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4月17日,《百年孤独》作者、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西亚·马尔克斯在墨西哥城因病去世,享年87岁。这一事件随后在引发广泛热议。截至4月18日16时,KCIS在新浪微博上搜索“马尔克斯”,已有了233962条关于马尔克斯逝世的微博讨论,话题——马尔克斯逝世更一度高居新浪微博即时热点排行榜的前三名。此外,更有111家媒体进行了报道,网易、凤凰、腾讯等门户网站都在当天的大头条播报了马尔克斯去世的消息。
“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这是《百年孤独》的经典开场,他影响着无数人,但它的作者却离开了我们。这一事件引发网络热潮,可以想见,毕竟马尔克斯影响了世界,尤其是七八十年代的中国人。可当“所有人都开始装得和马尔克斯很熟,一如当时去拔莫言老家的玉米”,似乎就不太正常。
也许有人会说,在网络发达的时代,看到一个享誉世界老人的离世,转手转发,以此表达缅怀之意,也无可厚非,不必大惊小怪,上纲上线。的确,这一消息在略显平静的坊间激起千层巨浪可以预见,可这里掺杂着真真假假的热情。因为一个随时想着炮制热点的媒体时代,自然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天然热点。而铺天盖地的报道后面,永远少不了对一切充满着好奇和崇拜、兴致勃勃而又随波逐流的公众。然而我还要说,对于社会来说,文化大师的逝去显然要有所不同。先秦诸子的逝去,如果不读其国学经典,我们损失的是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史学大师司马迁的逝去,如果不静读《史记》,我们失去的是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大唐宛若星辰的诗人逝去,如果我们不学诗,我们拿什么谈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鲁迅先生的逝去,如果不亲其人生,品其作品,我们又如何析人性、鸣不平,呼不幸?阅读是一种向上的力量,书本其实就是精神生活最好的入口。试问面对这样一个个大师的逝去,如何只能是随手转发以示缅怀的自娱自乐呢?
作家与文学,在当今中国的文化语境下,已然遭受冷遇,缘何一个外国作家的逝世,能在中国的网络上引发大量草根民众的无以复加的关注?除却马尔克斯的影响、商家的趋利,是否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在我看来,它恰恰凸显了当今时代国人内心深处的孤独感、虚无力。正如马尔克斯在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奖演讲中所说的那样:现实是如此的匪夷所思,生活在其中的我们,无论诗人或乞丐、战士或歹徒,都无需太多的想象力,最大的挑战是无法用常规使别人相信我们真实的生活,这就是我们孤独的症结所在。
为什么要纷纷转发相关信息,因为害怕被人嘲笑无知,害怕孤独,害怕脱离围观人群——这个看似安全的地带。只要同大多数站在一起,便是安全的,便不会出错,不会被嘲笑,更不会寂寞。因为是大多数,或许是错的,但法不罚众,即使不了解马尔克斯,但只要与大众“同心同德”,便不会是那个“愚昧”的人。殊不知真正的“愚昧”不是不了解马尔克斯,而正是这种是围观从众的看客心态。它看似把每个人安置在了一个安全地带,但却让每个在安全地带的人都齐步走向悬崖,因为他们每一步都在耗尽每一个人与生俱来的独立思考能力,每一步都意味着思想上的统一僵化和行动上的整齐划一。
果然,当有人斥资百万美元买下《百年孤独》中文版权时,它同时也不出意料地成了不少年轻人“死活读不下去的作品”。人们宁愿选择沉溺于碎片化的浅阅读里也不愿意亲近经典。于是两极分化出现了:中国的主流作家以及年纪较大的读者现在仍痴迷于《百年孤独》,而相当一部分年轻读者已不屑于或没有能力通读经典。这是文化生态严重蜕变的大问题,说是文学危机、文化危机也断不为过。文学或文化在资本的推动下正走向全球每个角落,可卖得最好的,恰恰是没有内涵和民族特色、没有社会担当和家国道义的作品。它们瓜分了阅读市场的最大份额。而作为有着几千年文化传统的我们,需要民族认同感和社会凝聚力,这意味着没有权利和资本将承载民族文化传统和精神基因的经典束之高阁、抛诸脑后。
所以说,与其在热闹中虚无,不如在百年中“孤独”。抛开浮躁,静下心来,抚书阅读经典,才是对大师最好的祭奠。那些真正希望通过阅读提升人生境界的人们,也许永远不会忘记那些灯下飘着书香的暖暖夜晚,那些与古人、与前辈进行灵魂对话的一个个温馨回忆。多少次,在灯下展读柳永,感受词史上柳三变的慢词长调,终于读懂何为困境也会带给人们以生命的熔炼;多少次,在灯下展读老舍,为先生笔下的那份浓重的京味文化感染,明白作为一个国家的文化圣城,北京的符号究竟是什么;多少次,在灯下展读川端康成,在《雪国》中仿佛亲历富士山的雪景,感受到一种美的极致;多少次,在灯下展读托尔斯泰,铭记了那句名言“人生的一切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读懂了人生的真谛。正是这样多次的灯下展读,才提升了我们的思想和境界,而这不是随手转发的娱乐至死,却是实实在在的人之为人应该懂得的常识。
斯人已矣,文学的伟大传统如今安在,而大师们留下的丰富精神遗产对中国的影响会持续多久呢?或许马尔克斯已经在《霍乱时期的爱情》里给出了回答——“永生永世!”。可永生永世之中又有多少人会记得这场中国式的悼念呢?
马尔克斯写《百年孤独》用了18年,现在听起来有点像“天方夜谭”。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消费的时代、娱乐至死的时代,“十年磨一剑”正在被瞬息万变的信息所掩埋。如今,斯人已逝,但我们还要不断追问:他留下了什么?他留下的当然是作品,但又不仅仅是作品,而是伟大的精神遗产。这需要孤独的我们在文化冰川的语境下用温暖的心灵去发现,去亲近,去成全……
“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这是《百年孤独》的经典开场,他影响着无数人,但它的作者却离开了我们。这一事件引发网络热潮,可以想见,毕竟马尔克斯影响了世界,尤其是七八十年代的中国人。可当“所有人都开始装得和马尔克斯很熟,一如当时去拔莫言老家的玉米”,似乎就不太正常。
也许有人会说,在网络发达的时代,看到一个享誉世界老人的离世,转手转发,以此表达缅怀之意,也无可厚非,不必大惊小怪,上纲上线。的确,这一消息在略显平静的坊间激起千层巨浪可以预见,可这里掺杂着真真假假的热情。因为一个随时想着炮制热点的媒体时代,自然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天然热点。而铺天盖地的报道后面,永远少不了对一切充满着好奇和崇拜、兴致勃勃而又随波逐流的公众。然而我还要说,对于社会来说,文化大师的逝去显然要有所不同。先秦诸子的逝去,如果不读其国学经典,我们损失的是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史学大师司马迁的逝去,如果不静读《史记》,我们失去的是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大唐宛若星辰的诗人逝去,如果我们不学诗,我们拿什么谈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鲁迅先生的逝去,如果不亲其人生,品其作品,我们又如何析人性、鸣不平,呼不幸?阅读是一种向上的力量,书本其实就是精神生活最好的入口。试问面对这样一个个大师的逝去,如何只能是随手转发以示缅怀的自娱自乐呢?
作家与文学,在当今中国的文化语境下,已然遭受冷遇,缘何一个外国作家的逝世,能在中国的网络上引发大量草根民众的无以复加的关注?除却马尔克斯的影响、商家的趋利,是否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在我看来,它恰恰凸显了当今时代国人内心深处的孤独感、虚无力。正如马尔克斯在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奖演讲中所说的那样:现实是如此的匪夷所思,生活在其中的我们,无论诗人或乞丐、战士或歹徒,都无需太多的想象力,最大的挑战是无法用常规使别人相信我们真实的生活,这就是我们孤独的症结所在。
为什么要纷纷转发相关信息,因为害怕被人嘲笑无知,害怕孤独,害怕脱离围观人群——这个看似安全的地带。只要同大多数站在一起,便是安全的,便不会出错,不会被嘲笑,更不会寂寞。因为是大多数,或许是错的,但法不罚众,即使不了解马尔克斯,但只要与大众“同心同德”,便不会是那个“愚昧”的人。殊不知真正的“愚昧”不是不了解马尔克斯,而正是这种是围观从众的看客心态。它看似把每个人安置在了一个安全地带,但却让每个在安全地带的人都齐步走向悬崖,因为他们每一步都在耗尽每一个人与生俱来的独立思考能力,每一步都意味着思想上的统一僵化和行动上的整齐划一。
果然,当有人斥资百万美元买下《百年孤独》中文版权时,它同时也不出意料地成了不少年轻人“死活读不下去的作品”。人们宁愿选择沉溺于碎片化的浅阅读里也不愿意亲近经典。于是两极分化出现了:中国的主流作家以及年纪较大的读者现在仍痴迷于《百年孤独》,而相当一部分年轻读者已不屑于或没有能力通读经典。这是文化生态严重蜕变的大问题,说是文学危机、文化危机也断不为过。文学或文化在资本的推动下正走向全球每个角落,可卖得最好的,恰恰是没有内涵和民族特色、没有社会担当和家国道义的作品。它们瓜分了阅读市场的最大份额。而作为有着几千年文化传统的我们,需要民族认同感和社会凝聚力,这意味着没有权利和资本将承载民族文化传统和精神基因的经典束之高阁、抛诸脑后。
所以说,与其在热闹中虚无,不如在百年中“孤独”。抛开浮躁,静下心来,抚书阅读经典,才是对大师最好的祭奠。那些真正希望通过阅读提升人生境界的人们,也许永远不会忘记那些灯下飘着书香的暖暖夜晚,那些与古人、与前辈进行灵魂对话的一个个温馨回忆。多少次,在灯下展读柳永,感受词史上柳三变的慢词长调,终于读懂何为困境也会带给人们以生命的熔炼;多少次,在灯下展读老舍,为先生笔下的那份浓重的京味文化感染,明白作为一个国家的文化圣城,北京的符号究竟是什么;多少次,在灯下展读川端康成,在《雪国》中仿佛亲历富士山的雪景,感受到一种美的极致;多少次,在灯下展读托尔斯泰,铭记了那句名言“人生的一切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读懂了人生的真谛。正是这样多次的灯下展读,才提升了我们的思想和境界,而这不是随手转发的娱乐至死,却是实实在在的人之为人应该懂得的常识。
斯人已矣,文学的伟大传统如今安在,而大师们留下的丰富精神遗产对中国的影响会持续多久呢?或许马尔克斯已经在《霍乱时期的爱情》里给出了回答——“永生永世!”。可永生永世之中又有多少人会记得这场中国式的悼念呢?
马尔克斯写《百年孤独》用了18年,现在听起来有点像“天方夜谭”。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消费的时代、娱乐至死的时代,“十年磨一剑”正在被瞬息万变的信息所掩埋。如今,斯人已逝,但我们还要不断追问:他留下了什么?他留下的当然是作品,但又不仅仅是作品,而是伟大的精神遗产。这需要孤独的我们在文化冰川的语境下用温暖的心灵去发现,去亲近,去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