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消化道溃疡主要是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间的慢性溃疡,亦可发生于食管下段、胃空肠吻合口周围及合有异位胃粘膜的美克尔(MECKEL)憩室。消化道溃疡易复发,所以在临床用药方面要做到合理搭配,用法、用量亦要辨证统一。临床研究表明抗溃疡药物(如奥美拉唑、胶肽次枸橼酸铋De-Nol等)和抗菌药物(如阿莫西林、甲硝唑、替硝唑等)联合应用,是治疗消化道溃疡的最佳方法。
关键词:消化道溃疡;抗溃疡药物;抗菌药物
中图分类号:R656.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97(2009)05-0054-02
消化道溃疡的形成和发展与胃酶及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密切有关。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不安等不良刺激也可使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过程失调而引起植物性神经系统的功能紊乱,使胃肠壁血管痉挛,屏障功能降低和胃酸分泌增多,导致溃疡的形成。另外,不良的饮食习惯也会造成胃、十二指肠等消化道溃疡的产生。
消化道溃疡临床症状主要是反酸、暖气及周期性上腹部痛、胃部灼热感。治疗胃溃疡病的药物很多,分别作用于不同环节来缓解症状,促进溃疡愈合,减少复发。如何联合用药取得最佳疗效且减少副作用一直是临床上不断探索的课题。对消化道溃疡的病因仍采用Shay和Sun提出的“平衡学说”进行分析,将各种致病因子归结为“攻击因子”和“防御因子”两个局部因子,由于这两个作用失去平衡而导致胃肠道消化性溃疡的形成和复发。“攻击因子”较多,“防御因子”则包括黏液层、黏膜屏障、细胞再生、黏膜血流及前列腺素E等。临床上以削弱攻击因子对胃黏膜的刺激(抗酸)以保护胃黏膜,根除Hp的感染为预防和治疗消化道溃疡的重要手段。胃酸和幽门螺杆菌(Helicobatarpylorihp)最为关键,胃酸仍起主要作用,常用的治疗药物如下。
1 攻击因子抑制剂
在治疗中首先要控制胃酸的分泌,减弱或消除胃酸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面的腐蚀和刺激作用,有利于溃疡面的愈合;同时胃酸减少可使幽门紧张度降低,从而缓解因幽门痉挛引起的疼痛。这类药物的作用机制是通过Hz受体抵抗和H+-K+-ATP酶抑制剂来削弱攻击因子抑制胃酸分泌,从而达到治疗目的。H2受体拮抗剂能抑制基础胃酸的分泌,能阻断组胺、五肽胃泌素、拟胆碱药和刺激迷走神经所致的胃酸分泌,胃酸分泌量和胃蛋白酶分泌量也会下降,从而达到抗酸的目的。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有下列几种。
1.1 西咪替丁(Cimetidine)
本品为H2受体拮抗剂,与雷尼替丁相似,由于能特异地与组胺竞争H2受体,阻断组胺的作用,抑制组胺或五肽胃泌素分泌胃酸。西咪替丁含咪唑环,还能促进胃、十二指肠黏膜上皮细胞增生,起到预防溃疡形成并促进愈合。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泰胃美与该药相似,临床愈合率高达95%。肝肾功能不全者应慎用。
1.2 法莫替丁(信法丁Famotidine)
为抑制作用更强的第三代产品,分子结构中不含西咪替丁的咪唑环,也不含雷尼替丁的呋喃环,而是咪基噻唑环,与肝素氧化酶系统基本不起反立,在抑制胃酸方面按重量比是西咪替丁效果的6~10倍,且作用时间长。其作用机理是该药和H2受体结合的位置与雷尼替丁不同,而法莫替丁从受体游离出来的速度比目伲替丁要慢。该药抑制胃酸分泌的同时还能抑制胃蛋白酶的分泌,因而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消化性溃疡及消化道出血的药物。
1.3 洛赛克(奥美拉唑Losee Oin{prazole)
为一种新的抑制胃酸分泌药,能选择性非竞争性地抑制胃壁细胞中的质子泵(H+-K+-ATP酶),阻断胃酸分泌。该药在体外有抗菌活性,在体勾抑制质子泵,可降低胃内pH值,从而改善抗生素的抗菌舌性。洛赛克有利于胃、十二指肠黏膜病变的愈合并可止儿,还能抑制胃窦G细胞释放大量胃泌素,致血清胃泌素升高,有利于病变黏膜的修复。洛赛克经临床用药2周,溃疡愈合率达99%以上。洛赛克还能升高胃膜电位维持胃细胞的稳定性,保护胃黏膜屏障功能,减少胃酸对食道下黏膜的损害,其副作用少;另外,洛赛克与其它抗生素联合应用,已成临床上根除Hp的最理想药物。
西咪替丁、洛赛克、法莫替丁等药物宜在饭后1~2h服用。空腹时服药效仅维持0.5h,在饭后1~2h服用,胃排空减慢,药效可维持3~4h。如需加抗生素则应避免先使用洛赛克,一般可采用同时给药的疗法。
2 防御因子增强剂
该类药为保护剂,多为铋制剂,有收敛作用,能促进胃黏膜分泌粘液,防止胃酸向溃疡面的腐蚀。这类药还能与胃黏膜的蛋白质结合形成保护膜,覆盖于溃疡面,这有利于黏膜的再生和修复。
2.1 胃必治(复方铝酸铋片WBZ)
服用后可在胃、十二指肠溃疡面及黏膜上形成一层保护膜,增强黏膜屏障,促进黏膜再生、溃疡愈合,对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酸过多、胃炎均有较高的疗效。
2.2 乐得胃
其主要成分为特制的微次硝酸铋,到达肠胃后能迅速分解成极细微粒紧贴在胃、十二指肠的黏膜上形成一层保护膜,有利于溃疡面的愈合、黏膜再生,因此对大多数胃、十二指肠有较好的疗效。
2.3 得乐(胶肽次枸橼酸铋De-Nol)
这是一种水溶性胶体分子化合物,进入胃体后在胃酸的影响下,水溶性的胶肽铋变成不溶性的白色沉淀,能迅速与溃疡面或炎症部位的蛋白质结合形成保护膜,隔绝胃酸和胃蛋白酶对溃疡和炎症部位的曼蚀。临床证实,得乐可以成功地治愈胃、十二指肠溃疡,还可以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
2.4 硫糖铝(Sucralfate)
该药在胃液或碱性溶液中溶解度小,在酸性溶液中释放铝,并与蛋白质蛋白酶、金属类物质和大分子肽类等结合,形成不同状态的交叉链合(cross-Linkge),在分解释放铝盐和蔗糖硫酸盐后形成多阴离子凝胶样物质。硫糖铝可增强胃底、胃窦部和十二指肠黏膜合成前列腺素E2(PGE2),而后者能促进胃肠道分泌黏液和碳酸氢盐,加强其屏障作用,硫糖铝有阻断Hp菌体的移生因子抗原和细菌的脂多糖作用,可降低Hp的密度,维持上皮细胞的完整性,使病变组织得以修复,能中和糖铝酸酯酶的有害作用而抑制Hp的繁殖。现临床上使用的舒克菲(硫糖铝混合剂)是一种很有前景的胃黏膜保护剂。临床上应用范围广,服用方便,价格低廉,安全有效,不良反应轻微,已得到临床普遍认可。
以上药物宜饭前0.5h或睡前服用,长期服用可致便秘,故不宜长期连续服用,每疗程后间段给药。
3 三联治疗
鉴于洛赛克在治疗消化道溃疡方面的特殊疗法,现将3组以洛赛克为主加两个抗生素的三联治疗方法列举如下:①洛赛克+克拉霉素+羟氨苄青霉素,连用10d,有效率可达90%~100%;②洛赛克+克拉霉素+甲硝唑,连用10d,有效率达95%以上;③洛赛克+克拉霉素+呋喃唑酮,连用7d,有效率达88.2%。以洛赛克加抗生素的联合用药,不仅能显著提高Hp根除率,还能使症状迅速缓解、溃疡愈合、炎症消失,且不良反应少,病人依从性好。
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药物的理想疗效应大于90%,而且要求药物的选择应从病人耐受性好、依从性、经济价廉及副作用小等方面考虑。
总而言之,胃酸分泌的增高及Hp的感染为消化性溃疡的基本原因,临床治疗上多用抗酸、根除Hp的感染之法保护胃黏膜,促进溃疡面愈合,从而预防和减少复发。几种药物的联合应用,可起到互补和协同作用,在目前来说是较为满意的用药方案之一。
责任编辑 姜付平
关键词:消化道溃疡;抗溃疡药物;抗菌药物
中图分类号:R656.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97(2009)05-0054-02
消化道溃疡的形成和发展与胃酶及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密切有关。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不安等不良刺激也可使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过程失调而引起植物性神经系统的功能紊乱,使胃肠壁血管痉挛,屏障功能降低和胃酸分泌增多,导致溃疡的形成。另外,不良的饮食习惯也会造成胃、十二指肠等消化道溃疡的产生。
消化道溃疡临床症状主要是反酸、暖气及周期性上腹部痛、胃部灼热感。治疗胃溃疡病的药物很多,分别作用于不同环节来缓解症状,促进溃疡愈合,减少复发。如何联合用药取得最佳疗效且减少副作用一直是临床上不断探索的课题。对消化道溃疡的病因仍采用Shay和Sun提出的“平衡学说”进行分析,将各种致病因子归结为“攻击因子”和“防御因子”两个局部因子,由于这两个作用失去平衡而导致胃肠道消化性溃疡的形成和复发。“攻击因子”较多,“防御因子”则包括黏液层、黏膜屏障、细胞再生、黏膜血流及前列腺素E等。临床上以削弱攻击因子对胃黏膜的刺激(抗酸)以保护胃黏膜,根除Hp的感染为预防和治疗消化道溃疡的重要手段。胃酸和幽门螺杆菌(Helicobatarpylorihp)最为关键,胃酸仍起主要作用,常用的治疗药物如下。
1 攻击因子抑制剂
在治疗中首先要控制胃酸的分泌,减弱或消除胃酸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面的腐蚀和刺激作用,有利于溃疡面的愈合;同时胃酸减少可使幽门紧张度降低,从而缓解因幽门痉挛引起的疼痛。这类药物的作用机制是通过Hz受体抵抗和H+-K+-ATP酶抑制剂来削弱攻击因子抑制胃酸分泌,从而达到治疗目的。H2受体拮抗剂能抑制基础胃酸的分泌,能阻断组胺、五肽胃泌素、拟胆碱药和刺激迷走神经所致的胃酸分泌,胃酸分泌量和胃蛋白酶分泌量也会下降,从而达到抗酸的目的。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有下列几种。
1.1 西咪替丁(Cimetidine)
本品为H2受体拮抗剂,与雷尼替丁相似,由于能特异地与组胺竞争H2受体,阻断组胺的作用,抑制组胺或五肽胃泌素分泌胃酸。西咪替丁含咪唑环,还能促进胃、十二指肠黏膜上皮细胞增生,起到预防溃疡形成并促进愈合。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泰胃美与该药相似,临床愈合率高达95%。肝肾功能不全者应慎用。
1.2 法莫替丁(信法丁Famotidine)
为抑制作用更强的第三代产品,分子结构中不含西咪替丁的咪唑环,也不含雷尼替丁的呋喃环,而是咪基噻唑环,与肝素氧化酶系统基本不起反立,在抑制胃酸方面按重量比是西咪替丁效果的6~10倍,且作用时间长。其作用机理是该药和H2受体结合的位置与雷尼替丁不同,而法莫替丁从受体游离出来的速度比目伲替丁要慢。该药抑制胃酸分泌的同时还能抑制胃蛋白酶的分泌,因而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消化性溃疡及消化道出血的药物。
1.3 洛赛克(奥美拉唑Losee Oin{prazole)
为一种新的抑制胃酸分泌药,能选择性非竞争性地抑制胃壁细胞中的质子泵(H+-K+-ATP酶),阻断胃酸分泌。该药在体外有抗菌活性,在体勾抑制质子泵,可降低胃内pH值,从而改善抗生素的抗菌舌性。洛赛克有利于胃、十二指肠黏膜病变的愈合并可止儿,还能抑制胃窦G细胞释放大量胃泌素,致血清胃泌素升高,有利于病变黏膜的修复。洛赛克经临床用药2周,溃疡愈合率达99%以上。洛赛克还能升高胃膜电位维持胃细胞的稳定性,保护胃黏膜屏障功能,减少胃酸对食道下黏膜的损害,其副作用少;另外,洛赛克与其它抗生素联合应用,已成临床上根除Hp的最理想药物。
西咪替丁、洛赛克、法莫替丁等药物宜在饭后1~2h服用。空腹时服药效仅维持0.5h,在饭后1~2h服用,胃排空减慢,药效可维持3~4h。如需加抗生素则应避免先使用洛赛克,一般可采用同时给药的疗法。
2 防御因子增强剂
该类药为保护剂,多为铋制剂,有收敛作用,能促进胃黏膜分泌粘液,防止胃酸向溃疡面的腐蚀。这类药还能与胃黏膜的蛋白质结合形成保护膜,覆盖于溃疡面,这有利于黏膜的再生和修复。
2.1 胃必治(复方铝酸铋片WBZ)
服用后可在胃、十二指肠溃疡面及黏膜上形成一层保护膜,增强黏膜屏障,促进黏膜再生、溃疡愈合,对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酸过多、胃炎均有较高的疗效。
2.2 乐得胃
其主要成分为特制的微次硝酸铋,到达肠胃后能迅速分解成极细微粒紧贴在胃、十二指肠的黏膜上形成一层保护膜,有利于溃疡面的愈合、黏膜再生,因此对大多数胃、十二指肠有较好的疗效。
2.3 得乐(胶肽次枸橼酸铋De-Nol)
这是一种水溶性胶体分子化合物,进入胃体后在胃酸的影响下,水溶性的胶肽铋变成不溶性的白色沉淀,能迅速与溃疡面或炎症部位的蛋白质结合形成保护膜,隔绝胃酸和胃蛋白酶对溃疡和炎症部位的曼蚀。临床证实,得乐可以成功地治愈胃、十二指肠溃疡,还可以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
2.4 硫糖铝(Sucralfate)
该药在胃液或碱性溶液中溶解度小,在酸性溶液中释放铝,并与蛋白质蛋白酶、金属类物质和大分子肽类等结合,形成不同状态的交叉链合(cross-Linkge),在分解释放铝盐和蔗糖硫酸盐后形成多阴离子凝胶样物质。硫糖铝可增强胃底、胃窦部和十二指肠黏膜合成前列腺素E2(PGE2),而后者能促进胃肠道分泌黏液和碳酸氢盐,加强其屏障作用,硫糖铝有阻断Hp菌体的移生因子抗原和细菌的脂多糖作用,可降低Hp的密度,维持上皮细胞的完整性,使病变组织得以修复,能中和糖铝酸酯酶的有害作用而抑制Hp的繁殖。现临床上使用的舒克菲(硫糖铝混合剂)是一种很有前景的胃黏膜保护剂。临床上应用范围广,服用方便,价格低廉,安全有效,不良反应轻微,已得到临床普遍认可。
以上药物宜饭前0.5h或睡前服用,长期服用可致便秘,故不宜长期连续服用,每疗程后间段给药。
3 三联治疗
鉴于洛赛克在治疗消化道溃疡方面的特殊疗法,现将3组以洛赛克为主加两个抗生素的三联治疗方法列举如下:①洛赛克+克拉霉素+羟氨苄青霉素,连用10d,有效率可达90%~100%;②洛赛克+克拉霉素+甲硝唑,连用10d,有效率达95%以上;③洛赛克+克拉霉素+呋喃唑酮,连用7d,有效率达88.2%。以洛赛克加抗生素的联合用药,不仅能显著提高Hp根除率,还能使症状迅速缓解、溃疡愈合、炎症消失,且不良反应少,病人依从性好。
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药物的理想疗效应大于90%,而且要求药物的选择应从病人耐受性好、依从性、经济价廉及副作用小等方面考虑。
总而言之,胃酸分泌的增高及Hp的感染为消化性溃疡的基本原因,临床治疗上多用抗酸、根除Hp的感染之法保护胃黏膜,促进溃疡面愈合,从而预防和减少复发。几种药物的联合应用,可起到互补和协同作用,在目前来说是较为满意的用药方案之一。
责任编辑 姜付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