,更有行动,带给读者更多的思考。
读者:王兵
葛亮的笔把一个故事从里往外写,让读者看到了一篇非常传神的小说《瓦猫》。因为要给一档纪录片补几个镜头,“我”去云南的得钦,非常不适的“高反”中,一直想见玄幻的卡瓦格博,途中突然看到一尊四面佛像,再加上“雾、浓、顶”“报应”和房顶上的塑像,一袭袭神秘的面纱拂面撩来。而五保户仁钦奶奶要“我”替她转交友人一封信,她还手执一串佛珠合十对着信喃喃念祷。重重玄象,瓦猫、甲炮、大丹巴、龙泉镇、明永,再又是收信人荣瑞红家,从司家营去瓦窑村,面对荣瘫婆家,荣瑞红(收信人)还是没见到,只见到猫婆家制作的瓦猫立在地产公司拆除失败了的房顶墙头,一副猫吃鬼的神态。公司老板被“双规”,女儿国外读书遭车祸,故事于此猝然顿笔。一面夹着远古色香的历史烟云窗户砰然打开,令人愕然!
读者:周昕
我选《舅舅在母亲心中》。该作以第一人称“我”亲身所见,反映了当前急待解决的老年社会课题。作品里的舅舅想去参军,母亲不愿意舅舅当兵,舅舅偷偷报了名,通过工作人员给母亲做工作,终于参了军。舅舅在甘肃靖远县的一条山沟里当兵,母亲失望,舅舅也失望。一场恋情断送了舅舅,因为女孩子未婚先孕了。幸好女孩子以命相争,舅舅没有受到严重处分。舅舅最终选择了退伍,留在了女方家乡甘肃。回不来的舅舅成了母亲最大的痛。两位老人在长期的牵挂中变得呆傻。母亲时而清醒时而糊涂,误把“我”当父亲。看到这种现状后,“我”马上联系,让舅舅与母亲相见。相见后,母亲都认不出舅舅了,睁大眼看了一会儿说:你老了!舅舅说我都八十六了。母亲说:你没我老!说完不再理他。忽然又问舅舅:你怎么来的?舅舅说坐火车。母亲说挺远的跑什么,再过两年我就死了!舅舅想跟母亲解释什么,嘴唇抖了半天,却说出一句:我也快死了!我想咱妈,想咱爸,该去伺候他们了!
读者:伊国华
我推荐中篇小说《瓦猫》。作品观照现实与历史、爱情与罪恶、乡愁与爱国情怀,立体地再现了五彩滇地的民俗风情。作者在乡村旅游时发现了传统手工艺品泥塑“瓦猫”,以“瓦猫”为引子见到了仁钦奶奶,由帮仁钦奶奶带信到昆明的事件讲述了父(母)子两代人的爱情故事。于是,民居、乡街子、马帮、文保单位、拆迁、异地办学、泥塑手艺、爱情、日本侵华战争、抗日、“文革”、支教、寻找遇难者、拍摄纪录片、手艺传承等细节、情节在作者笔下渐次展开,把人带进浓浓的乡愁里,传承文化,传承文明。
读者:刘丽萍
梁晓声的作品非常令人惊艳。《我和我的命》以层层推进的故事,活灵活现的人物,精彩纷呈的文字,牢牢地抓住了人们的眼球。小说描绘的扣人心弦的故事与人物所辐射出来的催人奋进的精神,荡人心魄,启迪思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该小说保持了《今夜有暴风雪》等作品的特点,好读耐读,值得反复品味。据此,推荐《我和我的命》为本期冠军。
读者:南天
特别喜欢梁晓声《我和我的命》,作者讲述了一名女孩子的生活。从农村女孩成为市长家的千金,从大学生一夜之间变成深圳的打工妹,从贵州山区走进深圳特区,从特区的暂住人口成为深圳人,这种起伏变化的人生,让一个女孩子迅速成长。她独自一人回乡探望至亲却被当成摇钱树,她独自一人在工地打工面对老板父子,她去医院做护工却要面对有钱不讲理的父女,她要面对不同的阶层、不同的性别、不同的朋友……各种经历,各类生活,各种想法,各色人等,故事引人入胜,从一个视角反映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女主人的话,作者表达了一种正能量,如“我并不以平凡和普通而自卑,因为我从没因平凡而懒散,从没因普通而对自己没了心向阳光的要求”。作者虽然是男性,但能以第一人称讲述女性为主的故事,很不容易。不同性别的作家会有不同的体验和感受,要站在“他者”的立场上去讲话,需要深入体验“他者”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