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学困生”,一般指那些在知识、本领、品格、方法、体质等方面存在着偏离常规的难题,智力得不到正常开发,不可以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必需经过有针对性的教育对策或医疗对策赐与补救或矫治的学生。这些学生通常思考不积极,注意力不够集中,偏向机械记忆,不愿或不善于动脑筋,常常回避那些较难的习题,思维上有惰性。相对于其他的学生,他们需要花更多时间和精力,才能掌握知识。
孟子说过: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学困生同样具有进取心、自尊心,渴望进步。希望跟别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作为教师,要仔细研究自己的学生,分析造成他们学习困难的真实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切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
造成“学困生”的原因有很多,有智力方面、情感方面、行为习惯方面、学习态度方面、性格方面等等。现就学困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心理问题成因和转化三方面浅谈自己的看法。
一、学困生心理问题的表现
1、自卑伤感,缺乏自信。自卑心理是不信任自己的能力而害怕失败的一种心理体验,它源于心理上消极的自我暗示。表现为:在经历多次失败体验之后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永远赶不上别人而放弃努力。他们有的情绪不稳定,常因小事而使心情变坏,有的对班级活动不感兴趣,以自我为中心,自以为是,不信任人。有的怀疑自己的智力,在学习遇到小挫折就灰心意冷,缺乏勇气和信心。
2、事与愿违,矛盾心理 。①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和得不到别人尊重的矛盾。表现为:由于学习能力差,缺点多,经常遭受别人的白眼,早在学生中失去了信任的基础,因此往往得不到别人的尊重。这种矛盾的心理使他们感到心理失衡。②学困生的上进愿望与意志薄弱的矛盾。表现为:意志力薄弱,自制力较差,无法控制并严格要求自己按规范做事情,表现出行为的反复变化。③道德良知犹存但又以自我为中心两者之间的矛盾。表现为:在家庭教育中,他们往往是家庭的中心,从而使他们事事以自我为中心。其结果肯定是到处碰壁,不受欢迎。
3、盲目骄傲,粗心大意。具有该问题的学困生,其气质属于多血质,以男生较为突出。表现为:有的自以为是,好表现自己,好支配人;有的考虑问题粗心大意,不拘小节;有的不尊重他人,架驭人的欲望过强,有冲动性行为。
4、情绪忧郁,偏激敏感。具有该问题的学困生,其气质多属于粘液质,男生、女生都有。表现为:有的情绪波动大,多愁善感,苦闷焦虑,经常处于烦躁不安的状态;有的人对什么都不感兴趣,自我封闭,或逆来顺受,受人支配,或粗暴对抗,无端攻击。
5、环境失衡,厌恶心理。表现为厌恶学习、厌恶老师、厌恶学校。这是对自己在群体中被他人视为特殊的一种消极心理反映。他们不喜欢给与他们这种不良状态的环境,包括环境里面的人。这种厌恶心理到达一定程度会使他们完全脱离于学校这个集体,不溶于这个集体,脱离于老师的教育。
二、学困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形成学困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且因人而异。在一个学困生的身上,往往有几种原因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
1.社会因素。社会是中学生成长的最大空间和最典型的环境,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传统、风俗习惯、伦理道德、宗教信仰。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有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学生的个体尊严,很多时候竟不如升学率来得重要。在加减乘除的算术游戏下,“学困生”无异于那些有待压缩的分母。
2.家庭环境导致学习困难。现在的农村家庭大部分家长进城打工,孩子从小就成了留守儿童,爷爷奶奶基本没什么文化,能照顾好孩子的起居就已经不错了;或是把孩子从小就送到午托班,学习习惯没有从小养成;或是父母离异,使他们从小就失去了家庭的温暖,养成了孤僻、说谎、任性等不良习惯;还有一些外省带孩子来我们本地上学,因为各地教育的差异,也会使这部分学生普遍跟不上这里的学习,从而导致学习能力下降。
3.学校因素。学校教育对学生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这已为人们公认,但并非所有的学校教育都对学生起积极作用。如部分教师师德不佳,缺乏献身教育事业的责任心、事业心,缺乏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方法,缺乏爱心和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不但没能使教育收到实效,反而促使学生向更坏的方面发展。
4.个人因素。在学困生心理障碍产生的因素中,个人因素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这里面既有学生的心理因素也有性格因素。从心理上看,这正是一个多梦的季节,"问题的年龄";心理上诸多矛盾突出。而学困生难以对自身这种变化和现实有一种正确的认识,不能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情绪和理智等方面的心理矛盾,从而导致心理障碍的产生。就性格而言,学困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比较内向,内向的人则注意力和兴趣集中于内部世界,富于想象,行为孤僻,易产生较严重的狭隘、忧郁、猜疑、自卑等病态心理或心理障碍。正因为上述因素,使得学困生不能正确对待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和挫折,从而产生各种心理障碍。
三、学困生心理问题的转化对策
1、加强沟通和心理疏导 。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认为:"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教育实践也告诉我们,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因此,思想教育工作要注重情感,教师要从关心爱护学困生入手,要爱的深爱的真,将严格要求渗透在爱中。主动与他们交朋友,缩短师生距离,在思想上正确启发,疏导他们消除心理障碍,在学习上亲手指导鼓励他们立志成材,在生活上关心照顾他们,使他们体验到集体的温暖。从而师生产生融洽的感情,引起思想共鸣,乐于接受教育。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
2、为学困生转化创造契机,树立信心 。歌德有這样一句名言:"你失去了财富,你只失去了一点点,你失去了名誉,你就失去了很多,你失去了勇气,你就什么都失去了。"因此,使学困生进步,重新确立起自信心是转化工作的关键。教师要花功夫,下力气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在学困生通过努力取得成绩时既要立即肯定,又要提出新的目标。班级工作中要注意舆论导向,要时刻准备表扬学生,特别是对学困生身上"闪光点"的表扬,少进行公开批评,多进行个别谈话。使全班学生在潜意识中觉得班级学生绝大多数是好的,自己生活在积极向上的班集体中,增强学习、生活、工作的原动力。在班组工作中不要把所有学困生排除在外,可有意安排一些适合他们干的工作,更可以让一些取得进步的学困生介绍经验,发挥作用,让他们看到希望,激发进步的内在潜力,树立起不断进步的信心。
3、学困生转化工作要讲究系统性、针对性、超前性。 系统性:任何人都会有犯错误的时候,学困生出现反复也就不足为奇。学困生转化不是一朝一夕的,要有长期的、系统的计划和打算。(1)要发挥集体的力量来影响、制约、锻炼学困生。(2)要家校结合,对学困生进行思想教育。(3)优化教育环境,要用科学的观念教育学生。(4)要用健全的规章制度教育督促、检查学生,促使学困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5)要用好期待效应使学生产生不断向上的进取心和自信心。
针对性:对学困生进行教育,要根据其不同年龄和个性差异,具体对象、事情进行具体分析,从实际出发,从效果出发,提出不同的要求,选择适当的内容,形式和方法,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1)对玩世不恭,吊儿郎当的学生进行教育要灵活多变,软硬兼施、分析问题一针见血,有压力、有份量,但要一分为二,避免把对象进行一无是处,避免对立。(2)对性格怯懦的学困生,摸清情况,教育注意地点、场合,动之以情,情理结合。(3)对怕苦畏难的学困生,要激励、引导他们多作横向,纵向比较,树立目标,强化竞争意识。
超前性:每个学生都以自己已有道德观念,行为习惯来处理自己与他人、集体的关系。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要着眼于长远、未来。对学困生教育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就事论事,要注意到治表与治本的问题,要不断用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武装他们的头脑,从而使学困生的行为逐渐自觉调节到良好的道德规范要求。
结束语:学困生不是天生的,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这些孩子不是畸形儿,他们是人类无限多样化的花园里最脆弱、最娇嫩的鲜花。"只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对他们有爱心,在平时多关心,遇反复要耐心,促转化求恒心,大胆实践,细致工作,学困生终会转化为学校、家长和社会"放心"的好学生
作者单位: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第一高级中学
孟子说过: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学困生同样具有进取心、自尊心,渴望进步。希望跟别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作为教师,要仔细研究自己的学生,分析造成他们学习困难的真实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切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
造成“学困生”的原因有很多,有智力方面、情感方面、行为习惯方面、学习态度方面、性格方面等等。现就学困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心理问题成因和转化三方面浅谈自己的看法。
一、学困生心理问题的表现
1、自卑伤感,缺乏自信。自卑心理是不信任自己的能力而害怕失败的一种心理体验,它源于心理上消极的自我暗示。表现为:在经历多次失败体验之后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永远赶不上别人而放弃努力。他们有的情绪不稳定,常因小事而使心情变坏,有的对班级活动不感兴趣,以自我为中心,自以为是,不信任人。有的怀疑自己的智力,在学习遇到小挫折就灰心意冷,缺乏勇气和信心。
2、事与愿违,矛盾心理 。①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和得不到别人尊重的矛盾。表现为:由于学习能力差,缺点多,经常遭受别人的白眼,早在学生中失去了信任的基础,因此往往得不到别人的尊重。这种矛盾的心理使他们感到心理失衡。②学困生的上进愿望与意志薄弱的矛盾。表现为:意志力薄弱,自制力较差,无法控制并严格要求自己按规范做事情,表现出行为的反复变化。③道德良知犹存但又以自我为中心两者之间的矛盾。表现为:在家庭教育中,他们往往是家庭的中心,从而使他们事事以自我为中心。其结果肯定是到处碰壁,不受欢迎。
3、盲目骄傲,粗心大意。具有该问题的学困生,其气质属于多血质,以男生较为突出。表现为:有的自以为是,好表现自己,好支配人;有的考虑问题粗心大意,不拘小节;有的不尊重他人,架驭人的欲望过强,有冲动性行为。
4、情绪忧郁,偏激敏感。具有该问题的学困生,其气质多属于粘液质,男生、女生都有。表现为:有的情绪波动大,多愁善感,苦闷焦虑,经常处于烦躁不安的状态;有的人对什么都不感兴趣,自我封闭,或逆来顺受,受人支配,或粗暴对抗,无端攻击。
5、环境失衡,厌恶心理。表现为厌恶学习、厌恶老师、厌恶学校。这是对自己在群体中被他人视为特殊的一种消极心理反映。他们不喜欢给与他们这种不良状态的环境,包括环境里面的人。这种厌恶心理到达一定程度会使他们完全脱离于学校这个集体,不溶于这个集体,脱离于老师的教育。
二、学困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形成学困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且因人而异。在一个学困生的身上,往往有几种原因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
1.社会因素。社会是中学生成长的最大空间和最典型的环境,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传统、风俗习惯、伦理道德、宗教信仰。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有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学生的个体尊严,很多时候竟不如升学率来得重要。在加减乘除的算术游戏下,“学困生”无异于那些有待压缩的分母。
2.家庭环境导致学习困难。现在的农村家庭大部分家长进城打工,孩子从小就成了留守儿童,爷爷奶奶基本没什么文化,能照顾好孩子的起居就已经不错了;或是把孩子从小就送到午托班,学习习惯没有从小养成;或是父母离异,使他们从小就失去了家庭的温暖,养成了孤僻、说谎、任性等不良习惯;还有一些外省带孩子来我们本地上学,因为各地教育的差异,也会使这部分学生普遍跟不上这里的学习,从而导致学习能力下降。
3.学校因素。学校教育对学生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这已为人们公认,但并非所有的学校教育都对学生起积极作用。如部分教师师德不佳,缺乏献身教育事业的责任心、事业心,缺乏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方法,缺乏爱心和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不但没能使教育收到实效,反而促使学生向更坏的方面发展。
4.个人因素。在学困生心理障碍产生的因素中,个人因素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这里面既有学生的心理因素也有性格因素。从心理上看,这正是一个多梦的季节,"问题的年龄";心理上诸多矛盾突出。而学困生难以对自身这种变化和现实有一种正确的认识,不能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情绪和理智等方面的心理矛盾,从而导致心理障碍的产生。就性格而言,学困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比较内向,内向的人则注意力和兴趣集中于内部世界,富于想象,行为孤僻,易产生较严重的狭隘、忧郁、猜疑、自卑等病态心理或心理障碍。正因为上述因素,使得学困生不能正确对待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和挫折,从而产生各种心理障碍。
三、学困生心理问题的转化对策
1、加强沟通和心理疏导 。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认为:"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教育实践也告诉我们,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因此,思想教育工作要注重情感,教师要从关心爱护学困生入手,要爱的深爱的真,将严格要求渗透在爱中。主动与他们交朋友,缩短师生距离,在思想上正确启发,疏导他们消除心理障碍,在学习上亲手指导鼓励他们立志成材,在生活上关心照顾他们,使他们体验到集体的温暖。从而师生产生融洽的感情,引起思想共鸣,乐于接受教育。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
2、为学困生转化创造契机,树立信心 。歌德有這样一句名言:"你失去了财富,你只失去了一点点,你失去了名誉,你就失去了很多,你失去了勇气,你就什么都失去了。"因此,使学困生进步,重新确立起自信心是转化工作的关键。教师要花功夫,下力气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在学困生通过努力取得成绩时既要立即肯定,又要提出新的目标。班级工作中要注意舆论导向,要时刻准备表扬学生,特别是对学困生身上"闪光点"的表扬,少进行公开批评,多进行个别谈话。使全班学生在潜意识中觉得班级学生绝大多数是好的,自己生活在积极向上的班集体中,增强学习、生活、工作的原动力。在班组工作中不要把所有学困生排除在外,可有意安排一些适合他们干的工作,更可以让一些取得进步的学困生介绍经验,发挥作用,让他们看到希望,激发进步的内在潜力,树立起不断进步的信心。
3、学困生转化工作要讲究系统性、针对性、超前性。 系统性:任何人都会有犯错误的时候,学困生出现反复也就不足为奇。学困生转化不是一朝一夕的,要有长期的、系统的计划和打算。(1)要发挥集体的力量来影响、制约、锻炼学困生。(2)要家校结合,对学困生进行思想教育。(3)优化教育环境,要用科学的观念教育学生。(4)要用健全的规章制度教育督促、检查学生,促使学困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5)要用好期待效应使学生产生不断向上的进取心和自信心。
针对性:对学困生进行教育,要根据其不同年龄和个性差异,具体对象、事情进行具体分析,从实际出发,从效果出发,提出不同的要求,选择适当的内容,形式和方法,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1)对玩世不恭,吊儿郎当的学生进行教育要灵活多变,软硬兼施、分析问题一针见血,有压力、有份量,但要一分为二,避免把对象进行一无是处,避免对立。(2)对性格怯懦的学困生,摸清情况,教育注意地点、场合,动之以情,情理结合。(3)对怕苦畏难的学困生,要激励、引导他们多作横向,纵向比较,树立目标,强化竞争意识。
超前性:每个学生都以自己已有道德观念,行为习惯来处理自己与他人、集体的关系。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要着眼于长远、未来。对学困生教育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就事论事,要注意到治表与治本的问题,要不断用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武装他们的头脑,从而使学困生的行为逐渐自觉调节到良好的道德规范要求。
结束语:学困生不是天生的,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这些孩子不是畸形儿,他们是人类无限多样化的花园里最脆弱、最娇嫩的鲜花。"只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对他们有爱心,在平时多关心,遇反复要耐心,促转化求恒心,大胆实践,细致工作,学困生终会转化为学校、家长和社会"放心"的好学生
作者单位: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第一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