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跟那些舞台前的导演不一样,滕华涛总是把自己置放在作品的后面,他的影视作品的观众,总是远远多于熟悉这个名字的人。他说话轻轻的,说到电影对现实的反思时,他就会后退一百步,谦逊地说:“我只是观察和体现而已。”
而看看他观察的结果吧 ——蜗居、小三、男闺蜜 ……一个个都成了社会的热词,人们从他的电影里,找到了诠释自己和身边那些人的话语。由此说来,滕华涛可算是中国最接地气的导演了。
12月,全国各地的 PM2.5爆表,在年关将至的时候,大家说的是要远遁到哪个地方去、旅游、移民;在这个全民悬而未决的时候,滕华涛拿出了他最新的作品《等风来》,讨论的正是现在大家最关心的基本生存需求和幸福指数。
只有敏锐的观察者,才能在适当的时候撞上现实。这是滕华涛作为创作者的嗅觉。
可不是吗?在漫天雾霾里,我们只能等风来。
为什么大家都不开心?
2011年底,《失恋 33天》以小演员、小成本和小故事的黑马姿态创造了 3亿多的票房奇迹,对于电影圈来说不只是惊喜,还是惊吓。时间倒退到这部电影后期制作时,主创们可没有那么淡定。
滕华涛说,他自己对《失恋 33天》是很有信心的,因为这样的模式他在电视剧里已经尝试过很多次,证明是成功的。但出去开会或谈事时,很多人认为这是不靠谱的。在不看好的声音里,滕华涛陷入焦虑的状态。
有一天,滕华涛和编剧鲍鲸鲸聊天,说下一部要拍什么。他们就想,下一部要拍身边的人。滕华涛忍不住吐槽说:“我们想拍的就是身边的人,但是我们身边的人都不太高兴,没有钱的人还能理解,但是有钱的人也不高兴。反正就是大家都不开心,集体特别焦虑,就是不满足,好像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让他们更开心一点。我觉得现在大家的生活也都改善了,都有房,有车了,还沉浸在一个不开心的状态里。 ”
正好在这个时候,滕华涛看到一个全球幸福指数的报道,其中尼泊尔排名很靠前。他就想,为什么一个挺穷的地方,就在我们隔壁,它会是那样一个状态?
他萌生了去尼泊尔看看的念头。就这样,本来一心想着下部片可以去马尔代夫的鲍鲸鲸,被发配到尼泊尔去了。他们想说一个中国旅游团到尼泊尔去的故事。
鲍鲸鲸去了尼泊尔三次,每次回来都跟滕华涛抱怨,被骗啦、被吓到啦、拉肚子啦,跟幸福没半毛钱关系。直到有一次,鲍鲸鲸说了一个事儿:她去雪山玩滑翔。滑翔伞要靠风才能飞起来。她千辛万苦上到山顶,却没有风,只能焦躁地干等着。教练看到了,就对她说,你现在冲不出去,急也没有用啊。只能等风来。
等风来这句话,一下子击中了滕华涛。对于电影焦虑和不确定的他,顿时豁然开朗起来。
太阳下山,就跳起舞来
“我不是想说一个人去尼泊尔旅行,然后发现那边的人有多淳朴的故事。当时我就跟鲍鲸鲸说,这个故事里有两件事是不能发生的。第一是爱情不太可能发生,在尼泊尔旅行十几天就产生爱情,这的确是有点儿扯;第二就是不能发生大彻大悟的人生,十几天的旅行只能有一些微小的变化。”
刹那间改变人生的狗血剧情,很难发生在现实里。平常的偶遇,却可能让人偏离自己的轨道一点点;哪怕只游离一点点,从远处看看自己的处境,也是好的。滕华涛也经历了这样的微震荡,他开始想自己拍电影需不需要有那么强的目的性?
“等风来对我来说就是,你可有时间闲下来去走一走,去做一做完全跟你工作无关的事情。旅行啊看本闲书啊,听听音乐,去博物馆。可能这对你明天的工作没有任何意义,但是对你的生活是有改善的。(拍电影)是一个关于创作、关于你写什么东西的一个事儿,其实和多少票房没有多大关系。”
等到电影正式开拍,滕华涛才第一次到尼泊尔。他说他们取景的那些山区特别穷,但是当地人看起来都特别高兴,“没有看见有特别愁眉苦脸的人。太阳下山了,就放点音乐,大家就跳起舞来了。然后就觉得一天就这么过去了”。
尼泊尔有许多庙宇,当地人没事就进去拜一拜,也不是祈求些什么,这只是他们生活习惯的一部分而已。“他们以印度教为主,还有佛教之类的,两个宗教之间互相也没有冲突。有了宗教,人们会有一颗敬畏之心,觉得一切东西都是有神灵的,不敢随心所欲。所以他们就不太会没有底线地做一些事。”
闯进了牛魔王的世界
上世纪 60年代,尼泊尔是西方嬉皮士的精神天堂,他们聚集在加德满都的街头巷尾,晒太阳、飞天。现在尼泊尔最多的却是中国游客,除了买纪念品和拍照,很多人会去庙里祈福。《等风来》旅行团里有个大姐就是大众游客的缩影,进庙就问“佛牌管不管用,能不能保佑我儿子”。
滕华涛带着剧组进入尼泊尔的山区和森林,经历的事情却比一般游客要丰富得多。尼泊尔不是热门的取景地,此前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 1987年香港剧组到尼泊尔拍摄《卫斯里传奇》,许冠杰因此患上高山症,差点丧命。可见当地拍电影条件之艰辛。
有一次滕华涛在森林里拍戏,发现当地政府居然派了一个军队来。滕华涛就不理解,在森林也没人围观,为什么要劳动军队?后来他们才知道,在拍摄地不到50米的地方,上周有一只老虎吃掉了两个人。
而即使在这种原始的危险里,大家也没太恐慌。森林里随处可见野生动物, “野牛的每个角都有盘旋,真像电影里的牛魔王,如果冲过来当然是危险的。他们的说法是这是人家的地方,我们这些人才是外来的人,所以人家要愤怒你也没办法,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
《等风来》剧组里有一半是尼泊尔当地人,从司机到导演组都有当地人的身影,沟通是剧组里的重大课题。中国剧组讲究效率,尼泊尔人就常常说:急什么呢?慢慢地大家都进入这种节奏里。
不急的尼泊尔人、随时闯进剧组里的野生动物、不听话的风,种种不确定性就这样成为了电影的一部分。
把自己交给天空
滕华涛印象最深的,还是 “等风来 ”那场戏。到现在他还能记住拍摄的细节:“我们拍第一场戏的时候,因为要拍特别壮观的雪山作为背景,剧组一大早就要登山。那场雪山的戏要拍的是七点钟到十点钟的时候。我们半夜四点钟就从驻地出发,演员要三点钟起床,因为要化妆。我们坐一个半小时的车到半山腰,然后再转车,因为往上没有正常的路了,需要靠那种四驱越野车才能分头把人和设备拉上去。我们准备设备,从七点左右开拍,结果到时间了我们发现拍不成,天气不行。于是第二天还是要接着上山。这场戏我们拍了 5天。 ”
滕华涛回忆说,他们的背景就是雪山,壮观得让人感动。他们一筹莫展地等着天气变好时,切身地感受到了“等风来”的意义。
最后在场的人,都试了滑翔伞的感觉。滕华涛说,这其实没什么危险,只是感觉有点晕。不过在等待过程里,在奔跑和踏出山崖的那一步,却是要把自己交出去的。
滕华涛也试了。他说在空中的时候,像鸟。
而看看他观察的结果吧 ——蜗居、小三、男闺蜜 ……一个个都成了社会的热词,人们从他的电影里,找到了诠释自己和身边那些人的话语。由此说来,滕华涛可算是中国最接地气的导演了。
12月,全国各地的 PM2.5爆表,在年关将至的时候,大家说的是要远遁到哪个地方去、旅游、移民;在这个全民悬而未决的时候,滕华涛拿出了他最新的作品《等风来》,讨论的正是现在大家最关心的基本生存需求和幸福指数。
只有敏锐的观察者,才能在适当的时候撞上现实。这是滕华涛作为创作者的嗅觉。
可不是吗?在漫天雾霾里,我们只能等风来。
为什么大家都不开心?
2011年底,《失恋 33天》以小演员、小成本和小故事的黑马姿态创造了 3亿多的票房奇迹,对于电影圈来说不只是惊喜,还是惊吓。时间倒退到这部电影后期制作时,主创们可没有那么淡定。
滕华涛说,他自己对《失恋 33天》是很有信心的,因为这样的模式他在电视剧里已经尝试过很多次,证明是成功的。但出去开会或谈事时,很多人认为这是不靠谱的。在不看好的声音里,滕华涛陷入焦虑的状态。
有一天,滕华涛和编剧鲍鲸鲸聊天,说下一部要拍什么。他们就想,下一部要拍身边的人。滕华涛忍不住吐槽说:“我们想拍的就是身边的人,但是我们身边的人都不太高兴,没有钱的人还能理解,但是有钱的人也不高兴。反正就是大家都不开心,集体特别焦虑,就是不满足,好像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让他们更开心一点。我觉得现在大家的生活也都改善了,都有房,有车了,还沉浸在一个不开心的状态里。 ”
正好在这个时候,滕华涛看到一个全球幸福指数的报道,其中尼泊尔排名很靠前。他就想,为什么一个挺穷的地方,就在我们隔壁,它会是那样一个状态?
他萌生了去尼泊尔看看的念头。就这样,本来一心想着下部片可以去马尔代夫的鲍鲸鲸,被发配到尼泊尔去了。他们想说一个中国旅游团到尼泊尔去的故事。
鲍鲸鲸去了尼泊尔三次,每次回来都跟滕华涛抱怨,被骗啦、被吓到啦、拉肚子啦,跟幸福没半毛钱关系。直到有一次,鲍鲸鲸说了一个事儿:她去雪山玩滑翔。滑翔伞要靠风才能飞起来。她千辛万苦上到山顶,却没有风,只能焦躁地干等着。教练看到了,就对她说,你现在冲不出去,急也没有用啊。只能等风来。
等风来这句话,一下子击中了滕华涛。对于电影焦虑和不确定的他,顿时豁然开朗起来。
太阳下山,就跳起舞来
“我不是想说一个人去尼泊尔旅行,然后发现那边的人有多淳朴的故事。当时我就跟鲍鲸鲸说,这个故事里有两件事是不能发生的。第一是爱情不太可能发生,在尼泊尔旅行十几天就产生爱情,这的确是有点儿扯;第二就是不能发生大彻大悟的人生,十几天的旅行只能有一些微小的变化。”
刹那间改变人生的狗血剧情,很难发生在现实里。平常的偶遇,却可能让人偏离自己的轨道一点点;哪怕只游离一点点,从远处看看自己的处境,也是好的。滕华涛也经历了这样的微震荡,他开始想自己拍电影需不需要有那么强的目的性?
“等风来对我来说就是,你可有时间闲下来去走一走,去做一做完全跟你工作无关的事情。旅行啊看本闲书啊,听听音乐,去博物馆。可能这对你明天的工作没有任何意义,但是对你的生活是有改善的。(拍电影)是一个关于创作、关于你写什么东西的一个事儿,其实和多少票房没有多大关系。”
等到电影正式开拍,滕华涛才第一次到尼泊尔。他说他们取景的那些山区特别穷,但是当地人看起来都特别高兴,“没有看见有特别愁眉苦脸的人。太阳下山了,就放点音乐,大家就跳起舞来了。然后就觉得一天就这么过去了”。
尼泊尔有许多庙宇,当地人没事就进去拜一拜,也不是祈求些什么,这只是他们生活习惯的一部分而已。“他们以印度教为主,还有佛教之类的,两个宗教之间互相也没有冲突。有了宗教,人们会有一颗敬畏之心,觉得一切东西都是有神灵的,不敢随心所欲。所以他们就不太会没有底线地做一些事。”
闯进了牛魔王的世界
上世纪 60年代,尼泊尔是西方嬉皮士的精神天堂,他们聚集在加德满都的街头巷尾,晒太阳、飞天。现在尼泊尔最多的却是中国游客,除了买纪念品和拍照,很多人会去庙里祈福。《等风来》旅行团里有个大姐就是大众游客的缩影,进庙就问“佛牌管不管用,能不能保佑我儿子”。
滕华涛带着剧组进入尼泊尔的山区和森林,经历的事情却比一般游客要丰富得多。尼泊尔不是热门的取景地,此前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 1987年香港剧组到尼泊尔拍摄《卫斯里传奇》,许冠杰因此患上高山症,差点丧命。可见当地拍电影条件之艰辛。
有一次滕华涛在森林里拍戏,发现当地政府居然派了一个军队来。滕华涛就不理解,在森林也没人围观,为什么要劳动军队?后来他们才知道,在拍摄地不到50米的地方,上周有一只老虎吃掉了两个人。
而即使在这种原始的危险里,大家也没太恐慌。森林里随处可见野生动物, “野牛的每个角都有盘旋,真像电影里的牛魔王,如果冲过来当然是危险的。他们的说法是这是人家的地方,我们这些人才是外来的人,所以人家要愤怒你也没办法,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
《等风来》剧组里有一半是尼泊尔当地人,从司机到导演组都有当地人的身影,沟通是剧组里的重大课题。中国剧组讲究效率,尼泊尔人就常常说:急什么呢?慢慢地大家都进入这种节奏里。
不急的尼泊尔人、随时闯进剧组里的野生动物、不听话的风,种种不确定性就这样成为了电影的一部分。
把自己交给天空
滕华涛印象最深的,还是 “等风来 ”那场戏。到现在他还能记住拍摄的细节:“我们拍第一场戏的时候,因为要拍特别壮观的雪山作为背景,剧组一大早就要登山。那场雪山的戏要拍的是七点钟到十点钟的时候。我们半夜四点钟就从驻地出发,演员要三点钟起床,因为要化妆。我们坐一个半小时的车到半山腰,然后再转车,因为往上没有正常的路了,需要靠那种四驱越野车才能分头把人和设备拉上去。我们准备设备,从七点左右开拍,结果到时间了我们发现拍不成,天气不行。于是第二天还是要接着上山。这场戏我们拍了 5天。 ”
滕华涛回忆说,他们的背景就是雪山,壮观得让人感动。他们一筹莫展地等着天气变好时,切身地感受到了“等风来”的意义。
最后在场的人,都试了滑翔伞的感觉。滕华涛说,这其实没什么危险,只是感觉有点晕。不过在等待过程里,在奔跑和踏出山崖的那一步,却是要把自己交出去的。
滕华涛也试了。他说在空中的时候,像鸟。