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船舶制造工艺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类船舶的排水量和技术性能不断得到提高,载客载货能力也大幅提升,一旦船舶在航运过程中发生安全交通事故往往会造成较严重的生命损失以及财产损失。本文从水运事故原因的分析入手,对水运行业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水路运输;安全;问题;解决对策
0 引言
水路运输具有载货量大、成本相对较低、资源消耗相对少、不占用耕地等先天优势,自古以来水路运输在我国都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兼具货运和客运双重功能。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水运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伴随而来的不仅是经济效益的大幅提高,同时与水运相关的水上交通事故频发带来了十分严重的后果,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既不符合“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更是对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危害。
传统的水运安全管理具有从业人员流动性大、服务对象多变等特点。船员频繁更换对船舶的正常养护以及各种安全作业的开展具有消极作用,而服务对象的多变更是意味着航行路线、安全条件的多变,这进一步增大了水运安全管理的难度。进入新世纪以来,水运安全管理越来越受到各航运国家和相关国际组织的关注,IMO更是提出了“航运更安全、海洋更清洁”的呼吁,这对传统水运行业的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水运事故原因及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1.1 水运事故原因剖析
①环境因素。水运中所面临的环境因素指的是船舶在河、海、湖内行驶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自然地理条件,包括航道的弯度、梯度等河道条件,以及风、雨、潮等气象条件。恶劣的环境因素对水运的航行安全具有极大的杀伤力,如1999年在长江龙潭水道因为江面浓雾的影响,发生了“阿哈托”轮与“江汉21”的撞船事故,造成了3死、1失踪、2伤的严重灾难后果。水运环境因素虽然属于不可抗力因素,但通过严格科学的管理环境因素所带来的航行安全隐患完全是可防可控的。②船体自身因素。船舶自身的因素包括船体的强度、稳定性、制动性、回转性、船龄以及船舶配置的设施是否齐全、达标等等。船体自身因素导致的航行安全事故包括船体倾斜(倾覆)、火灾爆炸等。如,1998年营口鲅鱼圈“嘉裕”轮在装卸过程中的倾翻事件、1999年钦州港“闽海油3”轮的火灾爆炸事故等等,都是由于船舶自身因素导致的安全事故。③人的因素。统计数据显示,世界上约有80%以上的水运安全事故都与人的因素密不可分。如,1989年“埃克森瓦尔德兹”号油轮由于船长酒后操控失当,在威廉王子海峡撞礁导致了约5 000万升原油泄漏,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经济损失。2013年满载煤炭的“太行118”轮由于没有及时安排瞭望人员,与对向航行的“长福6”轮相撞导致对方最终翻沉。思想意识淡薄、航海经验不足、管理经验欠缺、没有建立应急预案等都属于航海事故中人的因素。
1.2 水运安全管理存在问题
①技术装备落后、恶劣气候预警机制不健全。我国目前正在运营的30多万艘船舶的统计数据中显示,船体“老、破、小”现象严重。作为国内航运巨头的“中远”、“长轮总”、“中海”等特大型国企中,老旧船舶依旧保持了相当的数量,现代化高水平的船舶数量整体偏少。高能耗、低效率是水运行业中的通病,这种现状给水运安全的管理带来了严重的隐患。如此落后的技术装备在应对突发性恶劣气候时显得力不从心,对于恶劣气候的预警仅局限于长波电台的气象资讯、手机短信等低端技术手段,难以建立有效的气候预警机制。②运营企业安全管理不到位。进入新世纪以来水运行业发展迅速,航运公司逐年增多导致行业内竞争异常激烈。行业内整体利润下降明显,部分公司甚至挣扎在盈亏平衡点上。在以上背景下,部分效益差的航运公司为了保持公司正常运转则是降低了在安全管理方面的资金投入,导致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方面隐患不断,安全设施也得不到及时更新。船舶老旧现象严重,得不到及时更新。部分船舶出航前对于船体的安全性和安全配套设施疏于检验、甚至带病上岗。另一方面,一个安全管理到位的航运企业需要配置航行经验丰富的各种技术人才,部分企业对于人才的培训和再教育疏于投入,在船舶航行过程中身兼数职的技术人员很普遍,給安全生产带来很大隐患。
2 水运安全管理对策
2.1 强化天气预警机制、建设水运大数据
加大资金投入,利用沿岸天气雷达、自动气象观测站、船舶自动气象探测系统等先进的科技手段加强恶劣气候的预警机制,提高水运过程中隐患的监测与预警能力;气象监测部门针对不同流域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强化恶劣天气在局部地区的预警。进一步完善气象监测部门与海事、水路运输等相关部门的资讯共享机制,缩短突发性恶劣气候的预警信息发布时间;充分利用水运安全广播电台、甚高频气象信息播报、手机资讯等多种信息传输平台,确保航运管理部门、航行中的船舶能够及时、准确的获取恶劣气候预警信息。
建设水运大数据平台,通过海量信息来对航运安全提出可靠的建议,将水运过程中的潜在隐患提前排查、消除,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将水运船舶的动态监控和隐患排查数据利用CCTV、GIS、GPS、AIS等实时共享平台进行共享,对水运船舶进行持续性的动态监控,提升水运过程中危机的管控和预警预防能力,确保航行安全。对船舶运营企业相关人员加大培训力度,规范船舶操控人员的操作规程,降低人为因素给航行安全带来的潜在风险;从行业管理部门和营运企业两方面入手加大对从业人员的考核力度,实施人员等级化网络管理积分制,并将营运企业和从业人员实行相应的奖惩机制。
2.2 加强营运船舶检验、鼓励老旧船舶报废
验船部门要从船舶的设计、建造开始加强质量控制,避免船舶在设计之初就存在的先天性不足,坚决杜绝因船舶自身存在缺陷导致的水运安全事故。同时在船舶投入使用之后、运营过程中,加大船舶检验的力度和比例,确保航道中航行的船舶达到国家相关强制性标准。加强船舶检验体系和制度的建设,把船舶检验检测工作落到实处,为水路运输的安全提供切实的保障。作为船运公司,应当建立完整的船舶检验台账记录,对船龄偏大的船舶作为安全管控的重点加大检验频次、建立重点检验档案。
早在2010年相关部门就提出了对内河营运的老旧船舶淘汰补贴的相关政策。2014年财政部、交通运输部、发改委及工信部联合起来将政府财政补贴政策延伸至海运船只。在此背景下,行业主管部门应当积极与相关航运公司对接,对于符合财政补贴政策的老旧船只提前拆解意愿进行整理汇总,及时与相关职能部门沟通汇报,保证老旧船舶报废的企业能够及时获得相应的财政补贴。
参考文献:
[1]张豪,张国民.水路运输安全风险研究[J].中国水运,2020(1):35-37.
[2]于秀珍,牟瑞芳,王列妮.我国内河水路运输安全管理体系构建研究[J].综合运输,2017,39(7):28-33+37.
[3]徐梁益.对危险品水路运输安全管理措施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6(18):214.
[4]龙营华,吴鑫贵.大件水路运输安全监管对策探讨[J].中国水运(下半月),2009,9(5):31-32.
[5]黎腾芳.危险品水路运输安全管理策略[J].交通科技,2006(3):107-108.
关键词:水路运输;安全;问题;解决对策
0 引言
水路运输具有载货量大、成本相对较低、资源消耗相对少、不占用耕地等先天优势,自古以来水路运输在我国都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兼具货运和客运双重功能。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水运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伴随而来的不仅是经济效益的大幅提高,同时与水运相关的水上交通事故频发带来了十分严重的后果,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既不符合“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更是对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危害。
传统的水运安全管理具有从业人员流动性大、服务对象多变等特点。船员频繁更换对船舶的正常养护以及各种安全作业的开展具有消极作用,而服务对象的多变更是意味着航行路线、安全条件的多变,这进一步增大了水运安全管理的难度。进入新世纪以来,水运安全管理越来越受到各航运国家和相关国际组织的关注,IMO更是提出了“航运更安全、海洋更清洁”的呼吁,这对传统水运行业的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水运事故原因及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1.1 水运事故原因剖析
①环境因素。水运中所面临的环境因素指的是船舶在河、海、湖内行驶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自然地理条件,包括航道的弯度、梯度等河道条件,以及风、雨、潮等气象条件。恶劣的环境因素对水运的航行安全具有极大的杀伤力,如1999年在长江龙潭水道因为江面浓雾的影响,发生了“阿哈托”轮与“江汉21”的撞船事故,造成了3死、1失踪、2伤的严重灾难后果。水运环境因素虽然属于不可抗力因素,但通过严格科学的管理环境因素所带来的航行安全隐患完全是可防可控的。②船体自身因素。船舶自身的因素包括船体的强度、稳定性、制动性、回转性、船龄以及船舶配置的设施是否齐全、达标等等。船体自身因素导致的航行安全事故包括船体倾斜(倾覆)、火灾爆炸等。如,1998年营口鲅鱼圈“嘉裕”轮在装卸过程中的倾翻事件、1999年钦州港“闽海油3”轮的火灾爆炸事故等等,都是由于船舶自身因素导致的安全事故。③人的因素。统计数据显示,世界上约有80%以上的水运安全事故都与人的因素密不可分。如,1989年“埃克森瓦尔德兹”号油轮由于船长酒后操控失当,在威廉王子海峡撞礁导致了约5 000万升原油泄漏,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经济损失。2013年满载煤炭的“太行118”轮由于没有及时安排瞭望人员,与对向航行的“长福6”轮相撞导致对方最终翻沉。思想意识淡薄、航海经验不足、管理经验欠缺、没有建立应急预案等都属于航海事故中人的因素。
1.2 水运安全管理存在问题
①技术装备落后、恶劣气候预警机制不健全。我国目前正在运营的30多万艘船舶的统计数据中显示,船体“老、破、小”现象严重。作为国内航运巨头的“中远”、“长轮总”、“中海”等特大型国企中,老旧船舶依旧保持了相当的数量,现代化高水平的船舶数量整体偏少。高能耗、低效率是水运行业中的通病,这种现状给水运安全的管理带来了严重的隐患。如此落后的技术装备在应对突发性恶劣气候时显得力不从心,对于恶劣气候的预警仅局限于长波电台的气象资讯、手机短信等低端技术手段,难以建立有效的气候预警机制。②运营企业安全管理不到位。进入新世纪以来水运行业发展迅速,航运公司逐年增多导致行业内竞争异常激烈。行业内整体利润下降明显,部分公司甚至挣扎在盈亏平衡点上。在以上背景下,部分效益差的航运公司为了保持公司正常运转则是降低了在安全管理方面的资金投入,导致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方面隐患不断,安全设施也得不到及时更新。船舶老旧现象严重,得不到及时更新。部分船舶出航前对于船体的安全性和安全配套设施疏于检验、甚至带病上岗。另一方面,一个安全管理到位的航运企业需要配置航行经验丰富的各种技术人才,部分企业对于人才的培训和再教育疏于投入,在船舶航行过程中身兼数职的技术人员很普遍,給安全生产带来很大隐患。
2 水运安全管理对策
2.1 强化天气预警机制、建设水运大数据
加大资金投入,利用沿岸天气雷达、自动气象观测站、船舶自动气象探测系统等先进的科技手段加强恶劣气候的预警机制,提高水运过程中隐患的监测与预警能力;气象监测部门针对不同流域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强化恶劣天气在局部地区的预警。进一步完善气象监测部门与海事、水路运输等相关部门的资讯共享机制,缩短突发性恶劣气候的预警信息发布时间;充分利用水运安全广播电台、甚高频气象信息播报、手机资讯等多种信息传输平台,确保航运管理部门、航行中的船舶能够及时、准确的获取恶劣气候预警信息。
建设水运大数据平台,通过海量信息来对航运安全提出可靠的建议,将水运过程中的潜在隐患提前排查、消除,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将水运船舶的动态监控和隐患排查数据利用CCTV、GIS、GPS、AIS等实时共享平台进行共享,对水运船舶进行持续性的动态监控,提升水运过程中危机的管控和预警预防能力,确保航行安全。对船舶运营企业相关人员加大培训力度,规范船舶操控人员的操作规程,降低人为因素给航行安全带来的潜在风险;从行业管理部门和营运企业两方面入手加大对从业人员的考核力度,实施人员等级化网络管理积分制,并将营运企业和从业人员实行相应的奖惩机制。
2.2 加强营运船舶检验、鼓励老旧船舶报废
验船部门要从船舶的设计、建造开始加强质量控制,避免船舶在设计之初就存在的先天性不足,坚决杜绝因船舶自身存在缺陷导致的水运安全事故。同时在船舶投入使用之后、运营过程中,加大船舶检验的力度和比例,确保航道中航行的船舶达到国家相关强制性标准。加强船舶检验体系和制度的建设,把船舶检验检测工作落到实处,为水路运输的安全提供切实的保障。作为船运公司,应当建立完整的船舶检验台账记录,对船龄偏大的船舶作为安全管控的重点加大检验频次、建立重点检验档案。
早在2010年相关部门就提出了对内河营运的老旧船舶淘汰补贴的相关政策。2014年财政部、交通运输部、发改委及工信部联合起来将政府财政补贴政策延伸至海运船只。在此背景下,行业主管部门应当积极与相关航运公司对接,对于符合财政补贴政策的老旧船只提前拆解意愿进行整理汇总,及时与相关职能部门沟通汇报,保证老旧船舶报废的企业能够及时获得相应的财政补贴。
参考文献:
[1]张豪,张国民.水路运输安全风险研究[J].中国水运,2020(1):35-37.
[2]于秀珍,牟瑞芳,王列妮.我国内河水路运输安全管理体系构建研究[J].综合运输,2017,39(7):28-33+37.
[3]徐梁益.对危险品水路运输安全管理措施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6(18):214.
[4]龙营华,吴鑫贵.大件水路运输安全监管对策探讨[J].中国水运(下半月),2009,9(5):31-32.
[5]黎腾芳.危险品水路运输安全管理策略[J].交通科技,2006(3):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