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评价数字化X射线摄影(DR)与多层螺旋CT扫描(MSCT)重建检查用于诊断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 以11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进行DR和MSCT重建检查,并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胸腰椎爆裂型骨折鉴别诊断效能、解剖结构特征诊断符合性和骨碎片突进椎管损伤诊断符合性的差异.结果 MSCT重建检查对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鉴别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差异均显著高于DR检查水平(P<0.05),且MSCT重建检查对于胸腰椎爆裂型解剖结构特征和骨碎片突进椎管损伤的
【机 构】
:
313300 湖州,浙江省中医院安吉分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数字化X射线摄影(DR)与多层螺旋CT扫描(MSCT)重建检查用于诊断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 以11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进行DR和MSCT重建检查,并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胸腰椎爆裂型骨折鉴别诊断效能、解剖结构特征诊断符合性和骨碎片突进椎管损伤诊断符合性的差异.结果 MSCT重建检查对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鉴别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差异均显著高于DR检查水平(P<0.05),且MSCT重建检查对于胸腰椎爆裂型解剖结构特征和骨碎片突进椎管损伤的诊断符合性均显著高于DR检查水平(P<0.05).结论 较DR检查,MSCT重建检查可有效提高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诊断效能,有助于骨折损伤情况的全面评估,临床实践中两种检查方法可配合使用,以提高胸腰椎爆裂型骨折诊断效率及经济效益.
其他文献
目的 探究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疼痛及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116例膝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膝关节内固定术后,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膝关节屈伸活动度、HSS评分、术后并发症.结果 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膝关节屈伸活动度、H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膝关节骨折术后进行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可有效减轻患
花粉细胞图像识别在空气检测、化石鉴定、蜂蜜质量控制、植物年代测定与跟踪等环境和医学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传统花粉细胞图像识别基于人工进行特征设计,并使用机器学习方法进行分类识别,不仅对从业人员的植物形态学知识与实践经验要求较高,而且通常需要复杂的特征工程。而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花粉细胞图像识别能够避免复杂操作产生不可控的精度误差,实现花粉图像高效、可靠的分类识别。为此,本文开展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花粉细
儿童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具有临床症状不典型、病程迁延、社会功能损害严重和药物治疗反应差的特征,而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神经影像学技术因其能发现脑部微小的结构和功能改变,从而被运用于精神疾病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中.从脑结构及功能两方面来解读儿童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的神经影像学研究进展.
目的 评价不同麻醉方法在麻醉深度监测下对老年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 以120例老年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的麻醉方法:七氟醚加瑞芬太尼(40例)、丙泊酚加瑞芬太尼(40例)、丙泊酚联合硬膜外麻醉(40例),评价手术前后认知功能水平,比较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差异.结果 3组手术中生命体征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天,丙泊酚复合硬膜外麻醉组MMSE评分均显著高于七氟醚加瑞芬太尼组和丙泊酚加瑞芬太尼组水平(P0.05).术后7天,丙泊酚复合硬膜外麻醉组POCD发生率
目的 探讨在上肢骨折手术中采用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镇痛效果及治疗体会.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上肢骨折病例资料,按照麻醉方式分为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和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各77例,对比手术前后VAS评分、术中操作时间(以穿刺针刺入皮肤开始计时)、麻醉起效时间、术后镇痛效果、术后麻醉相关并发症.结果 两组病人术前一般情况比较,P>0.05.观察组在麻醉操作时间、神经阻滞持续时间、术后VAS评分方面较对照组有显著优势,P<0.05.两组病人术中均未更改麻醉方式
[目的]通过对脉证征象进行比较推测,分析《伤寒论》中病机比较推测的思辨方式.[方法]通过对《伤寒论》原文进行客观全面的探析,包括根据治疗之后药效反应、相似之中有不相似之症、应出现之脉症未出现和不应出现之脉症出现、大小便症状表现、小便利否、厥热的程度和时间,以及阴性脉证推测病机等,对《伤寒论》中病机比较推测的思辨理论进行详细阐释.[结果]《伤寒论》中非常重视病机阐释,其原文中便有丰富的病机比较推测的语言文字描述.另外,张仲景认识病机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通过其治疗之后的药效反应、脉症推理、二便合参、药物试探
目的 探讨丙帕他莫超前镇痛在痔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随机将200例接受痔手术的患者分为2组,每组100例,试验组:麻醉前15分钟静滴2g丙帕他莫+100ml生理盐水;对照组:麻醉前15分钟静滴100ml生理盐水.分别观察其术后4、8、12、24小时的疼痛情况,首次镇痛药使用时间,24小时镇痛药总剂量及镇痛药相关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在术后4、8、12、24小时的疼痛VAS评分均小于对照组(P<0.01),首次使用镇痛药时间晚于对照组(P<0.01),24小时镇痛药总剂量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目的 探讨颅内皮样囊肿的发病机制、好发部位、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影像学特征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临床1例颅内皮样囊肿自发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文献复习,总结其发病机制、好发部位、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影像学特征及治疗.结果 颅内皮样囊肿可日益增大破裂而导致颅内感染及其他并发症.结论 颅内皮样囊肿存在突发破裂可能,建议早期手术.
目的 研究个体化护理与右美托咪定滴鼻结合对小儿吸入麻醉诱导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符合条件的192例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右美托咪定组、个体化护理组、联合组与常规组,各48例.比较各组患儿的等待时间与入睡时间,配合程度与镇静水平,面罩诱导质量评分,生命体征变化情况.结果 联合组患儿的等待时间明显长于右美托咪定组、个体化护理组、常规组患儿,入睡时间明显短于其余3组(P<0.05).研究组入室后的行为评分与其余3组相比明显偏低,镇静评分与HR明显高于其余3组(P<
数据中心网络(DCNs)中拥塞控制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实现DCNs的三个主要目标:高带宽、低延迟和稳定性。高精度拥塞控制(HPCC)同时实现了这些目标。但是其公平性欠佳。本论文主要研究如何改进HPCC,从而提升其公平性。本研究提出对HPCC进行有效的调整,对HPCC-WAI(window additive increase)中最重要的参数之一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该参数负责控制并发流数量和收敛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