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还没到11月15号,这两天雾锁京都,夜间温度降至0℃,屋里着实有点儿冷,这让我想念起住平房四合院时的大蜂窝煤炉子了。
生煤炉
天一乍冷,各家利用星期天的假日,就开始忙活着把吊在屋檐下的烟筒取下来,准备装烟筒搪炉子了。装烟筒可有讲儿啦,烟筒不能支绌地伸出窗外,要用拐脖转个弯才能保住热乎气儿。还要用烟盒里的锡纸裁成小条儿,把烟筒接缝处糊上,免得漏烟跑气儿。
每到这个时候,居委会就会挨家挨户地宣传提醒小心煤气中毒,并且送上“风斗”一个,当然,您得掏3毛钱。其实都是老太太们用秫秸秆、旧画报自己糊的,那年月人们就知道创收啦。
烟筒收拾利落,就得收拾炉子了。炉子按质量好坏价钱不一样。外箍是铸铁焊接的,里面一次可以放四块标准蜂窝煤,架子大,沉重而结实,当然贵点儿外箍由洋铁皮焊接的,骨架小,一次只能放三块,比较轻,看上去也用不长久,可是便宜。老北京人一般都用铸铁做的那种,好使且耐用。不过,新、老炉子都得用三合土重新搪一下,搪得好,炉火旺,好生好着;搪得不好,炉火发温,火苗子不冲,煤还特别容易冻结。
烟筒炉子收拾妥帖了,就得赶紧张罗着买煤。这时候,像我们这样的半大小子最能派上用场,排队买煤、买冬储大白菜都是我们的活儿。
等到日子,送煤的大汉拉着一板儿车煤就来了,他们大部分是煤厂请的燕郊农民,利用冬闲进城挣点儿外快。一车煤,一摞六块,横着六排,竖着十行,三百多块,加上四五十块引火的炭煤,统共四百多块。平板车可蹬不动,拴根粗绳,前边垫块胶皮轮胎,往肩膀上一套,身子往前一哈,都快跟地面平行了,这车子才慢悠悠地动起来。
送煤的人大都一副好身板,孔武有力。他们有专门的搬煤工具,一块带把儿的木板,把蜂窝煤齐整地放在板上,围裙往煤上一搭,哈腰,较劲,起,小山一般高的蜂窝煤抵着胸腹,噔、噔、噔往前走,步履稳健有力,脚步声震得窗户纸沙啦啦直响。到了你们家指定的位置,整整齐齐地码放好,一个冬天就一直稳如泰山。
刚买来的煤不能马上用,太潮湿,需要用草席子或者破布盖着晾一晾。
只要天一变冷,寒流一来,各家的炉子就点燃了。放学回家,一进门,热气扑脸,大棉袄一脱,就穿件绒衣,闻着熬白菜、熬萝卜的味儿,香!其实闻着什么都香,那是饿的。晚上围着炉子做作业,经常心思不在,是惦记着炉子上烤的那块白薯。
可有时候就没那个福气了。回家一进门,冰凉,早上火没封好,灭了。得赶紧掏炉灰,把没烧干净的蜂窝煤夹出来,放到一边以后再用。一看你手忙脚乱地掏炉灰,就会有邻居问你:“灭了吧?”
“可不,风门没关严实。”
“赶紧到我家夹块吧,你妈进门就得做饭。”
我赶紧夹块蜂窝煤跑到邻居家,夹人家一块通红的蜂窝煤当底火,再续上两块黑煤,块儿对块儿,眼儿对眼儿,用火筷子通顺了,前火门、后风门全部打开,一会儿火就着上来了。估摸着我妈要进门了,再把第三块煤加上,蓝蓝的火苗一个劲儿地往上蹿。
有时候就没那么运气了。你这儿手忙脚乱地掏炉灰,街坊邻居没人搭茬儿,那是饭口上,家家都忙着做饭呢。你就得先放一块炭煤做底子,上边码上三块儿,然后把劈柴劈细,用报纸点燃。你就用破扇子扇吧,烟熏火燎的,没半个小时,别想有热乎气儿。
攥煤球
老北京人家家都用蜂窝煤炉,后来许多人家里用的是双芯儿炉子。燃起来时,整个屋里都无比温暖。还有的人家在各个房间都安装了通水的暖气片,用水管连接起来,这样炉灶烧的热水可以通过管道在暖气片里流动,各个房间里就都很暖和了。这种设施,会让住在四合院里平房的人们有一种住单元楼的感受。牛,不是一般人家可以做到的,你得有路子,淘换得来暖气片、管子,还得认识水暖工,最重要的是有钱!
居家过日子,讲究的就是节俭。一车煤快烧完了,把散落的煤末子集中到一起,和点水,一点一点地攥成煤球。我们家是北屋,门前有一溜台阶,赶上天好、太阳足,两天就可以用土簸箕收堆儿待用了。
可要是在我们学校,就不是这么小打小闹啦!那得请专门的师傅来摇煤球儿。摇煤球儿的工人,身体健壮,穿着黑色的棉衣、棉鞋,头戴棉帽,脚上还系着鞋罩,防备煤灰灌进去。他们的脸总是黑的,淘气的孩子经常叫他们:“煤黑子”。
摇煤球儿的家伙什简单,但很特别:一把长柄大铁锨,方形刃,口平直锋利,主要是切割煤块儿,一个柳条编的大筛子和一个花盆儿。
摇煤球儿的整个过程不复杂,可那是个体力活儿。先将煤末与黄土按一定比例混合,堆成一堆儿,再把中间推出一个大坑来,倒上水,和匀。在地上撒一层干而细的煤粉,将和好的煤泥放在上面,用大平锨将其摊开抹平,层厚约一寸,再在上面撒一层干细煤粉,然后用平直的锨刃切成一个个小方块儿。他们不用尺不用线,却能保持线条横平竖直、间距相等,而且动作迅速熟练,令人称奇。多少年后北京人也学着用瓦刀切煤茧,烧起来也很冲。
摇煤球儿的关键就在“摇”上。大筛子放在小花盆上,把切好的煤茧铲入筛中,两手握住筛边摇动,煤茧在筛中不断滚动,逐渐变成光滑匀整的球形。道理和摇元宵一样,不过一黑一白,但其劳动强度和难度都比摇元宵大得多。光说那筛子,搁上煤茧儿少说也有几十斤重,没有惊人的臂力是绝对不行的。
老北京的冬天特别冷,一般都是-10℃左右。一座教室就一个煤球炉子,摇出的煤球儿好烧不好烧就较劲儿了。
记得小时候,每当窗外大雪纷飞,屋里热气腾腾春意融融的时候,我经常掀开窗帘,在挂满雾气的窗户玻璃上画画儿——大雪覆盖着山前的小村落,一条弯曲的温泉河水徜徉而过,(用笤帚苗儿轻轻地一扫就成了河面上冒着的蒸腾热气)农家柴门前,一枝梅花迎风绽放:梅需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春。画儿没画完’,玻璃就开始流汤儿了,只能面对朗朗夜空数繁星点点。
编辑/王文娜
生煤炉
天一乍冷,各家利用星期天的假日,就开始忙活着把吊在屋檐下的烟筒取下来,准备装烟筒搪炉子了。装烟筒可有讲儿啦,烟筒不能支绌地伸出窗外,要用拐脖转个弯才能保住热乎气儿。还要用烟盒里的锡纸裁成小条儿,把烟筒接缝处糊上,免得漏烟跑气儿。
每到这个时候,居委会就会挨家挨户地宣传提醒小心煤气中毒,并且送上“风斗”一个,当然,您得掏3毛钱。其实都是老太太们用秫秸秆、旧画报自己糊的,那年月人们就知道创收啦。
烟筒收拾利落,就得收拾炉子了。炉子按质量好坏价钱不一样。外箍是铸铁焊接的,里面一次可以放四块标准蜂窝煤,架子大,沉重而结实,当然贵点儿外箍由洋铁皮焊接的,骨架小,一次只能放三块,比较轻,看上去也用不长久,可是便宜。老北京人一般都用铸铁做的那种,好使且耐用。不过,新、老炉子都得用三合土重新搪一下,搪得好,炉火旺,好生好着;搪得不好,炉火发温,火苗子不冲,煤还特别容易冻结。
烟筒炉子收拾妥帖了,就得赶紧张罗着买煤。这时候,像我们这样的半大小子最能派上用场,排队买煤、买冬储大白菜都是我们的活儿。
等到日子,送煤的大汉拉着一板儿车煤就来了,他们大部分是煤厂请的燕郊农民,利用冬闲进城挣点儿外快。一车煤,一摞六块,横着六排,竖着十行,三百多块,加上四五十块引火的炭煤,统共四百多块。平板车可蹬不动,拴根粗绳,前边垫块胶皮轮胎,往肩膀上一套,身子往前一哈,都快跟地面平行了,这车子才慢悠悠地动起来。
送煤的人大都一副好身板,孔武有力。他们有专门的搬煤工具,一块带把儿的木板,把蜂窝煤齐整地放在板上,围裙往煤上一搭,哈腰,较劲,起,小山一般高的蜂窝煤抵着胸腹,噔、噔、噔往前走,步履稳健有力,脚步声震得窗户纸沙啦啦直响。到了你们家指定的位置,整整齐齐地码放好,一个冬天就一直稳如泰山。
刚买来的煤不能马上用,太潮湿,需要用草席子或者破布盖着晾一晾。
只要天一变冷,寒流一来,各家的炉子就点燃了。放学回家,一进门,热气扑脸,大棉袄一脱,就穿件绒衣,闻着熬白菜、熬萝卜的味儿,香!其实闻着什么都香,那是饿的。晚上围着炉子做作业,经常心思不在,是惦记着炉子上烤的那块白薯。
可有时候就没那个福气了。回家一进门,冰凉,早上火没封好,灭了。得赶紧掏炉灰,把没烧干净的蜂窝煤夹出来,放到一边以后再用。一看你手忙脚乱地掏炉灰,就会有邻居问你:“灭了吧?”
“可不,风门没关严实。”
“赶紧到我家夹块吧,你妈进门就得做饭。”
我赶紧夹块蜂窝煤跑到邻居家,夹人家一块通红的蜂窝煤当底火,再续上两块黑煤,块儿对块儿,眼儿对眼儿,用火筷子通顺了,前火门、后风门全部打开,一会儿火就着上来了。估摸着我妈要进门了,再把第三块煤加上,蓝蓝的火苗一个劲儿地往上蹿。
有时候就没那么运气了。你这儿手忙脚乱地掏炉灰,街坊邻居没人搭茬儿,那是饭口上,家家都忙着做饭呢。你就得先放一块炭煤做底子,上边码上三块儿,然后把劈柴劈细,用报纸点燃。你就用破扇子扇吧,烟熏火燎的,没半个小时,别想有热乎气儿。
攥煤球
老北京人家家都用蜂窝煤炉,后来许多人家里用的是双芯儿炉子。燃起来时,整个屋里都无比温暖。还有的人家在各个房间都安装了通水的暖气片,用水管连接起来,这样炉灶烧的热水可以通过管道在暖气片里流动,各个房间里就都很暖和了。这种设施,会让住在四合院里平房的人们有一种住单元楼的感受。牛,不是一般人家可以做到的,你得有路子,淘换得来暖气片、管子,还得认识水暖工,最重要的是有钱!
居家过日子,讲究的就是节俭。一车煤快烧完了,把散落的煤末子集中到一起,和点水,一点一点地攥成煤球。我们家是北屋,门前有一溜台阶,赶上天好、太阳足,两天就可以用土簸箕收堆儿待用了。
可要是在我们学校,就不是这么小打小闹啦!那得请专门的师傅来摇煤球儿。摇煤球儿的工人,身体健壮,穿着黑色的棉衣、棉鞋,头戴棉帽,脚上还系着鞋罩,防备煤灰灌进去。他们的脸总是黑的,淘气的孩子经常叫他们:“煤黑子”。
摇煤球儿的家伙什简单,但很特别:一把长柄大铁锨,方形刃,口平直锋利,主要是切割煤块儿,一个柳条编的大筛子和一个花盆儿。
摇煤球儿的整个过程不复杂,可那是个体力活儿。先将煤末与黄土按一定比例混合,堆成一堆儿,再把中间推出一个大坑来,倒上水,和匀。在地上撒一层干而细的煤粉,将和好的煤泥放在上面,用大平锨将其摊开抹平,层厚约一寸,再在上面撒一层干细煤粉,然后用平直的锨刃切成一个个小方块儿。他们不用尺不用线,却能保持线条横平竖直、间距相等,而且动作迅速熟练,令人称奇。多少年后北京人也学着用瓦刀切煤茧,烧起来也很冲。
摇煤球儿的关键就在“摇”上。大筛子放在小花盆上,把切好的煤茧铲入筛中,两手握住筛边摇动,煤茧在筛中不断滚动,逐渐变成光滑匀整的球形。道理和摇元宵一样,不过一黑一白,但其劳动强度和难度都比摇元宵大得多。光说那筛子,搁上煤茧儿少说也有几十斤重,没有惊人的臂力是绝对不行的。
老北京的冬天特别冷,一般都是-10℃左右。一座教室就一个煤球炉子,摇出的煤球儿好烧不好烧就较劲儿了。
记得小时候,每当窗外大雪纷飞,屋里热气腾腾春意融融的时候,我经常掀开窗帘,在挂满雾气的窗户玻璃上画画儿——大雪覆盖着山前的小村落,一条弯曲的温泉河水徜徉而过,(用笤帚苗儿轻轻地一扫就成了河面上冒着的蒸腾热气)农家柴门前,一枝梅花迎风绽放:梅需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春。画儿没画完’,玻璃就开始流汤儿了,只能面对朗朗夜空数繁星点点。
编辑/王文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