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地产植物 丰富插花素材

来源 :致富时代·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enh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对地产植物资源的调查和筛选,就如何在插花艺术上开发利用地产植物资源,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关键词:地产植物;插花;开发利用
  
  一、品种多样的插花素材
  插花作为一门造型和视觉艺术,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蕴含着丰富韵味和情趣,能艺术地再现自然美和生活美,丰富人们文化生活,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由于其具有色彩丰富、形式多样、轻便灵活、适应范围广、取材容易、成效快等优点,所以易被群众掌握和应用。因此,在城乡居民生活不断提高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插花这门艺术,但是初学者往往不会利用和选择花材,一般到花店去购买,花店所买花材不仅价格高,且线状花材、散状花材、团状花材及绿叶类品种太少、太单调。因此,构思很好,立意也不错的插花作品也会缺乏动势,无法显示自然美感,反而常常抱怨自己的插花技艺进步不快。其实,我们身边及山野田边就有许多可用于插花的素材。开发利用这些资源,就能为插花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花材,对弘杨和普及中国插花艺术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地域辽阔,横跨亚热带、温带、寒温带,植物资源非常丰富,就河南而言,可开发利用的野生自然资源也是相当多的,作者近年来曾多次到山区乡野考察,并采集野生植物资源进行插花实践,均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如对鸡公山、石人山、桐柏山、云台山、嵩山等山地野生植物资源的考察,可用于插花制作的花材有:红花石蒜、忽地笑、柴胡、五叶木通、芦苇、狗尾草、麦冬、山楂、画眉草等40余种,这些地产资源因取材便利,品种丰富,变化多样,色彩艳丽自然,所以是插花制作的良好花材,均能插成别有风姿或有野趣的优秀作品来。开发利用野生地产植物资源,不仅有利于丰富插花的植物素材,而且能形成和显示地方特色,为创造自己的流派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怎样开发利用野生植物资源
  开发利用这些野生植物资源,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广泛调查,登记造册
  组织具有一定插花技艺,懂得引种栽培技术的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协作,有计划地在省内植物分布较为丰富的信阳、南阳、洛阳,平顶山、荥阳、焦作等地进行广泛调查,重点调查春、夏、秋三个季节各种可用于插花的植物种类,在不破坏植被、保护物种的前提下,将其采切,按常规方法包装运输,进行耐插性和贮运实验,根据实验,选择观赏期长且耐插性好的素材登记造册,进一步确定其植物学分类位置。
  (二)采集识别,引种驯化
  在采集和识别植物的同时,调查这些植物在自然状态下生长的立地条件,如生长地土质,生长环境的光照、湿度、温度等,充分掌握其生长习性,为引种驯化提供科学依据。
  (三)规模生产,走向市场
  为使所选入的植物种类走向市场,达到规范模化生产,必须进行引种栽培研究,变野生花卉为栽培花卉,而不能依赖于不断地从自然界采集,从而破坏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引种的栽培措施是对新引进品种,一旦引种立即栽培,加强肥水管理,以增强其适应性,因地制宜,先在人工控制的小环境下栽培,逐步过渡到自然环境中。
  (四)快速繁殖,服务群众
  对引种植物资源,一旦引种驯化成功,必须根据其植物学特性进行快速繁殖实验,如分株、扦插、播种、组培等,使其达到一定的产量,最终走向市场,服务于广大插花爱好者和广大消费者。
  (五)制作干花,推广普及
  由于干花管理简便,用于插花制作,观赏期长,又不受季节限制,在容器的选择上也比用鲜花广泛,因此对野生植物资源进行干花制作实验非常有必要,通过实验,可以选择一批有代表性的植物制作干花,既利于保存,又节省开支,有利于插花艺术的普及和推广。对分布极为广泛的野生地产资源,如芦苇、狼苇、画眉草、水蜡烛等,可直接在原产地有计划地采集制作干花,然后运回用于插花制作。
  总之,开发利用丰富的地产植物资源用于插花制作,对表现地方插花艺术特色,普及和推广插花艺术,保护环境,美化生活,弘扬中国插花艺术的作用是具大的。
  三、河南省部分野生植物资源的生物学特性
  (一)红蓼
  蓼科,蓼属,一年生草木,花序密集呈圆锥状,顶生或腋生下垂。花小,淡红色、红色或白色,花期6~8月。观赏部位——花序,保鲜期7天,各地均有分布。
  (二)水蜡烛
  香蒲科,香蒲属,沼泽多年生草本,有根茎,叶片线形。花单性同株,雌花序与雄花序有距离。雌花序红褐色,蜡烛状,长5~7厘米,花果期5~8月,观赏部位——花序。可制作干花。分布各地。
  (三)忽地笑
  石蒜科、石蒜属。多年生宿根草花,伞形花序。花4~6朵,喜半荫,也耐曝晒,喜湿润也耐干旱。花黄色,观赏部位——花序。保鲜期一周,分布各山区。
  (四)柴胡
  伞形科,柴胡属。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复伞形花序,多数成疏松圆锥花序,花黄色,花期7~8月,观赏部位——花序。保鲜期一周。多分布黄河以南。
  (五)芦苇
  禾木科,芦苇属,多年生高大粗状簇生草本,高2~5米,圆锥花序稠密,夏末秋初,抽穗陆续开花。观赏部位——花序,可制作干花,分布各地山区。
  (六)画眉草
  禾木科,画眉草属,多年生草本,圆锥花序,小穗暗绿色,或略带紫色,喜光抗干旱,含3~4朵小花。观赏部位——花序,可制作干花,分布各地。
  (七)野菊
  菊科,菊属。多年生草本,高达1米。头状花序,在茎端排为伞房状,花黄色。观赏部位——花序,保鲜期15天,分布全国各地。
  (八)蜡烛草
  禾木科,梯牧草属。一年生,秆高达50厘米,圆锥花序,圆柱形,长2~10cm,绿色。观赏部位——花序,可制作干花,分布我国长江流域、陕西、河南等地。
  (九)卫矛
  卫矛科,卫矛属,落叶灌木,亦耐荫,适应性强,耐干旱,瘠薄,枝翅奇特,果裂红艳,秋叶变红。聚伞花序3至9花,总梗长1~1.5厘米,花黄绿色。观赏部位——枝叶,可长期保存,分布伏牛山。
  (十)地榆
  蔷薇科、地榆属。多年生草本,高1~2米,花小密集成顶生圆柱形穗状花序,花紫红色,其色、形、高度极佳,是配花之良材。观赏部位——花序。保鲜期一周。分布伏牛山。
  (十一)桔梗
  桔梗科,桔梗属。多年生草本,花1至数朵顶生,花冠蓝紫色,宽钟状。长2.5~4.5cm。观赏部位~花序。保鲜期一周,分布各山区或栽培。
  (十二)红花石蒜
  石蒜科,石蒜属。多年生宿根草本,鳞茎球状,伞形花序,有花4~6朵,鲜红色,喜半荫也耐曝晒。观赏部位~花序。保鲜期长,多分布河南南部山区。
  (十三)五叶木通
  木通科,木通属。落叶或半长绿藤本,掌状复叶互生,小叶 5片,花期4月,果期8月,喜半荫,常攀缘树上。观赏部位——茎藤,可长期保存。分布南部山区。
  (十四)白头翁
  毛莨科,白头翁属。多年生草本,花梗长2.5~5.5厘米,萼片6,蓝紫色,宿存花柱羽毛状,长3.5~6.5厘米,观赏部位——花梗,可长期保存,分布各地。
  (十五)棉团铁线连
  毛莨科,铁线莲属。直立草本,高达6厘米
  ,花梗有伸展柔毛,羽毛状花柱长达22cm,观赏部位是花柱。分布太行山至伏牛山。
  (十六)益母草
  唇形科,益母草属。一年生或两年生草本,高30~120厘米,轮伞房花序,轮廓圆型,花冠粉红色至淡紫色。观赏部位——花序。保鲜期一周,分布各地。
  (十七)何首乌
  蓼科,蓼属,多年生缠绕草本,花序圆柱状。花小,白色,深裂,花期8~9月,果期11月。观赏部位——花序。保鲜期一周,分布各省山区。
  (十八)天冬草
  百合科,天门冬属。多年生常绿草本,茎丛生,蔓性,下垂多分枝,叶退化成鳞片状。观赏部位——枝叶。保鲜期5天,分布各地。
  (十九)马兰
  菊科,马兰属。多年生草本,头状花序单生枝顶,直径约25cm,舌状花,淡紫色。观赏部位——花序,保鲜期一周。分布各地。
  (二十)麦冬
  百合科,麦冬属,多年生常绿草本,叶丛生,线形,总状花序,浆果圆形,兰黑色,花期6~8月,果期9~10月。观赏部位——叶果。保鲜期长,各地均有分布。
  (二十一)狼尾
  禾木科,狼尾草属。多年生草本,干高30~100厘米,穗状圆锥花序5~20厘米,主轴密生柔毛。刚毛状,小枝紫色。观赏部位--花序,可制作干花,分布伏牛山等地。
  (二十二)玉竹
  百合科,黄精属。多年生草本,肉质根状茎,圆柱形至卵状,矩圆形,长5~12厘,花序腋生,着花1~3朵,浆果兰黑色。观赏部位——叶果,保鲜期一周,分布各山区。
  (二十三)山梅花
  虎耳草科,山梅花属。落叶灌木,高达3.5厘米,一年生枝变无毛,花序有7~12花,白色。花期5~6月,果期9~10月。观赏部位--叶果,保鲜期一周,分布陕西南部、甘肃南部、四川东部、河南等地。
  (二十四)紫菀
  菊科,紫菀属。多年生草本,高150~240厘米,头状花序排列成复伞房状,花冠兰紫色,花期秋季。观赏部位——花序,保鲜期一周,分布我国东北,华北,西北等地。
其他文献
对朱集井田不同类型含水层水样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利用Piper三线图和灰色关联度理论对突水点水样与井田内各含水层水质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突水点水源来自新生界含水层。分析结
该文讨论广义系统能控,能观性问题,给出了广义系统能控和能观性一种新的判别条件。
<正> 1987年7月29日,某县李××被杀。勘查现场时,提取到一把斧子。在其木柄上隐约可见1枚不完整手印。8月15日送检单位要求显现拍照木柄上的手印。斧子木柄为本色木,表面反
针对煤矿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的非线性特征,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量子粒子群优化BP神经网络(IQPSO-BP)的瓦斯涌出量预测方法。鉴于量子粒子群算法的遍历能力有限,采用混沌序列来初始
《成人发展》是一本心理学英文原著,作者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苏珊·克劳斯·惠特伯恩,目前在中国尚无中文译本。作者通过总结大量的最新研究成果,论述了成年期生理、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