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新课程要求语文教学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教学必须打破传统的模式,要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新型学习方式。这就让教师不得不在教学实践中寻找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使教学观念、方法及手段均发挥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教学观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10(a)-0147-01
新课程犹如春风吹活了语文教学,使之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新课程的理念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这使我们对语文教学的定位也有了新的认识,那就是要让学生的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新型学习方式。作为教师,我们需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反思和调整教学,在教学实践中寻找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1 不只青睐少数学生表演,使教学观念有效
新课程关注每位学生的成长,《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说明了教学要面向全体,教师应该平等地对待所有学生。而在教学中,教师往往不能面向全体学生,活跃在课堂上的常常只是少数的好学生,很大一部分学生只充当了听众的角色。因为学生原有基础的不同,接受能力的强弱,教学中真正面向全体学生是较难解决的问题。
1.1 变优等生的表演场为后进生的展示台
教学时如何更好地面向全体学生,给后进生展示自己的机会,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在积累词语的教学中,一开始往往举手的学生很多,特别是好的学生,他们展示自己的愿望非常强烈,后进生则往往没有机会抢答。到后来,常用的词语都讲完了,再叫后进生来讲,他们当然讲不出,还是没有机会。所以,我及时调整,先把机会让给后进生,让他们也获得展示自己的机会,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1.2 变个体学习为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不仅可以使学习困难的学生得到其他同学的帮助和指导,还有利于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我经常组织学生在小组里进行分角色朗读、分角色表演、讨论交流等,这样的合作使学生各尽所能,取长补短,互相影响,各有所获。如《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一文所涉及的知识非常丰富,学生的问题也特别多。我指导学生分工协作,从不同的媒体上寻找所需要的信息,进行信息交流,重新对学习中的问题作出分析。学生在交流所收集到的信息后,说说自己的见解,并互相补充、组合,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外化,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进行专题研究阅读。因此,合作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语文学习形式。
2 不采用空洞散漫的讨论,使教学方法有效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要中之要。而语文教学中问题的设计,是关系到阅读教学组织成败得失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教学提问设计得好,有助于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遗憾的是,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还远远没有引起广大教师的足够重视,常常是教师连珠炮似的提问,学生机械反应似的回答,甚至有许多雷同与重复的现象出现,问问答答看似热闹,实际上,既缺乏教师对学生的深入启发,也缺乏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
2.1 变牵牛式提问为开放式
提问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所以教师讲的内容越来越少,学生动得越来越多。以问代讲,一问到底的双向交流看似热闹,学生的思维能力却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升,而教师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有利于学生思维创造能力的发挥。因此,教师应该善于根据文本内容以及教学要求,为学生提供一个讨论中心,围绕这一中心引出多个问题,把要教的知识转化为学生要学的知识,交流呈现多向性。
2.2 变空洞散漫讨论为科学个性讨论
在新课程的教学活动中,教学形式多样化,层出不穷的方式让语文课有了盎然生机。但是教师花费大量精力来设计活动,课堂上师生之间热热闹闹,课文却被放在一边,一节课下来,只见活动的热闹,不见文本内容的有效挖掘,让人感到热闹得很,却又空洞得很。
在设计学生的讨论活动时,也要注意讨论的问题要富有启发性。如教学《桂林山水》时,我让学生通过初读课文,提出讨论的问题:“课文写了漓江的水、桂林的山有哪些特点?”这样就对全文有一个概括的了解。
3 不过多追求依赖多媒体,使教学手段有效
以前我也曾经一度过于依赖课件,缺少与学生学习实际情况的联系,甚至连现场板书设计等语言也很难派上用场,学生忙于欣赏精美的课件,忙于解答那些教师预定的和课件上展示的问题,思维被课件统一,综合、概括等思维能力都不能得到应有的发展。更严重的是,如果学生长期处于各种图画的诱惑中,会懒得思考或变得不会思考。
3.1 变多媒体的虚化课堂为实在的训练场
现代教学技术手段作为教学的辅助为提供资料、创设情境等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但使用时必须合理,不是处处都需要用的,应该根据课堂类型、课文体裁及课堂需要,适时利用多媒体演示有关的教学内容,以拓展课文内容,弥补传统语言教学的不足,延伸学生的思维空间。如《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知识性的课文,包含了许多关于地球的知识,我抓住课文的重点句:“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让学生讨论“地球怎样太可爱了?又怎样太容易破碎了?”学生对地球的认识不足,我就利用多媒体播放有关地球知识的片段。学生对地球就有了直观的了解。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学习课文。
3.2 变只多媒体演示为资源库的共享
网络无限的知识容量为语文教学拓展了空间,学生的学习范围已不再局限于教材了,从课堂学习到课外阅读,各种美文名著、精彩篇章,尽收眼底。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共享文化、共享学生之间所掌握的不同的语文知识,也是阅读教学的一条途径,应让学生的语文学习天地广阔起来。如教学时,我利用网络为学生设置了以“小荷尖尖角”为名称的班级主页,让学生交流所学到的语文知识。
语文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语文教学的方法要不断探索、改革,可以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归根结底,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应该是第一位的。追求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永恒话题,是一种理想的境界。我们要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创新,去追寻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教学观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10(a)-0147-01
新课程犹如春风吹活了语文教学,使之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新课程的理念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这使我们对语文教学的定位也有了新的认识,那就是要让学生的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新型学习方式。作为教师,我们需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反思和调整教学,在教学实践中寻找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1 不只青睐少数学生表演,使教学观念有效
新课程关注每位学生的成长,《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说明了教学要面向全体,教师应该平等地对待所有学生。而在教学中,教师往往不能面向全体学生,活跃在课堂上的常常只是少数的好学生,很大一部分学生只充当了听众的角色。因为学生原有基础的不同,接受能力的强弱,教学中真正面向全体学生是较难解决的问题。
1.1 变优等生的表演场为后进生的展示台
教学时如何更好地面向全体学生,给后进生展示自己的机会,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在积累词语的教学中,一开始往往举手的学生很多,特别是好的学生,他们展示自己的愿望非常强烈,后进生则往往没有机会抢答。到后来,常用的词语都讲完了,再叫后进生来讲,他们当然讲不出,还是没有机会。所以,我及时调整,先把机会让给后进生,让他们也获得展示自己的机会,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1.2 变个体学习为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不仅可以使学习困难的学生得到其他同学的帮助和指导,还有利于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我经常组织学生在小组里进行分角色朗读、分角色表演、讨论交流等,这样的合作使学生各尽所能,取长补短,互相影响,各有所获。如《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一文所涉及的知识非常丰富,学生的问题也特别多。我指导学生分工协作,从不同的媒体上寻找所需要的信息,进行信息交流,重新对学习中的问题作出分析。学生在交流所收集到的信息后,说说自己的见解,并互相补充、组合,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外化,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进行专题研究阅读。因此,合作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语文学习形式。
2 不采用空洞散漫的讨论,使教学方法有效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要中之要。而语文教学中问题的设计,是关系到阅读教学组织成败得失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教学提问设计得好,有助于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遗憾的是,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还远远没有引起广大教师的足够重视,常常是教师连珠炮似的提问,学生机械反应似的回答,甚至有许多雷同与重复的现象出现,问问答答看似热闹,实际上,既缺乏教师对学生的深入启发,也缺乏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
2.1 变牵牛式提问为开放式
提问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所以教师讲的内容越来越少,学生动得越来越多。以问代讲,一问到底的双向交流看似热闹,学生的思维能力却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升,而教师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有利于学生思维创造能力的发挥。因此,教师应该善于根据文本内容以及教学要求,为学生提供一个讨论中心,围绕这一中心引出多个问题,把要教的知识转化为学生要学的知识,交流呈现多向性。
2.2 变空洞散漫讨论为科学个性讨论
在新课程的教学活动中,教学形式多样化,层出不穷的方式让语文课有了盎然生机。但是教师花费大量精力来设计活动,课堂上师生之间热热闹闹,课文却被放在一边,一节课下来,只见活动的热闹,不见文本内容的有效挖掘,让人感到热闹得很,却又空洞得很。
在设计学生的讨论活动时,也要注意讨论的问题要富有启发性。如教学《桂林山水》时,我让学生通过初读课文,提出讨论的问题:“课文写了漓江的水、桂林的山有哪些特点?”这样就对全文有一个概括的了解。
3 不过多追求依赖多媒体,使教学手段有效
以前我也曾经一度过于依赖课件,缺少与学生学习实际情况的联系,甚至连现场板书设计等语言也很难派上用场,学生忙于欣赏精美的课件,忙于解答那些教师预定的和课件上展示的问题,思维被课件统一,综合、概括等思维能力都不能得到应有的发展。更严重的是,如果学生长期处于各种图画的诱惑中,会懒得思考或变得不会思考。
3.1 变多媒体的虚化课堂为实在的训练场
现代教学技术手段作为教学的辅助为提供资料、创设情境等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但使用时必须合理,不是处处都需要用的,应该根据课堂类型、课文体裁及课堂需要,适时利用多媒体演示有关的教学内容,以拓展课文内容,弥补传统语言教学的不足,延伸学生的思维空间。如《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知识性的课文,包含了许多关于地球的知识,我抓住课文的重点句:“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让学生讨论“地球怎样太可爱了?又怎样太容易破碎了?”学生对地球的认识不足,我就利用多媒体播放有关地球知识的片段。学生对地球就有了直观的了解。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学习课文。
3.2 变只多媒体演示为资源库的共享
网络无限的知识容量为语文教学拓展了空间,学生的学习范围已不再局限于教材了,从课堂学习到课外阅读,各种美文名著、精彩篇章,尽收眼底。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共享文化、共享学生之间所掌握的不同的语文知识,也是阅读教学的一条途径,应让学生的语文学习天地广阔起来。如教学时,我利用网络为学生设置了以“小荷尖尖角”为名称的班级主页,让学生交流所学到的语文知识。
语文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语文教学的方法要不断探索、改革,可以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归根结底,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应该是第一位的。追求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永恒话题,是一种理想的境界。我们要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创新,去追寻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