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没有问题的课堂才是问题最大的课堂。”在课堂教学中,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会产生很多始料未及的错误。当学生出现错误后,教师往往马上令其坐下,而不让其陈述理由。这样有些错误常常被忽略,不是无时处理,就是觉得无需处理,学生根本没有得到任何关于正确与否的评价。久而久之,学生不敢随意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也无从获得课堂上真实的信息,看似进展顺利的课堂,实质上抹杀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与独特性。如果教师能进一步分析学生犯错误的原因,并能透过错误发现有关问题,在错误上面做些文章,就可变“废”为“宝”,利用错误这一资源为教学服务。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笔者在充分利用好“错误”这一教学资源,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一、善用“错误”资源,突破学习难点
所谓教学难点是指“学生学习过程中,学习上阻力较大或难度较高的某些关节点”,也就是“学生接受比较困难的知识点或问题不容易解决的地方”。它是由于学生原有的数学认识结构与学习的新知识之间不协调而产生的。这些数学中的难点,学生学习时往往容易出现错误,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课堂学习中出现的“错误”资源,进一步突破教学上的难点。
如,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位老师上《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在学生初步感知1/2的基础上,教师设计了一道判断题“把一张圆纸片分成两份,其中一份占 1/2”。结果学生的回答截然不同,教师没有简单做出评判,而是组织学生进行了辩论。师:认为这道题正确的同学请到我的左边排好队,认为是错误的请到我的右边排好队。于是全班学生走到台上,分成左右两队。“你为什么认为是正确的?”“你们又为什么认为是错误的?”学生进行了辩论。真理越辨越明,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也纷纷明白了怎么样分才是1/2。学生一开始的错误是受年龄的局限,在教学中,笔者通过学生的辩论,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辩论的过程中,好多学生纷纷改变主意,走到了老师的右边。一句本身错误的话在这欢乐而激烈的辩论中逐渐清晰明了,知识的难点重点突破了。
二、借用“错误”资源,激活创新思维
思维是艺术的体操。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错误”资源本身就是一种尝试和思维创新过程,教师只有具备“主动应对”的新理念,才会看到“错误”资源背后隐含着的数学思维和隐藏着的价值,才会因地制宜地处理好来自学生的错误,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这个过程不正是师生教与学智慧的闪现吗?
如三年级上册学习乘法这一内容中有一道练习:光明小学三(1)班有单人桌12张,双人桌18张,这个班级可坐多少学生?应该说这是一道简单的两步计算的题目,大部分学生都会做,他们很快列出了算式:18×2+12=48 ,而有一位学生却列出了算式:(12+18)×2=60,全班同学一致否认,出错的那位学生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笔者微笑着请出错的学生讲讲解题思路,他轻轻地说:“我把这些桌子都看成了双人桌。”嘿,居然在这个错误的算式和这位学生的回答中出现了闪光点,因为他把12张单人桌也看成了双人桌。笔者马上抓住了这个思维的火花,启发这位学生顺着自己的思路说下去。结果,他不但发现了自己的错误,而且还列出了正确的算式:(12+18)×2-12=48。这时,同学们不禁为他鼓起掌来。一石激起千层浪,在他的创新思维的启发下,学生们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大家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三、利用“错误”资源,体验成功喜悦
有效的数学学习来自于学生对数学活动的参与,而参与的程度与学生学习时的情感因素密切相关,如学习数学的动机、成功的学习体验、成就感、自信心等。因此,教师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课堂教学出发,正确引导对错误的分析评价,从错误中领略成功,实现学生由“失败者”向“成功者”的转变。
如三年级的数学作业中有这样一道思考题:1只猫吃1条鱼要1分钟,5只猫同时吃5条鱼需要多少分钟?大多数学生都认为1只猫吃1条鱼要1分钟,所以5只猫同时吃5条鱼就要5分钟。显然学生的这样回答是不正确的。这时,我让学生自己来分析这一答案正确与否。有的学生认为1×5=5(分),所以5只猫同时吃5 条鱼要5分钟;有的学生认为5÷1=5(分),因此5只猫吃5条鱼要5分钟。而此时我也不急着下结论,而是留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去思考。这时有学生想到 5÷5=1(分)这表示的是5只猫平均吃5条鱼要1分钟,有了一个学生的带头,接下来学生的思维就开始活跃了。有的说因为同时吃,所以每一只猫都吃到了一条鱼,就是花了1分钟,有的说不管有多少只猫,只要是同时吃,就是花1分钟时间……学生在心情放松、没有压力的情况下,精神振奋、思维活跃,他们在纠错改错、评错赏错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成功和快乐。
错误是正确的先导,成功的开始。常常听到同行们这样说:“没有错误的课堂是失败的”,也听经常赛课的老师说:“学生出错之时,就是老师出彩之时”。看来,错误的确是很珍贵的课程资源。作为教师,我们要用“欣赏”的眼光面对学生的错误,尊重学生的思维成果,让动态生成的“错误”,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亮点,让其闪现创新的火花,发挥应有的价值,为数学教学添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一、善用“错误”资源,突破学习难点
所谓教学难点是指“学生学习过程中,学习上阻力较大或难度较高的某些关节点”,也就是“学生接受比较困难的知识点或问题不容易解决的地方”。它是由于学生原有的数学认识结构与学习的新知识之间不协调而产生的。这些数学中的难点,学生学习时往往容易出现错误,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课堂学习中出现的“错误”资源,进一步突破教学上的难点。
如,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位老师上《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在学生初步感知1/2的基础上,教师设计了一道判断题“把一张圆纸片分成两份,其中一份占 1/2”。结果学生的回答截然不同,教师没有简单做出评判,而是组织学生进行了辩论。师:认为这道题正确的同学请到我的左边排好队,认为是错误的请到我的右边排好队。于是全班学生走到台上,分成左右两队。“你为什么认为是正确的?”“你们又为什么认为是错误的?”学生进行了辩论。真理越辨越明,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也纷纷明白了怎么样分才是1/2。学生一开始的错误是受年龄的局限,在教学中,笔者通过学生的辩论,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辩论的过程中,好多学生纷纷改变主意,走到了老师的右边。一句本身错误的话在这欢乐而激烈的辩论中逐渐清晰明了,知识的难点重点突破了。
二、借用“错误”资源,激活创新思维
思维是艺术的体操。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错误”资源本身就是一种尝试和思维创新过程,教师只有具备“主动应对”的新理念,才会看到“错误”资源背后隐含着的数学思维和隐藏着的价值,才会因地制宜地处理好来自学生的错误,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这个过程不正是师生教与学智慧的闪现吗?
如三年级上册学习乘法这一内容中有一道练习:光明小学三(1)班有单人桌12张,双人桌18张,这个班级可坐多少学生?应该说这是一道简单的两步计算的题目,大部分学生都会做,他们很快列出了算式:18×2+12=48 ,而有一位学生却列出了算式:(12+18)×2=60,全班同学一致否认,出错的那位学生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笔者微笑着请出错的学生讲讲解题思路,他轻轻地说:“我把这些桌子都看成了双人桌。”嘿,居然在这个错误的算式和这位学生的回答中出现了闪光点,因为他把12张单人桌也看成了双人桌。笔者马上抓住了这个思维的火花,启发这位学生顺着自己的思路说下去。结果,他不但发现了自己的错误,而且还列出了正确的算式:(12+18)×2-12=48。这时,同学们不禁为他鼓起掌来。一石激起千层浪,在他的创新思维的启发下,学生们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大家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三、利用“错误”资源,体验成功喜悦
有效的数学学习来自于学生对数学活动的参与,而参与的程度与学生学习时的情感因素密切相关,如学习数学的动机、成功的学习体验、成就感、自信心等。因此,教师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课堂教学出发,正确引导对错误的分析评价,从错误中领略成功,实现学生由“失败者”向“成功者”的转变。
如三年级的数学作业中有这样一道思考题:1只猫吃1条鱼要1分钟,5只猫同时吃5条鱼需要多少分钟?大多数学生都认为1只猫吃1条鱼要1分钟,所以5只猫同时吃5条鱼就要5分钟。显然学生的这样回答是不正确的。这时,我让学生自己来分析这一答案正确与否。有的学生认为1×5=5(分),所以5只猫同时吃5 条鱼要5分钟;有的学生认为5÷1=5(分),因此5只猫吃5条鱼要5分钟。而此时我也不急着下结论,而是留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去思考。这时有学生想到 5÷5=1(分)这表示的是5只猫平均吃5条鱼要1分钟,有了一个学生的带头,接下来学生的思维就开始活跃了。有的说因为同时吃,所以每一只猫都吃到了一条鱼,就是花了1分钟,有的说不管有多少只猫,只要是同时吃,就是花1分钟时间……学生在心情放松、没有压力的情况下,精神振奋、思维活跃,他们在纠错改错、评错赏错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成功和快乐。
错误是正确的先导,成功的开始。常常听到同行们这样说:“没有错误的课堂是失败的”,也听经常赛课的老师说:“学生出错之时,就是老师出彩之时”。看来,错误的确是很珍贵的课程资源。作为教师,我们要用“欣赏”的眼光面对学生的错误,尊重学生的思维成果,让动态生成的“错误”,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亮点,让其闪现创新的火花,发挥应有的价值,为数学教学添上一道亮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