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結尾是读者关注最多的地方之一。结尾写不好,会让作文结构松散、黯然失色;结尾写得好,会让作文结构严谨,浑然天成,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结尾在一篇作文中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如何写出一个恰到好处的结尾?大家不妨参考以下几种方式——
1.自然收束式。即写完作文后,不需要刻意雕琢,自然而然地进行收束,无需用修辞来渲染,也无需用哲理深化。如郑振铎《猫》的结尾:“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记事结束,文章的内容自然也就结束了。作者用一个很简单的句子,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2.卒章显志式。即在作结时,以全文内容为依托,运用简洁的语言,把作文的中心思想表达出来,告诉读者写作此文的目的是什么。这种篇末点题式的结尾,可增强作文的深刻性和感染力。如毛泽东《纪念白求恩》的结尾:“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作者从人格、品质、修养、志趣、人生意义五个方面强调了向白求恩学习的意义。排比短语的运用,增强了文章的语势,使赞颂之情显得热情洋溢,给人以巨大的鼓舞。
3.抒发情感式。当作者的情绪酝酿到一定程度后,会在结尾的时候,直接抒发出来,让读者深受感染,引起强烈的共鸣,这种方式就叫抒发情感式结尾。如冰心《荷叶·母亲》的结尾:“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自己比作红莲,把母亲比作荷叶,把自己内心的无助比作“心中的雨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其对母爱的赞颂。这种结尾方式能让我们更明晰作者的写作意图,从而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4.首尾呼应式。这样的结尾方式具有一种回环之美,符合读者的审美旨归。如宗璞《紫藤萝瀑布》一文的开头:“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结尾:“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开头和结尾都提到了脚步,读来颇有起止之感。开头,“我”停住脚步,写出紫藤萝瀑布的美震撼了“我”;结尾,“我”加快了脚步,写出了“我”从紫藤萝那里获得的生命的启迪。一停住、一加快,突出了紫藤萝瀑布对“我”的影响,结构严谨整饬。
5.照应文题式。如老舍《济南的冬天》的结尾:“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点题“济南的冬天”,且和题目又有些微不同。结尾侧重说明“冬天的济南”,既深化题意,又用“冬天”修饰济南,而济南与众不同的魅力,与前文“济南真算宝地”遥相呼应,结构显得十分严谨。
6.情景合一式。以景物描写收束全文,让情和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含蓄隽永,余味无穷。如史铁生《秋天的怀念》结尾:“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这段话表面上写了北海菊花的美,实际上是用象征手法赋予了菊花深刻的含意,象征着作者对生命的渴望与眷恋,情景交融,曲终但余音绕梁。
每一种结尾给读者带来的审美体验都是不同的,但究竟用哪种方式,应视作文的内容和整体思路而定。
文题设计
糖是甜的,水,加入了糖,也就变得甜了;醋是酸的,加入了醋,水也就变得酸了;药是苦的,加入了药,水也就变得苦了……生活如水,正是融入了酸甜苦辣,才更有味道。
请以“ 的味道”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补充完整题目;(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4)不少于600字;(5)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思路点拨:从题目来看,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有所发现,有所思考,进一步对生活有所理解。具体写作时,可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入手,写出对生活的感悟:可以写成长的启示,也可以抒发青春的感慨。总之,应拓宽思路,结合自身经历及感受,说真话,抒真情;结尾点明中心,呼应题目。
1.自然收束式。即写完作文后,不需要刻意雕琢,自然而然地进行收束,无需用修辞来渲染,也无需用哲理深化。如郑振铎《猫》的结尾:“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记事结束,文章的内容自然也就结束了。作者用一个很简单的句子,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2.卒章显志式。即在作结时,以全文内容为依托,运用简洁的语言,把作文的中心思想表达出来,告诉读者写作此文的目的是什么。这种篇末点题式的结尾,可增强作文的深刻性和感染力。如毛泽东《纪念白求恩》的结尾:“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作者从人格、品质、修养、志趣、人生意义五个方面强调了向白求恩学习的意义。排比短语的运用,增强了文章的语势,使赞颂之情显得热情洋溢,给人以巨大的鼓舞。
3.抒发情感式。当作者的情绪酝酿到一定程度后,会在结尾的时候,直接抒发出来,让读者深受感染,引起强烈的共鸣,这种方式就叫抒发情感式结尾。如冰心《荷叶·母亲》的结尾:“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自己比作红莲,把母亲比作荷叶,把自己内心的无助比作“心中的雨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其对母爱的赞颂。这种结尾方式能让我们更明晰作者的写作意图,从而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4.首尾呼应式。这样的结尾方式具有一种回环之美,符合读者的审美旨归。如宗璞《紫藤萝瀑布》一文的开头:“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结尾:“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开头和结尾都提到了脚步,读来颇有起止之感。开头,“我”停住脚步,写出紫藤萝瀑布的美震撼了“我”;结尾,“我”加快了脚步,写出了“我”从紫藤萝那里获得的生命的启迪。一停住、一加快,突出了紫藤萝瀑布对“我”的影响,结构严谨整饬。
5.照应文题式。如老舍《济南的冬天》的结尾:“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点题“济南的冬天”,且和题目又有些微不同。结尾侧重说明“冬天的济南”,既深化题意,又用“冬天”修饰济南,而济南与众不同的魅力,与前文“济南真算宝地”遥相呼应,结构显得十分严谨。
6.情景合一式。以景物描写收束全文,让情和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含蓄隽永,余味无穷。如史铁生《秋天的怀念》结尾:“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这段话表面上写了北海菊花的美,实际上是用象征手法赋予了菊花深刻的含意,象征着作者对生命的渴望与眷恋,情景交融,曲终但余音绕梁。
每一种结尾给读者带来的审美体验都是不同的,但究竟用哪种方式,应视作文的内容和整体思路而定。
文题设计
糖是甜的,水,加入了糖,也就变得甜了;醋是酸的,加入了醋,水也就变得酸了;药是苦的,加入了药,水也就变得苦了……生活如水,正是融入了酸甜苦辣,才更有味道。
请以“ 的味道”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补充完整题目;(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4)不少于600字;(5)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思路点拨:从题目来看,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有所发现,有所思考,进一步对生活有所理解。具体写作时,可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入手,写出对生活的感悟:可以写成长的启示,也可以抒发青春的感慨。总之,应拓宽思路,结合自身经历及感受,说真话,抒真情;结尾点明中心,呼应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