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是一场与自我的搏斗

来源 :故事家·高考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nterg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月31日,在得知今年高考确认延期时,内心感慨的不仅是见证历史,还有我的高考原来已经远去了四年。高考仿佛一场前尘旧梦,隔着高三出校门时的那场蒙蒙细雨,雨中还蒸腾着栀子花的香气,我从四年后的岁月彼岸回顾,试图重新勾勒出那三年的喜怒悲欢。
  父母的陪读生活
  很庆幸在我的记忆里,高中生活是幸福大于艰苦的。尽管我和许多同学一样自称“小镇做题家”,积攒了一捆捆的空白笔芯、一箱箱列满公式与各种符号的草稿纸,笔下如流水线般地完成了一张张各个科目的模拟卷……
  我的高中在这座城市的位置相当偏僻,周围竖立着一栋栋严阵以待的学区房,附近几百米除了专营教辅资料的书店,就是淮南牛肉汤、兰州拉面这样几家聊胜于无的小吃店,仿佛从繁华的市区中划出一个结界,隔绝一切娱乐设施。像电视剧《小欢喜》里的家庭一样,从高一开始,我就住进了这片学区房中的一间,父母决心陪我奋战三年。对于很多陪考家庭来说,考生的压力往往会增大,毕竟父母做出了一部分牺牲来成全我们。每当写作业写到疲倦的时候,眺望着窗外簌簌摇晃的香樟树,我都很想立刻出门,在阳光下没有目的地奔跑,只为能逃脱这间窄小的“囚笼”。
  后来,也许是父母看穿了我的心思,他们也笃信木已成舟的道理,考试过后绝不多问,每次月考结束后他们会带我去附近的植物园,谈谈试卷与书本以外的天地,看黄昏下的池水荡起圈圈涟漪;或者是去最近的一家商场,举着香草味的冰激淋满载而归。父母的陪读只是想为我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而不是给我增加压力,转换了思想后,我的压力也慢慢变小了。
  每次月考结束,就像一段接力赛后的大喘气,跑完这个阶段,我稍作休息,重整旗鼓,就能积蓄足够的精力,再次投入下一段的赛程。
  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
  虽然我的成绩尚算稳定,但是学习的刻苦程度也不输于大部分同学,高中的成绩也不会是一条径直的水平线,总会有或高或低的波折起伏。网络小说和电子游戏之所以成为老师和家长口中的洪水猛兽,是因为它们能够为麻木的学习生活带来新鲜的刺激,开辟一个可以逃避现实的桃花源。
  高二时因为沉迷小说,考试成绩第一次向我亮起紅灯。那时晚上不想写作业,就背着父母偷偷读小说,内容很杂,它们或许会引起一种细腻忧伤的情绪,或许能提供直接的感官刺激,总之能诱惑人忘记现实的烦恼,沉浸在虚构的世界里。但当分数简单粗暴地将逃避的后果摆在我眼前时,我终于明白:廉价的精神安慰并不能抵抗现实的重量,只有从摔倒的地方站起来,勇敢地继续搏斗,才能窥见现实世界中的那一线理想的光芒。在那以后,我依然保持着课外阅读的兴趣,但更加重视如何挑选书籍和管理时间。
  从前我总是捧起一本小说就读得废寝忘食,父母也觉得这样的专注与热爱是件好事,可是面对高考这个更重要的目标,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才是最重要的,兴趣并不能成为逃避现实的借口。直到高考前夕,面对咀嚼过千万遍的知识点,我实在打不起复习的精神,想要找一部网络小说放松一下,但理智一下子勒紧了缰绳,让我清晰地回想起逃避的后果。最后我挑了一本读过的小说翻了一会儿,继续把精力投入到复习备考中,这种节制的阅读似乎才真正发挥了愉悦身心的作用,我终于明白,自制永远是自由之上的更高选项。
  考一门丢一门
  班主任常常叮嘱我们,心态是决胜考场的关键。高考前的一个月,我突然变得很容易腹痛,频繁地想上厕所。一天,上数学课的时候,我忍不住举手要去趟洗手间,老师担忧地问:“你要是高考时还这样,该怎么办啊?”这句话仿佛经过了扩音器的播放,在我心中反复震荡,激起我最深层次的恐惧。
  周末我央求父母带我去看医生,跑了消化内科与肠胃外科两间科室,医生在询问症状后都慈祥地告诉我,没有大问题。肠胃外科的医生甚至轻松地和我聊起天:“你是今年高考吧?我儿子也是。考试前紧张肚子疼是正常的,身体没问题,保持清淡饮食和注意休息就好,实在不放心的话,我给你开点药。”得到医生肯定的结论后,我终于松了一口气。
  高考那两天里,父母用“考一门丢一门”的理论劝慰我,考完试就开车接我回家,和往常一样地吃饭、休息,晚上出门散步,聊各种各样的生活趣事,唯独避开考试。走在初夏轻柔的夜风中,我能体会到父母的良苦用心,心中也生出一份尘埃落定的从容。这样心理状态,没有受到身体因素方面的困扰,顺顺利利地交上了答卷。直到查分的那一天,屏幕上跃出一个令人喜出望外的数字,我停在键盘上的手指都在颤抖,终是没有辜负这三年付出的心血,我迈过心态的最后一关,拿到了和未来预定好的礼物。
  后来我跟朋友们说起腹痛这件事时,才知道她们也发生过类似的考前症状,头疼、四肢乏力等等,其实很多时候都是心态不好导致的。虽说高考是“一考定终身”,但这540分钟的淬炼,包含着过去三年每一个努力的瞬间,或许会有偶尔走错路的遗憾,但更多的是对自己付出的笃定。
  高考,它和我们从前经历的所有考试一样,都是阶段性的成果检测,却和之前的所有考试有着不一样的分量。如今想来,它为我留下的印记并不是那些死记硬背的单词与公式,那些挥洒过的汗水与泪花,而是一场场与自我搏斗后留下的微弱精神支援。
  “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原来我高考的对手并不是全省数十万的考生,不是一张张的空白试卷与广阔无垠的知识海洋,而是生活片段中曾经疲惫的自己、懒惰的自己、逃避的自己、恐惧的自己……既然我曾经战胜过它们,那么未来的无数个瞬间,我也可以跨越一切有形无形的障碍,把自己调节至最好的状态,从未知的艰难试炼中涅槃重生。
其他文献
你若问我口腔医学是什么,我会告诉你:“口腔医学,是在刀尖上舞蹈的艺术。”  源远流长  要弄清楚口腔医学专业到底学什么、能教我们治什么病,还得从口腔医学的源头入手——它的历史比我们想象的要悠久得多,甚至它比一般意义上的医学出现得更早,几乎与人类文明“同龄”。  口腔医学的部分历史足迹:公元前5100年左右,古埃及人已会用金线来固定牙齿,据推断,当时可能有专职人员为贵族进行口腔保健服务。  公元前2
适合话题:  情绪;困难;  从容面对;  解决问题  美国诗人惠蒂埃出生在马萨诸塞州的一个小镇上,从小跟着父母务农,生活很是艰苦。一年,精心打理的庄稼眼看着就要长成,却因为连日暴雨而收成锐减。这件事对惠蒂埃打击很大,他不停地抱怨和指责着:“如果不是遇到如此糟糕的天气,我就能获得大丰收了。”  一天,父亲带惠蒂埃坐船出海,想让他散散心。这天天气很好,父亲驾驶的帆船顺风而行,一路非常顺畅。然而刚刚行
“你要知道有很多人爱你”,《朋友请听好》广播小站里传来这样一句话。我回首望去,回忆起那些关于爱与被爱,关于世间的温暖与温柔,我落笔写下我的外婆和那个童年时待的地方,在那故地,桂香温柔了岁月,孩童安稳地成长。  踏过一条松软的泥道小径,会看到一座连院人家被植物包围着,也有鸡鸭猫狗在慵懒地走动,宁静又不缺人间热闹。小院门外总是长着很多花花草草,入眼处皆是绿色,看着甚是舒服。这就是我的外婆家,一个让我念
TA的成长:袁隆平,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杂交水稻之父。2018年9月8日,获得“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袁隆平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获评杂交水稻研究的开创者。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袁隆平“共和国勋章”。  适用话题:树立人生目标;吃苦耐劳;责任意识;勇攀高峰;执着追求;老骥伏枥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的蔓延,全
我曾在学校图书馆的外墙上,悄悄地安了一个挂钩。它平淡无奇,价格低廉,白色塑料材质,和它依附着的那栋23层大楼比起来,如同一粒尘埃。如今我就要毕业离开,它还一直留在那里,一层廉价胶水就能让它和校园的缘分比我和校园的还长久。  我所在的学校环境优美、气氛和谐,为了给全校学子提供稳定、优质的学习环境,图书馆不允许占座位,私人物品不得留在图书馆过夜……规定公平合理,我们每个人都严格遵守了4年。可是到考研的
今年的高考会是一次被历史铭记的考试,我有幸在这次历史性的考试中投身到高考志愿者的行列中,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高考对于我来说,已经是一个有点远的话题了,毕竟人一旦离开了当初的那个环境,就会和那个环境越来越陌生,当它慢慢地变成人生的一部分时,再真实的回忆都像是一场梦。  初中的我在市里最好的初中部学习,成绩不算差,但也因不用功导致我后来没能去到理想的高中,将就着上了一所普通高中。  然而,当我眼看
适合话题:教育;教养  大学生去偏远乡村当一段时间的乡村教师,这叫“支教”。  “支教”本来是一件大好事,但是这几年也有人说,大学生支教的时间都很短,给当地孩子展示的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结果反而让孩子受到精神刺激,事与愿违。  最近我听说的一种支教方式就很好,大學生去偏远乡村,就干一件事—给孩子做职业认知培养。比如在四川大凉山地区,那里实在太封闭落后了,当地孩子只知道3种职业,就是农民、开小卖部的和
高一那年,我偷偷地看了近百本小说和杂志,从武侠到言情,从金庸到郭敬明,那些课外书把我带进了一个让人欲罢不能的虚拟世界。  当知道一些作者是同龄人时,我突然也想写点什么。于是我人生中的第一篇小说就这么草草地诞生了,虽然字迹有些歪歪扭扭,但同学们争相传看,并得到了语文老师的夸奖。  在一片赞叹声中,我开始变得膨胀起来。  那个年代,敢于辍学去追寻梦想是一件很酷的事情。在这种环境中,我不免受到了一些影响
18到25岁,开始脱离原生家庭,但还没有完全独立。他们会有各种各样的烦恼:还不知道自己是谁,却要做出人生选择;没有安全感;害怕自己一事无成……更可怕的是,似乎没有人可以再为你指引方向了,一切都要自己来做决定。  这本书将告诉你,让你知道自己的生活是如何发生的,自己为何到了如今这个境遇里,成为当下这个人,知道自己要往哪里去——你会体會到选择自己命运的那种切实的存在感、踏实的满足感,会更有可能让自己拥
一天,师徒俩站在江边。看着向下流淌的江水,师父指着江的上游问:“你看到了什么呢?”  “重重叠叠的高山。”弟子说。  “水能向上流吗?”师父问。  “不能,水都是向下流的。”弟子说。  “不能向上流的水,为何能翻越一座座高山,流出大山呢?”师父问。  “再高的山,也有低洼的山脚。面對高山,水不是向上去翻越它,去征服它,而是顺着低洼的山脚去绕过它,去避开它。所以,不能向上流的水,才一次次‘翻越’了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