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辛基故事

来源 :新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gc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月6日到14日第十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举行。有趣的是,1983年第一届世界田径锦标赛的举办地就是赫尔辛基,所以芬兰人称世锦赛“回家”了。
  赫尔辛基确实是田径运动的“家”,尽管世锦赛期间遭遇风雨天气,但芬兰观众对田径的热情,让人动容。
  在田径运动的“家”中,中国的奥运会冠军刘翔输掉了世锦赛金牌,但这并不是一件坏事,从雅典到赫尔辛基,刘翔这一年过得并不容易,也许赫尔辛基之后,他能回到奥运会前的生活。
  
  风雨中的掌声
  
  北京直达赫尔辛基的飞机下降时,满眼的绿色森林,森林中是一个又一个闪亮的湖泊。
  芬兰国土面积排在欧洲第五位,但人口只有520万,可谓地广人稀。我们从万塔机场驱车前往赫尔辛基市区时,满眼空荡荡的,街道整洁而行人稀少,感觉很是冷清。
  但我们随即发现了赫尔辛基人多的时候——到这里第二天,去爱斯波市运动员村采访,车堵得很厉害,原来是城市马拉松在举行,蔚为壮观,前不见首,后不见尾;采访完回赫尔辛基,还是堵车,马拉松还没结束。坐在车上看壮健的芬兰人一个个大汗淋漓地跑过,气喘如牛的不多,可见他们经常跑。
  据称有一万人参加马拉松。赫尔辛基只有50万人,也就是说,每50个赫尔辛基人就有1个人参加。
  芬兰人对运动极为喜爱.甚至可用崇拜二字来形容。赫尔辛基街头,随处可见骑自行车的男女老少,还可见到国内城市已经不多见的二八男车,当然,自行车在芬兰不是交通工具,而是健身器材。一个芬兰人告诉我们:“芬兰的体育传统不会消失.因为它受到极大的尊敬并有着良好的基础。”
  芬兰人对体育的崇拜,在观看田径比赛时表现得淋漓尽致。
  尽管8月份是赫尔辛基一年中最热的一个月,但一下雨,便足以让人感受到“寒冷”二字,我们坐在体育场有顶篷的记者席上瑟瑟发抖,敲一阵键盘,就得搓搓手暖和一下,恨不得在牛仔裤外面再套上一条牛仔裤。世锦赛9天,几乎一半的时间都在下雨。8月9日晚上,一场雷雨大风还让比赛暂停了两个小时,据采访过多年田径世锦赛的老记者讲,世锦赛历史上,还从没遭遇过这么大的雨。
  当时跑道上雨水迅速流成了小河,运动员、裁判员和工作人员作鸟兽散,场内空无一人,只见草地上有一柄大伞被风吹得迅速翻滚。不过风吹雨打却赶不走芬兰人。看台上的芬兰人穿着雨衣,有节奏地鼓掌,每个田径名将上场.观众们都会像中国球迷见到皇马一般内行地欢呼。即使在比赛暂停运动员全躲到屋里去的情况下,不少观众仍然坚守看台,无聊的时候就掀一阵人浪来自娱自乐。
  在芬兰运动员没多少希望拿金牌的情况下,在这么大的风雨中,却有这么多人能够守在看台上……芬兰人对田径真有感情啊!
  这种感情,完全是建立在好身板的基础上,否则,第二天赫尔辛基的大小医院里,大概全是打吊瓶的田径爱好者。
  客观说来,芬兰这地方自然气候条件并不好,夏天很短暂,而且太阳老不落山,到了该洗洗睡的时候,外面还亮堂堂的,烦吧;冬天很漫长,而且太阳老是不出来,长夜漫漫,更烦吧。不过芬兰人很快乐:夏天可以跑步,冬天可以滑雪,据说最快乐的时候是冬天洗桑拿——芬兰是桑拿浴的故乡——蒸完后到雪地上甚至湖面的冰洞中打个滚。能不佩服人家身体好?
  芬兰人为什么身体好?除了人种、医疗、营养外,体育锻炼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我们在赫尔辛基短短几天,对此已有深刻印象:芬兰人骑车、轮滑、划船,成千上万人跑马拉松……这些对世界田径明星一个个都很熟悉的芬兰观众,说不定几天前就跑在城市马拉松的队伍里。
  我们一时误以为田径是芬兰的“第一运动”,但芬兰人说不是,田径只是他们最感兴趣的运动之一,最具优势的体育项目是冰雪运动,比如滑雪和冰球。想想也是,芬兰夏天都这么冷,冬天更是一片冰雪世界。据说芬兰儿童从小穿冰鞋就像走路一样自如。此外,芬兰人也迷足球,这几年高尔夫球也时兴起来,他们还拥有F1赛车手哈基宁、雷克南。另外,芬兰还有传统的民间比赛:背夫人锦标赛和投掷橡胶靴比赛……
  在芬兰,每个城镇都有为儿童和个人准备的运动场地.当地政府为这些设施出资,市民免费使用。为了克服天气的束缚,芬兰滑雪爱好者夏天利用滚轴溜冰训练,帆板运动员在河流结冰时改用冰帆。
  
  刘翔的追逐与被追逐的刘翔
  
  采访本届世锦赛的中国记者远远超过历届只因为一个人:刘翔。
  8月12日晚上,刘翔以0.01秒之差未能追上杜库里,这位奥运会冠军丢掉了世锦赛金牌。
  男子110米栏决赛在赫尔辛基当地时间12日晚上日点45分举行,刘翔在第二道,杜库里在第五道,第四道是曾四夺世锦赛冠军的美国老将阿兰·约翰逊。
  发令枪响,刘翔起跑反应为0.164秒,名列8个选手首位,但是他在过前两个栏时并不顺利,从第三个栏开始爆发,逐渐追上阿兰·约翰逊。他拼尽全力冲向终点,黑发飞扬,脸上肌肉因为高速奔跑而颤抖,在撞线的瞬间,他把脑袋猛地扭向右边,看着与他同龄的法国选手杜库里也冲过了终点线。
  杜库里起跑不是太好,前几个栏触栏了,一直到第四个栏,他才恢复了自己的节奏,直奔终点,与刘翔同时撞线。
  几乎所有的人都在屏息盯着电视屏;13秒07,杜库里;13秒08,刘翔。
  “我以为我可以赢……差一点点。”刘翔说。
  杜库里举着法国国旗满场飞奔,庆贺自己获得第一个世界冠军。在雅典奥运会上被刘翔击败的他此时喜不自禁:  “这一刻,我梦想已久。”刘翔撩起自己的衣服,脸上也带着笑容,美国老将阿诺德过来,拍拍他的肩膀。
  “我的起跑不错,但第一、二个栏没跨好,太急了。如果跨好了,绝对不是这样。如果前两个栏跨好了,我今天估计可以跑出13秒左右。”刘翔赛后有点遗憾地说,他说,如果还有一两个栏,他就能追上杜库里了。
  刘翔的这枚银牌,是中国男子选手在世界田径锦标赛上获得的最好成绩,同时也是本届世锦赛中国代表团获得的惟一奖牌。
  刘翔说:“我努力想把自己的状态调到最佳,但今天我的状态不是最好。说实在的,他们的身体,力量,节奏都比我强,特别是杜库里,是一名身体条件非常优秀的选手。”
  只获得第三名的卫冕冠军阿兰·约翰逊对自己的铜牌很不满意:“我今年的状态一直不错,今天这场比赛是今年跑得最差的一次。”
  目睹刘翔第二个;中过终点,在场的不少中国记者都突然有一种如释重负同时又疲惫不堪的感觉——从雅典到赫尔辛基,多少人狂热得像陷入了一个巨大的悬念,当悬念终于水落石出时,身在其中的人,都会有一种解脱感。
  希望刘翔也是如此,这块银牌,能让炽烈的 “刘翔热”开始降温。
  雅典一战,刘翔名满天下。法国《队报》在今年一篇文章中这么形容:“这个7月13日才满22岁的年轻人,这个2004年8月雅典夏夜中诞生的110米栏奥运冠军。他也是第一个在田径项目中拿到金牌的中国男人,国家和民族的光荣,广告商拼命争夺的宠儿,少年成功的榜样……”
  雅典归来,刘翔“陷”入了无穷无尽的社会活动,即使有意回避,但往往身不由己,他在各种大会上打呵欠昏昏欲睡的镜头,成为“名人之累”最形象的说明。上海有关方面甚至专门作出规定,尽量保证刘翔不受打扰。直至2004年12月13日,他与教练孙海平踏上开往北京的火车开始冬训,才勉强回到奥运会前的生活。
  但是成名已经彻底改变了这个年轻人的生活。他出版了自传,打起了官司,接拍一个又一个广告,获得一个又一个称号,他的夺冠事迹,甚至写进了上海市小学教材……
  因为他而掀起的狂热,让人难以想像:6月份在石家庄参加十运会预赛,满满一个体育场的观众都为他而来,刘翔的比赛一完,数万观众像潮水般退去。
  他的背心,都被观众抢走。
  “尽管刘翔看上去没有什么,但实际上他内心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孙海平到赫尔辛基后说。他说,他和刘翔都很怀念2003年巴黎世锦赛前在欧洲训练比赛的环境。
  在赫尔辛基,虽然中国代表团特地交待选手村,不安排任何记者对刘翔的采访,但大量记者仍想方设法接近刘翔。国家体育总局田径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冯树勇说,每天都有两个记者守候在选手村门口,“真佩服他们的精神。”
  为了保护刘翔不受打扰,冯树勇在世锦赛期间还说了这样的话:宁可得罪记者,也要保护刘翔不受打扰,结果遭遇一片“讨伐”。
  其实打扰刘翔的,又怎么仅仅是记者?在记者往往被挡住的时候,保安、警察甚至地方官员对刘翔的“打扰”,谁又能挡得住?
  大家对追逐刘翔乐此不倦.只是刘翔累得要死。
  在商业触角无孔不入的今天,雅典奥运会后,刘翔被有意无意地包装成了“天下无敌”,而阿兰·约翰逊、杜库里诸人则被视为刘翔的配角,人们心目中的约翰逊,还是那个狼狈摔倒的老将,而杜库里,只不过是雅典奥运会决战时一个跌跌撞撞差点摔倒的毛头小伙子,趴在12秒91的显示牌后黯然神伤。
  但事实并非如此。刘翔夺得世锦赛银牌,实属正常,在男子110米栏这个项目上,刘翔与杜库里、约翰逊完全处于三强鼎立格局,谁的综合状况好,谁才能胜出。刘翔身陷奥运会后的成名之累,状态自然没法跟奥运会时相比。雅典奥运会后,杜库里着重改进了起跑,今年以来男子110米栏十大最好成绩,有3个是杜库里跑出来的:12秒97与13秒00、13秒02。约翰逊也未见老态,跑出了12秒99的今年第二好成绩。而刘翔今年的最好成绩只有13秒05。
  在疯狂的追捧下,作为一个运动员的正常生活被打乱,刘翔的压力可想而知。他以0.01秒输给杜库里后, 田管中心副主任冯树勇说,刘翔是虽败犹荣,能夺得银牌很不容易,但如果能有很好的备战过程,成绩会更好。刘翔的教练孙海平也说,奥运会后各种杂七杂八的活动干扰了刘翔,使他的训练得不到保证,所以刘翔的状态今年有所下降。
  从雅典回国后,刘翔多次声明自己并非“天下第一”,但没人相信,或不愿相信,逮着孙海平、刘翔就问:什么时候破世界纪录,好像这师徒俩不是体育界的,而是玄学界的。夺得世锦赛银牌后,刘翔表示满意,他接着说了很想说的话;获得奥运冠军并不意味着他永远就是冠军,什么时候都要拿第一,“希望大家不要把期望和压力都放在我一个人肩上。给我一点自由、一点宽容。”
  也许赫尔辛基之后,这句话能够真正打动围在他身边的人。从这个角度来讲,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最有希望夺金的选手,赫尔辛基的失利,对刘翔来说并不是一件坏事。
其他文献
告别了一个终日刮着“妖风”的田径场,一段“就像每天烧水只烧到温吞就停止”的训练生活……2005年7月,在美国训练半年的国家田径队短跑小组结束“飞人计划”,回到北京。他们的心中,装着颇丰的收获,也装着不少的困惑。  这半年,太平洋的那端发生了怎样的故事?我们又能从这些故事中得到什么?8月初,在短跑小将杨耀祖飞赴芬兰世锦赛之前,记者采访了他和教练刘侠。    “简约而不简单”的专项训练    2月1日
期刊
中国队报 东亚四强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7月31日,由朱广沪率领的国家队迎来了组队以来的第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性杯赛——东亚四强赛。揭幕战由东道主韩国对阵中国队,开场不久郜林就因李玮峰的恶意儿犯规,“代人受过”染红下场,中国队在以少打多的被动局面下由孙祥在下半场先入一球,韩国队其后将比分扳平,收官阶段场上突起波澜,当职的日本裁判将曹阳和李玮峰先后红牌罚下,不过8人应战的中国队在李雷雷扑出李东
期刊
在CBA打球时,姚明的体能就不是很好,到了对体能要求更高的N8A之后,他的这一不足进一步显露出来,常常出现体力严重透支,筋疲力尽的现象,由此引发投篮命中率下降,防守不及时、不严密等失误。  为了保持精力充沛,姚明本人和他的父母以及火箭队,都采取了不少办法来补充营养。使小巨人的体质日益强健。现在,姚明已经能够适应NBA的激烈比赛了。    带“卫氏营养餐”赴NBA    从国内飞赴NBA时.在姚明的
期刊
在在今年中国女篮参加的一系列比赛中,张晓妮的名字被越提越多,也越叫越响。她以出色的篮下攻防表现,让女篮洋帅马赫不住点头,也让大家眼前发亮。    强力虎妮    一听“晓妮”这名字,想必人应是纤弱阴柔的小家碧玉,可看到晓妮本人时,却寻不见这种感觉来。她,魁梧的身材,古铜色的皮肤.齐耳的短发,大而有神的眼睛,尤其是那1.93米的个头儿,能让男人感到站在城墙下。在女篮,有人叫她“大胖儿”,有人叫她“大
期刊
全封闭    从北京车行41公里,就到了河北省廊坊市。在7月毒辣阳光的炙烤下,中国女网的姑娘们正在这里进行8月初飞赴美国网球公开赛的最后备战。  国家网球队原本在北京市的大兴区设有训练基地,雅典奥运会中国女网实现历史性突破之后,偏僻的基地陡然门庭若市。运动员们不时地被记者频频举起的照相机分散注意力,记者们也有过被高速飞行的网球击中的经历。不堪烦扰的网球队只好搬迁,选择了这片“静土”。  在这里,网
期刊
2008年,我是在家门口作战,而且我处在上升期,三年后的进步应该更大。从现在起,菲尔普斯应该警惕好几个对手了,当然包括我。    他很阳光,浓眉大眼,气宇轩昂;他很懂事,谦逊大方,少年老成;他有时腼腆,尤其是在别人夸他帅的时候;他挺斯文,平日里喜欢架一副黑框眼镜;他又很霸气,一到大赛现场就天不怕、地不怕;他好像话不多,可心里却装着好多好多想法……  吴鹏,这个被冠上“刘翔第二”的杭州小伙,从蒙特
期刊
登山电缆徐徐攀升.穿梭在层峦叠嶂间。透过玻璃窗,举目眺望.八达岭长城的雄:隆景观尽收眼底。”这太神奇了!”一位金发碧眼的少女.张大嘴巴.露出惊奇的表情,由衷赞叹道。少女身旁的母亲不时按动快门,将这一刻的美景都印在了胶卷上。  ”噢!天哪!这不是小卡利吗?”在每天迎接成千上万名中外游客的长城.她们的身影很快汇入了熙攘的人群中,但还是有眼尖的”同胞”认出了她。“请问,你是卡利吗,”一群美国游客激动地向
期刊
20年前,台湾歌手张明敏的一曲《我的中国心》红透大江南北,其中一句歌词;“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仍然是中国心”更是脍炙人口。  20年前,中国体操历史上第一个10分获得者李月久就是伴着这首歌只身来到加拿大的。20年后,当他返回中国时,身份已为美籍华人。但正如他所言;不变的是我的中国心。  2004年,中国体操队在雅典遭遇滑铁卢,备受指责。此时,李月久毅然抛弃在美国的舒适生活,回到祖国为中国体操队备战
期刊
又一个柳吐新绿的季节迎来了盛会,又一次笑意盈盈的相聚请来了老友新朋,又一则年年讲岁岁新的“春天的故事”起笔开篇……  3月26日晚,人民大会堂主会场内灯火辉煌,星光灿烂,人声鼎沸,鼓乐喧阗。2004年度”燕京啤酒杯””世界十佳”运动员评选揭晓颁奖盛典在此拉开大幕。  由中国体育报业总社、《新体育》杂志共同主办的”世界十佳”运动员评选活动,已经走过了18年的历程。而这第1 9次,其规模和场面当属最为
期刊
中国有句俗话,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站着一个默默无闻奉献的女人。  湖人球星科比·布莱恩特,小小年纪便已经获得了3次NBA总冠军.戴上了3枚NBA总冠军戒指,成为NBA的超级巨星。然而在他背后站着的女人,不仅没给科比的事业带来什么帮助,而且帮了倒忙,添了乱。    妈妈,恨儿掉进美色陷阱    1978年8月23日,科比在宾夕法尼亚州的费城降生,出生后不久.他就和父母一起去了意大利。关于科比这个名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