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对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高职院校的发展特点、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应秉持“立地”思想,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需求与自身实际,找准科研工作定位与方向;同时要努力完善体制机制,为科研发展提动力、增活力,挖潜力;在此基础上,还应注重发挥比较优势,找准适合学校科研发展的着力点,形成独具特色的优势研究领域和方向。
关键词:高职院校;特色;科研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41-0254-03
高校目前拥有“四大职能”,即:文化传承与创新、培养人才、发展科技、社会服务。其中:“发展科技、社会服务”两方面都离不开科研工作。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是由中职、中专等合并组建而成,科研工作开展时间较晚,与大学的科技研发能力与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跟风”还是“另谋出路”、高职院校如何创建“特色科研”是目前有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现状分析
(一)科研工作基础薄弱
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是由中职、中专等学校原地转型或是合并组建转型而来,科研团队以及科研基础条件建设都比较弱。从科研基础条件来看,高职院校的科研基础设施如研发有关的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实验基地很难达到科研要求,缺少大型仪器设备。从科研力量来看,目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中一半以上都是原来中专学校的教师,学历层次为本科毕业的占大多数,教师的整体学历层次不高,虽然经过后天通过各种方式提高了学历层次,但高职称教师数量相对较少。同时现有科研团队欠缺领军人物,因此教师队伍的总体科研水平及层次较低。
(二)科研工作定位不准确
大部分高職院校对于科研工作没有准确的定位,对于科研方向性问题认识也较为模糊。师资队伍中大部分人搞科研是以评职称为目的,以为只要论文顺利发表,有获批课题,课题能顺利结题验收,就是创造了科研成果。“重立项、轻验收;重结题,轻推广。”所从事的科研都以评职为目的,就是为了按照算分规则凑成果,只是数据上的高水平,而不是实际的高水平。政策的因素大于研发的动力,科研管理部门只能帮管理,不能对全院的科研水平与资源进行整合,无法高效率组织有限的科研资源投入重点项目,缺少科研持续发展的方向和动力。
(三)科研意识差
好多高职院校对硬件指标诸如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图书资料、仪器设备的多少等方面的报表式数据比较重视,而对于科研工作往往重视程度不够;有些教师也认为科研是本科院校以及研究型大学的事情,不是高职院校分内之事,高职院校培养目标是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没必要进行科研,搞科研不如上好一门课;还有人把科研看成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教学评估常关注“双师”素质,好多教师奔波于下企业充电或者考证,认为科研收益少而不做研究。
(四)教学与科研存在矛盾
好多高职院校招生规模在近些年发展较快,师资力量不足,教师的教学负担往往过重。很多教师忙于应付教学工作,根本没有时间搞科研工作。那些能搞科研的教师在教学上也是骨干,平时的授课任务也很繁重,没有时间、精力再去搞科研。教师年龄层次不合理,无法进行梯队建设与培养。教师日常教学与搞科研之间的矛盾,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进行科研的积极性。
(五)引进人才的科研素质和能力难以适应职业教育的需要
目前,高职院校引进人员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普通大学毕业生人员引进,该类人员有很好的专业水平与能力,但实际动手能力较弱,有些甚至没有经历过工厂的实践,仅有理论基础却无专业技能。另一类是企业的技术人员的引进,该类人员有很好的动手能力与实际生产实践的经验,但没有经过教育理论学习,在教育、教学方法等方面有欠缺。
(六)科研管理鼓励机制还需完善
目前,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运用同样的教师职称评定标准。虽然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建有相关的科研管理机构,由专人负责科研管理方面的工作,并出台了相关的管理办法与规定,但各种管理办法与规定常常模仿、照搬本科院校的相关制度文件,适应度较低。
综上分析,高职院校的发展特点,必须对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有个新的定位。
二、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定位
高职院校科研的准确定位指的是高职院校应当对科研工作的地位、目标、重点形成等方面进行基本认识。要想对高职院校科研进行准确定位,必须结合高职教育基本属性以及学校发展定位来考虑。在高职教育中,其基本属性是职业性。高职院校应当把科研工作重点放在应用技术研究上,不应当从事“高、精、尖”创造性研究,也不应当进行基础性的研究。况且,对于一线生产、技术管理等方面的项目的研究开发,往往都属于高职院校的优势。
另外,高职院校对于发展目标的定位,对科研方向起决定作用。高职院校发展定位于服务地方,这就决定了其科研应以适应地方经济发展为导向。结合目前高职院校的自身体特点,高职院校进行科研定位时,要考虑到学校传统、办学指导思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社会环境等诸多方面。
就辽宁机电学院而言,在科研定位方面认为,高职院校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地方性”,其根本使命是服务区域经济的发展,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应瞄准学校改革发展这个目标,必须坚持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立足于教育教学这个层面,着重进行实训室建设与开发,必须坚持与企业结合,为生产服务,鼓励教师多开展横向技术服务项目。
三、提高教师科研能力的措施
(一)准确定位高职院校科研
科研工作要做到“四服务”,即:服务于教育教学改革,服务于教师能力提升,服务于学院改革发展,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做到以上四个方面,才能准确定位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方向。
(二)重视科研队伍建设
学院要组成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技术服务能力,能解决生产技术中有关技术难题的团队。职业院校建设科研队伍,其做法可以是“内培外引,专兼结合”。要鼓励教师进修和下厂锻炼。 (三)重视搭建平台
高职院校的科研实施平台,要为教师科研提供必备的场所以及设备设施。学院应建立起科研成果应用平台,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积极推广科研成果,使其达到最大转化率。
(四)拓展立项渠道
学院要与科技部门、教育部门、教科院、社科院等建立密切联系,努力争取纵向课题及经费支持。与行业、企业加强横向联系,走出校门,走产、学、研紧密结合的道路。特别是要面向中小企业服务,开展产品开发、技术革新、工艺改进等研究探索。
四、打造“特色科研”的方式与方法
(一)深化校企合作,进一步增强学院科研服务社会能力
就辽宁机电而言,学院一直坚持“服务于地方经济转型升级,服务于学院专业建设上水平”的工作定位。为此,学院在2015年的工作报告中提出了本年度的科研工作目标:2015年要争取纵向课题立项5项,院级科研立项20项,开展技术服务35项,项目到款额150万元。
为了完成此项目标,学院也将从教师的思想与行动上做进一步的规范:一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科研工作在学院发展、服务地方经济建设转型升级中的作用;二要培育科研队伍,加强兴科各技术应用中心建设,联合打造2至3个优秀科研团队,具有承担省市相关行业科技项目能力,强化技术应用中心在科研团队建设中的引领作用,以科研带动院系建设和发展,培养壮大科研团队;三要密切与省教育厅科技处、市科技局和市经信委等部门的联系,争取纵向科研项目经费,抓好纵向课题立项工作,将市经信委中小企业服务平台与学院兴科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对接,引领教师与相关小微企业建立科研服务合作关系;四要通过院级科研启动基金鼓励青年教师结合实训室建设和仪器设备改造升级二次开发方面创新设计,开展科研立项,大力倡导在实训室建设工作中有针对性地开展立项,利用科研基金的支持,鼓励青年教师投身科研,扩大科研成果的应用性。
(二)坚持“互利共赢谋发展,扩大影响促就业”
在科研工作方面还要坚持“互利共赢谋发展,扩大影响促就业”工作定位,借助兴科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这个平台,一要发挥各个技术应用中心在服务企业中的作用,加强对丹东市重点产业园区进行调研走访,校企双方共同寻找利益共同点,开展校企合作,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为专业实训搭建平台。二要与凤城汽车增压器产业集群和院士专家工作委员开展合作、与孤山经济开发区开展合作,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发挥职业院校应有的作用;三要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校外实训基地的教学服务功能,建立校企合作工作管理、考核和评价机制,规范校企合作管理工作。四要校企办牵头,与就业办、各院系联手走出去,寻找省内外合作企业,建立学生实习就业基地。
(三)发挥系部特色,打造系部特色科研
对于学院各相关系部,就其自身的特点,学院要求机械系和材料系要以市模具研究中心和丹东鑫实数控科技公司为依托,继续加强数控设备改造服务及模具设计研发,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自控系和仪表系要整合自动化技术和光机电技术应用中心资源,在积极组织开展大赛的同时,以赛促学、以赛代训,全面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面向仪表类企业开展以设备升级改造为主的技术服务;信息系要在现有领域,以工业设计中心、计算机应用技术中心为窗口,承揽合作项目,集众力聚焦行业需求,持续地打造行业产品品牌,提高研发服务能力;珠宝学院要在丹东市尝试开展珠宝鉴定与咨询业务,开展以港口为依托的物流业现状的研究,提升对外服务能力,以电子商务創业班为平台,为丹东市本地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技术服务;黄海汽车学院以曙光集团为依托,服务地方企业,开展技术研发,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综上所述,尽管高职院校开展科研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为此,高职院校要分析自身优势,立足地方,紧贴市场,围绕区域经济建设,积极开展“特色科研”,拓展科研工作的渠道,努力提升科研队伍素质,完善科研基础设施,将“区校企联动发展,产学研结合办学”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学院科研水平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周永源.面向经济社会需求 推动高职科研特色发展[J].中国高校科技,2014,(8).
[2]刘智勇.高职院校开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思考[J].广州番禹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
[3]张岳伦.论地方高校科研特色的构建[J].中国高教研究,2007,(8).
[4]王志刚.论地方高校科研的定位[J].高等教育研究,2004,(1).
关键词:高职院校;特色;科研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41-0254-03
高校目前拥有“四大职能”,即:文化传承与创新、培养人才、发展科技、社会服务。其中:“发展科技、社会服务”两方面都离不开科研工作。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是由中职、中专等合并组建而成,科研工作开展时间较晚,与大学的科技研发能力与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跟风”还是“另谋出路”、高职院校如何创建“特色科研”是目前有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现状分析
(一)科研工作基础薄弱
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是由中职、中专等学校原地转型或是合并组建转型而来,科研团队以及科研基础条件建设都比较弱。从科研基础条件来看,高职院校的科研基础设施如研发有关的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实验基地很难达到科研要求,缺少大型仪器设备。从科研力量来看,目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中一半以上都是原来中专学校的教师,学历层次为本科毕业的占大多数,教师的整体学历层次不高,虽然经过后天通过各种方式提高了学历层次,但高职称教师数量相对较少。同时现有科研团队欠缺领军人物,因此教师队伍的总体科研水平及层次较低。
(二)科研工作定位不准确
大部分高職院校对于科研工作没有准确的定位,对于科研方向性问题认识也较为模糊。师资队伍中大部分人搞科研是以评职称为目的,以为只要论文顺利发表,有获批课题,课题能顺利结题验收,就是创造了科研成果。“重立项、轻验收;重结题,轻推广。”所从事的科研都以评职为目的,就是为了按照算分规则凑成果,只是数据上的高水平,而不是实际的高水平。政策的因素大于研发的动力,科研管理部门只能帮管理,不能对全院的科研水平与资源进行整合,无法高效率组织有限的科研资源投入重点项目,缺少科研持续发展的方向和动力。
(三)科研意识差
好多高职院校对硬件指标诸如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图书资料、仪器设备的多少等方面的报表式数据比较重视,而对于科研工作往往重视程度不够;有些教师也认为科研是本科院校以及研究型大学的事情,不是高职院校分内之事,高职院校培养目标是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没必要进行科研,搞科研不如上好一门课;还有人把科研看成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教学评估常关注“双师”素质,好多教师奔波于下企业充电或者考证,认为科研收益少而不做研究。
(四)教学与科研存在矛盾
好多高职院校招生规模在近些年发展较快,师资力量不足,教师的教学负担往往过重。很多教师忙于应付教学工作,根本没有时间搞科研工作。那些能搞科研的教师在教学上也是骨干,平时的授课任务也很繁重,没有时间、精力再去搞科研。教师年龄层次不合理,无法进行梯队建设与培养。教师日常教学与搞科研之间的矛盾,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进行科研的积极性。
(五)引进人才的科研素质和能力难以适应职业教育的需要
目前,高职院校引进人员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普通大学毕业生人员引进,该类人员有很好的专业水平与能力,但实际动手能力较弱,有些甚至没有经历过工厂的实践,仅有理论基础却无专业技能。另一类是企业的技术人员的引进,该类人员有很好的动手能力与实际生产实践的经验,但没有经过教育理论学习,在教育、教学方法等方面有欠缺。
(六)科研管理鼓励机制还需完善
目前,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运用同样的教师职称评定标准。虽然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建有相关的科研管理机构,由专人负责科研管理方面的工作,并出台了相关的管理办法与规定,但各种管理办法与规定常常模仿、照搬本科院校的相关制度文件,适应度较低。
综上分析,高职院校的发展特点,必须对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有个新的定位。
二、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定位
高职院校科研的准确定位指的是高职院校应当对科研工作的地位、目标、重点形成等方面进行基本认识。要想对高职院校科研进行准确定位,必须结合高职教育基本属性以及学校发展定位来考虑。在高职教育中,其基本属性是职业性。高职院校应当把科研工作重点放在应用技术研究上,不应当从事“高、精、尖”创造性研究,也不应当进行基础性的研究。况且,对于一线生产、技术管理等方面的项目的研究开发,往往都属于高职院校的优势。
另外,高职院校对于发展目标的定位,对科研方向起决定作用。高职院校发展定位于服务地方,这就决定了其科研应以适应地方经济发展为导向。结合目前高职院校的自身体特点,高职院校进行科研定位时,要考虑到学校传统、办学指导思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社会环境等诸多方面。
就辽宁机电学院而言,在科研定位方面认为,高职院校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地方性”,其根本使命是服务区域经济的发展,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应瞄准学校改革发展这个目标,必须坚持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立足于教育教学这个层面,着重进行实训室建设与开发,必须坚持与企业结合,为生产服务,鼓励教师多开展横向技术服务项目。
三、提高教师科研能力的措施
(一)准确定位高职院校科研
科研工作要做到“四服务”,即:服务于教育教学改革,服务于教师能力提升,服务于学院改革发展,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做到以上四个方面,才能准确定位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方向。
(二)重视科研队伍建设
学院要组成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技术服务能力,能解决生产技术中有关技术难题的团队。职业院校建设科研队伍,其做法可以是“内培外引,专兼结合”。要鼓励教师进修和下厂锻炼。 (三)重视搭建平台
高职院校的科研实施平台,要为教师科研提供必备的场所以及设备设施。学院应建立起科研成果应用平台,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积极推广科研成果,使其达到最大转化率。
(四)拓展立项渠道
学院要与科技部门、教育部门、教科院、社科院等建立密切联系,努力争取纵向课题及经费支持。与行业、企业加强横向联系,走出校门,走产、学、研紧密结合的道路。特别是要面向中小企业服务,开展产品开发、技术革新、工艺改进等研究探索。
四、打造“特色科研”的方式与方法
(一)深化校企合作,进一步增强学院科研服务社会能力
就辽宁机电而言,学院一直坚持“服务于地方经济转型升级,服务于学院专业建设上水平”的工作定位。为此,学院在2015年的工作报告中提出了本年度的科研工作目标:2015年要争取纵向课题立项5项,院级科研立项20项,开展技术服务35项,项目到款额150万元。
为了完成此项目标,学院也将从教师的思想与行动上做进一步的规范:一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科研工作在学院发展、服务地方经济建设转型升级中的作用;二要培育科研队伍,加强兴科各技术应用中心建设,联合打造2至3个优秀科研团队,具有承担省市相关行业科技项目能力,强化技术应用中心在科研团队建设中的引领作用,以科研带动院系建设和发展,培养壮大科研团队;三要密切与省教育厅科技处、市科技局和市经信委等部门的联系,争取纵向科研项目经费,抓好纵向课题立项工作,将市经信委中小企业服务平台与学院兴科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对接,引领教师与相关小微企业建立科研服务合作关系;四要通过院级科研启动基金鼓励青年教师结合实训室建设和仪器设备改造升级二次开发方面创新设计,开展科研立项,大力倡导在实训室建设工作中有针对性地开展立项,利用科研基金的支持,鼓励青年教师投身科研,扩大科研成果的应用性。
(二)坚持“互利共赢谋发展,扩大影响促就业”
在科研工作方面还要坚持“互利共赢谋发展,扩大影响促就业”工作定位,借助兴科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这个平台,一要发挥各个技术应用中心在服务企业中的作用,加强对丹东市重点产业园区进行调研走访,校企双方共同寻找利益共同点,开展校企合作,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为专业实训搭建平台。二要与凤城汽车增压器产业集群和院士专家工作委员开展合作、与孤山经济开发区开展合作,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发挥职业院校应有的作用;三要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校外实训基地的教学服务功能,建立校企合作工作管理、考核和评价机制,规范校企合作管理工作。四要校企办牵头,与就业办、各院系联手走出去,寻找省内外合作企业,建立学生实习就业基地。
(三)发挥系部特色,打造系部特色科研
对于学院各相关系部,就其自身的特点,学院要求机械系和材料系要以市模具研究中心和丹东鑫实数控科技公司为依托,继续加强数控设备改造服务及模具设计研发,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自控系和仪表系要整合自动化技术和光机电技术应用中心资源,在积极组织开展大赛的同时,以赛促学、以赛代训,全面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面向仪表类企业开展以设备升级改造为主的技术服务;信息系要在现有领域,以工业设计中心、计算机应用技术中心为窗口,承揽合作项目,集众力聚焦行业需求,持续地打造行业产品品牌,提高研发服务能力;珠宝学院要在丹东市尝试开展珠宝鉴定与咨询业务,开展以港口为依托的物流业现状的研究,提升对外服务能力,以电子商务創业班为平台,为丹东市本地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技术服务;黄海汽车学院以曙光集团为依托,服务地方企业,开展技术研发,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综上所述,尽管高职院校开展科研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为此,高职院校要分析自身优势,立足地方,紧贴市场,围绕区域经济建设,积极开展“特色科研”,拓展科研工作的渠道,努力提升科研队伍素质,完善科研基础设施,将“区校企联动发展,产学研结合办学”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学院科研水平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周永源.面向经济社会需求 推动高职科研特色发展[J].中国高校科技,2014,(8).
[2]刘智勇.高职院校开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思考[J].广州番禹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
[3]张岳伦.论地方高校科研特色的构建[J].中国高教研究,2007,(8).
[4]王志刚.论地方高校科研的定位[J].高等教育研究,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