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长久以来融资难一直是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随着金融风暴席卷全球,融资问题更加凸显出来,尤其在落后的民族地区,这一矛盾演化得更加激烈,严重制约着中国民族地区中小企业的发展。以湘西州地区中小企业融资为切入点,浅析湘西州地区中小企业融资现状,旨在剖析民族地区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这一困境需要健全企业自身内部机制,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强化政府扶持力度,创新金融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多种类型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从而找到中国民族地区中小企业融资的根本出路,推动民族地区中小企业蓬勃健康发展。
关键词:融资;中小企业;民族地区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6-0142-03
引言
进入20世纪以来,中小企业由国民经济的“有益补充”地位和“拾遗补缺”作用,已提升到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和国民经济支柱力量的新高度,成为了各国经济的基础以及社会经济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对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繁荣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中小企业的发展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很多制约,其中融资问题成为了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鉴于此,本人以湘西州地区为例,依据民族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的特点对中国民族地区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进行深入研究,以期发现其根本原因并提出切合实际的对策建议。
一、湘西州地区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
目前,湘西州企业规模主体是中小企业类型,中小企业是扩大该地就业的主渠道,是促进经济发展、推进科技创新的生力军。但由于其规模相对较小、市场竞争力不强、严重依赖银行贷款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尤其在目前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突出存在融资难问题,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民族地区因地域、经济、制度等方面原因,资本市场非常落后,融资问题也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湘西州地区中小型企业融资难现状分析如下:
(一)内源融资受限,融资能力不足
内源融资是企业不断从自身内部取得资金并转化为投资的过程,对企业资本形成具有原始性、自主性、低成本性和抗风险性的特点,具体有留存利润、折旧和内部集资三种形式。湘西州地区的中小企业规模相对较小,小企业占绝大多数,中小企业自我盈利能力差,因此自筹资金有限,内源融资能力不足。并且由于普遍看来民族地区中小企业内部机制不健全、缺乏优秀的人才、企业管理水平低、技术水平落后、自我积累意识淡薄等原因,仅仅依靠内源融资根本无法满足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
(二)直接融资受阻,融资条件不足
直接融资是企业不通过银行,直接向资金盈余部门(投资人)直接融通资金的方式,即投资人通过购买企业发行股票、企业债券或商业票据等信用工具获得资金而实现的融资。这种融资方式需要通过金融市场来实现。从宏观角度而言,目前民族地区资本市场还极不发达,直接融资比例非常低。湘西州仅有一家大型企业上市,直接融资严重不足成为了湘西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障碍。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企业内部机制不健全,缺乏透明度,信用评价等级低,因此很难争取到发行股票上市的机会,此外,由于企业发行债券额度比较小因此也很难获得批准,并且国家规定对企业债券利息收取利息所得税,这更影响了投资者的积极性。
(三)间接融资困难,银行信贷匮乏
间接融资是企业通过银行(包括各种信用社)中介职能间接获取储蓄者资金的融资方式,在这种融资方式下,资金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流动并实现供求平衡。间接融资的方式主要有抵押贷款、担保贷款、信用贷款等。在湘西地区企业贷款的方式主要为抵押贷款,担保贷款和信用贷款所占比例很低。一方面,由于在民族地区中小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很低,担保贷款风险很大,因此企业要找到合适的担保人从银行取得贷款相当困难。银行不愿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必然造成了融资难的困境。另一方面,企业获取信贷资金难度较大。2008年,因多种因素影响,全年新增贷款与上年同比减少3.11亿元,下降2.15个百分点。截至2008年末,湘西金融机构只对441家中小企业授信和贷款,贷款覆盖率仅为11%。
(四)民间资本借贷,企业不堪重负
由于中小企业资金严重短缺,为了获得贷款不得不选择融资成本相当高的民间借贷。从有历史纪录开始湘西因自然条件不利,在湖南省的经济增长率与政治经济地位一直排在倒数第一。当大多数企业在体验了向银行借贷之艰难后,都很不情愿地开始了民间高利借贷,以维持企业生存与再生产。
二、湘西州地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从湘西州地区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可以看出,“融资难”已成为制约湘西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涉及企业自身、银行、政府以及社会。对这些原因进行分析,才能提出更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一)企业自身机制不完善
1.湘西州地区中小企业发展起点低、规模小,负债能力有限。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资产少等原因,负债能力低,所以融资风险比较大。
2.管理水平低,自我积累意识差导致中小企业内源融资“源头不畅”。全州中小企业行业分布相对比较狭窄,主要集中在传统制造业和商贸业,且民族地区中小企业缺乏优秀人才,技术水平低、专业化程度不高、人员素质差、产业类型不先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潜在融资能力有限。
3.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信誉缺失。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核算水分较大、资信状况不佳,并且中小企业信用记录差,喜欢擅自变更贷款用途,因此难以取得贷款支持。
(二)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
中国的金融体系决定了中小企业最重要的间接贷款来源只能是银行贷款。所以中小企业融资难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贷款难,而究其症结就是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是市场失灵的一种表现,它会产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两种情形。湘西州地区银行和中小企业之间没有建立健全的信息交流平台,缺乏有效的信息披露制度,银行在发放贷款时,会要求贷方最大限度地披露其个人信息和经营信息,而中小企业公开有关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信息必将为自己带来很大的经营风险,因此中小企业不愿按银行的要求披露所有的信息。从银行的角度看,中小企业规模小、经营风险大、盈利能力低,且大部分不具有资信记录,银行很难得到中小企业的相关信息,在无法充分了解申贷企业真实情况的条件下,银行为避免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发生,被迫给予中小企业“信贷配给”待遇,即要求更高的利率(相对与大型企业)或其他较苛刻的条件,甚至拒绝贷款。据统计,湘西州中小企业中有贷款需求的占93%,而实际获得贷款支持的仅占17%。 (三)政府扶持力度不够
长久以来,中国政府一直注重扶持国有大中型企业,忽略了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尽管近些年来,国家也加大了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但是对于民族地区中小企业来说,政府扶持力度仍然很不足,为中小企业创造的发展条件也相当缺乏。政府扶持力度不够,更加致使企业融资渠道不畅通,加重了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困难。
(四)金融服务机制的制约
湘西州地区资本市场很不发达,因此中小企业很难通过证券和债券进行直接融资。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提供的金融品种很少,主要提供短期流动资产贷款。金融服务机制存在的问题:一是缺乏针对中小企业特点的金融信贷政策。目前州内尚未有专门为中小企业信贷的金融机构。二是中国民间风险投资缺乏规制。三是债券市场高标准的准入条件限制了中小企业进入。四是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信息咨询、融资担保的社会中介机构缺失。2009年末,湘西州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23.22亿元,不良贷款占比高达18.25%,高于湖南省平均水平11.4%。
(五)信用担保体系不健全
长期以来,信用缺失给落后地区金融业的发展带来了较大困难,严重制约了信贷的投放。一是贷款不良率高,银行放贷压力增大。2009年12月末,湘西州金融机构不良贷款23.22亿元 不良贷款占比高达18.25%,高于湖南省平均水平11.4个百分点。二是金融诉讼案件执行率偏低,银行债权没有得到有效保护,如 2009年末,金融诉讼案件467件,执行标的金13 266万元,其中422 件执结或部分执结的仅145件,依法执结不良金融债3 697万元,其执结率分别为31%、27.87%。三是社会诚信意识较差。少数企业特别是少数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公职人员诚信意识不高,有意逃废银行债务 产生了不良影响,如2006 年湘西州企业改制逃废银行债务达改制企业银行债务总额的64%;至 2009年末,湘西州全辖公职人员贷款余额为61 923.26万元,其中不良贷款余额35 519万元,不良率为57.34%,较同期全辖不良贷款率高39个百分点。
三、解决湘西地区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对策
据当前的形势来看,要从根本上有效地解决湘西州中小企业融资困境,需要企业、银行、政府以及金融机构多方面的协作努力,为中小企业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融资环境。
(一)加强企业内部机制建设
要解决湘西地区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首先应从企业自身建设入手,增强企业融资能力。企业融资能力主要有企业的资产规模、风险和信用程度、企业效益等,而目前当务之急是要以增强企业信用程度来提升企业融资能力。一要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革传统的“家族式”管理模式,明晰企业产权,尽快向资本社会化、管理规范化和经营现代化方向发展。二要健全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加强企业内部信用管理,提高信用等级,培育良好银企关系。特别要通过提升企业家素质来促进企业信用建设。三要在引导培育核心竞争力中,不仅支持企业加强商品质量和价格竞争力,更要引导企业采用信用结算方式,以培养企业信誉。
(二)促进银企之间相互协作
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直接造成了企业融资困难,因此改善企业信用状况,健全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完善企业信息披露制度,加强企业内部信用管理,提高信用等级,培育良好的银企关系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必要途径。另外在引导培育核心竞争力中,不仅支持企业加强商品质量和价格竞争力,更要引导企业采用信用结算方式,以培养企业信誉。在现实的银行信贷中,商业银行都特别重视企业的信誉,因此,中小企业要想从银行获得贷款就必须保证良好的信用,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帮助解决企业融资难题。
(三)强化政府政策扶持力度
湘西地区市场经济发展落后,市场失灵更为严重,因此需要政府的积极干预与有效监督,以引导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政府引导组建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担保的专门金融、担保机构,采取财政支持、税收优惠等措施扶持信用担保机构发展,分级建立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府专项基金。
1.积极干预、有效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督促建立健全的信用担保机制,为银行与企业建立可信的信息交流平台。政府可以引导组建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担保的专门担保机构,采取财政支持、税收优惠、奖励激励等措施鼓励信用担保机构发展,并组织建立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府专项基金。
2.有效监督、保证中小企业健康有序发展。治标不如治本,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主要还是因为内部机制的不健全,因此,从企业自身入手,完善企业各方面的制度是中小企业解决融资困境的根本切入点。而只有政府有效的监督才是企业强化自身建设的有力保障。
(四)创新金融服务机制
创新服务金融体系对资本市场进而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创新金融服务体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要创新服务机构。鼓励和引导建立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等不同所有制的新型地方性金融机构;争取州外商业银行来州设立金融功能性服务中心、配套服务中心;允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中小企业领域创建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相结合的贷款机构。二要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制定适合州内中小企业特点的信用等级评估和授权授信制度,主要解决中小企业在创业过程中和固定资产投资方面中长期银行贷款的需求。三要创新融资方式。鼓励中小企业开展金融互助合作,积极探索民间风险投资和企业债券融资机制,建立拟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引导和支持湘西州高科技企业、成长型企业到中小企业板块上市。
(五)完善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是世界各国扶持中小企业的通行做法。在湘西州地区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信息咨询、融资担保的社会中介机构缺失。担保机构和担保基金是信用担保的基本平台。着力建立多种所有制形式的信用、互助和商业担保机构,引导中小企业以入股的形式建立信贷担保基金。由于中国民族地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起步较晚,信用担保体系很不完善,所以应逐步优化担保运行机制,依靠政府的扶持以及银企之间的相互协作完善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包括采取建立风险补偿基金,完善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制度等措施,目前,各地政府正积极推动担保体系中重要一环——各类信用再担保机构的建立。寄希望于从政策上鼓励各种经济成份的资本参与担保公司投资,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信用担保体系。
结束语
“融资难”是阻碍民族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本文以湘西州地区为例,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对当前民族地区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目的是想找到民族地区中小企业融资的根本出路,为民族地区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但是囿于知识结构和理论水平的限制,联系中国民族地区的情况还不够紧密,与中国民族地区实际情况结合还不够深入,对中国金融深化的进程了解还不够,文中一定有不尽合理和深入的地方,本人将在以后的学习当中继续努力研究这一问题,力争取得一些新的突破以使文章趋于完善。
参考文献:
[1] 吴晓菲.中小企业融资的制约因素[J].财政金融,2007,(3).
[2] 阮铮.美国中小企业金融支持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
[3] 陈永奎.民族地区中小企业融资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4] 梅强,谭中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理论、模式及政策[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5] 李延堃.湘西州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思考[J].湘西工作,2010,(1).
[6] 饶毅.民族地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经济学分析与对策[J].经济与管理,2007,(6).
[7] 孙光慧.西部民族地区中小企业融资结构分析[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8,(6).
[8] 王芳.西部地区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障碍分析[D].西安: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责任编辑 陈凤雪]
关键词:融资;中小企业;民族地区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6-0142-03
引言
进入20世纪以来,中小企业由国民经济的“有益补充”地位和“拾遗补缺”作用,已提升到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和国民经济支柱力量的新高度,成为了各国经济的基础以及社会经济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对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繁荣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中小企业的发展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很多制约,其中融资问题成为了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鉴于此,本人以湘西州地区为例,依据民族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的特点对中国民族地区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进行深入研究,以期发现其根本原因并提出切合实际的对策建议。
一、湘西州地区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
目前,湘西州企业规模主体是中小企业类型,中小企业是扩大该地就业的主渠道,是促进经济发展、推进科技创新的生力军。但由于其规模相对较小、市场竞争力不强、严重依赖银行贷款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尤其在目前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突出存在融资难问题,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民族地区因地域、经济、制度等方面原因,资本市场非常落后,融资问题也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湘西州地区中小型企业融资难现状分析如下:
(一)内源融资受限,融资能力不足
内源融资是企业不断从自身内部取得资金并转化为投资的过程,对企业资本形成具有原始性、自主性、低成本性和抗风险性的特点,具体有留存利润、折旧和内部集资三种形式。湘西州地区的中小企业规模相对较小,小企业占绝大多数,中小企业自我盈利能力差,因此自筹资金有限,内源融资能力不足。并且由于普遍看来民族地区中小企业内部机制不健全、缺乏优秀的人才、企业管理水平低、技术水平落后、自我积累意识淡薄等原因,仅仅依靠内源融资根本无法满足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
(二)直接融资受阻,融资条件不足
直接融资是企业不通过银行,直接向资金盈余部门(投资人)直接融通资金的方式,即投资人通过购买企业发行股票、企业债券或商业票据等信用工具获得资金而实现的融资。这种融资方式需要通过金融市场来实现。从宏观角度而言,目前民族地区资本市场还极不发达,直接融资比例非常低。湘西州仅有一家大型企业上市,直接融资严重不足成为了湘西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障碍。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企业内部机制不健全,缺乏透明度,信用评价等级低,因此很难争取到发行股票上市的机会,此外,由于企业发行债券额度比较小因此也很难获得批准,并且国家规定对企业债券利息收取利息所得税,这更影响了投资者的积极性。
(三)间接融资困难,银行信贷匮乏
间接融资是企业通过银行(包括各种信用社)中介职能间接获取储蓄者资金的融资方式,在这种融资方式下,资金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流动并实现供求平衡。间接融资的方式主要有抵押贷款、担保贷款、信用贷款等。在湘西地区企业贷款的方式主要为抵押贷款,担保贷款和信用贷款所占比例很低。一方面,由于在民族地区中小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很低,担保贷款风险很大,因此企业要找到合适的担保人从银行取得贷款相当困难。银行不愿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必然造成了融资难的困境。另一方面,企业获取信贷资金难度较大。2008年,因多种因素影响,全年新增贷款与上年同比减少3.11亿元,下降2.15个百分点。截至2008年末,湘西金融机构只对441家中小企业授信和贷款,贷款覆盖率仅为11%。
(四)民间资本借贷,企业不堪重负
由于中小企业资金严重短缺,为了获得贷款不得不选择融资成本相当高的民间借贷。从有历史纪录开始湘西因自然条件不利,在湖南省的经济增长率与政治经济地位一直排在倒数第一。当大多数企业在体验了向银行借贷之艰难后,都很不情愿地开始了民间高利借贷,以维持企业生存与再生产。
二、湘西州地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从湘西州地区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可以看出,“融资难”已成为制约湘西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涉及企业自身、银行、政府以及社会。对这些原因进行分析,才能提出更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一)企业自身机制不完善
1.湘西州地区中小企业发展起点低、规模小,负债能力有限。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资产少等原因,负债能力低,所以融资风险比较大。
2.管理水平低,自我积累意识差导致中小企业内源融资“源头不畅”。全州中小企业行业分布相对比较狭窄,主要集中在传统制造业和商贸业,且民族地区中小企业缺乏优秀人才,技术水平低、专业化程度不高、人员素质差、产业类型不先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潜在融资能力有限。
3.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信誉缺失。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核算水分较大、资信状况不佳,并且中小企业信用记录差,喜欢擅自变更贷款用途,因此难以取得贷款支持。
(二)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
中国的金融体系决定了中小企业最重要的间接贷款来源只能是银行贷款。所以中小企业融资难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贷款难,而究其症结就是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是市场失灵的一种表现,它会产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两种情形。湘西州地区银行和中小企业之间没有建立健全的信息交流平台,缺乏有效的信息披露制度,银行在发放贷款时,会要求贷方最大限度地披露其个人信息和经营信息,而中小企业公开有关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信息必将为自己带来很大的经营风险,因此中小企业不愿按银行的要求披露所有的信息。从银行的角度看,中小企业规模小、经营风险大、盈利能力低,且大部分不具有资信记录,银行很难得到中小企业的相关信息,在无法充分了解申贷企业真实情况的条件下,银行为避免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发生,被迫给予中小企业“信贷配给”待遇,即要求更高的利率(相对与大型企业)或其他较苛刻的条件,甚至拒绝贷款。据统计,湘西州中小企业中有贷款需求的占93%,而实际获得贷款支持的仅占17%。 (三)政府扶持力度不够
长久以来,中国政府一直注重扶持国有大中型企业,忽略了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尽管近些年来,国家也加大了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但是对于民族地区中小企业来说,政府扶持力度仍然很不足,为中小企业创造的发展条件也相当缺乏。政府扶持力度不够,更加致使企业融资渠道不畅通,加重了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困难。
(四)金融服务机制的制约
湘西州地区资本市场很不发达,因此中小企业很难通过证券和债券进行直接融资。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提供的金融品种很少,主要提供短期流动资产贷款。金融服务机制存在的问题:一是缺乏针对中小企业特点的金融信贷政策。目前州内尚未有专门为中小企业信贷的金融机构。二是中国民间风险投资缺乏规制。三是债券市场高标准的准入条件限制了中小企业进入。四是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信息咨询、融资担保的社会中介机构缺失。2009年末,湘西州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23.22亿元,不良贷款占比高达18.25%,高于湖南省平均水平11.4%。
(五)信用担保体系不健全
长期以来,信用缺失给落后地区金融业的发展带来了较大困难,严重制约了信贷的投放。一是贷款不良率高,银行放贷压力增大。2009年12月末,湘西州金融机构不良贷款23.22亿元 不良贷款占比高达18.25%,高于湖南省平均水平11.4个百分点。二是金融诉讼案件执行率偏低,银行债权没有得到有效保护,如 2009年末,金融诉讼案件467件,执行标的金13 266万元,其中422 件执结或部分执结的仅145件,依法执结不良金融债3 697万元,其执结率分别为31%、27.87%。三是社会诚信意识较差。少数企业特别是少数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公职人员诚信意识不高,有意逃废银行债务 产生了不良影响,如2006 年湘西州企业改制逃废银行债务达改制企业银行债务总额的64%;至 2009年末,湘西州全辖公职人员贷款余额为61 923.26万元,其中不良贷款余额35 519万元,不良率为57.34%,较同期全辖不良贷款率高39个百分点。
三、解决湘西地区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对策
据当前的形势来看,要从根本上有效地解决湘西州中小企业融资困境,需要企业、银行、政府以及金融机构多方面的协作努力,为中小企业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融资环境。
(一)加强企业内部机制建设
要解决湘西地区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首先应从企业自身建设入手,增强企业融资能力。企业融资能力主要有企业的资产规模、风险和信用程度、企业效益等,而目前当务之急是要以增强企业信用程度来提升企业融资能力。一要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革传统的“家族式”管理模式,明晰企业产权,尽快向资本社会化、管理规范化和经营现代化方向发展。二要健全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加强企业内部信用管理,提高信用等级,培育良好银企关系。特别要通过提升企业家素质来促进企业信用建设。三要在引导培育核心竞争力中,不仅支持企业加强商品质量和价格竞争力,更要引导企业采用信用结算方式,以培养企业信誉。
(二)促进银企之间相互协作
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直接造成了企业融资困难,因此改善企业信用状况,健全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完善企业信息披露制度,加强企业内部信用管理,提高信用等级,培育良好的银企关系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必要途径。另外在引导培育核心竞争力中,不仅支持企业加强商品质量和价格竞争力,更要引导企业采用信用结算方式,以培养企业信誉。在现实的银行信贷中,商业银行都特别重视企业的信誉,因此,中小企业要想从银行获得贷款就必须保证良好的信用,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帮助解决企业融资难题。
(三)强化政府政策扶持力度
湘西地区市场经济发展落后,市场失灵更为严重,因此需要政府的积极干预与有效监督,以引导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政府引导组建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担保的专门金融、担保机构,采取财政支持、税收优惠等措施扶持信用担保机构发展,分级建立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府专项基金。
1.积极干预、有效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督促建立健全的信用担保机制,为银行与企业建立可信的信息交流平台。政府可以引导组建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担保的专门担保机构,采取财政支持、税收优惠、奖励激励等措施鼓励信用担保机构发展,并组织建立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府专项基金。
2.有效监督、保证中小企业健康有序发展。治标不如治本,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主要还是因为内部机制的不健全,因此,从企业自身入手,完善企业各方面的制度是中小企业解决融资困境的根本切入点。而只有政府有效的监督才是企业强化自身建设的有力保障。
(四)创新金融服务机制
创新服务金融体系对资本市场进而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创新金融服务体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要创新服务机构。鼓励和引导建立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等不同所有制的新型地方性金融机构;争取州外商业银行来州设立金融功能性服务中心、配套服务中心;允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中小企业领域创建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相结合的贷款机构。二要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制定适合州内中小企业特点的信用等级评估和授权授信制度,主要解决中小企业在创业过程中和固定资产投资方面中长期银行贷款的需求。三要创新融资方式。鼓励中小企业开展金融互助合作,积极探索民间风险投资和企业债券融资机制,建立拟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引导和支持湘西州高科技企业、成长型企业到中小企业板块上市。
(五)完善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是世界各国扶持中小企业的通行做法。在湘西州地区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信息咨询、融资担保的社会中介机构缺失。担保机构和担保基金是信用担保的基本平台。着力建立多种所有制形式的信用、互助和商业担保机构,引导中小企业以入股的形式建立信贷担保基金。由于中国民族地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起步较晚,信用担保体系很不完善,所以应逐步优化担保运行机制,依靠政府的扶持以及银企之间的相互协作完善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包括采取建立风险补偿基金,完善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制度等措施,目前,各地政府正积极推动担保体系中重要一环——各类信用再担保机构的建立。寄希望于从政策上鼓励各种经济成份的资本参与担保公司投资,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信用担保体系。
结束语
“融资难”是阻碍民族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本文以湘西州地区为例,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对当前民族地区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目的是想找到民族地区中小企业融资的根本出路,为民族地区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但是囿于知识结构和理论水平的限制,联系中国民族地区的情况还不够紧密,与中国民族地区实际情况结合还不够深入,对中国金融深化的进程了解还不够,文中一定有不尽合理和深入的地方,本人将在以后的学习当中继续努力研究这一问题,力争取得一些新的突破以使文章趋于完善。
参考文献:
[1] 吴晓菲.中小企业融资的制约因素[J].财政金融,2007,(3).
[2] 阮铮.美国中小企业金融支持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
[3] 陈永奎.民族地区中小企业融资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4] 梅强,谭中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理论、模式及政策[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5] 李延堃.湘西州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思考[J].湘西工作,2010,(1).
[6] 饶毅.民族地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经济学分析与对策[J].经济与管理,2007,(6).
[7] 孙光慧.西部民族地区中小企业融资结构分析[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8,(6).
[8] 王芳.西部地区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障碍分析[D].西安: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责任编辑 陈凤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