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学生研究学习活动中,指导教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负责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实施和管理指导工作,关注整个研究过程,对学生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适时、适当点拨。不过,指导老师只能是学生自主研究的监控指导者,决不能越俎代疱。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指导老师;监控指导
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一门面向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的挑战,实施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的学科,它是一门全新课程。加快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发和建设刻不容缓,为此,我们学校在中部比较落后地区率先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尝试。我有幸首批参与这次活动,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固然是活动的主体,但是,作为一门全新的课程,老师的指导特别重要,它往往是一个课题能否取得成功的关健。那么,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如何发挥指导老师的作用呢?下面我想以我指导的一个课题为例,谈谈自己的一孔之见,供大家参考。
我指导的课题是《新“东湖十景”的设置》(东湖是鄱阳县城东面的一个内湖,历史悠久,风景秀丽),这个课题刚获得上饶市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一等奖,并被收入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与管理》一书。为了做好这个课题,我做了以下一些工作。
首先,向学生推荐课题。向学生推荐的课题必须符合以下几个条件:一、必须是自己感兴趣,有能力指导的课题。拿我们指导的课题来说,对东湖旅游资源的开发,我从小就很感兴趣,并素有考虑和设想,贮备了一些这方面的资料。二、必须有现实意义。古代就有东湖十景,在历史上知名度很高,颇具鄱阳特色,东湖旅游资源的开发将会带动鄱阳旅游业的发展,振兴鄱阳的经济,同时也策应了江西大力发展旅游业,建设后花园的经济发展战略部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三、必须配合学生学科知识,必须是学生凭他们的能力能够做下来的课题。四、必须有利于培养学生崇高的品质,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东湖十景”的设置》这个课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培养他们关心、参与家乡建设的意识,同时也有利于培养他们动脑、动手等方面的能力。为了向学生推销这个课题方向,我作了精心的准备。首先我发挥语文老师的优势,在向学生介绍古代“古代十景”时,朗读了许多古代诗人描写“十景”的诗,并用自己的语言对“十景”作了绘声绘色的描述,学生对该课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接着分析了该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并向学生显露自己在这一课题研究方面是行家里手,以增强他们研究的信心。课题推荐出去后,成立课题小组,当然,我们组织课题小组,基本上是根据学生的志愿,但班主任或指导老师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适当的调整。比如,我的课题方向推出去后,我带的班三十多个学生选了它,人满为患,而别的组成员又太少,甚至没人,于是我不得不进行调整。我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两个:一、凡是有第二志愿的学生,尽量动员他们改报第二志愿课题方向所在的研究小组;二、将剩下的十来个学生分成两个小组,在大的课题方向——《东湖旅游资源的开发》上分出两个子课题,即《东湖环境的治理》和《东湖风景区的规划》(后改为《新“东湖十景”的设置》),让这两个组分别研究。接下来,我再进一步指导学生对课题进行可行性分析,最后敲定研究课题,并制订了研究计划。最后确定的课题是《东湖环境的调查和治理》、《新“东湖十景”的设置》。该课题的研究过程分六个阶段:第一阶段,了解历史上的东湖;第二阶段,实地考察,摸清东湖可利用的旅游资源及其现状;第三阶段,根据“家底”横向比较,制定景点设置应遵循的原则,设计景区草图;第四阶段,访向专家,修改草图;第五阶段,小组讨论、分析、整理材料,设置新十景;第六阶段,结题。
在整个实施过程中,我都进行了具体的指导。例如:在第一阶段,为了了解历史的东湖,同学们需要查阅有关古东湖的资料。到哪儿去找呢?大家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到校图书馆,然后由近到远,一家一家书店找过去,结果,一天下来,一无所获。在他们灰心丧气、束手无策的情况下,我适时提醒他们,先摸清楚本地的信息资料源,然后通过请教老师、小组讨论的方式,选出最佳的资料源。同学们经讨论选定了县图书馆,很快在那里找到了一本《鄱阳县志》,查阅到了许多有关古东湖的资料。接着,我穿针引线,让他们采访了鄱阳一中退休老师李汉志(他是一个“鄱阳通”)。开始时,同学们畏畏缩缩,谁都不肯上前。为了帮助学生克服畏惧心理,我让他们事先充分设计好自己的采访,并进行模拟演练,然后鼓励他们勇敢迈出第一步,结果这次采访获得了成功。有了这次成功,他们的自信心增强了,在以后的采访中,他们个个争着发言,一次比一次更大胆、更自如,效果自然也就更好。在第二阶段,学生在第一次考察时,记录的可利用的旅游资源的方位说不清,我要求学生在实考察前,先画东湖地形图,以便在图上标出实地考察了解到的东湖旅游资源的现状,并提示他们县建设局设计了“鄱”阳县城整体规划图”,让他们想方设法查找,然后比照规划图定位东湖可利用的旅游资源。在第三阶段,同学们在摸清了“家底”后,就匆匆忙忙在地图上设置十景,五花八门,乱七八糟。针对这一情况,我要求学生在了解了东湖的历史和现状后,还要进一步了解现代景区设置的知识,让他们了解其他自然条件相似的景区的设置情况,进行横向比较,这样才能取百家之长,创造出既具鄱阳特色又有时代气息的景点来。同时,我还要求小组成员先制定景点设置应遵循的原则。这样,才能避免不顾实际随心所欲、胡乱设计的现象。第四阶段,修改设计图纸时,课题组认为,应该群策群力,集中全组成员的智慧,共同修改。我向同学们建议,修改草图的主体固然是我们小组的成员,但在关键时刻,需要访向专家和指导老师,听取他们的修改意见后,再自行修改。第五阶段,在确定十景、画出规划图的基础上,为了使成果更有特色,我临时根据个别组员的建议,增加了一个任务,让每个同学绘制一至二个景点的彩图,把自己想象中的景点描绘出来,使每个景点更具体形象地呈现在人们面前。
该课题经过一个学期的研究,设置了切合实际的新“东湖十景”,绘制了较标准的规划图,并描绘了想象的景点彩图。同时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锻练了他们把众多所学知识运有于实践的能力等。总之,预期目标成功实现,还有意外的收获。
在研究学习活动中,作为指导老师主要负责对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实施和管理指导工作,随时了解学生的课题进展情况,帮助学生解决各种问题和困难,关注学生在课程实施中的态度和表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负责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等。不过,指导老师只能对学生的自主研究进行监控指导,决不能越俎代疱。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指导老师;监控指导
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一门面向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的挑战,实施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的学科,它是一门全新课程。加快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发和建设刻不容缓,为此,我们学校在中部比较落后地区率先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尝试。我有幸首批参与这次活动,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固然是活动的主体,但是,作为一门全新的课程,老师的指导特别重要,它往往是一个课题能否取得成功的关健。那么,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如何发挥指导老师的作用呢?下面我想以我指导的一个课题为例,谈谈自己的一孔之见,供大家参考。
我指导的课题是《新“东湖十景”的设置》(东湖是鄱阳县城东面的一个内湖,历史悠久,风景秀丽),这个课题刚获得上饶市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一等奖,并被收入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与管理》一书。为了做好这个课题,我做了以下一些工作。
首先,向学生推荐课题。向学生推荐的课题必须符合以下几个条件:一、必须是自己感兴趣,有能力指导的课题。拿我们指导的课题来说,对东湖旅游资源的开发,我从小就很感兴趣,并素有考虑和设想,贮备了一些这方面的资料。二、必须有现实意义。古代就有东湖十景,在历史上知名度很高,颇具鄱阳特色,东湖旅游资源的开发将会带动鄱阳旅游业的发展,振兴鄱阳的经济,同时也策应了江西大力发展旅游业,建设后花园的经济发展战略部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三、必须配合学生学科知识,必须是学生凭他们的能力能够做下来的课题。四、必须有利于培养学生崇高的品质,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东湖十景”的设置》这个课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培养他们关心、参与家乡建设的意识,同时也有利于培养他们动脑、动手等方面的能力。为了向学生推销这个课题方向,我作了精心的准备。首先我发挥语文老师的优势,在向学生介绍古代“古代十景”时,朗读了许多古代诗人描写“十景”的诗,并用自己的语言对“十景”作了绘声绘色的描述,学生对该课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接着分析了该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并向学生显露自己在这一课题研究方面是行家里手,以增强他们研究的信心。课题推荐出去后,成立课题小组,当然,我们组织课题小组,基本上是根据学生的志愿,但班主任或指导老师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适当的调整。比如,我的课题方向推出去后,我带的班三十多个学生选了它,人满为患,而别的组成员又太少,甚至没人,于是我不得不进行调整。我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两个:一、凡是有第二志愿的学生,尽量动员他们改报第二志愿课题方向所在的研究小组;二、将剩下的十来个学生分成两个小组,在大的课题方向——《东湖旅游资源的开发》上分出两个子课题,即《东湖环境的治理》和《东湖风景区的规划》(后改为《新“东湖十景”的设置》),让这两个组分别研究。接下来,我再进一步指导学生对课题进行可行性分析,最后敲定研究课题,并制订了研究计划。最后确定的课题是《东湖环境的调查和治理》、《新“东湖十景”的设置》。该课题的研究过程分六个阶段:第一阶段,了解历史上的东湖;第二阶段,实地考察,摸清东湖可利用的旅游资源及其现状;第三阶段,根据“家底”横向比较,制定景点设置应遵循的原则,设计景区草图;第四阶段,访向专家,修改草图;第五阶段,小组讨论、分析、整理材料,设置新十景;第六阶段,结题。
在整个实施过程中,我都进行了具体的指导。例如:在第一阶段,为了了解历史的东湖,同学们需要查阅有关古东湖的资料。到哪儿去找呢?大家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到校图书馆,然后由近到远,一家一家书店找过去,结果,一天下来,一无所获。在他们灰心丧气、束手无策的情况下,我适时提醒他们,先摸清楚本地的信息资料源,然后通过请教老师、小组讨论的方式,选出最佳的资料源。同学们经讨论选定了县图书馆,很快在那里找到了一本《鄱阳县志》,查阅到了许多有关古东湖的资料。接着,我穿针引线,让他们采访了鄱阳一中退休老师李汉志(他是一个“鄱阳通”)。开始时,同学们畏畏缩缩,谁都不肯上前。为了帮助学生克服畏惧心理,我让他们事先充分设计好自己的采访,并进行模拟演练,然后鼓励他们勇敢迈出第一步,结果这次采访获得了成功。有了这次成功,他们的自信心增强了,在以后的采访中,他们个个争着发言,一次比一次更大胆、更自如,效果自然也就更好。在第二阶段,学生在第一次考察时,记录的可利用的旅游资源的方位说不清,我要求学生在实考察前,先画东湖地形图,以便在图上标出实地考察了解到的东湖旅游资源的现状,并提示他们县建设局设计了“鄱”阳县城整体规划图”,让他们想方设法查找,然后比照规划图定位东湖可利用的旅游资源。在第三阶段,同学们在摸清了“家底”后,就匆匆忙忙在地图上设置十景,五花八门,乱七八糟。针对这一情况,我要求学生在了解了东湖的历史和现状后,还要进一步了解现代景区设置的知识,让他们了解其他自然条件相似的景区的设置情况,进行横向比较,这样才能取百家之长,创造出既具鄱阳特色又有时代气息的景点来。同时,我还要求小组成员先制定景点设置应遵循的原则。这样,才能避免不顾实际随心所欲、胡乱设计的现象。第四阶段,修改设计图纸时,课题组认为,应该群策群力,集中全组成员的智慧,共同修改。我向同学们建议,修改草图的主体固然是我们小组的成员,但在关键时刻,需要访向专家和指导老师,听取他们的修改意见后,再自行修改。第五阶段,在确定十景、画出规划图的基础上,为了使成果更有特色,我临时根据个别组员的建议,增加了一个任务,让每个同学绘制一至二个景点的彩图,把自己想象中的景点描绘出来,使每个景点更具体形象地呈现在人们面前。
该课题经过一个学期的研究,设置了切合实际的新“东湖十景”,绘制了较标准的规划图,并描绘了想象的景点彩图。同时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锻练了他们把众多所学知识运有于实践的能力等。总之,预期目标成功实现,还有意外的收获。
在研究学习活动中,作为指导老师主要负责对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实施和管理指导工作,随时了解学生的课题进展情况,帮助学生解决各种问题和困难,关注学生在课程实施中的态度和表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负责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等。不过,指导老师只能对学生的自主研究进行监控指导,决不能越俎代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