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体育具有特殊的精神作用,它能把人们团结在一起,使人积极向上勇于创新,并进而促使个性和独特气质的形成。笔者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体育的优势,大胆创新,有的放矢地使德育工作贯穿于学校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
[关键词]体育教学 德育 渗透
学校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更要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中。体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宗旨是为社会培养品德高尚,心理健康、身体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强的全面型人才。从体育教材的性质来看,具有鲜明的德育特点,从体育课“身教胜于言教”的特点上看,有利于德育工作的开展。因此,体育教学应成为德育教育的主阵地,成为德育的宣传窗口。笔者在教学工作中常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德育渗透。
一、体育课堂常规进行德育渗透
课堂常规是保证教学顺利进行,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基本途徑,课堂常规是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须遵守的规范,是课堂教学的法规之一。在课的开始,要对学生进行动员,提出本次课目的要求和注意事项,结束时要进行讲评总结。教师要通过动员,对他们进行学习的目的性教育,通过竞赛和游戏,培养他们集体主义精神和果敢、机智、顽强的优良思想品质,通过队列队形练习,培养他们组织纪律性和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提高他们反映速度、动作准确性和协调一致的能力。值日生借还器材和整理场地,可以培养他们热爱集体、热爱公共财物的良好品质。常规的严格要求有利于良好班风形成。学生在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里,有助于正确思想品德的形成,使学生的思想品德达到很高的境界,为学生德育教育创造良好的氛围。所以每位教师都应把贯彻课堂常规作为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认真搞好。
二、教学内容进行德育渗透
德育,既是体育与保健教学目的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与保健教学内容广泛,又为实施德育提供了丰富材料。我们要不失时机地把德育渗透在教学当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周围环境,努力挖掘体育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在理论课教学中,体育教材也有鲜明的思想性。如科学锻炼身体的原则和方法可以启发学生敢于在各种不同条件下坚持锻炼,提高身体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因此,体育基本理论教材是教师有目的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体育教材的实践部分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属于体育运动的技术。每个技术动作都有它自己的特点,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寓于教材和教学中的各种教学因素,有日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思想感情教育。
三、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
根据课的内容、任务、教学条件和学生实际,优化教学方法、组织形式,使其与学生的生理、心理和身体活动意识的实际相结合,才能提高教育的效益。如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育,教师在讲解示范中,主要阐述动作技术的要点和难点,讲清动作技术的完成过程,让学生获得基本知识,明白解决问题的方法,而非面面俱到,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思考和练习。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创造精神,使学生的思想活动在教学中呈现积极状态。
四、学生在课堂中表现进行德育渗透
在体育活动中,学生存在个性差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仔细观察学生的表现,因势利导,及时点评,以达到育人的目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时常伴有偶发事件,教师应及时、充分地利用偶发事件对学生进行教育。对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的良好思想行为和拼搏精神,教师要及时做出表扬,给予鼓励,以便树立模范榜样,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如在篮球比赛中,有个别学生摔倒后,立即爬起来继续参加比赛的生动事例,及时给学生以恰当的鼓励和表扬,这对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拼搏进取、为集体争光的精神是很有作用的。对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的不良的思想行为和违反课堂纪律现象应进行批评,教育学生改正错误行为,纠正不良倾向,又有提高学生对是非的判别能力。表扬与批评是思想品德教育不可缺少的一种教育方法,只有坚持正面的教育,才能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在教学中,不仅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更要对有进步的后进生及时抓住闪光点进行表扬和鼓励,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同时要善于依靠班集体的力量,对违纪现象进行监督和制约,及时教育引导,抵制歪风邪气,建立一个民主和谐、团结奋进的班集体。
五、运用榜样进行德育渗透
通过介绍我国体育健儿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所取得的新成绩。如当中国女排在奥运会中重振雄风,凭中国人特有的志气再次获得冠军、为祖国争得荣誉时;当刘翔在奥运比赛中获得金牌时;当中国足球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时候,都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更热爱自己的国家。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为革命锻炼身体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培养他们获得强健体魄的信念,在平时锻炼及学习中,能够以这些体育健儿为榜样,不怕苦,不怕累,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榜样作用:每年全校都有评选各类积极分子,而体育积极分子也应占学生数的一定比例,这对推动学校的体育教学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教师的自身榜样教育:教师的思想品行和业务水平,包括文化素养、教学风格、工作态度和职业道德都对学生产生影响。当学生意识到从教师身上看到了他们所希望的形象时,就产生了积极的榜样教育的效果。
[关键词]体育教学 德育 渗透
学校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更要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中。体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宗旨是为社会培养品德高尚,心理健康、身体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强的全面型人才。从体育教材的性质来看,具有鲜明的德育特点,从体育课“身教胜于言教”的特点上看,有利于德育工作的开展。因此,体育教学应成为德育教育的主阵地,成为德育的宣传窗口。笔者在教学工作中常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德育渗透。
一、体育课堂常规进行德育渗透
课堂常规是保证教学顺利进行,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基本途徑,课堂常规是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须遵守的规范,是课堂教学的法规之一。在课的开始,要对学生进行动员,提出本次课目的要求和注意事项,结束时要进行讲评总结。教师要通过动员,对他们进行学习的目的性教育,通过竞赛和游戏,培养他们集体主义精神和果敢、机智、顽强的优良思想品质,通过队列队形练习,培养他们组织纪律性和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提高他们反映速度、动作准确性和协调一致的能力。值日生借还器材和整理场地,可以培养他们热爱集体、热爱公共财物的良好品质。常规的严格要求有利于良好班风形成。学生在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里,有助于正确思想品德的形成,使学生的思想品德达到很高的境界,为学生德育教育创造良好的氛围。所以每位教师都应把贯彻课堂常规作为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认真搞好。
二、教学内容进行德育渗透
德育,既是体育与保健教学目的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与保健教学内容广泛,又为实施德育提供了丰富材料。我们要不失时机地把德育渗透在教学当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周围环境,努力挖掘体育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在理论课教学中,体育教材也有鲜明的思想性。如科学锻炼身体的原则和方法可以启发学生敢于在各种不同条件下坚持锻炼,提高身体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因此,体育基本理论教材是教师有目的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体育教材的实践部分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属于体育运动的技术。每个技术动作都有它自己的特点,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寓于教材和教学中的各种教学因素,有日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思想感情教育。
三、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
根据课的内容、任务、教学条件和学生实际,优化教学方法、组织形式,使其与学生的生理、心理和身体活动意识的实际相结合,才能提高教育的效益。如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育,教师在讲解示范中,主要阐述动作技术的要点和难点,讲清动作技术的完成过程,让学生获得基本知识,明白解决问题的方法,而非面面俱到,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思考和练习。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创造精神,使学生的思想活动在教学中呈现积极状态。
四、学生在课堂中表现进行德育渗透
在体育活动中,学生存在个性差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仔细观察学生的表现,因势利导,及时点评,以达到育人的目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时常伴有偶发事件,教师应及时、充分地利用偶发事件对学生进行教育。对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的良好思想行为和拼搏精神,教师要及时做出表扬,给予鼓励,以便树立模范榜样,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如在篮球比赛中,有个别学生摔倒后,立即爬起来继续参加比赛的生动事例,及时给学生以恰当的鼓励和表扬,这对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拼搏进取、为集体争光的精神是很有作用的。对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的不良的思想行为和违反课堂纪律现象应进行批评,教育学生改正错误行为,纠正不良倾向,又有提高学生对是非的判别能力。表扬与批评是思想品德教育不可缺少的一种教育方法,只有坚持正面的教育,才能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在教学中,不仅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更要对有进步的后进生及时抓住闪光点进行表扬和鼓励,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同时要善于依靠班集体的力量,对违纪现象进行监督和制约,及时教育引导,抵制歪风邪气,建立一个民主和谐、团结奋进的班集体。
五、运用榜样进行德育渗透
通过介绍我国体育健儿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所取得的新成绩。如当中国女排在奥运会中重振雄风,凭中国人特有的志气再次获得冠军、为祖国争得荣誉时;当刘翔在奥运比赛中获得金牌时;当中国足球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时候,都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更热爱自己的国家。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为革命锻炼身体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培养他们获得强健体魄的信念,在平时锻炼及学习中,能够以这些体育健儿为榜样,不怕苦,不怕累,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榜样作用:每年全校都有评选各类积极分子,而体育积极分子也应占学生数的一定比例,这对推动学校的体育教学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教师的自身榜样教育:教师的思想品行和业务水平,包括文化素养、教学风格、工作态度和职业道德都对学生产生影响。当学生意识到从教师身上看到了他们所希望的形象时,就产生了积极的榜样教育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