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丘陵区旱地小麦生产现状及发展建议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oidemor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四川丘陵区小麦生产经济效益低,种植面积逐渐减少,危及国家粮食安全。以四川盆地丘陵区的典型代表内江小麦生产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区域内2010年后小麦种植情况,并提出小麦生产合理化建议,以推动丘陵地区小麦产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丘陵区;旱地小麦;现状;建议;四川内江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4-0065-02
  内江市位于四川东南部,沱江中下游,地跨北纬29°11′~30°02′、东经104°16′~105°26′,全市幅员面积5 386 km2。地势西北、东南高,西南及中部低,呈不规则状展布,最高海拔900 m,最低274 m,多数地带海拔集中在350~400 m,属典型低山丘陵地形。内江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是四川省粮食的主要产区[1]。小麦为内江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在6.67万hm2以上,其中90%以上为旱地小麦。该文以四川盆地丘陵区的典型代表内江小麦生产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区域内2010年后小麦种植现状,旨在为该地区乃至四川丘陵旱地小麦生产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推动丘陵区小麦产业可持续发展。
  1 小麦生产现状
  1.1 种植面积情况
  2010—2011、2011—2012、2012—2013年度种植面积分别为7.23万、7.08万、6.91万hm2。其中,良种面积分别为6.12万、6.18万、6.19万hm2;药剂拌种面积分别为3.15万、3.20万、3.23万hm2;总产量分别是23.06万、23.94万、23.87万 t。
  1.2 品种使用情况
  内江市通过多年的良种补贴、抗性品种推广,良种推广面积达85%以上。内麦、川麦、绵麦等系列品种得到广泛使用,如内麦8号、内麦9号、内麦11、内麦836、川麦42、川重组104、绵麦37、绵杂麦185等。然而在边远的乡村使用自留种的比重较大,其中大多是已对条锈病、白粉病抗性不强的感病品种,如以前广泛使用的川麦107。
  1.3 干旱发生情况
  干旱是内江地区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尤其对小麦生产影响严重的春旱发生频繁。2011—2013年春季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旱情。例如从2012年11月至2013年3月底,内江市降水量只有27.8~42.6 mm,同比偏少60%~67%。干旱发生时期与植株器官建成阶段重合,群体穗数和穗粒数受制,对小麦产量形成灾害性影响。
  1.4 病虫害发生情况
  小麦病虫害(条锈病、白粉病、赤霉病、蚜虫等)是影响和制约内江小麦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受到条锈病危害的田块可造成大幅减产,甚至绝收。尽管四川省在品种审定时坚持感染条锈病实行一票否决制,但该病在生产上连年发生。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如表1所示。
  1.5 农机使用情况
  受地形地貌、经济条件和技术水平等影响,虽然国家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提高了农民群众购买和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但内江农业机械化总体水平较低,截至2012年底,内江市仅拥有农业机械135.95 kW·h,以围绕水稻生产的耕整、收割、脱粒类机械为主,适用于丘区坡地成熟的小麦播种、收获机械鲜见,机播和机收作业尚在推广示范中。
  2 存在的问题
  2.1 小麦生产比较效益差,农户种植意愿低
  20世纪,内江小麦种植面积最大达24万hm2。在种植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种植面积大幅度压缩,现在旱地小麦生产多采用“双三〇、双二五”等中厢分带,间套玉米、蔬菜等农经作物模式进行复种,种植面积维持在6.67万hm2以上。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农业生产劳动力紧缺问题更突出,劳动力成本增加,化肥费、排灌费、水费、工具材料费大幅度上涨,小麦生产比较效益越来越差,甚至亏损[2],挫伤了农户种植积极性,轮歇撂荒严重。近年来,内江小麦种植面积呈现逐年减少趋势,2012、2013年分别环比减少1.76%、2.34%。
  2.2 先进技术应用滞后,生产环节问题多
  良种推广和药剂拌种面积提高,但尚有较大推广空间,特别是药剂拌种面积增长过缓;平均产量3 450 kg/hm2左右,与成都平原差距较大;条锈病、白粉病、赤霉病发生面积较大,蚜虫危害较重。出现上述问题,与先进技术推广不到位、力度欠缺有关系。一是抗逆高产品种覆盖不全。生产上品种多、乱、杂、退化严重,没有充分发挥增产优势。据不完全统计,每年进入市场的小麦品种多达30个以上,部分抗性退化品种仍被继续使用。二是先进集成技术应用较差。应加大规范中厢带植、小窝疏株密植、精量机械化播种、药剂拌种、“一喷三防”等种植技术推广力度,全面提升播种效率、播种质量、管理水平。三是现有大多数农机具不适用。目前,农村大批青壮劳力外出务工,农田生产缺乏劳动力,适合丘陵区轻便的小麦机播、机收农机具匮乏[3]。2010年起,内江市农业科学院开展了丘陵区小麦生产机械化相关研究。
  2.3 农田基础设施落后,抵御灾害能力低
  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及经济社会发展等多因素的影响,单家独户的农业生产规模小,农业区域化生产、专业化布局、机械化操作以及农业科技的应用难推进。小麦大多种植在坡台土等旱地,土壤瘠薄,缺少排灌设施,土块小而不规则,抵御灾害能力差,严重影响小麦生长发育。
  伴随气候条件的变化,特殊灾害性天气发生频繁。近年来,内江地区冷害、湿害、寡照、烂场雨等隐形灾害均有小规模发生。靠天给养的作物抗逆能力有限,干旱作为西南地区频繁自然灾害,对内江地区小麦生产影响最大。
  3 小麦生产发展建议
  农户作为小麦生产的组织者,其生产意愿和积极性对农业的發展有着决定性作用。故建立“以农户为主体,政府投入充足,科研推广体系完善”的强农惠农政策体系,有利于提高农户种麦积极性,进而实现内江乃至整个四川丘陵区小麦可持续发展。   3.1 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稳定小麦播种面积
  切实以农户为主体,广泛宣传并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尤其落实好良种推广、农机具购置补贴,扩大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标准。加大财政投入,以“中低产田地改造”等项目建设为依托,积极开展丘陵旱坡“坡改梯”和“节水补灌”建设,改善旱坡地小麦生产条件。研究出台小麦优质优价政策,提高农民种植积极性,力争稳定小麦播种面积。
  3.2 进一步加强技术推广,带动麦农增产增收
  继续推进小麦高产创建活动,加快小麦科技和生产措施的推广应用。加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沟通与合作,加强生产各环节跟踪指导,预防、减轻自然灾害发生,大力开展以“选用优良品种、规范中厢带植、小窝疏株密植、精量机械化播种、药剂拌种、‘一喷三防’”等小麦生产集成配套技术的高产示范和宣传培训,努力提高小麥单产,增加总产,带动麦农增产、增收。
  3.3 进一步净化种子市场,加快优质品种应用
  打击假劣种子经营和坑农害农的违法行为,逐步建立健全农资打假长效机制,切实保证农资数量和质量。加快高产、抗逆、高效、优质新品种的推广与应用,尽可能完全替代抗性退化等劣势品种,充分发挥优质品种增产增效作用。倡导建立“公司 合作社 农户,订单 期货”合作模式,积极引导农业专业合作社强化“统一选定种子、统一采购生产资料、统一技术标准、统一生产组织、统一抗灾措施、统一产品销售”,实现小麦种植规模化、生产专业化。
  3.4 着力农机装备研发,推动全程机械化
  在进一步扩大农机具购置补贴范围和提高标准的同时,增加专项财政投入,大力扶持研制单位、生产企业,着力搞好农机具研制开发。围绕“能去、能用、用好、高效”的原则,通过一机多用(或者更换一定部件实现),提高机具的周年使用时间,减少闲置[4]。通过机播机收示范展示,带动培育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等社会化服务组织,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提高机械的利用率,推动小麦生产全程机械化。
  4 参考文献
  [1] 任茜,樊宏,贾国君,等.低山丘陵区土地利用格局优化研究——以四川省内江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4):2149-2152.
  [2] 苗芊.价格小涨成本大增 小麦种植仍然亏损——2012年四川省小麦成本收益分析报告[J].四川物价,2012(10):15-16.
  [3] 简雍锋.内江市稻麦机械化生产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四川农机,2009(1):12-13.
  [4] 姜心禄,池忠志,李旭毅,等.发展丘陵山地农机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农机化,2012(6):12-14.
其他文献
摘要 通过对沂沭河流域银杏古树资源进行调研,从其分布和生物学特性方面分析了该区域银杏古树资源的特点,探讨了银杏古树复壮保护和健康生长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 银杏古树资源;分布;生物学特性;复壮保护;沂沭河流域  中图分类号 S78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23-0188-01  沂沭河流域银杏栽培历史悠久,是中国银杏种质汇集中心、栽培种植中心和产品集散中心。区域内
摘要 从药用植物对人体的保健功效和新型园林特色植物出发,分析药用植物对于丰富园林景观的地位与作用,并对药用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 药用植物;园林绿化;应用;前景  中图分类号 S73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9-0211-02  我国自古就有栽培、改良药用植物作为观赏植物,大多数药用植物除了药用价值之外,还为人们提供食用、衣用、药用、
摘要 总结分析了种业企业研发体系建设的背景及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种业企业的建设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种业企业;研发体系建设;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5-0075-01  1 种业产业背景  种子是最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优良品种对农作物产量增加和品质改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控制种子,就掌握了农业竞争的主动权。因
摘要 论述了国内淡水珍珠养殖技术问题及现有生产模式存在的问题,对自动化生产模式的经济价值进行分析,以期实现我国珍珠产业的可持續发展。  关键词 淡水珍珠;生产模式;经济价值  中图分类号 F32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24-0288-02
摘要 以洞庭湖区莲藕种植大户调查为依据,结合大面积生产实际,介绍了莲藕种植的效益及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并对种植莲藕需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莲藕;效益;高产栽培;洞庭湖区  中图分类号 S645.1.04 .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23-0115-02  莲藕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水生蔬菜。洞庭湖区土壤肥沃,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特别适宜莲藕的生长发育。
摘要 阐明了我国农业生产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搞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对策,即要树立战略性观念,不宜操之过急;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中心;突出科技创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关键词 农业生产;产业结构调整;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8-0297-01  随着世界经济日新月异的发展,尤其是中国加入WTO
摘要 土壤样品检测中,质量控制是其中重要的环节,是能否提供准确、可信数据的前提。在日常批次样品检测过程中,通过编号为GBW07413a土壤有效态成分分析标准物质对检测过程进行质量控制。结果表明:2012年29批次样品及2013年13批次样品的检测结果在均在上下控制限范围内,最小值12.1 g/kg,最大值14.6 g/kg。42批次检测结果平均值为13.2 g/kg,相对标准偏差为4.54%,准确
摘要 综述了铁皮石斛新品种桂斛1号的生物学特性、产量、品质和抗病性等,并从基质选择、种植密度、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加工等方面介绍其栽培管理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 铁皮石斛;桂斛1号;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R28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5-0118-02  Characteristics an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摘要 新型肥料相较于传统肥料具有很多优点,利用多种有机水溶肥料验证其在小白菜上示范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新型水溶肥料增产效果明显,不仅能有效改变小白菜的植物性状,且经济效益明显,新增纯收入超过9 363.00元/hm2,其中由江苏植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提供的大量元素水溶肥料产值达到204 600元/hm2,新增纯收入达到11 754.75元/hm2。  关键词 白菜;新型水溶肥料;效益;应用效果 
摘要 介绍了短梗五加林间管理技术,包括整地、中耕除草和间作等,以期为更好地保护短梗五加以及加强其林间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短梗五加;整地;中耕除草;间作;林间管理  中图分类号 Q949.76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23-0185-02  短梗五加属五加科五加属灌木,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本属药用和食用价值均较高。由于野生资源被过度采收,其自然分布区正日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