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血管内皮瘤的影像学和病理学特征

来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800220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颅内血管内皮瘤(HE)的MRI和CT表现与病理学结果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6年6月泰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7例颅内HE患者的影像学和病理学资料。所有病例均行MRI检查,3例行CT检查,1例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将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学结果做对照分析。

结果

7例患者中,病灶位于右侧颅骨2例(额骨、顶骨各1例),小脑幕2例,大脑镰1例,右侧海绵窦1例,右侧颞叶1例。病灶直径为2.1~5.3 cm,平均(4.1±1.1)cm。MRI TIWI病灶以等信号或低信号为主,伴多发斑点状或小类圆形高信号;T2WI病灶呈不均匀高信号改变,伴多发扩张迂曲的流空血管影。增强后病灶均有延迟强化趋势,呈蜂窝状明显强化。1例行MRA检查显示肿瘤周围异常增多血管影。CT平扫病灶呈稍高密度,其内多枚点状或小圆形高密度灶。病理学结果显示,7例颅内HE患者中,上皮样HE 4例,网状型HE 2例,卡波西型HE 1例。组织学检查示病灶可见内皮细胞增生,伴显著异常的血管病变,并含有黏液性基质或致密纤维性间质。

结论

颅内血管内皮瘤的MRI和CT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其神经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学基础密切相关。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观察Pipeline血流导向装置(PED)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的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5年4月至2016年7月应用PED治疗的27例颅内复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单纯PED置入10例,联合弹簧圈治疗17例,2例在支架释放后行球囊扩张。结果27例患者共治疗27个动脉瘤,置入28枚支架,所有PED均顺利到位并释放。PED覆盖眼动脉17例、后交通动脉9例、小脑后
期刊
目的评估慢性椎-基底动脉闭塞(VBAO)后介入开通技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并总结慢性VBAO的侧支循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介入神经病学科对13例慢性优势侧椎动脉颅内段和(或)基底动脉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进行介入开通治疗,分析开通率、侧支循环、围手术期并发症以及随访情况,比较手术前、后采用前向血流评定(TICI)分级和改良Ran
目的探讨不同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对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9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23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发病至治疗时间将223例患者分为3组,即超早期组(≤7 h)75例、早期组(>7~24 h)109例以及延期组(>24 h)39例;按手术方式分为开颅血肿清除术组(简称开颅组,共107例)和微创血肿清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评估应用Willis覆膜支架血管内治疗颈内动脉床突上段破裂血泡样动脉瘤(BBA)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介入科应用Willis覆膜支架治疗的位于颈内动脉床突上段破裂BBA患者,共13例(15个动脉瘤)。回顾性分析血管内治疗结果及术后并发症。结果13例(15个动脉瘤)患者共成功置入13枚支架。术后即刻造影显示,12例患者动脉瘤完全闭塞;1例轻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