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探究

来源 :公关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d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烈性传染病为代表的公共卫生事件的突发常常会使人类面临严峻的考验,同时也进一步唤醒了人们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审视。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为主题,探究人与自然如何实现和谐共生,并通过我国对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继承和发展,强调全人类重视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必要性与客观性。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 以烈性传染病为代表的公共卫生事件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生态文明
  以烈性传染病为代表的公共卫生事件的突发常常是人类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一个重大威胁,更是对世界各国公共卫生安全保障体系的重大挑战。然而当人类把目光聚集在其防控和治疗的同时,更应对其产生的根源,特别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进一步去探究及反思。
  一、以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审视以烈性传染病为代表的公共卫生事件的突发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念的基础思想保障,是指导人们改善生态环境,治理生态危机的重要法宝。
  然而,近年来以烈性传染病为代表的公共卫生事件的突发甚至会给人类造成直逼生命的威胁,这不禁让人发问,这病毒是否应验了恩格斯笔下“自然对人类的报复”“人类该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为此不妨以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来审视以烈性传染病为代表的公共卫生事件的突发。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马克思恩格斯之前,西方社会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总体上有两种观点:一种是主张自然高于人的神学自然观,另一种是主张人高于自然的机械自然观。不同于以上两种自然观,马克思恩格斯是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视角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并以唯物主义为基础,提出了人与自然辩证统一关系的思想。
  自然为包括人类在内的数百万种生物提供了生存空间,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所必须的物质基础和客观条件。人虽然可以改造自然,但人类在向自然汲取资源,满足自身需求的同时,既促进自然发展也会因其对自然资源无尽的索取造成对自然发展的负面影响。所以人类作为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便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客观要求。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这句经典语录为人类敲响了一味征服和改造自然导致人与自然关系异化的警钟,近年来以烈性传染病为代表的公共卫生事件的突发再次严厉地报复了人类。这些公共卫生事件警示我们,在任何情况下人都不能将自身的价值凌驾于自然之上,无论人类如何进化,都不可能摆脱自然而独立存在,而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被破坏,人类的行为违背了自然发展规律,就会得到大自然的惩罚。
  (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马克思提出人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人与人构建成为社会,进而形成不同的社会关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矛盾性是人与自然关系矛盾的重要体现,以烈性传染病为代表的公共卫生事件的突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与人之间因利益冲突而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在需求和欲望的促使下,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矛盾性便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得以体现。
  (三)尊重善待自然
  随着工业文明后期的发展,产业能力迅速提升的要求,致使人类对地球资源造成的消耗与污染急剧加速,这给自然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即便如此,一些人仍然自信地认为,万物的一切应该臣服于人类的利益,服务于人类的需求,大自然是供人类不断开发和利用的资源库。然而当大自然的地震、海啸、飓风、传染性病毒来临时,这种盲目自信便会瞬间黯然失色。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即使工业化进程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但由此产生的生态环境创伤是难以弥补的。
  因此,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认为,人类作为自然界的组成部分,又以自然界为生存基础,就必须要尊重自然,善待自然。
  每一次以烈性传染病为代表的公共卫生事件的突发都应唤醒民眾要成为“生态文明人”。做一名“生态文明人”不仅要具有敬畏自然的生态文明理性意识,将人的价值与自然价值相统一,更应尊重每个人的生态权益,尊重自然,做到与自然和谐共生。同时作为一名“生态文明人”也应意识到若自然资源被大量破坏,自然界能为人类提供的资源将更加有限,人类的建设发展也会因长期的生态环境问题受到限制。为此,请尊重善待自然。
  (四)人类行为要遵循客观自然规律
  自地球诞生以来,病毒已经在自然环境中存在数十亿年,而其之所以开枝散叶、种类繁多,离不开其在演化过程中与野生动物宿主之间形成的互为依托的平衡关系。然而,人类在欲望和利益的驱使下,对野生动物进行的捕杀、交易乃至食用,可谓是亲手开启了病毒传播的“阀门”,使人类自己深受其害。
  虽然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但是人类应懂得,人对自然的改造不可随心所欲,这种改造必须合理。而所谓合理的改造,前提就要求人类需要学会认识自然规律、必须尊重自然规律,从而把自身的目的性与自然的规律性结合起来。人类一旦忽视或违反自然规律随意利用自然,必将反噬苦果。
  历史和现实的教训已敲响了警钟,只有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前提,人类才能与大自然和谐共生。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在我国的继承与发展
  近年来在我国突发的以烈性传染病为代表的公共卫生事件给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并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冲击,是对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严峻考验。
  面对考验,在党中央强有力的领导下,全国迅速打响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阻击战。而这些斗争不仅是保卫民众生命和身体健康的防控战役,更印证了我国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必要性与客观性。   在我们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思想和方法得到了积极运用,中国共产党充分研究和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先后提出了一系列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理论。
  党的十四大把加强环境保护列为九十年代改革和建设的主要任务;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
  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命题,把建设生态文明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目标,从而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推向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对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应用的时代体现。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方略,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黨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提出“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
  上述一系列要求,都充分彰显了我国对加强自然生态保护的重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发展与运用。
  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始终是人类在迈进文明社会的征程中必须面对但又未能很好解答的重大课题。恩格斯说过:“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面对近年来在以烈性传染病为代表的公共卫生事件的突发,面对其给全世界带来的灾难和考验,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思想应引起全人类的思考和重视,人们要切实铭记马克思主义揭示的规律性认识和历史教训,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消费理念转变、法规制度完善,让全球打赢以烈性传染病为代表的公共卫生事件的努力和成果,成为全人类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健康发展的助推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2.11.8
  [3]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10.15
  [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10.18
  [5]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2019.10.31
  [6]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2020.10.29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49)
其他文献
摘要:中国烟草行业实行统一领导、垂直管理、专卖专营的管理体制。实行“一套机构、两块牌子”管理的特殊性质,在这样的体制之下现实存在着“烟草公司与零售户”、“烟草专卖局与零售户”以及“烟草专卖局与烟草公司”三种法律关系,而在这三种法律关系中又存在着法律“模糊地带”。面对这种现状,我们在烟草专卖日常行政执法中发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为加强对卷烟市场的规范和管理,规范卷烟供货行为,维护烟草专卖局、烟草公
期刊
摘要:2020年北京时间12月14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魏凤同日本防卫大臣岸信夫通话,双方继2018年5月签署的《中日防务部门之间的海空联络机制谅解备忘录》再阐明雙方防务立场,就共同推动建设中日海空联络机制达成共识。中日防务安全冲突势必成为两国友好合作进程中的病灶,因此抓住日美领导人更迭的时期机遇,推进中日防务关系建设,有望取得积极效果。国际格局动态变化的当下日本对海空联络机制建设的态度与行为
期刊
摘要:抗战胜利后,东北接收中的人事安排成为了第一要务,对此国民党内的派系展开了一系列的斗争,东北籍与非东北籍的斗争、熊式辉与张治中的斗争、李宗仁与熊式辉的斗争,这些斗争都是基于个人利益或派系利益的考量而非国家利益,斗争的结果是统治集团内耗,为接收工作树立更多敌人,导致行营在东北的失败。  关键词:派系斗争 东北接收 失败  东北接收提上日程后,其长官人选成为文武官员广泛关注的所在。国民党内一向派系
期刊
摘要:本文从案例教学概念及政府公共关系学内涵和特征出发、提出政府公共关系学引入案例教学的必要性,以“会理悬浮照事件”案例在两个行政管理专业班级的教学实践为例,分析案例教学的实施全过程,总结经验、梳理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以期为后续案例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政府公共关系学 实践  一、案例教学法在政府公共关系学教学中的必要性  案例教学法能将现实中的政府公共关系事件以案例的形式呈现
期刊
摘要:党的组织生活是党的生活的重要内容,它依托党组织开展活动。主题党日是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促进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有效载体。增强主题党日活动的有效性对加强党员理想信念教育、严格党员教育管理、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增强基层党组织生机活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党支部 主题党日活动 有效性  党的组织生活是党的生活的重要内容,它依托党组织开展活动,主要包括“三会一课”、主题党日、
期刊
摘要:《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生动记录了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党的自我革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伟大社会革命,沉着应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增多的复杂局面,团结带领人民创造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的伟大实践。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论及斗争精神的多篇重要文献,研读这些文献,探析新时代发扬斗争精神的哲学视角,有
期刊
摘要:现如今,经济发展程度在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在日益提升,但人们的幸福感却有待提升。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从异化劳动的概念、表现形式及其产生根源等方面对异化劳动做出解读。对此,我们可以从异化劳动理论的视角下分析影响当代个人幸福感的因素,进而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对策来提升当代个人的幸福感,让其生活变得更有意义。  关键词:幸福感 提升 马克思 异化劳动  一、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  马克思的
期刊
摘要:2020年初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使中国面临巨大的压力,这不仅来自国内对抗此次卫生事件的困难处境,也来自国际社会的挑战。本文以《新海峡时报》与《马尼拉时报》官方英文网站有关此次卫生事件报道为研究样本,通过分析比较,发现在两家报道中,中国形象基本以正面形象为主,其主要体现在经济、政治、国际、外交、民众等方面,但同时也伴有制度、社会、饮食等负面形象。  关键词:公共卫生事件 中国 报道 中国形象  
期刊
摘要:新时期如何加强和创新公立医院党建工作,使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更好地结合,确保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地位,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新形势下对公立医院党建工作和党务干部的挑战和考验。本文以青岛市某公立三甲医院为例,在切实加强公立医院党建的新形势、新要求下,探讨提升公立医院党务干部能力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公立医院 党务干部 能力  党务干部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社会矛盾冲突不断加剧,突发事件也不断增多。突发事件的爆发对于社会发展有着严重危害性,所以要认识到应急思想政治教育在应对突发事件中的作用,建立健全应急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把握健全应急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的立足点,并寻找具体的路径来处理突发事件,减轻突发事件带来的社会危机。  关键词:突发事件 应急思想政治教育 长效机制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日益发展,国际国内的不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