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的发展压力,模具专业如何构建精品专业,以质量取胜,本文提出了课程体系的整改措施,并结合实现培养目标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
[关键词] 课程体系 岗位群 校企合作
目前高职教育已从外延发展转向内涵建设,大规模扩展的时期已经结束,而且高职教育面临“四大”压力:一是招生压力;二是就业压力;三是教育内部的压力;四是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压力,所以各高职院校构建精品专业,以质量取胜,已是决定各个高职院校未来发展命运的关键因素。
模具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高职模具专业,尽管我们国家很多院校都有该专业,但这方面的专才,仍然是一个很大的缺口,主要是由这个专业的特点决定的。该专业知识面宽,课程覆盖面大,就业岗位群广,需要的实习实训条件多,而教学时间有限。很多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强调的是宽口径和社会适应性,这样就造成了专业知识基础不扎实,并且由于概念的模糊也给后期的技能训练带来很大困难,培养的学生不专不精存在很大缺陷,无法满足就业岗位群的需要。所以各高职院校,对该专业的就业者进行跟踪、评估,了解并掌握就业市场,结合专业内涵进行再思考,有效实施专业建设并重新整改课程体系,才是未来发展的宏观战略。
模具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措施
1.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模式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模式有许多形式,如:“三段式”、职业集群式、阶梯形式等。每一种结构模式各有侧重,所以在具体设置某一个专业课程体系结构时,应根据具体人才培养要求,结合专业人才成长过程的规律,选择其中一种合适的结构模式为主要形式,也可以借鉴其他几种模式中的优点,然后形成本校本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结构形式。而职业集群课程结构模式如图1所示,该结构形式的特点是:“宽基础、活模块”,其中“宽基础”适用于一群相关的职业的要求,“活模块”则是针对几种职业岗位的不同方向而分别设定的。该结构从课程结构看比较科学,培养的学生基础知识宽泛,具有较强的普适性,同时又具有一到两个较强的职业技能,培养的学生再学习的基础扎实,职业的迁移能力强,是目前高职教育推广的一种模式。
2.模具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模式
高职模具专业的就业岗位群有五大岗位群,如图2所示: 模具设计、模具制造和加工、模具的装配和维修、模具相关设备操作以及模具生产管理和技术管理。在这五大岗位群中,其中模具设计和模具的生产管理需要经验的积累和知识的储备,所以它们是一种具备职业资格后,进而动态地获得新的职业能力的再发展就业,其余三大岗位群是模具专业主要就业趋势。模具专业岗位群特点,采用职业集群式课程结构模式如图3所示。
在完成了专业基础教学和专业教学后,在第四学期后段并结合第五学期的毕业设计和实习,按岗位群分教学班,进行专业的岗位训练,不同的岗位群获取不同的职业资格证书如表1所示,并通过校企合作实行顶岗实习,使该专业在每一岗位上都成为专才。
高职院校实现培养目标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高职院校的部分学生,歧视动手操作,梦想成为白领,学习没有动力和目标,所以在职业院校开展职业价值观和态度的教育,使其从思想上转变观念,改变态度,树立技能成才的理念。
2.校企合作力度不够。加大实实在在的校企合作,必须建立有效的校企合作机制。通过这种机制使学生尽早接触职业实践,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这样培养的人才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也解决了“剃头挑子一头热”的问题,使学校和企业实现双赢。
3.产教结合力度不够。必须坚持以教为主,教学与生产必须有机结合起来,和生产零距离接触,将课堂建到生产车间、田间地头、社会服务场所,聘请行业企业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做中学、做中教,才能有质量、有经济基础支持,实现实践教学的良性循环。
4.在专业建设中,缺乏真正的双师型师资。也就是同时充当教授和教练的角色,在实训中,使教授角色从培到训的转化,在实践中构建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
5.高职院校对教科研的重视力度不够。学校如果没有高水平的科研队伍和适用性较强、市场开发潜力大的科研成果,学校在“合作”中就没有地位,无法进行深层次的校企合作。所以要想实现“双赢”,关键在于学校的科研水平。
6.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不完善。高等职业院校要强化质量意识,尤其要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重视过程控制,加强教学评估。
参考文献:
[1]高职教育信息,2009年第8期 (2010-1-14)——摘自人民日报,2009-12-16.
[2]高职教育信息 2010年第1期——摘自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2010,4.
[3]邓翠华.高职院校应加强人文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7,1.
作者单位: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西安
[关键词] 课程体系 岗位群 校企合作
目前高职教育已从外延发展转向内涵建设,大规模扩展的时期已经结束,而且高职教育面临“四大”压力:一是招生压力;二是就业压力;三是教育内部的压力;四是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压力,所以各高职院校构建精品专业,以质量取胜,已是决定各个高职院校未来发展命运的关键因素。
模具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高职模具专业,尽管我们国家很多院校都有该专业,但这方面的专才,仍然是一个很大的缺口,主要是由这个专业的特点决定的。该专业知识面宽,课程覆盖面大,就业岗位群广,需要的实习实训条件多,而教学时间有限。很多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强调的是宽口径和社会适应性,这样就造成了专业知识基础不扎实,并且由于概念的模糊也给后期的技能训练带来很大困难,培养的学生不专不精存在很大缺陷,无法满足就业岗位群的需要。所以各高职院校,对该专业的就业者进行跟踪、评估,了解并掌握就业市场,结合专业内涵进行再思考,有效实施专业建设并重新整改课程体系,才是未来发展的宏观战略。
模具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措施
1.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模式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模式有许多形式,如:“三段式”、职业集群式、阶梯形式等。每一种结构模式各有侧重,所以在具体设置某一个专业课程体系结构时,应根据具体人才培养要求,结合专业人才成长过程的规律,选择其中一种合适的结构模式为主要形式,也可以借鉴其他几种模式中的优点,然后形成本校本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结构形式。而职业集群课程结构模式如图1所示,该结构形式的特点是:“宽基础、活模块”,其中“宽基础”适用于一群相关的职业的要求,“活模块”则是针对几种职业岗位的不同方向而分别设定的。该结构从课程结构看比较科学,培养的学生基础知识宽泛,具有较强的普适性,同时又具有一到两个较强的职业技能,培养的学生再学习的基础扎实,职业的迁移能力强,是目前高职教育推广的一种模式。
2.模具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模式
高职模具专业的就业岗位群有五大岗位群,如图2所示: 模具设计、模具制造和加工、模具的装配和维修、模具相关设备操作以及模具生产管理和技术管理。在这五大岗位群中,其中模具设计和模具的生产管理需要经验的积累和知识的储备,所以它们是一种具备职业资格后,进而动态地获得新的职业能力的再发展就业,其余三大岗位群是模具专业主要就业趋势。模具专业岗位群特点,采用职业集群式课程结构模式如图3所示。
在完成了专业基础教学和专业教学后,在第四学期后段并结合第五学期的毕业设计和实习,按岗位群分教学班,进行专业的岗位训练,不同的岗位群获取不同的职业资格证书如表1所示,并通过校企合作实行顶岗实习,使该专业在每一岗位上都成为专才。
高职院校实现培养目标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高职院校的部分学生,歧视动手操作,梦想成为白领,学习没有动力和目标,所以在职业院校开展职业价值观和态度的教育,使其从思想上转变观念,改变态度,树立技能成才的理念。
2.校企合作力度不够。加大实实在在的校企合作,必须建立有效的校企合作机制。通过这种机制使学生尽早接触职业实践,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这样培养的人才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也解决了“剃头挑子一头热”的问题,使学校和企业实现双赢。
3.产教结合力度不够。必须坚持以教为主,教学与生产必须有机结合起来,和生产零距离接触,将课堂建到生产车间、田间地头、社会服务场所,聘请行业企业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做中学、做中教,才能有质量、有经济基础支持,实现实践教学的良性循环。
4.在专业建设中,缺乏真正的双师型师资。也就是同时充当教授和教练的角色,在实训中,使教授角色从培到训的转化,在实践中构建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
5.高职院校对教科研的重视力度不够。学校如果没有高水平的科研队伍和适用性较强、市场开发潜力大的科研成果,学校在“合作”中就没有地位,无法进行深层次的校企合作。所以要想实现“双赢”,关键在于学校的科研水平。
6.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不完善。高等职业院校要强化质量意识,尤其要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重视过程控制,加强教学评估。
参考文献:
[1]高职教育信息,2009年第8期 (2010-1-14)——摘自人民日报,2009-12-16.
[2]高职教育信息 2010年第1期——摘自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2010,4.
[3]邓翠华.高职院校应加强人文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7,1.
作者单位: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