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在的孩子从小背负着太多成才的压力,不仅有学校的功课要完成,周末还有上不完的各种辅导班,这种现象并不是特例。但让我们认真思考下,我们这个社会究竟需要多少"精英"?只有当"精英"才快乐吗?本文通过对现代社会现象的分析,认为真正的素质教育是崇尚平凡的教育,是让每个孩子自身潜能被发现并开发的教育,旨在使学校和家长树立孩子平凡意识,从而进行重视孩子的平凡教育。
关键词:平凡教育;个性;价值观
"妈妈,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 2012年浙江省高考语文科的作文题《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关于这个议题的讨论基本有三种评论:一是肯定,也希望成为这种人,二是质疑,如果大家都在路边鼓掌,谁去跑呢,三是觉得两种说法都对。 这篇短文要表达道理很简单--每个孩子有自己的人生选择,不要逼迫他们成龙成凤,逼迫的结果是大多孩子都将是普通人,最终让他们的人生充满不堪。
现在是一个崇尚个性的时代,提倡平凡教育可能会让很多人嗤之以鼻。但我国著名平民教育家陶知行先生早就阐明: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合理的人生。所谓合理的人生应该是学会生存、学会做事、学会合作的平凡人生,而不是为了出人头地、成名成家的功利人生。崇尚平凡教育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可是我们现在的教育正在拒绝平凡。有一种现象我们早就习以为常:现在无论是初高中还是大学,经常会邀请名人学者来学校演讲,这些活动对学生平凡意识教育的内容是比较匮乏的。如在专题报告中,学生听到、看到的是名人、大家的光环,而涉及普通劳动者的内容讲得少,致使不少学生认为只有名人、大家才是成功的,平凡就意味着失败,或者至少是不成功的; 再如一些学生活动举办的目的并不是为了锻炼学生的一些基本生活、生存的能力,而是有一些坐地拔高的不切实际的要求,使一些学生停留在不切实际的梦幻般的理想中,认为只有成为非常优秀的人才能在社会上立足。然而无论如何,我们需要知道,整个社会只有10%的人会成为精英,80%的人会成为普通人,还有10%的人因为个体原因,会成为接受救济的群体。但是现实却是,当很多家长问孩子长大后想要做什么时,如果孩子回答说想当科学家、企业家等等时,家长便会满心欢喜,如果孩子回答想当售货员、司机等等在大多数成年人眼中不太风光、体面的职业时,家长就会不高兴地"纠正"孩子说那些是没有出息的工作,要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长大才能出人头地。诚然,孩子们理想世界应是多元的,未来社会需要他们扮演的角色也是多元的。孩子们具有远大理想抱负,恰同学少年,立下"鸿鹄之志",并无大错,然而,这些孩子还年幼,他们的理想应当是丰富多彩的。我们的家长、老师所要做的就是在孩子人生观、世界观正在初步形成中发觉孩子的兴趣,引导他们做他们喜欢的事情,而不是一味的灌输他们一定要成为精英的思想。现在的时代是一个展现出丰富多彩的多样性和多变性的时代,需要各种各样的伟大人物的同时也需要各种各样的平凡人,这样社会才会稳定,人民的幸福指数才能上升。
我们反观现在这个社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作为成年人的我们发现,现实世界其实离理想很远,我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是以一份微薄的薪水去支付高昂的房租、水电、交通、人情等等各种费用,大多数人只会选择"过好当下"。当你发现理想永远不能实现时,价值观便受到冲击,焦虑和迷惘就成了情理之中的事。这就是我们从小忽视了平凡教育带来的后果。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会产生两种人:一种人是,当他们发现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太大时,就会变得焦躁不安,成日唉声叹气,最后就是破罐子破摔自暴自弃,在失落、自卑中过完一生。另一种人是,因为没能到达塔尖就会产生自我实现的焦虑,有强烈成功动机的人。这种人往往给自己设立过高的人生目标,不断地给自己加压,鞭策自己前进而不顾及身体承受能力,巨大的心理压力,表现为焦虑,最终引发过劳、亚健康状态,所以近来发生的某世界知名咨询公司员工过劳死的悲剧就不足为奇了。
现在我们应该深思的是,我们现代人为什么会这么累,毕业的大学生除了京、沪、广哪都不去。有人说,这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我们说,社会在文明进步,经济在发展,但任何一个文明与进步的社会,都不会鄙视与贬损平凡。恰恰相反,在经济发达的欧美国际,上上下下强调的,是人格尊严和人格平等,是"无歧视"。在这些国家,家长、学校、社会从小就教育孩子要自食其力,青少年打工成风,以劳动为荣。这些国家也十分重视平凡工作,尊重社会每一个成员,注重歌颂"平凡与伟大"。有一个非常经典的故事,一次,美联社的记者去采访杜鲁门总统的母亲,当他问总统母亲:"请问您的儿子在哪里?我希望能采访他。"那位母亲说:"请问您要采访哪一位?我有两个儿子,如果是做总统的那个,那么,他在白宫;如果是种土豆的那个,那么他现在就在地里挖土豆。"记者惊愕地问总统母亲:"您的儿子一个做了总统,另一个却在种土豆,您是怎么想的?""我有总统这样的儿子,十分自豪。"她平静地回答:"是的,不过,我的另一个儿子他同样让我骄傲。" 这就是典型的美国教育,他们热爱并尊重自己所选择的工作,一个农民热爱自己的土地,自己的职业。他不会羡慕律师或者医生,他只想做好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不会去羡慕其他比他收入高的群体。然而,有些人会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每个人都要有属于自己的梦想,这是我们奋斗的目标。那么,我想说的是,难道人人都应该追求卓越吗?一支军队,将军指挥有方,士兵服从调动,这样的军队是要打胜仗的;如果士兵不安于做士兵,人人想当将军作决策,甲说需往北打,乙说应向北攻,这样的军队结果如何呢?人之于社会,均有自己的位置,我们应正确认识自己的位置,充分认知自己位置的重要性,脚踏实地,干好自己的工作。上进心要有,但是切忌不要好高骛远。不想当将军不是好士兵,人人都想当将军也是可怕的。作士兵就作好士兵,是农民就作好农民,做好本职工作是对自己能力的最好表达。别忘了,拿破仑先生也是由下士逐步成为将军的!
只有平凡教育,才能成就不平凡的人生。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平凡"不等于"平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所解释的"平凡",就是普通、平常之意。而平凡意识教育就是要教育学生树立平常心、干好平凡事、做好平常人,培养他们的"孺子牛"精神; 就是要使每个学生树立起自信心,自尊心,享受生活的快乐,就是要帮助学生树立平凡意识,认识到平凡的工作需要有人去做,只要勤奋努力、扎实肯干,平凡的人同样有成功,平凡的岗位同样大有作为。对学生进行"平凡"意识教育,并不是要让学生不思进取、无所追求,而是要培养他们尊重劳动、平易近人的良好品德; 培养学生的"平凡"意识,不是说要去反对他们追求不同凡响的成功,而是要培养他们在平凡中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良好作风。培养学生的"平凡"意识也是为了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量力而行,能够体味成功的喜悦,快乐健康地成长,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我们的生活需要理想,理想是我们前进、奋斗的动力,但我们要认识到,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过人上人的生活,我们需要正确对待生活的坎坷挫折。我们要从小教育我们的孩子,要让他成为一个快乐的人,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不是做那些为了让别人羡慕的事情。生活是我们自己的,人生的漫漫长路也需要我们自己一步一步地走,只有平凡才是简单的快乐。
作者简介:张佳琳(1986.12-),女,河北保定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
关键词:平凡教育;个性;价值观
"妈妈,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 2012年浙江省高考语文科的作文题《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关于这个议题的讨论基本有三种评论:一是肯定,也希望成为这种人,二是质疑,如果大家都在路边鼓掌,谁去跑呢,三是觉得两种说法都对。 这篇短文要表达道理很简单--每个孩子有自己的人生选择,不要逼迫他们成龙成凤,逼迫的结果是大多孩子都将是普通人,最终让他们的人生充满不堪。
现在是一个崇尚个性的时代,提倡平凡教育可能会让很多人嗤之以鼻。但我国著名平民教育家陶知行先生早就阐明: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合理的人生。所谓合理的人生应该是学会生存、学会做事、学会合作的平凡人生,而不是为了出人头地、成名成家的功利人生。崇尚平凡教育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可是我们现在的教育正在拒绝平凡。有一种现象我们早就习以为常:现在无论是初高中还是大学,经常会邀请名人学者来学校演讲,这些活动对学生平凡意识教育的内容是比较匮乏的。如在专题报告中,学生听到、看到的是名人、大家的光环,而涉及普通劳动者的内容讲得少,致使不少学生认为只有名人、大家才是成功的,平凡就意味着失败,或者至少是不成功的; 再如一些学生活动举办的目的并不是为了锻炼学生的一些基本生活、生存的能力,而是有一些坐地拔高的不切实际的要求,使一些学生停留在不切实际的梦幻般的理想中,认为只有成为非常优秀的人才能在社会上立足。然而无论如何,我们需要知道,整个社会只有10%的人会成为精英,80%的人会成为普通人,还有10%的人因为个体原因,会成为接受救济的群体。但是现实却是,当很多家长问孩子长大后想要做什么时,如果孩子回答说想当科学家、企业家等等时,家长便会满心欢喜,如果孩子回答想当售货员、司机等等在大多数成年人眼中不太风光、体面的职业时,家长就会不高兴地"纠正"孩子说那些是没有出息的工作,要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长大才能出人头地。诚然,孩子们理想世界应是多元的,未来社会需要他们扮演的角色也是多元的。孩子们具有远大理想抱负,恰同学少年,立下"鸿鹄之志",并无大错,然而,这些孩子还年幼,他们的理想应当是丰富多彩的。我们的家长、老师所要做的就是在孩子人生观、世界观正在初步形成中发觉孩子的兴趣,引导他们做他们喜欢的事情,而不是一味的灌输他们一定要成为精英的思想。现在的时代是一个展现出丰富多彩的多样性和多变性的时代,需要各种各样的伟大人物的同时也需要各种各样的平凡人,这样社会才会稳定,人民的幸福指数才能上升。
我们反观现在这个社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作为成年人的我们发现,现实世界其实离理想很远,我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是以一份微薄的薪水去支付高昂的房租、水电、交通、人情等等各种费用,大多数人只会选择"过好当下"。当你发现理想永远不能实现时,价值观便受到冲击,焦虑和迷惘就成了情理之中的事。这就是我们从小忽视了平凡教育带来的后果。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会产生两种人:一种人是,当他们发现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太大时,就会变得焦躁不安,成日唉声叹气,最后就是破罐子破摔自暴自弃,在失落、自卑中过完一生。另一种人是,因为没能到达塔尖就会产生自我实现的焦虑,有强烈成功动机的人。这种人往往给自己设立过高的人生目标,不断地给自己加压,鞭策自己前进而不顾及身体承受能力,巨大的心理压力,表现为焦虑,最终引发过劳、亚健康状态,所以近来发生的某世界知名咨询公司员工过劳死的悲剧就不足为奇了。
现在我们应该深思的是,我们现代人为什么会这么累,毕业的大学生除了京、沪、广哪都不去。有人说,这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我们说,社会在文明进步,经济在发展,但任何一个文明与进步的社会,都不会鄙视与贬损平凡。恰恰相反,在经济发达的欧美国际,上上下下强调的,是人格尊严和人格平等,是"无歧视"。在这些国家,家长、学校、社会从小就教育孩子要自食其力,青少年打工成风,以劳动为荣。这些国家也十分重视平凡工作,尊重社会每一个成员,注重歌颂"平凡与伟大"。有一个非常经典的故事,一次,美联社的记者去采访杜鲁门总统的母亲,当他问总统母亲:"请问您的儿子在哪里?我希望能采访他。"那位母亲说:"请问您要采访哪一位?我有两个儿子,如果是做总统的那个,那么,他在白宫;如果是种土豆的那个,那么他现在就在地里挖土豆。"记者惊愕地问总统母亲:"您的儿子一个做了总统,另一个却在种土豆,您是怎么想的?""我有总统这样的儿子,十分自豪。"她平静地回答:"是的,不过,我的另一个儿子他同样让我骄傲。" 这就是典型的美国教育,他们热爱并尊重自己所选择的工作,一个农民热爱自己的土地,自己的职业。他不会羡慕律师或者医生,他只想做好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不会去羡慕其他比他收入高的群体。然而,有些人会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每个人都要有属于自己的梦想,这是我们奋斗的目标。那么,我想说的是,难道人人都应该追求卓越吗?一支军队,将军指挥有方,士兵服从调动,这样的军队是要打胜仗的;如果士兵不安于做士兵,人人想当将军作决策,甲说需往北打,乙说应向北攻,这样的军队结果如何呢?人之于社会,均有自己的位置,我们应正确认识自己的位置,充分认知自己位置的重要性,脚踏实地,干好自己的工作。上进心要有,但是切忌不要好高骛远。不想当将军不是好士兵,人人都想当将军也是可怕的。作士兵就作好士兵,是农民就作好农民,做好本职工作是对自己能力的最好表达。别忘了,拿破仑先生也是由下士逐步成为将军的!
只有平凡教育,才能成就不平凡的人生。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平凡"不等于"平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所解释的"平凡",就是普通、平常之意。而平凡意识教育就是要教育学生树立平常心、干好平凡事、做好平常人,培养他们的"孺子牛"精神; 就是要使每个学生树立起自信心,自尊心,享受生活的快乐,就是要帮助学生树立平凡意识,认识到平凡的工作需要有人去做,只要勤奋努力、扎实肯干,平凡的人同样有成功,平凡的岗位同样大有作为。对学生进行"平凡"意识教育,并不是要让学生不思进取、无所追求,而是要培养他们尊重劳动、平易近人的良好品德; 培养学生的"平凡"意识,不是说要去反对他们追求不同凡响的成功,而是要培养他们在平凡中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良好作风。培养学生的"平凡"意识也是为了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量力而行,能够体味成功的喜悦,快乐健康地成长,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我们的生活需要理想,理想是我们前进、奋斗的动力,但我们要认识到,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过人上人的生活,我们需要正确对待生活的坎坷挫折。我们要从小教育我们的孩子,要让他成为一个快乐的人,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不是做那些为了让别人羡慕的事情。生活是我们自己的,人生的漫漫长路也需要我们自己一步一步地走,只有平凡才是简单的快乐。
作者简介:张佳琳(1986.12-),女,河北保定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