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肩上的家(小小说)

来源 :东风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rrytang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竹竿磕出一个家
  
  只见爷爷的脸拉长了几寸,眼里蹿闪着火苗子,右手的竹竿“嚓、嚓、嚓——”地捣在泥地上,朝着他的长子低声吼:“一块儿过不下去了?分家!”
  于是,爷爷的一竹竿,便磕出了一个新家。
  在当时的鄂西北枣阳乡下,农户“分家”时,得拿一根竹竿来扮演着分家的道具。
  家常话儿,还得从前说起。
  一九五四年腊月初六,暖暖的阳光下,十九岁的父亲和十九岁的母亲经亲戚牵线儿,喜结连理。
  风华正茂,两人自然都是家里的主劳力。
  爷爷虽是个大块头,却不擅于经营农事,犁过、耙过的田地,像秃子头上的癞痢;播撒过的种子,也是有一搭儿没一搭的,一场雨后,田地里的庄稼苗儿,要么一网网的稀稀拉拉,要么一团团地纠结一起。
  奶奶呢,主内,吃喝拉撒的,基本上不下田地。
  父亲下面的弟妹,尚未成人,多做些放牛、拾粪的零碎活儿。
  几间草房下的日子,过得惨淡,磕磕巴巴的。
  第二年,我的大哥出生,家里多了一张小嘴巴。本是件笑眯眯的事儿,可爷爷却变得“乖张”起来,对我的父亲和母亲,也就是他的大儿子、大儿媳横挑鼻子、竖挑眼睛;牙齿也就经常咬着舌头,心里头的怨气似乎越积越浓。
  一天,大哥像故意似的,伸拳蹬腿的,哭闹不休,母亲便用调羹勺儿喂他水喝,大哥以为是鸡蛋糕,哭声戛然而止,等“咕咚”一声落肚,才晓得是寡淡的水,待第二勺水送近嘴边时,便拿小手去扒拉,“啪——”,瓷勺落地,断为两半。
  那时,一把调羹勺也是一份小的家当。
  刺耳的碎裂声,被拿着竹竿驱赶鸡仔的爷爷听见,循声一瞧,不由涨红了脸。而一旁正在哄着几岁小姑的奶奶,见状心疼得只“嘘——”,大惊失色:“哎呀个败家子!”
  本欲发作的爷爷,像点燃的鞭炮,“嘣——”地爆炸了,顺手用竹竿敲击着地面:“瞧瞧啦,这日子没法子过了啊!”
  一个大老爷们儿的神情像个小女人。爷爷如此的失态,连我的小心翼翼的母亲在心里又好气又好笑。
  尴尬的母亲窝了火,朝着大哥的小屁股甩了一巴掌。大哥哇哇委屈的哭叫声,令全家人烦躁不安。
  山雨欲来。外出务工的父亲也晓得了这件并非鸡毛蒜皮的事儿。
  二十出头的父亲,话不多,个性沉稳,像家乡东边儿屹立的那座霸山,权当啥事儿也没发生。
  然而,自“调羹勺”事件后,大家庭里的碰碰撞撞频繁起来,爷爷有时难免于“鸡蛋里挑刺儿”,絮絮叨叨,说父亲的饭量太大了,早上不是第一个起床间捡粪的……
  那天,父亲实在憋不住,小声对爷爷说:“伯伯(爸爸),你老觉得不舒服,我们就分家吧?”
  父亲只是试探了一下,是怕落下一个“不肖子孙”的骂名。不料,爷爷听了,像二脚踢,一跳三丈高,只嚷嚷:“好哇,个狗东西,老子就晓得你要吃独食的!”
  “那就不分。”父亲嘀咕了一句。
  显然,爷爷听到了,却像根本没有听到似的,煞有介事地火上浇油:“好、好,分了好,正随了你们的意。我们也不愿妨碍,占你们的便宜。”
  爷爷的大嗓门像个扩音器,招惹来看热闹的左邻右舍。
  仿佛来了外援。得了理儿的爷爷一不做、二不休,咚咚几步,跨到鸡笼边,操起撵鸡仔的竹竿,边磕边敲,不依不饶:“分,马上就分,随你们的愿。老子也是眼不见,心不叹!”
  在老家,有个习俗,大家庭分家前,必有一仗要吵,不管是真的吵得脸红脖子粗的,还是象征性的你来我往几句,总之要有口角发生,之后才能分家。
  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爷爷撒泼式的取闹,无非是把“分家”的“不是”推给他的大儿子。
  邻里的明眼人,马上从闹剧里看出了门道:傅大个儿要赶大儿出门了。便挺身而出,当个中间人,两边撮合。
  当天,父母亲被“扫地出门”。
  父亲的姑奶奶住在村西头,便颠着小脚过来,接这个新生的小家到她那落窝儿。
  父亲母亲的家当,是竹筐儿里的几只碗和几双筷子。
  晌午,正在我姑太太家“搭伙”蹭饭的父亲和母亲,蓦地听到了爷爷的吼声由远而近,滚滚而来。
  出门一望,不得了啊,爷爷掂着镢头追赶而来,大呼小叫:“个吃独食的狗东西,多吃多占你!”
  爷爷的暴跳如雷,让撵着来看热闹的人疑惑,不晓得啥事让大个子这般吼叫。
  原来,奶奶在清点家当时发觉少了一只碗和一双筷子。爷爷听了,抄起身边的镢头就冲了出来。
  奶奶的话没假。父母亲在出门时确实多了一份碗筷,计划给我的姑太太用的,怕爷奶不依,选了只有豁口的。
  咆哮着的爷爷对着大儿子举起了镢头:“不孝顺的个东西,老子打死你!打死你了,老子填命!”
  眼见着镢头向着父亲背上落时,姑太太,爷爷的亲姑姑站了出来,朝着她的侄子低声道:“发祥(爷爷的大名),你先把我个老婆子夯死算了,宝玉儿(父亲的小名)多拿的碗筷是孝敬我的!”
  爷爷手中的镢头落在父亲身边的地上,“嗵”地砸出了个小土坑。
  由兴师问罪,再到偃旗息鼓,爷爷右手拖着镢头把儿,灰土土地回到了村东。
  家,就这样分开了。和农户无数个家庭一样。
  二00八年的春节,陪着父母亲聊天,说及此事,母亲才道出分家幕后的故事。
  那时,母亲已发现我的奶奶,这个大家庭的主妇悄悄存攒私房;在父母出工时,奶奶还开过小灶。
  记得我七八岁时与邻里的娃子干架,吃了亏倒在地上的娃子报复私地报料揭短儿,我们才知道奶奶是我父亲的继母。奶奶不是亲的,确实给了我不小的打击。我回到家里便追着问母亲,母亲知道瞒不住了,便讲了实情。父亲四岁多时,奶奶因出麻疹,没有条件就医早逝。
  还听母亲讲,爷爷老年后,柱着拐杖,常来我们家串门儿,曾对他的长子抹过眼泪:“唉,分家时对不住你们啦!再说了,分开了对你们好!”
  
  鸟儿高飞
  
  “分家吧?”
  父亲试探性的话,竟一语道破爷爷心里隐藏的秘密。爷爷恼羞成怒一番后,就坡下驴,假戏真做。
  住在村西头的姑太太蹒跚着小脚,来到村东,将爷爷一竹竿磕出的小家接到了自己的家里。
  年过花甲的姑太无儿无女,孤寡老人,先前依靠卖粽子等小本生意糊口,后来成了队上“五保户”。
  姑太的家,也是倚着人家房子的一侧搭就的“杂耍儿”,小偏角的草房,灶房、房屋(卧房)几乎在一起。
  父母亲一来,屋里一站,全是人。
  “姑奶奶呀,这太闹紧您老人家了!”父亲显得万分的不安,一个堂堂的五尺汉子还要来让老辈人操心。
  没了牙的姑太,瘪着嘴儿笑了,搅动着小锅里的菜:“好啊,你瞧人气多旺堂啦!”
  盛起菜,姑太从我母亲手中抱过我的大哥,在怀里秋千一般荡了荡,轻轻拍了拍那小屁股,在他的小脸上啜了一下,乐呵呵地说着宽心话:“宝玉儿呀,你们不要愁,在这个家里,有我老婆子一口吃的,就会有你们一口吃的,扎实地出你们的工去!”
  父亲是个铁打的硬汉子,眼里噙满泪水,往小灶膛里添了把柴禾,哽咽着:“姑奶奶,您的恩,我们记得!”
  “姑奶老了,没用的人了,娃娃哩,我还哄得来。你们的日子才开始,用你们的心劲和力气去闹腾好日月!”姑太脸上的褶皱里写满了希望。
  父亲抿着嘴,用力地点头,望着灶膛里熊熊燃烧的柴火,好像看到了红红火火的明天!
  是啊,在这个简陋而又拥挤的草房里,年迈的姑太像把大伞,支撑着这个新家,为这个新家遮风挡雨,带来阳光般的温暖;姑太又像只老母鸡,倾力地伸展着双翅,呵护着翼下的鸡仔们,让他们感受着人世间最为诚挚的亲情。
  此后的二十余个春秋,姑太伴随着陆续来到世间的我们,一把屎,一把尿地拉扯着我们兄弟妹六人长大;用自己的晚年,自己的余晖,为我们在外打拼的父母亲排忧解难。
  现在想来,天无绝人之路,这是上苍的眷念,也是上苍的安排!
  这个由姑太引领着朝前走的大家庭,阴霾渐散,阳光乍现。
  有了姑太这个得力“后勤部长”的鼎立襄助,父母亲是甩开了膀子出工闯世界。
  其实,在爷爷借事造势分家时,父亲从心里来说也是愿意的,只是作为长子,主动提出分家当属“不孝”之举。
  从那几间老草房走出时,父母亲就有了种压抑后的解脱感,仿佛出了笼子的鸟儿,可以自在地飞翔,可以去向往的天地,可以实现自己的蓝图。
  是的,父母亲梦想着拥有一处自己的窝居。很快,在姑太的旁边盖起了草房。紧接着,父母亲将梦想升级,那就是再盖三间亮堂堂的青瓦房。
  这,在当时的农户,几乎是不敢去想的“致富道路”。
  很简单,父母亲的“致富经”就是用“汗水”来浇灌心中的梦想之苗。
  无限的憧憬,就像兴奋剂,给父母亲莫大的精神动力,几乎不知白天黑夜地操劳,或抢挣工分,或经营副业。
  集体出工时,父母亲抢着做最累的活儿,当然拿的工分也是最高的。农闲时,在人家团在被窝里睡觉时,我们家早忙活开了,母亲操持着家务,父亲用双肩、用腿脚,挑着山柴、瓷器、豆皮,和时间赛跑,赶夜路,从甲地到乙地当小贩,赚点差价,一分钱一分钱地积攒着,一分钱一分钱地向着梦想艰辛地挺进。
  枣阳周边的资山、唐梓山等山区,甚至于河南的新野等地,都曾留下父亲负重前行的足迹。
  父母亲几乎付出了十年的汗水,才梦想成真!
  “姑奶,托您老的福,我们准备盖瓦房了!”父亲把想法第一个告诉了姑太她老人家。
  已是古稀之年的姑太听清楚了,那个喜哟,如不是年迈,也会跳起来蹦腾几下的,不由老泪纵横:“宝玉儿,姑奶替你们高兴啊!行,你们真行!比你们伯伯强呀!”
  公元一九六五年,父母亲亲手盖起了三间大瓦房。
  青干干的瓦房,宽敞明亮,在村子里引起了轰动。
  有的女人家羡慕,骂自家男人:“看人家傅先儿(农家对有文化的人的敬称),你个窝囊废唷——”
  这男人一点不臊:“那是人家用八瓣子汗珠砸起来的大瓦房,你看看人家小两口的肩上、脚上,层层的茧子!你我哪个受得了这个苦沙!”
  像中了子弹,这女人埋下头,一声不啃了。
  此时,爷爷家还窝在没有翻新的老草房里。
  爷爷曾在人少的时候来欣赏过长子的大瓦房,脸上也不由泛出自豪的红光来,像是松了口气:“不赶你们出门儿,你们哪儿会盖来这亮堂的瓦房!”
  三间瓦房,在当时的乡下,就是笔了不得的财富,村子里有人大半辈子也没有盖得起啊!
  是啊,为着这个梦想,父母亲将自己青葱岁月里满腔的火热,至上的责任,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这个家!
  这一年,父亲和母亲正好三十岁。
  孔子云:三十而立!
  
  旷野逐鹿
  
  “不重,再上些!”父亲双肩试了试担子的重量,对上土粪的老人说。
  别人担土粪用扁担和箢子,而父亲用纤担和藤筐,一趟顶得上人家的两趟。
  “咔嚓”一声,父亲扎紧双腿,刚一起身,肩上的纤担不堪负重断裂了。
  这一担,少说也有两百斤。老人爱怜地看了眼父亲,边拾拢土粪,边叮嘱:“当心身子,年老了会落下病的。”
  这就是年轻时的父亲!顶天立地!
  乡下,隆冬时节的夜,很长,很冷。
  很长、很冷的冬夜,却是父亲“致富”的好时光。
  鸡叫头遍,父亲一个骨碌下了床,摸着黑儿,小心地将本钱装在棉袄里层的布兜里,操起墙角的纤担,轻手轻脚出了门儿。
  基本上没有早饭的,即便有,也是昨晚的剩红薯,父亲舍不得吃。
  俗话说得好,早起的鸟儿有食吃。
  迎着刺骨的寒风,父亲翻山越岭,向着二十里外的小山镇刘升小跑。小跑步,对于父亲来说,一举两得,不仅赢得了时间,而且出了汗热了身子御了寒。
  年轻的父亲不晓得,这样会在凉汗后感冒的。事实上,这样的副业也给父亲带来了一个致命的“职业病”——患了支气管炎,随着时间推移,发展到哮喘、肺气肿,到老年成了肺心病,以致最后要了父亲的命。
  赶到小集镇的柴禾交易点,天依然没有亮。不过,已有同父亲一样的山里人挑了柴禾来赶早的,也是望着快些处理掉,赶早还可以再挑一担来卖。
  这样的情形下,柴禾的价钱好讲,对于父亲来说赚头大。父亲赶早集,在买到好价钱的柴禾后,连轴转,再抢时间赶往四十里远的枣阳县城贩卖。
  赶往县城的路,多半是丘陵地带,一会儿上坡,一会儿下坡。
  那天,父亲刚登上山岭,换肩的时候,便见百多步远的下坡方向,有团浑沌的身影朝下滚动。凭经验,父亲判断是负重前行的赶路汉。
  父亲收紧腰身,绷直了腿,加快了下坡的脚步。
  离滚动的影子近了,父亲的心头一热。呵呵,原是同行。父亲心生敬意,在这黎明前的寒流中,在这荒郊野岭,敢吃这苦的,要么心怀着梦想,要么家里苦难深重,不然,没有几人能肯吃这样的苦。
  擦肩而过时,父亲特意看了眼这位同行,虽然晨雾重重,不甚真切,但父亲感觉到了那是一个同自己一样年轻的人;从他的步履的力度来看,气力厚实。
  父亲本相招呼“早啊”的,却发现同行“呼”地跨越了自己。显然,人家也发觉了后来者。
  老话说,同行是冤家。赶路汉的行动也证明了这一点,他们是竞争对手了。谁先赶到县城,谁就会卖个好价钱。
  啊哟,较上劲了。仿佛心有灵犀,父亲感应到了一种召唤。在这寂寥的路上,父亲突然产生出一种说不出来的兴奋来。是啊,在这充满着坎坷的长路上,他们都在为着生计或梦想在拼搏着。
  父亲趁同行换肩的时候,紧上几步跨越了他。领先的父亲健步如飞,似乎疲劳也不见了,满脑子的是不能落后。
  同行紧跟,咬住不放。父亲换了三次肩后,感觉到了劳累汹涌袭来,几乎将人掀翻,不由得停下来歇脚儿。
  几十步开外的同行,似乎早就等不及了,得到了命令一样,“咚”地撂下挑子,一屁股塌在纤担上。父亲换口气时,还是听到了身后压抑着的喘气声。
  父亲开心地窃笑,有些恶作剧的心态了,“呼”地扛起挑子,脚下生风似的一通狂奔。哟嗬,身后的人早有防备,见父亲身动,屁股下的挑子也上了肩了。
  等父亲感到呼吸粗重时,以为身后的同行败下阵来,借转弯侧身的当口瞄了一眼,好家伙,人家不紧不慢地“摽”着。
  就像看过的敌特电影,父亲思谋着彻底甩掉身后的尾巴。
  这一程,父亲是拿出吃奶的力气飚着。前两肩时,后面的人像糨糊一样地粘着。
  当天色亮了,县城睡醒了的时候,父亲扭头一看,尾巴不知去向了。
  伙计,跟我斗,得有气力。父亲来到集贸市场,正是柴禾交易的时候,很快出了手,这一趟,父亲赚了一块多钱。
  汗水早已沁透衣衫,身上像裹着一层冰。父亲便到小吃铺称了两角钱的炸馍,留一半儿带回家,另一半儿一口气吞了个精光,真所谓“辛苦劳作,快活吃喝”。虽然只是个半饱,不碍事的,父亲又讨要了碗开水喝,像是“砰”地一下,肚子胀了。嘿嘿,饱了!
  这炸馍,在当时的乡下,也算是山珍海味。不是过年过节,乡下人哪里舍得开油锅的!
  饱了肚子,父亲像是新生了似的,浑身充满着力气,正转身准备回乡下时,发现一个似曾相识的乡下精壮汉子正在瞅自己。两人几乎同时一愣,一拍脑壳,不约而同地指着对方:“莫不是早上的那个……?”
  正是。两人一下子亲近起来,像兄弟伙的。同行就是山镇上的人,长父亲两岁。
  “兄娃(弟弟),你是土行孙,还是神行太保?哥我憋不住歇息一阵儿,撒了泡尿,一抬头,就不见你踪影了!”山镇汉子和父亲称兄道弟。
  父亲摆摆手,笑了,如实相告:“兄弟伙的,你再撵一阵儿,我也怕趴在地上喘气的份儿!”
  “哪儿来那么大的气力?”两人都问起对方来。
  父亲满怀着向往,却悄声道:“实不相瞒,得盖得起自己的房子,我现在还没有自己的房子!”
  山镇汉子朝着父亲竖了竖拇指,感慨地说:“我不敢有兄娃的大志向。我现在当挑夫,赚些活钱,给老娘看病。”
  “兄弟伙的,你也很难啊,一片孝心!”父亲点头叹口气。
  一回生,二回熟,父亲与山镇汉子又相约同行了七八次。每次同时进县城,都一样的卖价。其间,父亲还仗义地借给他五块钱。
  后来,山镇汉子还了钱,便退出江湖。
  “兄娃,哥我没得你那样的目光,你要多保重,千万别累垮了,咱们都是家里的顶梁柱啊!”
  父亲点头。
  然而,在这条通往理想的路上,父亲晓得,必须无怨无悔地坚定地走下去……
  
  子夜闯关
  
  “游击战”,是父亲在“致富”路上被逼出来的战法。
  小商小贩,在当时属于“投机倒把”的行径,是对国家经济秩序的一种侵蚀,抓住了轻则训斥,重则罚没挑担。
  潜伏,夜行,与关卡检查人员周旋,成为父亲和他的追随者们的主战术。
  夜行,对于抗得住饥饿、吃得消劳苦的父亲来说,一石二鸟,既贩了货,又不误白天集体出工。
  再透彻些说,父亲他们的作为也就是下乡串户的货郎。
  在十余里外的兴隆镇上买一担的碗、碟、盘、勺等瓷器,或者豆腐、千张之类,再一步一丈量地挑着,到偏僻的资山、王城、清潭等山区农家贩卖。
  送货上门,体贴到家,方便了足不出户的深山农家。趟次多了,就熟识了,就有农家捎话的帮带其他的日用品;打探下次啥时到,预定了某种型号的货。
  这支七八个人的游击队伍里,有比父亲年长的,也有年小的。父亲腿脚快,气力大,俨然成了领头羊。
  没有金刚钻,就别揽这瓷器活儿。挑夫,靠脚力,这碗饭不好吃。不仅要卖气力地东躲西藏,餐风露宿是家常便饭。
  夏天好受些,天儿黑得晚不说,即便到了深更半夜,找个迎风的高坡儿,将便宜买来的瓜果一拳砸开,一番狼吞虎咽,再吃支自卷的烟棍儿,感觉赛过活神仙。接着,听几段父亲的古话,在呵欠连天中,将床单子向坡上一铺,四仰八叉地一躺,悠悠的夜风中,呼呼大睡。
  冬天就遭罪得多。眼见着红日不回头地钻进山里,天儿就喝醉了似的朦胧起来。三步并着两步赶,消耗能量多,带的红薯等干粮不够吃,途中就得讨农家的麻烦,或者歇息在稻场破屋里,经常冻得牙帮子合不上。睡不着,就听父亲讲《封神榜》里的炮烙酷刑,“咝咝”的铜烙皮肉声,先是让大家感觉身上莫名的热,当听到“一声抢天呼地的惨叫,受刑者的皮肉被铜烙狠狠地扯咬下一块”的时候,恐惧像枚缝棉被的大针,直刺胸口,令人窒息,就有人提出讲《西游记》。
  一九五九年冬的那次行动,令父亲他们没齿难忘。
  组织队伍时,本家的发举爷神经兮兮地提醒说,不宜出行,不宜交易。
  解放十年了,还迷信啦,拉倒吧你!都作耳旁风了。
  不是说嘛,不听老人言,吃苦在眼前。不料,背时的事接踵而来,令这支创富路上的“游击队”溃不成军。
  先是一出头,就被稽查队逮个正着,一担担的货被“卡”了下来,磨破嘴皮子也没用,人家一副包公的形象,软硬不吃:“晓不晓得?你们这是在挖国家的墙脚!”
  这句上纲上线的话,火药味够呛人的了。
  全部归公,大伙是血本无归,沮丧之极,便有人号啕大哭。
  全军覆没,多少有些蹊跷。父亲一封鸡毛信,托老熟人暗访,果真应验了猜测,兴隆第一供销社有人见这支颇具规模的致富游击队红了眼,便向稽查队告密,各个路口设卡。
  那时,乡下人是不敢有打击报复行为的。忍气吞声,另作计议。
  失去的血本,还得用血汗赚回来。
  于是,父亲他们将一顿的干粮分作两顿吃,从供销社赊了货后,便分散“潜伏”起来,相约夜间结集前往目的地。
  冲出了围追堵截,大家在包围圈外就自在多了,有说有笑。父亲看过乾隆版的《枣阳县志》,向身后的队伍讲起了“资山”的来历:山上深邃阔远,饶竹木之利,环山居民咸资以为生,故名资山。
  下坡时,年长的发举爷腿肚子一软,一个踉跄,人仰马翻,一担子的瓷器成了“万岁(碎)爷”。
  摸着摔疼的屁股,发举爷边“哎呀”边牢骚:“霉气呀,触了霉头!”
  父亲只得匀出自己的一些货给他,好在父亲每回的担子比别人的重,货多。
  到了资山,年少的发银爷不善捆绑瓷器,加之一双“鸭子脚”(平足),一路颠簸到农户,大半的瓷器损了,成了残废。
  由于自然灾害,地方欠收,一担子的货只卖了两三成。卖不了,还得挑回家存着,寻机再度出门。
  回家,也得在夜里潜行。六十里的路程,计划凌晨两三点到家。不巧途中,有掉队的,有小憩时迷路的,左等右等齐了,大家伙的气力也像熬尽了油的枯灯,东倒西歪了。
  这一路,谁也没有精神吱声,都一肚子的怨气。终于到了兴隆镇,纷纷投亲靠友。没有亲戚的,就钻路边的稻场。
  母亲的娘家就在兴隆附近的余家湾,也是父亲回家的必经之路。
  然而,独有父亲没有停下来。父亲心疼啊,这回苦力,不仅没有进项,还要耽搁出工。几十年后,父亲回忆说,那次苦力,算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回家的路,不过十里,若在往常,父亲一气可以赶到的。但这次闯关,如鬼门关,几乎耗尽了体力,吃尽了苦头。
  肚子空瘪得前皮搭着后脊梁骨,人一挨地儿,就像吃了迷魂药。
  当时,这一带人烟稀少,树林连片,时有“驴娃狼”出没(一种体型较大的如驴般的狼)。想着,父亲的头皮一阵阵发紧,呼吸也凝重起来。
  怕啥,来啥。果然,警觉着的父亲感到了一种危险。挑担夜行的人,都有一种保护自己的经验,将担子搁在肩上成“十”字架,防备野物从背后袭击。
  前面不远处,有两粒绿光闪烁不定,是的,一只狼。看绿光的高度,父亲松了口气,不是那种大家伙,是只单行的土狼,个头小,力气也不大。但土狼行踪诡秘,擅长偷袭。
  父亲还是出了一身冷汗。他将挑子两端的绳索用手一前一后抓牢,猛吸一口气,周身绷着,蓦地猫腰,朝着两团绿光主动冲撞而去。
  土狼显然没有见识过这种进攻阵势,一惊,“嗷——”地一声,落荒而逃。
  虚张声势,父亲赢得第一回合。哪里敢懈怠,父亲几乎是连滚带爬地逃出了林区。土狼的那声叫唤,分明是在寻求同伴,它的逃蹿也是在结集力量。
  迈过河岸,终于见到了村子。鸡已叫了二遍,父亲和衣倒在床上,困意墙一样倒压而来,霎时进入梦乡。
  三个钟头后,太阳一杆子高时,父亲随着村子里的人出现在工地上。
  
  徒步新野
  
  闻说三国事,每欲到新野。
  这句话,是父亲心声的写照。
  一个庄稼户的挑夫,竟对三国古战场魂牵梦绕。
  熟读三国的父亲,在讲着三国故事的时候,布下了一个“圈套儿”,蛊惑着挑夫们:“要不咱们到新野去瞧瞧?”
  贩了货,淘了金,还能观赏名胜古迹,两全其美。挑夫们没有多想,中招儿了。
  他们听了太多的三国故事,勾人心啦!
  父亲利用他的博学,诱惑了挑夫们,“绑架”着他的挑夫团队,踏上了往返三百余里的新野之旅。
  对于父亲来讲,却是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一次怀古幽思的精神之旅。
  在十里八乡,父亲上过私塾、公学,少年才俊。虽是个庄稼汉,浑身却透着文化人的气息。
  劳作之余,父亲的休息方式不是看书,就是讲古。熟读过四大文学名著,看过《封神榜》、《东周列国志》、《七侠五义》、《隋唐演义》、《说岳全传》、《聊斋志异》等数十种志怪传奇。父亲几乎是过目不忘,每次说古还能添枝加叶,单凭此,在精神沙漠化的穷乡僻壤,父亲当属鹤立鸡群。
  毕竟单程就一百五十多里,父亲丑话在前,不要途中“悔棋”。
  在枣阳县城,父亲他们进了一担瓷器、豆制品,向着枣北进发。
  前往太平镇的路上,父亲他们的货也卖得差不多了。在小镇上,他们补进了货,继续北上。
  路过一汪碧水,大家歇脚,捧起清泉咕咚几口,噗噗地洗了几把脸,顿感神清气爽。
  “这是莲花堰。”父亲用毛巾擦了脸,又指了指碧水尽头的山,“那是唐梓山。”
  挑夫们都耳闻过,亲眼见是头一回。挑起担子,父亲用顺口溜说及枣阳的四大传说:“唐梓山顶住天,莲花堰九顷半,红沙河四十八里宽,奎星楼半截戳在天里边。”
  父亲叹了口气,回望了下枣阳县城的方向,说:“奎星楼是县城的标记,可恨,被日本鬼子的飞机给炸了!”
  挑夫们听着,想不到咱们个穷地方,还有这么多的讲究。
  来到了唐梓山脚下,父亲指点着平地上另一座突起的山说:“那是紫玉山。古书上说,二山气象万千,邑之门户也!——嘿哟,这两座山还有神话传说哩!”
  挑夫们的精神一振,做出洗耳恭听的样子。他们爱听父亲“添盐加醋”的古话,那图的就是一个快活儿。
  父亲换了下肩说:“相传这两山,是《西游记》里的二郎神担山追赶太阳的时候,途中经过四十八里宽的红沙河时,河水太宽,加上他大意了些,不慎失足,一个趔趄,不想闪了肩上的扁担,只听‘咔嚓’,断裂了,担上的两山便坐落在这儿,扁担就落在两山之间,架成一座天然石桥,就是那个‘扁担桥’,前面的那儿,就是的!”
  挑夫们都伸长了脖子,向着前方看。
  父亲又说:“别小看唐梓山,明朝张三丰云游到这儿,所以还有‘小武当’的名号,也是道教圣地。记得有首古诗说到这里风景的好看,你听听‘白石磷磷绕涧泉,苍松郁郁锁寒烟;碧桃花发条英秀,别是人间一洞天’。”
  接着,父亲讲了发生在这里好几个与汉光武帝刘秀相关的故事,还说我们村子里的石磨、石磙、石盘等农具还来自这里。
  想不到,两座山就饱含着这么多的人间天上的故事。挑夫们一番感慨,大呼听傅先儿的古话,大长了见识。
  到了湖河镇,大家讨了些水喝,担子里又进了些地方货。
  “这个集镇呢,也有个说道,这半边儿属于湖北的,那半边儿属于河南的,是地界街,所以叫‘湖河镇儿’。我们现在是一脚跨两省。”
  父亲的话,让挑夫们一阵激动,我们已经出省到河南了。
  夕阳西下,迎着余晖,父亲他们终于到了神往的三国古战场——新野古城。
  虽说父亲一路讲古,消除甚至让大家暂时忘记劳累,然而,一旦到达目的地,放下担子,疲劳就像把软刀子,麻木中将身子肢解得七零八落散了架。
  啃了几口干粮,灌了几口井水,黑暗铺天盖地而来。找到一处废弃的老屋,挑夫们住了下来。说是住,其实什么也没有,大家只是披上露馅儿的老棉袄,袖着手,背靠背地取暖,支撑着打盹。这也是挑夫们的经验。
  寒夜漫长。置身近两千年的古战场,而且是自己熟悉的古书上的战场,父亲一直处于兴奋中。
  父亲还是忍不住给大家讲“火烧新野,水淹曹军”的故事。
  ——话说公元二0八年,桃园三结义兄弟屯兵新野,有七年之久。后曹军来犯,初出茅庐的诸葛亮巧施妙计,用火攻,大败曹军,留下这段千古佳话。
  之后,父亲的嘴“吧唧”了一下,他想了这里有道名小吃“板面条”。
  挑夫们一听说“板面条”,满嘴的口水追问着啥吃头。
  “说是三兄弟中‘豹头环眼,吼声如雷’的张飞,在这里驻军时,总嫌面条太软,咬着没劲、乏味。便有军需大厨放在心上,多次试验,做出了看似硬板的面条,入口,耐嚼,筋道,浇上牛羊肉丁的臊子,这板面条香中泛辣,辣中透香!”
  说得大家饥肠咕咕,浑身哆嗦,说是明早定要去口福一回。
  饥寒远远敌不过劳苦。人圈儿里响起了鼾声。
  父亲一直处于兴奋中,几乎无眠。耳畔回荡着鼓角的争鸣,眼前晃动着刀光剑影,一会儿桃园三杰,一会儿奸雄曹孟德。
  鸡叫三遍时,父亲才打了个盹。
  天蒙蒙亮时,挑夫们分头走货。
  父亲直接进了县城中央,他要好好看看这个许多次出现在“三国”里的古城。
  父亲眼里的新野城,关向很长,两旁以茶馆为主。这里的居民一早起来,不吃饭也要先酗酗茶水,想必是要清理肠胃里的垃圾。
  父亲在一家茶馆讨了碗水喝,便掏出一块高粱馍,刚啃一口,就感觉背后有人刺探。他一扭头,看见身后一个小女孩盯着他手中的粗粮馍,旁边牵着小女孩的女人,一定是女孩的妈妈。
  小女孩瘦小得像个萝卜头儿。父亲有些艰难地咽下那口干粮,鼻子一酸,眼睛发胀,搁下担子,蹲下身,将自己吃下一口的馍的边缘掰下来,其他的给了小女孩。小女孩眼神怯怯的,但黑黑的小手早就伸了过来,接着“咚”地跪下,连连磕头,一边的女人也作揖道福。
  父亲扶起小女孩时,她的口里已经在咀嚼着。那个年代,到处都有讨饭的。
  如果不是生长在鱼米之乡,如果不是有气力,如果不做小商贩,我们没有啥子区别的。父亲在几十年后回忆那段遭遇时说。
  晌午聚首,挑夫们的货走得不多。商议一番,父亲便领引大伙来到了沙堰镇。
  父亲早有心打听好了,这里有处如雷贯耳的古迹。
  父亲指着一株老桑树说:“这就是有两千年树龄的‘关植桑’。传说当年关将军拴赤兔马时,将张家老汉的桑树弄折了,关将军训斥了赤兔马后,亲手栽活了一棵更大的作赔偿。”
  啊呀——,挑夫们一阵子惊奇,挑着担子,围着“古迹”转了好几圈子,想象着两千年前的情景。
  父亲放下担子,坐在一块干净的地上,凝望着“古迹”,思绪万千:两千年的关植桑,内蕴着关武圣爱民律己的精髓,维系着古城新野的文化史脉,沁润着三国时期的气息啊!
  是啊,在这方厚土上,三国故事,俯拾皆是。
  黄昏时分,几分的苍凉中,父亲他们惜别古城新野。
  又是几乎一夜的急行军,按计划,父亲他们要在太阳出来时赶到枣阳城东。
  在二00九年的中秋、国庆节期间,也就是父亲驾鹤西去的前两个月,我们拉家常时,父亲还念念不忘他的新野之行。
  这一次远足,父亲他们虽然只保住了本钱,却一路的游山玩水,收获着一路的精神食粮!
  
  惊魂聊斋
  
  “我的个妈呀——”
  村里的放牛佬三爷吓得屁滚尿流,从地上爬起来,拽着牛绳,不敢回头地逃离。
  边逃边惶兮兮地猜测,这“鬼”从哪儿冒来,又“嗖”地一下不知幽到哪儿去了。
  跌跌撞撞逃回村里,心神不定的三爷,大惊小怪地见人就回忆那心悸的一幕,像个祥林嫂似的絮叨:“眼睁睁地看到了,闪了个眼,妈哟,只剩下一团子雾了。”
  这一幕现代版的“聊斋故事”,主角却是我的父亲、母亲。
  真实版的故事,是去年中秋我听母亲讲的。此时,患肺心病的老父亲窝在沙发上看电视里的戏,听了这个故事,开心地笑了笑。
  那时,乡下大集体,除了家和人,几乎什么都归公。
  也有一个例外,就是秋季河坝滩涂上的荷藕,可以不姓“公”。
  不知哪年哪月,哪个好事者始作,在河坝的滩涂上种植了藕。起先不打眼儿,有一年,村人猛地发现滩涂上绿荷田田,挤挤挨挨。
  由于处于野生状态,村子里人只要不在光天化日之下踩藕,或者大张旗鼓地开挖,背地里,特别是夜间搞些小动作,算不得挖社会主义的墙脚,基本上无人问津。
  事实上,几乎村子里每个男人都光顾过。泥土松软的地方已被捷足先登了。剩下的要么靠近坝心,水深不好踩;要么水浅,但泥土生硬,生长的藕也是营养不良,又瘦又小,用脚蹬不动。不像村前塘里的藕,拿脚顺着荷杆伸下去,蹬开软泥,再一脚踩下去,便触到粗壮肥硕的藕了,两脚再朝着藕的两头拱探去,掀开泥,一根十来斤的莲藕便浮出水面。
  再看河坝滩涂上的藕,有的村人把脚趾头蹬破了,一莲藕不过一两斤,很不划算。
  父亲不甘心,不肯放弃。这生涩的泥土下,埋藏着的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呀!
  善于用脑筋的父亲,试着用木撬板儿来挖,确实有效果,可半人深的水,要哈下腰去,接着用力下撬时,须闭气入水。秋水冰凉,身板棒实的人,头皮被生凉的水浸泡,多也吃不消。父亲咬着牙试了几回,挖了二十多斤,却感冒得头疼鼻塞,还差点儿误了出工。
  不轻言失败,这是父亲的个性。父亲又琢磨着用长把铁锹来挖。这样,人可以站在水中作业。美中不足的,是铁锹不像木制的撬板儿,容易将藕切伤。破了像的藕,卖不出好价钱,也好,自家有了下锅的。
  尽管全凭感觉在水中挖藕,可父亲的收获不小,两三个晚上可以收获一担。
  离河坝岸近的藕,早被村人“寻摸”净了。父亲只得去离岸远、距坝心近的深水区,有的地儿水能淹到脖颈儿。这里,村里一般胆小的人是不敢来的。起先,父亲曾被水中的异响惊骇过。经验过几次,晓得是栖息在荷上的水鸟受了惊吓“扑扑”逃窜,还有的怪声,便是河坝里的大黑鱼(财鱼)觅食发生冲突,打架撕咬,声浪胜过水怪。
  我们那儿,还有种不科学的传说,溺水的人,是被水猴子所害。这水怪,在水中力大无穷,无人可敌;而在岸上,小猴子一般,力气不如孩童。虽然谈之色变,可谁也没亲眼见过,以讹传讹。
  父亲读得书多,见多识广,自然不信。不过,在子夜时分,身临水域,或者漆黑一团,或者氤氲迷离,很有些“聊斋”氛围。母亲守在家里,总是忐忑不安,见我们熟睡中,便跑到河坝跟荷林水中的父亲说句话,怕父亲遭遇水怪,待心里踏实了才回家去。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次,在靠近深水区,父亲一锹下去发现泥土松软,原来是一处淤着厚泥的凹坑。
  淤泥里,竟然埋伏着一排一排的藕。
  父亲高兴得周身发热,一口气踩完了坑里的藕,足有一大担子。
  百十斤的藕挑回家,天边泛白。没有停歇,一鼓作气,父亲决定赶往兴隆镇。
  担心村里人发觉,便由我母亲打前站,探路,而且尽量走僻静的小道。
  当时,母亲赶早,顾不上梳理,散着长发,晨风一吹,飘飘荡荡。
  蹚过村前小河,来到了对面的山洼。母亲眼尖,透过晨雾,看到村里放牛佬三爷正在放牛。凭直觉,母亲认为放牛佬发觉了她。刚才还在咿咿呀呀哼着小曲的他,突然没了声息。
  母亲早半步儿发觉了对方,便一闪身儿,隐在一旁的老松树下,趁着放牛佬魂飞魄散之际,猫腰撤离。
  见三爷“妈呀、妈呀”朝着村子连滚带爬,父亲和母亲相视,憋不住“吃吃——”地笑。
  吓跑了三爷,母亲的任务完成,打道回府了。
  父亲挑着重担,风风火火赶往兴隆。
  父亲比往常早两三袋烟的工夫回到了家。这一回大功告成,父亲净赚了二十多块钱,也是父亲在“致富”路上的副业中收获最大的一次。
  再说哆哆嗦嗦回到家的三爷,好几天不出门。后来出门,再也不到河那边的山洼放牛了。
  更有意思的是,三爷还曾神经兮兮地将耳闻目睹的“聊斋”,添加了佐料,绘声绘色地讲给我的父亲听:“傅先儿,真真的,亲眼见的,披头散发的,眉清目秀,忽悠一下来,又忽悠一下不见了,比你讲的那个啥的‘聊斋’还要玄乎!”
其他文献
沐浴着春日的暖阳,  吹拂着和煦的春风,  老年朋友们结伴出游,  到大自然中写生。  到大自然中写生。    在那彩色的原野上,  亲吻鲜花吐蕊的芬芳;  在那清清的小河畔,  观赏柳枝摇曳的舞蹈;  在那青翠的树林里,  聆听鸟儿美妙的歌唱;  在那静静的山泉旁,  品味泉水拨动的琴声。  啊——  大自然是一幅美丽的画,  美丽的画。  我们就在画中,  我们就在画中;  画在我们心中,  
期刊
曲径通幽花果山,  石门开处水垂帘。  天生一个藏龙洞,  滚滚清流十里泉。
期刊
丑牛年,乃东风公司建厂四十周年。忆往事感慨万千,展未来心潮澎湃,填词六章,略抒情怀,祝东风事业一路顺风。    1、满庭芳    山色空蒙,小镇十堰,三线建设东风。八方聚宝,梧桐引凤鸣。多少山城旧事,细思量、回味无穷。武当下,星罗棋布,汉水绕车城。  二汽初建时,白手起家,历尽艰辛。中越自卫战,从此扬名。而今东风如何?四十载、车轮滚滚。动情处、满怀激昂,东风更从容。    2、玉楼春    东风轻
期刊
金融海啸浪涛汹,  市场降温来寒冬。  兴业热潮遭险阻,  营销收益失形踪。  外援难盼及时雨,  自救催生润物龙。  苦练内功重抖擞,  过关斩将建殊荣。    庆产销跨越百万辆    多年美梦现成真,  海北天南齐贺春。  奋发职工丰硕果,  创新科技领头人。  当机立断播春雨,  严密安排炼赤金。  自主轿车征战捷,  层楼再上建殊勋。    浣溪沙·杏花开放    日暖风和气象新,  杏花
期刊
青玉案·寻春    春潮泛泛来何处?看杨柳,堤上住。袅袅杨花飘满路。暖风吹拂,莺歌深谷,碧树鸣禽舞。  晴空一刻飞云渡,霞蔚云蒸艳阳出。突兀天边垂细雨,水如油贵,滋禾润树,但愿春常住。    青玉案·消夏    骄阳灼灼人难处,制冷室,空调住。现世人寰多出路。海滩湖岸,深山幽谷,冷殿轻松舞。  消夏甚者横江渡,兴致潜浮水中出。更喜苍天施好雨,治炎消暑,滋人养树,酷暑何堪驻?    青玉案·迎秋  
期刊
谁也没有料到,山中的汽车厂  一夜间诞生在静谧的山谷  或许是山神,吹了仙气  青草化为铆钉  大树变成钢梁  甘甜的山泉,注入发动机  岩石,转世为富有弹性的车轮  就这样,云雀、黄莺、春雨中的布谷  迎来装配线车笛的笑声    我跪下,感动山谷  诞生一百万钢铁的生命  铁的河流  在中国的腹地律动  有人说,是武当的神圣  改变了偏远贫穷  如果翻开史志  二十七条山谷,印满黄牛毛驴的蹄印 
期刊
这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  东风热电厂在2010年元月份,发电量完成了10008.9万千瓦时,创造了建厂26年来单月发电量的历史最高纪录。  月发电量过亿,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这是热电厂全体干部职工在多年来企业文化建设的热潮中取得的丰硕成果。企业文化像空气一样弥漫于整个企业之中,看似无形,却渗透到企业理念、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每个细节当中。长期以来,热电厂坚持以人为本,精益兴厂的正确指导思想,要
期刊
我是1971级的工农兵学员,我上的是华中师范学院(现在是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我的干部履历表上,按组织部门规定,在学历栏内填的是“大普”。我曾探究过“大普”的意思,终不得要领,后来听说“大普”是专门给工农兵学员定的学历称谓。  从初中开始,我的理想就是上大学中文系,将来当个作家。现在看来,我的理想基本实现,出版发表了一些文学作品,在中国的一本老牌文学杂志《长江文艺》(1949年6月创刊)当了36年
期刊
人生是个古今中外永远说不透的话题。时下,抱怨生活,喊工作压力大,叫活累的人很多。平心而论,在城镇包括大部分农村,如今的困难大都不是饿肚子的困难,不说比解放前,就说比三年困难时期,这也是不叫困难的困难了。人们的难受痛苦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心理不平衡——这是与人比出来的;二是从来没像现在这么强烈地意识到未来的不可知和恐惧。其实,浮躁之时应去四个地方走走看看。  常去父母或爷爷奶奶的住处走走看看。爷奶
期刊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擒苍……在东风文艺2009年2期上,隆重推出了一组老年人文艺作品。在东风杂志上开辟一片老年人园地,是一件值得老年人高兴的事。东风公司的老年人,大都是二汽的创业者。在那艰苦的岁月里,他们住干打垒的土房、芦席棚,用他们的青春和汗水为东汽的今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列宁有句名言,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今天的东汽人没有忘记他们,作为东风人的文艺园地《东风文艺》,也没有忘记他们。他们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