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中西医并存的现状短期内不会改变,中西药并用的现象也非常普及。冠心病的支架治疗作为一种昂贵却非常流行的疗法,每年使用量在十万以上。怎样利用中西医结合优势,让这一技术得到更好发挥?
支架治疗是目前医学进展最快、给人们带来很多好处的医学技术。顾名思义,支架就是把塌陷的东西支起来。因此支架常用于人体管道塌陷与狭窄的治疗,比如心脏的冠状动脉狭窄、周围动脉狭窄、食道狭窄。这些狭窄的官腔经过扩张,如果不用支架就会塌陷变窄。
支架治疗能够解决多数狭窄后的再通问题,改善生活质量,比如食管狭窄的人能够吃饭,心脏血管狭窄的人心脏血管再通后,可减少心肌梗死、脑梗死,可预防外周血管完全闭塞引起的肢体坏死。
但是,支架治疗不能根除动脉硬化,不能解决癌细胞生长,病人的长期问题还是需要其他综合手段来跟进。因此,提醒做过支架治疗的病人,一定要做好后续治疗,否则支架的钱白花、甚至还有可能发生管腔的急性闭塞而引起一些高危问题。
早期扶正祛邪、益气养阴
冠心病病人血瘀现象很普遍,比如胸满胸痛、痛有定处、舌质紫暗、舌有瘀斑、脉涩等。我们早期的调查提示有80%以上的心绞痛病人存在血瘀,而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几乎都存在血瘀,因此活血化瘀治疗在冠心病病人中运用非常普遍。
支架治疗作为冠心病的治疗方法之一,是否可以改善冠心病的血瘀证呢?我们对300多例冠心病支架治疗的病人观察发现,经过支架治疗,8小时后血瘀证的比例和严重程度都有下降,到3天时达到最大下降值,然后稳定下来。但是增加了气虚和热象,比如口干舌燥,大便干结,舌质红等热象,还有隐性热的存在;气虚的表现有疲倦,容易出汗等。
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就要考虑这些变化和治疗之间的相互影响,精准用药,避免重复用药。我们的经验是在支架治疗后早期(1个月内)要扶正祛邪、益气养阴,清热解毒的应用也要给予重视。进行序列化的中西医结合干预,可以提高支架治疗的效果。
抗凝之外,仍需活血化瘀
大家都知道,支架治疗后要用阿斯匹林,氯吡格雷类抗凝、抗血小板药物,以预防支架内狭窄。因为支架治疗必然伴随治疗相关血管内膜损伤,相当于一次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病理过程。
对于支架术后是否可以用活血化瘀药物,需要一分为二地来看。活血化瘀药不等于抗凝、抗血小板药,临床上合并使用两者,并没有见到增加出血风险的研究报告。我的导师陈永炎院士率领的团队,早期研究初步证明以活血化瘀为主的精制血府逐瘀方,还能减少支架内狭窄的发生风险。
活血化瘀药物可能有助于帮助控制血管内皮损伤引起的局部炎症,改善细胞利用氧气和营养物质,改善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影响处于激活状态下的血小板,降低血小板聚集与血栓形成的风险。
因此,除出血风险高的病例外,其他冠心病病人支架治疗后可以合并使用活血化瘀药物。但是,需要观察出血表现,比如牙龈出血、鼻衄、皮肤瘀点瘀斑、月经增多现象。另外,不同的活血化瘀药物交替使用,可能减少长期使用一种药物的风险。
心主神明,还需”双心关怀”
支架手术适合于比较严重的冠心病病人,一般认为适用于堵塞超过70%?、常发生心肌梗死的病人。对于这样一个重大事件,经历过的人不会没有反应,而是一定会有反应。支架手术后病人一般会有以下三种反应:
一是焦虑反应:生怕再次发作心绞痛或者心肌梗死,怕大病的时候身边没有人而失去抢救的时机而逝去。
二是躯体化:把对疾病的担心转化为“心绞痛”样症状表现出来。对此,有经验的医生容易发现蛛丝马迹,而经验少的大夫可能会让病人反复做冠状动脉造影。
三是否认自己的病人角色:表面上看是个强人,内心却在不断暗示自己得过重病,从而看似坚强,实则加重对疾病的惧怕心理。
所以,接受过支架治疗、得过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多些陪伴和心理支持非常重要。如果家属的心理支持不能解决问题,就需要心血管专家和心理专家一起来帮助。
中医认为,在生理上是心主血脉,同时心又主神明。在病理上,也认为血不养心可以导致神明的异常,从而治疗时常常既要考虑血脉问题,也要照顾神明,需要养心安神。养心安神的方法是补气血,调气机,潜浮神,使其安宁。
支架治疗是目前医学进展最快、给人们带来很多好处的医学技术。顾名思义,支架就是把塌陷的东西支起来。因此支架常用于人体管道塌陷与狭窄的治疗,比如心脏的冠状动脉狭窄、周围动脉狭窄、食道狭窄。这些狭窄的官腔经过扩张,如果不用支架就会塌陷变窄。
支架治疗能够解决多数狭窄后的再通问题,改善生活质量,比如食管狭窄的人能够吃饭,心脏血管狭窄的人心脏血管再通后,可减少心肌梗死、脑梗死,可预防外周血管完全闭塞引起的肢体坏死。
但是,支架治疗不能根除动脉硬化,不能解决癌细胞生长,病人的长期问题还是需要其他综合手段来跟进。因此,提醒做过支架治疗的病人,一定要做好后续治疗,否则支架的钱白花、甚至还有可能发生管腔的急性闭塞而引起一些高危问题。
早期扶正祛邪、益气养阴
冠心病病人血瘀现象很普遍,比如胸满胸痛、痛有定处、舌质紫暗、舌有瘀斑、脉涩等。我们早期的调查提示有80%以上的心绞痛病人存在血瘀,而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几乎都存在血瘀,因此活血化瘀治疗在冠心病病人中运用非常普遍。
支架治疗作为冠心病的治疗方法之一,是否可以改善冠心病的血瘀证呢?我们对300多例冠心病支架治疗的病人观察发现,经过支架治疗,8小时后血瘀证的比例和严重程度都有下降,到3天时达到最大下降值,然后稳定下来。但是增加了气虚和热象,比如口干舌燥,大便干结,舌质红等热象,还有隐性热的存在;气虚的表现有疲倦,容易出汗等。
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就要考虑这些变化和治疗之间的相互影响,精准用药,避免重复用药。我们的经验是在支架治疗后早期(1个月内)要扶正祛邪、益气养阴,清热解毒的应用也要给予重视。进行序列化的中西医结合干预,可以提高支架治疗的效果。
抗凝之外,仍需活血化瘀
大家都知道,支架治疗后要用阿斯匹林,氯吡格雷类抗凝、抗血小板药物,以预防支架内狭窄。因为支架治疗必然伴随治疗相关血管内膜损伤,相当于一次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病理过程。
对于支架术后是否可以用活血化瘀药物,需要一分为二地来看。活血化瘀药不等于抗凝、抗血小板药,临床上合并使用两者,并没有见到增加出血风险的研究报告。我的导师陈永炎院士率领的团队,早期研究初步证明以活血化瘀为主的精制血府逐瘀方,还能减少支架内狭窄的发生风险。
活血化瘀药物可能有助于帮助控制血管内皮损伤引起的局部炎症,改善细胞利用氧气和营养物质,改善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影响处于激活状态下的血小板,降低血小板聚集与血栓形成的风险。
因此,除出血风险高的病例外,其他冠心病病人支架治疗后可以合并使用活血化瘀药物。但是,需要观察出血表现,比如牙龈出血、鼻衄、皮肤瘀点瘀斑、月经增多现象。另外,不同的活血化瘀药物交替使用,可能减少长期使用一种药物的风险。
心主神明,还需”双心关怀”
支架手术适合于比较严重的冠心病病人,一般认为适用于堵塞超过70%?、常发生心肌梗死的病人。对于这样一个重大事件,经历过的人不会没有反应,而是一定会有反应。支架手术后病人一般会有以下三种反应:
一是焦虑反应:生怕再次发作心绞痛或者心肌梗死,怕大病的时候身边没有人而失去抢救的时机而逝去。
二是躯体化:把对疾病的担心转化为“心绞痛”样症状表现出来。对此,有经验的医生容易发现蛛丝马迹,而经验少的大夫可能会让病人反复做冠状动脉造影。
三是否认自己的病人角色:表面上看是个强人,内心却在不断暗示自己得过重病,从而看似坚强,实则加重对疾病的惧怕心理。
所以,接受过支架治疗、得过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多些陪伴和心理支持非常重要。如果家属的心理支持不能解决问题,就需要心血管专家和心理专家一起来帮助。
中医认为,在生理上是心主血脉,同时心又主神明。在病理上,也认为血不养心可以导致神明的异常,从而治疗时常常既要考虑血脉问题,也要照顾神明,需要养心安神。养心安神的方法是补气血,调气机,潜浮神,使其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